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作为一名现代主义诗人,穆旦的沉思使他超前地感受到了深远的痛苦,他以其灵魂的苦难体验上升为玄学的思考,并推之深远,达到对现代人生存困境的沉思,对生命意识和生命价值的把握,在20世纪的中国诗坛体现出无可替代的先锋性,并把中国现代主义诗歌推向了一个令人瞩目的高峰.  相似文献   

2.
在西方浪漫主义诗歌文化的影响下,穆旦形成了强烈的个体性生命意识。以个体性原则为基础,穆旦对抗日战争的认同,变成了个人对外在的社会历史事件的同化。抗日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的新旧冲突和变化,因此内化成了穆旦精神世界中的自我分裂和冲突。这种自我分裂的体验,在艾略特的影响下,发展成了穆旦诗歌的现代主义特征。穆旦对抗日战争的独特的认同方式,不仅影响了他抗战初期的诗歌创作,而且对他后来的精神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论冯至的《十四行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至的《十四行集》是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在四十年代最初的收获。它是诗人在经历了整整十年的诗坛息隐后,从早期忧伤多情的浪漫主义“吹箫人”成为一位深沉淳厚的沉思者的思想结晶与艺术结晶。《十四行集》实现了作者诗与生命的“真淳的觉醒”,是中国现代主义诗潮在最寂寞的时期兀然突起的一座高峰。  相似文献   

4.
穆旦的不断奋进、不断求索而又蒙受数不尽的折磨与屈辱的一生,为我们提供了研究中国当代文学史上诗歌与政治文化的关系、研究中国知识分子的责任与命运的一个典型的个案。穆旦身上鲜明地体现了中国诗人对现代性的追求,对于穆旦的研究者来说,就是要找出穆旦给中国新诗提供了哪些新的写法,他诗歌中的持久的艺术魅力又表现在哪里,这样,就可以把穆旦研究与中国新诗的诗性空间的开拓联系起来,从而进一步确立穆旦在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的地位与价值。穆旦是说不尽的,他诗歌的丰富和蕴含其中的丰富的痛苦,值得我们永远沉思与品味。  相似文献   

5.
王珂 《北方论丛》2016,(6):29-35
穆旦的新诗写作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汉诗写作,具有重要的现代性意义。他在新诗现代性建设上的贡献主要在“现代主义”和“颓废”上。穆旦的“爱国”和“苦难”写作具有较多启蒙功能和宣传价值。他的青春期“快感”甚至“肉感”写作,即“颓废写作”和“情色写作”具有较大的抒情功能和治疗价值。穆旦研究存在道德化和意识形态化现象,有必要还原一个真实的“诗人穆旦”。他的现代性远远多于现实性,他的西方性完全大于中国性。  相似文献   

6.
穆旦的诗歌创作无疑受到过“现代主义”的影响,但先验地、简单地用“现代主义”作为标签,来对其诗歌作出定论未免失之偏颇。穆旦的思想感情和诗歌创作有着鲜明的民族和时代的烙印,其难能可贵之处在于,始终以一个知识分子的良知观照现实,具体表现为强烈的忧患意识、深刻的怀疑精神、尖锐的现实批判和罕见的自审勇气。穆旦注意把戏剧结构形式引进诗歌创作,戏剧化成为穆旦诗歌的重要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7.
20世纪40年代,战时的价值判断、行为方式、思想倾向渗透到社会公共意识中,形成了一种明显带有战争文化特征的都市文化语境,进而深刻地影响了九叶诗人的审美想象和艺术追求.他们不但运用战争思维、战争话语书写战后的都市乱相,还对战争现实进行了哲学沉思,从而使其诗歌创作有了人类视野的广度和生命哲理的深度,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现代主义诗歌风格.  相似文献   

8.
德国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创立的文化符号论美学在二十世纪独树一帜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对艺术有许多独到的见解,尤以艺术的"生命形式"论影响深远,与中国古代文论的生命精神有相通之处,为中西文论、美学融合研究提供了可能.同时,对于今天文论建设中反对本质主义的思维模式,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9.
闫立飞 《江淮论坛》2008,(2):135-139
在中国现代历史小说写作中,冯至有着特殊的意义.不同于现代历史小说的"战斗性"传统,冯至在西方现代诗的启迪下,通过对存在主义的借鉴,创造了一种表现存在体验和生命沉思的抒情诗的历史小说.他为中国现代历史小说提供了全新的书写经验和叙事模式.  相似文献   

10.
穆旦的诗蕴含着丰富的存在主义精神,存在主义精神贯穿其一生的诗歌创作,成为一条内在的精神主线。穆旦的诗揭示了现代人失去价值庇护之后处于虚无之中的生命状态,揭示了现代社会的荒诞本质。尤为可贵的是,他不仅消解各种谎言,直面虚无,而且拒绝接受失去意义的生命状态,执着地追寻意义,反抗虚无。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主义诗潮的嬗变轨迹与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现代主义诗潮的嬗变轨迹与特征王泽龙上篇:中国现代主义诗潮的嬗变轨迹从“五四”时期中国现代主义诗潮的孕育,到20年代象征派的诞生,经过30年代现代派的探索发展,至40年代九叶诗派的全方位开拓,中国现代主义诗潮构成了一个相对完备的形态系统,并呈现出鲜...  相似文献   

12.
探索矛盾问题的新思路———评《物质·意识·场》□林可济《物质·意识·场》作为对“非生命世界、生命世界、人类世界存在的哲学沉思”,是一本在许多方面富有新意的学术专著,由学林出版社于1995年9月出版。该书作者任恢忠同志是一位专职的林业科技工作者,但他爱...  相似文献   

13.
伴随着西方各种文化思潮的涌入,五四时期的中国诗坛,以前所未有的开放姿态,接受了西方艺术的馈赠,孕育出与现实主义诗歌、浪漫主义诗歌并存的中国现代主义诗歌。中国现代主义诗歌以二十年代象征派诗歌的诞生为起点,经过三十年代现代派诗人的探索,至四十年代九叶诗派的全方位开拓,形成了一个包括诗学主张和诗歌创作在内的相对完备的系统。然而,直到今天,将中国现代主义诗歌视为一个相对完备的系统,并进而进行整体的系统性的研究,其研究成果还不多见,尤其是注重对中国现代主义诗歌与中国古代诗歌传统和西方诗歌的联系、影响的考察…  相似文献   

14.
战争受难、成长受难与追问生命是抗战时期穆旦诗歌的三大基本主题,这些主题充分体现了诗人创作之于文学史的现代价值与民族意义,也包含着诗人对汉语诗歌传统的创造性推动,是对中国现代诗歌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主义诗学产生于20世纪20-40年代.在其形成过程中,中国现代主义诗学家们特别阐释并发挥了它与西方基督教神学的内在联系,诸如梁宗岱、卞之琳、穆旦等人的现代主义诗学都与基督教思想有某种程度的关系.基督教神学对"象征""暗示""隐喻"等的运用,与中国现代主义诗学之间有一种内在的联系.中国现代主义诗学家大多深受西方基督教思想的影响,有的本人就是基督徒.他们从基督教神学中汲取营养,并结合传统诗学资源,从而建构了具有自己民族审美特色的现代主义诗学.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卞之琳、冯至、穆旦等现代主义诗人为例,对他们20世纪30、40年代诗歌创作中建构的民族想象以及由此反映出的身份意识进行了历史的回溯,在此基础之上分析他们进入50年代后所面临的身份困境。50年代,不论是宏观的文化选择,还是具体的诗歌创作,现代主义诗人都表现出“与时俱进”的热情以及“蜕变”新生的愿望。然而,经历了思想和艺术“蜕变”的诗人,并没获得精神的自足与安慰,反倒陷入了焦虑与不安中。其诗人的身份遭遇了双重的质疑,一重源于时代和社会,另一重则源于自身。在尴尬处境中的现代主义诗人,缓解身份压力的唯一有效途径就是文学翻译。  相似文献   

17.
鲁迅《野草》的怀疑精神对穆旦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迅的散文诗《野草》和穆旦诗都具有怀疑精神,这种怀疑精神的核心就是清醒的现实主义精神。鲁迅《野草》的怀疑精神从现代主义特质、多疑性和丰富性三个方面对穆旦诗产生了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8.
张学军 《东岳论丛》2005,26(5):115-117
现代主义文学在我国新文学中的发展有其规律。现代主义文学总是呈现着时断时续的状态,形成了一种兴起—衰落—再兴起—循环往复的周期性变化,并一直处于边缘地位。中国传统文化不具备现代主义生长发展的土壤,中国现代历史的发展没有为现代主义的充分发展提供条件,而现代主义文学自身也有局限,这些,都决定了中国的现代主义文学只能处于文化的边缘地位。  相似文献   

19.
《诗创造》和《中国新诗》是40年代中国现代主义诗歌潮流中的两个重要刊物.围绕这两个杂志形成了一个现代主义诗歌流派──“中国新诗”派或“九叶诗派”.通过对这两个杂志的细读分析,作者认为,这两个刊物无论在理论倡导、诗歌译介及诗歌创作上,都体现出鲜明的现代主义取向。他们反思象征主义“浪漫感伤”和“脱离现实”等弊病,广泛借鉴里尔克、艾略特、奥顿等现代主义诗风:“从浩无涯的海洋转向凝重的山狱”,追求“雕塑般的凝静致远”,从而表现出中国新诗“坚定的成熟期的反映”。《诗创造》和《中国新诗》的现代主义取向代表了中国新诗现代化的要求和方向。  相似文献   

20.
罗振亚先生的<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史论>出色地搭建了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理论研究的完满体系.著者以史家的深邃目光,审视中国现代主义诗歌于中西文化的际会处,确定了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三者的平等关系.中国现代主义诗歌虽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但这无损于它对中国文学的无可取代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