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曾大兴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11):74-80
从文学地理学的角度,对黄河与长江流域的古代民歌进行审美比较。文章认为:黄河流域民歌的审美特征,就是高大的美、健壮的美、奔放的美和质朴的美;长江流域民歌的审美特征,则是纤细的关、柔和的美、婉约的美和艳丽的美。黄河流域民歌的艺术感染力主要在气势而不在文采,而长江流域民歌的艺术感染力则主要在文采而不在气势。两河流域古代民歌的审美差异,是由两河流域不同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环境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2.
冯山,北宋中期诗人,今存《安岳集》十二卷,颇具宋初变革之风。由于资料的匮乏,目前学界相关研究寥寥,成为宋诗研究的一大盲点。研究得出,冯山诗的基本风格为“平正条达”与“清空”。 相似文献
3.
试论萨都剌的边塞诗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世俊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3)
:萨都剌“别开生面”的边塞诗歌 ,与诗人生活的时代、地理与社会环境 ,以及族别、家世和履历诸背景材料密切相关。诗人从同情人民疾苦 ,关心国家命运出发所表现的反战态度 ,在民族矛盾尖锐、民族关系复杂纷纭的时代对民族冲突所持有的正确认识 ,成为萨都剌诗作的主要思想内容。在表现手法上 ,萨都剌的边塞诗也兼塞北南疆的风物意象 ,富于浓郁鲜明的民族色彩和“雄浑清雅 ,兴寄高远”等多种多样的艺术风格 ,开拓了中国边塞诗歌的题材和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4.
龚世俊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22(3):84-88
萨都刺“别开生面”的边塞诗歌,与诗人生活的时代、地理与社会环境,以及族别、家世和履历诸背景材料密切相关。诗人从同情人民疾苦,关心国家命运出发所表现的反战态度,在民族矛盾尖锐、民族关系复杂纷纭的时代对民族冲突所持有的正确认识,成为萨都刺诗作的主要思想内容。在表现手法上,萨都刺的边塞诗也兼塞北南疆的风物意象,富于浓郁鲜明的民族色彩和“雄浑清雅,兴寄高远”等多种多样的艺术风格,开拓了中国边塞诗歌的题材和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5.
旷达是中国古代的诗歌的艺术风格之一。旷达的艺术风格主要表现一种超然世外,不以世间烦忧挂怀,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情趣,具有超脱放逸、从容恰然的美学特征。“旷达”本指中国古代一种放任达观的人生态度。《晋书·张翰传》:“翰任心自适,不求当世时。或谓之曰:‘卿乃可纵欲一时,独不为身后名邪?’答曰:‘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时一杯酒。’时太贵其旷达。”这种放任达观的人生态度经过诗歌创造的审美传达,使得诗歌作品呈现出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唐代著名诗论家司空图,最早用“旷达”一词朱概括这种艺术风格。其诗论著作《二十… 相似文献
6.
王艳芳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87-92
余光中诗歌中的“江南”是一个内涵无比丰富的能指,它既是静态的地理概念,也是不断变化的历史范畴;既指称时空意义上的现实区域,也代表精神层面上的文化归属。其丰厚的内蕴覆盖地理学、历史学、社会学、文化学等诸多人文领域,涉及多重的语义空间。最为重要的是,它是文人笔下充满了诗意和想象的文学资源,它是地理的,也是情感的,更是文化和哲学的,它是精神家园的代名词,是诗人生命终极意义上的心灵归宿。 相似文献
7.
黄铁池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1996,(3)
一部有惊无险的轻喜剧──尤朵拉·韦尔蒂的小说《庞德之心》探析黄铁池在各种当代美国文学批评史中,尤朵拉·韦尔蒂的名字总有一席之地。她不是被归入“妇女文学”就是名列“南方”作家之群,而事实上,韦尔蒂的名声与影响早已超越了这些范畴。人们视她为妇女文学的代表... 相似文献
8.
杜志国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Z1)
在唐代文学史上,李商隐与李白、李贺并称“三李”,诗名颇盛。但在他所有的诗歌中,千百年来最为人传颂的恐怕要算是爱情诗了。这部分诗不但所占比重大,而且精品也最多。晚唐以前,还很少能有像李商隐那样大量创作爱情诗的诗人。这种现象的出现,可以说既与晚唐时代的社会背景,李商隐个人的生活经历、艺术修养有关,也与他对前代文学遗产的继承、吸收有关,而齐梁诗歌恰恰是大量地以女性为描写对象,所以不可避免地引起了李商隐的关注,本文拟就二者的关系作一论述。考察李商隐与齐梁诗歌的关系,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问题便是他本人对齐梁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