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迎接校庆45周年,校图书馆于10月5日至20日举办了“合肥工业大学教师著作展。”参加展出的主要是建校以来我校教师独立或合作著、编、译的书籍,内容涉及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法律、经济、语言、文化、体育以及自然科学及其它学科。总数达209种,其中管理系副教授赵贺春编著的《中国工业经济学》曾获1989年安徽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社科系副教授钟玉海参加编写的《青年领导者哲学》曾获全国青年书展二等奖,其它学科获奖的有丁  相似文献   

2.
卜芝日妻!j::鬻;罄冀囊蔓瀚《实用修辞》,中文系郝光顺著’《词语类编》,中文系王安节等编;《方老编纂知识》,学报编辑部李少先著;“左传连译注》,中文系王守谦编著;《峙经选译注》,中文系王宁谦编著;^古文百篇评点今译)),中文系张玉惠、李源甫、徐梦葬、王士’l}编著.tY±x:、  相似文献   

3.
冯育柱,男.汉族,1933年9月生于山西汾阳。1957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自愿来到青海从事民族高等教育。1958年赴天津南开大学中文系深造,师从我国著名现代文学史家、鲁学家李何林教授,研读并直接参与教学与科研实践活动期间与他人合作出版《〈林海雪源〉分析》。1960年7月返回青海民族学院,任中文系汉语文教研组副组长,先后讲授《中国现代文学》、《文学概论》、《文选习作》、《语文教学法》等并参与审定《藏族文学史简编》。1964~1970年在院教务处从习汉语文成效的教学及研究工作.发表专业论文10余篇。1971年返回中文系。1980年后讲授《马列文论》、《文学理论纂础》等,1987年晋升为教授,为院文艺学的学科建设不遗余力.建立起文艺学科的学科体系,为本科生主讲《文学概论》、《美学》,为研究生讲授《美学文选》、《中国古代美学流派》等课程。  相似文献   

4.
十年前 ,正值陕西省团校、陕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建校四十周年 ,我曾在校庆专辑《风雨兼程四十年》上写了一篇《和青年干部谈谈学习哲学史的意义》专题文章。十年后的今天 ,校庆五十周年 ,我在校庆专辑上写一篇《和青年干部谈谈关于科学哲学思维的功能问题》专题文章。这两篇文章从帮助青年干部在培养和训练科学理性思维方式方面来说 :可谓是“姊妹篇”。回顾我在陕西省团校、陕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任教期间 ,先后向青年干部讲授过《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原理》、《马列哲学原著 (节选 )》、《欧洲哲学史》、《现代西方哲学流派评介》、《…  相似文献   

5.
张来斌,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人,生于一九四○年.一九六三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本科,一九七九年曾在西北大学中文系进修.曾执教于渭南师专中文系,现任我院院委委员、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基础教学部主任、语言文学副教授.主要从事马列文论、古典文论、青年美学、文艺鉴赏、写作及中国风俗史、文学史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发表的主要科研成果有《秦汉宫廷生活》、《秦汉风俗》、《鲁艺史话》、《中华妙语大辞典》、《古代爱情诗词鉴赏词典》等专著,其中《秦汉风俗》一书,曾被人民日报海外版专题介绍,《秦汉宫廷生活》曾作为西北大学美国暑期留  相似文献   

6.
《白杨礼赞》是一篇文情并茂,脍炙人口的优秀抒情散文.不少人已对它作了分析介绍,我就不再重复.但对它的分段却想谈点看法.有的主张全文分作四段,将一、二、三小节并成一段(见宜兴编的《中师语文函授教材》,有的主张分作五段,把第一到第三小节作为一段,四,五节为第二段,六、七节为能三段,第八节为第四段,第九节作为第五段(见宁波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科编《散文小说选折》,有的主张分作五段,但又将“那就是白杨树……”,“这就是白杨树……”分别归在上面一段,作为三,四两段之首(扬州师范中文系编的《现代文选》).  相似文献   

7.
郑权中先生是中文系的一位老教授,去世已十多年了。日前,杜月村同志送来他的遗著,经整理出版的《通借字萃编》。面对遗著,思念郑老之心油然而生。回顾五十年代,那时我们是青年教师,而郑老已是五十多岁的老先生了。他是中文系教授,先后开设过“文字学”、“训诂学”,“读书指导”、“古书阅读法”等课程,尤其在通借字方面深有研究。在《通借字萃编·前言》中说:“1961年夏,我在上海复旦中文系担任《中国古典诗文形式方面的特点和难点》专题课,……听讲的青年教师和高年级学生,  相似文献   

8.
现行《筹海图编》共十三卷.它的编撰过程以郑若曾入胡宗宪幕府为界分为两个阶段.郑若曾在未入幕府之前已经完成了《筹海图编》前七卷部分内容的编撰,而前七卷的大部分内容及后六卷完成于胡宗宪幕府之中.在《筹海图编》第二阶段的编撰中,虽然郑若曾仍然担任着资料收集和执笔撰写等主要编撰工作,但幕府主人胡宗宪在这一阶段编撰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不仅组织其幕府成员共同辅翼郑若曾完成《筹海图编》的编撰,并最终促成了此书最终的出版刊行,而且还为《筹海图编》后期编撰特别是《筹海图编》的后六卷内容的编撰贡献了自己的思路.因此,在不否认郑若曾为《筹海图编》主要编撰者的前提下,胡宗宪的编撰功绩不应该被埋没,同时“胡宗宪辑议”这种署名方式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相似文献   

9.
朱东润先生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是中文系学生学习古代文学作品的主要参阅教材,影响深远。该教材在"作者简介"、"解题"和"注释"中涉及政区名时很多地方仍然使用旧称,目前使用的2002年版仅中编第二册就有141处之多,涉及97个政区名。教材应体现时代性,对其进行勘误,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0.
6月29日,石河子大学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出版社(以下简称“兵团出版社”)签订协议,由兵团出版社为石河子大学出版60周年校庆系列丛书——足迹。“足迹”由《石河子大学校史》、媒体集萃《让历史见证》、报告文学集《足音》、诗选《放歌集》四本书组成,从不同的角度反映石河子大学六十年发展历程。根据协议,兵团出版社将在8月25日前完成印刷。  相似文献   

11.
今年以来,我校中文系、历史系和政治系等在山东人民出版社、山东教育出版社、齐鲁书社、中国青年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中华书局、天津人民出版社、湖北人民出版社、贵州人民出版社等又出版了一批新著。其中有:田仲济编辑的《王统照文集》(三、四);朱德发著的《五四文学初探》;中文系现代文学教研室编的《中国现代作家研究资料目录索引》;刘念兹、徐克勤等编著的《欧美文学简编》;刘念兹、徐克勤、王建琦参加编  相似文献   

12.
当我们谈论中国古代文学学科建设的时候 ,切莫忘了“高起点”。“中国古代文学学科”是一种规范化的说法 ,即使在没有这个说法以前 ,百年以来 ,古代文学的研究 ,早已形成一门显学。“显学”一语最早见于《韩非子》。我想不必局限于它的原意 ,不妨作些发挥。我一直认为 ,衡量一门学科繁荣发达的主要标志有两条 :一是在这门学科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产生了许多研究著作 ,而其中又出现人们通常说的权威著作 ;二是在一门学科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作为出现众多研究著作的同步现象 ,产生一批研究家 ,其中还有那些泰斗式的权威研究家。这样的学科当然是…  相似文献   

13.
《鸿门宴》是《史记》中写得极为精彩的一章,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唉!竖子不足与谋!……”此话乃范增所言.“竖子”一词是骂人的话,表示轻蔑,相当于“小子”.可是此处“竖子”所指的究竟是谁呢?目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①朱东润先生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解释为所指项庄;②郭锡良等人编写的《古代汉语》、中国青年出版社编《古文选读》、山东师院中文系编《中学古代散文注析》解释为明骂项庄,暗骂项羽;③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古代散文选》解释为明骂项伯等,暗责项羽;④现行的高中语文课本的编者只解释了“竖子”一词的字面意义,没有点明所指何人.  相似文献   

14.
诸葛亮是我国三国时期一位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他在许多方面继承和实践了法家思想。晋人陈寿曾编有《诸葛亮集》二十四篇,但早巳散失了。明人张溥收集散见在《三国志》等书中的诸葛亮著作,编成《诸葛丞相集》,但编排次序错乱,作品真伪相杂,文字也有不少讹误。在批林批孔运动中,我院中文系工农兵学员,为了深入批判尊儒反法的反动思想和正确评价法家人物,  相似文献   

15.
自从王瑶的《中国新文学史稿》出版以来,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的发展已有50余年,其间编写的各种版本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不计其数。有什么样的文学史观就会有什么样的文学史。文学史的书写历史与学科的发展就是在不断的反思中重构的历史过程。华中师范大学王泽龙教授的著作《反思与重构——中国现代文学史观综论》(以下简称《综论》,新华出版社2005年7月出版)对近十年来现代文学研究中体现的文学史观作了自己的阐释。  相似文献   

16.
上海作协副主席师陀,原名王长简,我省杞县人。年轻时曾求学于开封第一中学。师陀此次在汴,先后向我校中文系师生及研究生作了《我的创作道路》、《我的创作的艺术风格》等报告;又向中文系河南文学馆捐赠其解放前后著作若干与部分现金。师陀在开封、郑州、杞县等地肇 卞河南大学  相似文献   

17.
拙作《当代技术进步和生产资料优先增长》(见1980年1月5日《光明日报》),曾联系当代技术进步的某些特点,分析了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这社会生产的两大部类增长速度对比关系变化的趋势。由于篇幅限制,对有关的问题未曾展开分析说明。现在,欣逢哺育我七年之久的母校七十三周年校庆之际,我想继续联系当代技术进步的特点。着重就研究两大部  相似文献   

18.
浙江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学科是浙江大学人文社会学科领域的传统优势学科。其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以来之江大学国文系及国立浙江大学中文系的古代文学学科,夏承焘、王驾吾、缪钺、王季思、徐震堮、陆维钊、胡士莹、姜亮夫、钱南扬、刘操南、蒋祖怡、徐朔方等著名学者为本学科发展奠定了深厚的  相似文献   

19.
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我和杨澄在北京大学中文系同窗且同室,他多才多艺,那一口京腔京韵和老北京的生活故事,常把我们同屋的人说得开怀大笑。几十年后,杨澄在国家旅游局任《中国旅游》和《中外饭店》两本杂志的社长兼总编。我们又在一起  相似文献   

20.
在《金瓶梅》研究领域,文化研究的半壁江山的态势已成定局,这是对这部小说研究空间被拓宽的最好证明.但是,出身于中文系的学人往往欠缺相关学科的训练,邯郸学步的结果是文化没研究成,文学的诗意也不见了.小说审美与文化研究发生了抵牾.在文学被边缘化的情况下,“金学”研究领域应有一部分坚守者,把自己的审美的灵性、感悟、体验重新张扬起来,让《金瓶梅》的艺术研究成为一个流派,打破目前潜隐着的一种文学研究与文化研究相互抗衡的尴尬,使二者各行其道,互相参证,互补相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