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王安石《明妃曲》的诞生震动了当时文坛,其惊世骇俗的立意引发了历代学人的关注与论争.嘉祐名流普遍持赞赏态度,纷纷加入唱和,这与北宋中期以来求新求异的文学创作风气、嘉祐宽松的政治语境、诗歌自身的策略化表达有关.持异议者主要批评其立意与中原传统的儒家价值观相冲突,有背君父之恩等败坏人心的恶意.此种局面实际上是宋代党争战场扩大化并蔓延于文学领域的结果,也是忽视诗歌整体语境而作出的臆断.王安石希望通过一场大幅度、立体的革新帮助宋王朝渡过开国以来的多重危机,然而两番上书均遭宋仁宗冷遇.因此,其借《明妃曲》发抒君臣相知之难的感叹是很自然的,这一主旨也是《明妃曲》引发历代共鸣的根源所在. 相似文献
2.
易淑琼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7(3):18-21
宋代王安石《明妃曲》的阐释里程,可厘定为历史批评(诗旨)和美学判断(诗艺)两条线索。解读的重点在于备受争议的“人生失意无南北”和“汉恩自浅胡自深,人生乐在相知心”句。梳理、辨析《明妃曲》迄今为止的接受史、文本解读上的歧见或多义性阐释实际上清晰地勾勒出不同时代不同读者阅读视野的嬗变史,因为理解本身就是读者的主观性反响和文本的客观性存在二者的交互作用,故而,《明妃曲》的阐释实际上即成为姚斯所说的一种“当代的存在”。但不管每一时代的读者怎样试图求得确解,都有其阐释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3.
从历史到文学,王昭君的形象在不断发生演变。在宋代以前的诗歌吟咏中,昭君以悲其远嫁、怨其不遇的悲怨形象占据诗坛主流,并渐渐凝定化。然而宋代王安石所作的《明妃曲》二首彻底颠覆了这一久已形成的传统,昭君形象从此发生了质变,从一个情绪化特征比较明显的悲怨形象转化为坦然接受远嫁、冷静面对人生变幻的理性形象。《明妃曲》一出,唱和之作迭起,当代文坛大家自摅胸臆,各擅文采,借以表达自己对人生的独特思考。无论是原作,还是唱和之作,诗人们的理性思考深深印在诗篇之中,宋人尚理也随之成为一种时代风尚。 相似文献
4.
周玲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2001,(2):78-82
《明妃曲》二首饱含着王安石对社会人生的慨叹,具有很强的哲理性。它对昭君命运进行了新的评价,倾注了作者满腔的同情和赞誉之意,因而该诗立意新颖且迎合了北宋天下太平歌舞欢娱佳人侍奉的时尚,而为毛延寿翻案是王安石反传统精神的集中体现,同时诗中还批判了汉元帝好色、不识人才的本性。《明妃曲》在描写昭君形象及寓事于议论等方面充分显示出其艺术奇特的一面,历史存在与当代意义的结合是该诗真正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5.
张小丽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2):65-69
王安石的《明妃曲》是宋代昭君诗中影响最大者,也是历代咏昭君诗作中的名篇。它具有非常高的艺术成就和独到的艺术特色,具体体现在表现手法多样、立意新颖独到、议论精警透辟及感慨幽深委曲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王安石的《明妃曲》在以王昭君为题材的诗歌创作史上堪称一座里程碑,其独树一帜的见解和颠覆性的议论引起后世学者的巨大关注和纷纭褒贬。从表面看,此二首诗是关于汉代王昭君人生命运的感叹和千古文人命运的思考,但从本质上言,毋宁说是作者对君臣师友关系追求而不可得的感喟,且一定程度体现了王安石独特的哲学思想。将他的《明妃曲》置于新学的背景下予以审视观照,或许有益于对此二诗的内涵做进一步深入理解。 相似文献
7.
范立舟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23,(2):127-143+163-164
三司度支判官是王安石登上权力巅峰的重要阶梯。在任期间,王安石着眼法度问题,向宋仁宗提出革新意见,试图扭转北宋王朝的颓势。他既强调合乎先王本意的法度的建设,也十分重视人才培育,在学校教育与人才选拔等方面提出过极有针对性的意见,成为之后熙丰变法的先导。王安石关注政治忠诚问题,在《明妃曲》中,他倡导国家与国民之间建立相互的忠诚关系,此种忠诚观念更有生命力。王安石强调理财的重要性,其宗旨一是理清国家财政的收支状况,合理调配财政资源;二是扩展财政来源、增加国家财富。这就需要在生产、分配和流通等一系列环节展开有序、有效的组织与管理。 相似文献
8.
徐仁甫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1)
据蔡上翔王荆公年谱:王安石年三十九岁时(宋仁宗赵祯嘉祐四年己亥,公元一○五九年),作《明妃曲》二首,名贵一时。欧阳修、刘原父、司马光皆有和篇。但在安石(1021—1086)死了五十多年后,范冲(范祖禹之子,与王安石在思想上是世仇,郭沫若说。)却对宋高宗赵构(1128—1162)说:“臣常于言语文字之间得安石之心,安石为《明妃曲》曰‘汉恩自浅胡自深,人生乐在相知心’,然则刘豫[建炎中(1127—1130)降金为儿皇帝] 相似文献
9.
王安石《易解》与《孟子》的关系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生杨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5):85-88
王安石推崇《孟子》 ,在他早年所作的《易解》中也多有表露。其中他对“权”、“时”、“才”、“心”等的有关论述直接继承孟子思想而有所发展。王安石这种思想又与他在政治上主张改革相一致 ,是他后来进行改革的思想理论基础。在易学上 ,王安石以孟子思想解《易》是学术新发展 ,对程颐以注《易》来阐述理学也有影响 相似文献
10.
洪亚楠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10):64-67
文章根据《全宋诗》第67册3520卷资料,对宋代诗人邓林的生平事迹及其《皇荂曲》之外新辑佚诗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考辨。因为同时代姓名相同的几位邓林事迹相混淆,造成了《皇荂曲》作者邓林小传的模糊。据方志等材料对以下数位同名邓林作了深入辨析:A邓林,字楚材,福清人,淳熙五年(1178年)进士,有《虚斋文集》;B邓林,新淦人,宝秸四年(1256年)进士;C邓林两人,景定三年(1262年)进士,一为南城人,一为崇仁人。《皇荂曲》的作者邓林,字性之,号四清社友,为邓彝叔之子。进而讨论了《全宋诗》和《两宋名贤小集》邓林小传的失误。 相似文献
11.
邓海霞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40(5):501-507
《字说》又称《熙宁字说》,是北宋神宗年间当朝宰相王安石推行其新法中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可惜后世亡佚.站在语言学的角度,从辑本、笔记与二度引用《字说》的历史文献中,可以看出王安石的语言文字观是比较超前的,对汉字形音义的辨析有很多精到之处.《字说》保留了汉字发展演变中的一些珍贵语料,也启发了后世辞书的编纂,在我国语言文字研究历史上有一定的价值和地位. 相似文献
12.
李华瑞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2001,(2):1-6
以往学界多认为李焘在《续资治通鉴长编》中采录《王安石日录》入正文,是不因人废言的良史作派,但这只是注意了李焘用《日录》订正史实的一面,而在具体到事关新法是非以及针贬变法方面的深刻用意却很少注意。实际上李焘是用王安石自己的记录来否定变法。 相似文献
13.
李全德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58(5):77-84
苏轼《王安石赠太傅制》是讨论王安石、苏轼二人关系乃至元祐更化之初政治变化的重要文献.古今学者对于该文理解不一,乃至有完全相反的认识.其原因在于对于制词本身所具有的显、隐二义认识不足.赠官制书,表面上是褒词,不失王言之体,但苏轼采取寓贬于褒、明褒暗贬的写作手法,表达了个人对王安石学术和新法的否定,这也意味着苏轼与王安石二人的关系虽已缓和,但并没有实现真正的和解. 相似文献
14.
黄建荣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40(5):490-500
张宗祥的《王安石<字说>辑》一书,是迄今收字最多的《字说》辑佚本,然存在字头失收、释义不全、字词讹脱衍倒以及句读之误等不足.文章依据相关古籍予以考证,对该书进行相应增补和校订,在一定程度上可为研究王安石《字说》提供新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蒋星煜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1995,(3)
《拗相公》是与所有宋人话本风格、题材、语言都不相同的一篇作品,可以明显地看出在艺术上生硬而粗糙。其目的在攻击王安石的改革。所以古代有识之士就说这是“谤书”。 相似文献
16.
高纪春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2001,(2):18-19
《全宋文》李定文中误收了王安石晚年退居金陵期间写给吕惠卿的一封书信,这封信和现存另外两封王安石致吕惠卿的书信一道,为我们提供了晚年王安石与吕惠卿释憾复欢的证据。 相似文献
17.
魅力寻幽—评王安石的《明妃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慧琴 《太原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0,(2)
明妃(王昭君)汉元帝宫人。竟宁四年,匈奴呼韩邪单于入朝,求美人为阏氏,元帝许以昭君,昭君乘马提琵琶出塞,卒葬于匈奴。“古人曾以女人作苟安的城堡,美其以自欺曰‘和亲’”(鲁迅《灯下漫笔》)可以说,王昭君是一个悲剧人物。故事传说在民间流传甚广,敦煌有《王昭君变文》,后世诗歌戏曲以王昭君为吟咏题材者,多不胜记。固然其中不乏佳作。但也有不少是或抒个人幽怨,或铺陈扬厉就事论事。而王安石的《明妃曲》则立意高远,意蕴深厚。北宋时,辽、西夏“交侵,岁币百万”(赵翼《廿二史答刂记》)景礻右以来“西(夏)事尤棘”。诗人借汉言宋,而以明妃… 相似文献
18.
顾宏义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3)
邵伯温《邵氏闻见录》一书是宋朝重要的笔记著作之一,书中有不少关于王安石的记载,为研究熙丰变法者所习用。但书中多有议论失当、叙事讹误之处,不少内容出于有意作伪。本文对上述有关王安石的若干史料进行了考证和辨误的工作 相似文献
19.
20.
王安石《答曾公立书》一文献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众多宋代文集中所收录的王安石《答曾公立书》,其实应该是《答曾公亮书》。从对王安石写作此文的政治环境,以及文章的内容、文章的语气来考虑,还有王安石当时的身份和地位等诸多因素的分析考证,认为该文不应该是写给曾公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