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现代社会科学体系中,“行政裁量”首先是在行政法学中发展出的一个概念,是行政法希望加以约束的对象.在“行政国家”生成的过程中,行政裁量行为迅速增长,从而使行政法逐渐成了政府有效行使裁量权力的障碍.于是,公共行政学开始取代行政法学而承担起了行政裁量的研究任务,并对其作出了更加积极的理论确认.由于行政裁量问题在公共行政研究中的引入,逻辑性地突出了“责任”的主题,学者们就此展开了激烈争论.在争论中,“政治—行政”二分的叙事原则逐渐被“事实—价值”二分的研究取向所取代,从而推动了公共行政学的进化.更为重要的是,在公共行政研究对行政裁量的关注中,发展出了一条不同于行政法学的思路,那就是从伦理的角度出发去思考行政裁量权的规范问题.  相似文献   

2.
诞生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西方新公共行政学针对传统的公共行政研究提出检验与批判,其研究的立足点在于价值面的讨论,通过关注合法性、正义、伦理、参与等价值内涵,重构公共行政的哲学基础和价值体系.在新公共行政学者看来,纯粹的价值中立是不存在的,对行政问题避免做出价值判断的做法不仅使管理者远离合法性,而且远离社会需求.新公共行政学强调行政管理者应该以其专业知识从事价值判断,使它们为社会所用,公共行政应回归到以自身价值为主体的地位,并形成以社会公平为核心,民主、责任、效率并存的价值体系.新公共行政学使政府开始重视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开始面对实际问题,重新正视政府服务对象的地位和需求,并要求把公众的需求作为行政体系运转的轴心,从而赋予政府功能新的定位并影响了政府职能的履行方式,为近半世纪以来的公共行政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公共行政中的“生产理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探讨了行政产出的特征及其生产过程,指出行政产出的生产具有劳动密集型特征、高度垄断性以及行政部门的产出与成本之间相关关系微弱,行政部门的生产过程内部存在着可以引致低效率的因素。本文企图通过初步探讨与行政产出的生产相关的一些内容,构建一种关于公共行政机构的生产理论,为公共行政学的研究提供某种微观基础  相似文献   

4.
公共行政中的“生产理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探讨了行政产出的特征及其生产过程,指出行政产出的生产具有劳动密集型特征、高度垄断性以及行政部门的产出与成本之间相关关系微弱,行政部门的生产过程内部存在着可以引致低效率的因素。本文企图通过初步探讨与行政产出的生产相关的一些内容,构建一种关于公共行政机构的生产理论,为公共行政学的研究提供某种微观基础。  相似文献   

5.
在公共行政学研究的整个历程中,政治与行政二分原则奠定了公共行政学的理论基调.这种对政治与行政有点天真的区分一直困扰着后来的公共行政学理论与实践多年.围绕政治与行政二分原则的弊端而进行的反思与批判,客观上推进了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6.
问责制理论来源的梳理与反思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于“问责制”的理论来源,当前学术界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六种:是现代宪政民主政体的要求;来源于《论法的精神》和《社会契约论》中的思想;是民主政治的要求;来源于委托———代理理论;是权责对等原则的具体要求;符合党纪、政纪精神。然而当前理论界的探索仍存在视角单一,重来源轻实践的缺陷,但如果抽象其本真价值来看,这些观点体现了行政价值的回归。  相似文献   

7.
话语分析以事件中的行动主体为中心,突出体现了对主体所处特定语境的关切,反映特定情境所蕴含的丰富的语意,明确行动者关注的问题和持有的主观意图.运用话语分析方法检视威尔逊关于政治与行政关系的思想,可以发现,针对19世纪末美国政府运作的低效、无能和腐败状况,他选择了改革的旗帜,通过聚焦政府的执行和操作、行政权力的统一和独立以及等级控制和约束,进而确保公共行政步入高效和良善的治理.进入作者认知世界的逻辑还提醒人们,不顾理论家所处真实语境的评述极易曲解原有思想.最后,话语分析方法要求自觉提升时真实世界中研究问题的敏感度,也即获取和积累本土知识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政治-行政二分法作为传统公共行政学的基本信仰,其初衷是希望尽快地为行政学划定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以使其得以从政治学中脱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然而,由于学科发展初期的迫切需求,政治-行政二分法的效用被发挥到了极致,在公共行政实践中体现为对效率的偏爱,而将公平、正义等价值诉求遮蔽在一个易被遗忘的角落.但若因此便将二分法视为导致公共行政学陷入身份危机的原因,则是对二分法极不公允的评判,也是对公共行政先驱者们著作的误读.从学科发展的角度而言,由隐藏在政治-行政二分法之中的技术理性与价值理性之间始终难以化解的矛盾所导致的学科共识的缺乏,才是公共行政学陷入身份危机的根源所在.  相似文献   

9.
公民治理通过引入公民参与,构建多元治理体系,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途径。从行政生态视角出发,我国公民治理发展中存在着平衡性差、互动性弱、复杂性高、联结性低、理念缺失的现实困顿。对此,在探求公民治理系统与政治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沟通网络系统、符号系统互动的基础上构建公民治理系统分析模型,提出公民治理发展的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10.
理论界对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的内涵有着不同的理解。一种观点是认为公共管理基本等同于公共行政;一种观点认为两者有明显区别,或认为公共行政包含公共管理,或认为公共管理包含公共行政;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公共管理和公共行政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社会治理模式,公共管理是一种服务型社会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的公共管理面对着更为复杂的外在环境和内在机理规律,加强分析中国的公共管理理论研究的前沿问题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本文章重点分析了当前公共管理的前沿核心,即公共管理过程中主导者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对公共管理当中的行政生态问题与公共管理中公共政策的前沿问题进行了研究,最终对公共管理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概括和展望.  相似文献   

12.
抗战胜利后,中国民主同盟提出了建立民主国家的政治构想,并在实现这一构想的实践中,与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共同推动了中国的民主化进程。民盟的战后政治构想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3.
中国政治、社会状况的演变和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出了全新课题:一方面,高等教育不能局限于“专业”教育,不能拘泥于培养回避价值感只钻研事实的“专家”,因此以政治意识和道德意识的培养为核心的公共政治教育必须强化;另一方面,公共政治教育又必须从当代大学生政治意识的实况出发,研究新问题,探索新思路,既要敏锐地观察现实、回应现实,又要灵活地把握现实、引导现实,做到与时俱进、因材施教。  相似文献   

14.
在公共行政学的方法谱系中,无论是经验研究法还是规范性研究法,其本质均为逻辑—实证的操作化变体。伴随着公共事务的日益复杂化,逻辑—实证分析范式显现出相当的不可自适性。这主要表现为线性逻辑、机械还原、工具理性与建构理性以及主—客二分在面对公共行政网络化、整体化、不确定化以及价值多元化趋势时的不可自适。然而,复杂性视角对公共行政变得日益复杂的事实却有着方法论层面的更强的涵摄力。在复杂性视角的统挈下,公共行政的研究需从物的实在转向关系的实在、从化约还原转向跨层次的整体综观、从线性思维转向网络式的交互思维、从主—客二分转向天人合一的深度触诊。  相似文献   

15.
公共领域与传媒关系是近年来学界的研究热点.但中国传媒研究倾向于把传媒与公共领域问题单列于国家与社会、权力关系范畴之外来考虑,忽略在其他学科领域热烈争论的"公共领域"概念对于中国本土实践的适用性问题.通过公共领域概念在中国的移植和争议过程可以看出.一方面传媒学界对"公共领域"问题的研究和讨论走向浅表化、狭隘化,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传媒学界把西方概念和理论范畴盲目套用于中国情境,使得学术研究难以扎根本国社会结构和传媒实践.  相似文献   

16.
120年前,威尔逊发表了《行政学研究》一文,它是公共行政学这门学科产生的标志性文献,也是近代政治发展的必然结果。在整个20世纪公共行政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中,《行政学研究》一文提出的基本思想都是一个绕不开的主题,一切关于公共行政的理论思考和实践安排,都必须考虑政治与行政二分的框架。但是,威尔逊的行政学成就所代表的是工业社会的政治文明,当人类开始走向后工业社会的时候,关于公共行政的新理论及其实践也进入了一个新的纪元。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公共行政变革的逐步深入,原有的行政行为理论已经不再适应现实发展的需要。因此,有必要突破原有思维的影响,进一步界定行政行为的概念,扩展其范围,以改造和发展现有的行政行为理论,促进行政法学和行政法治的发展,适应公共行政变革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公共行政改革是各国政府增强自身能力的常态之义。二战后,中日两国都经历过若干次深刻变革,这些变革重塑了政府形象和政治生态。从比较公共行政的视角去审视中日两国70年的行政改革轨迹,可以发现我国的公共行政改革分别经历了计划经济时期、市场经济时期和服务型政府时期,日本的公共行政改革分别经历了民主型、效率型和分权型时期。两国在变革动因、变革目标、变革方式方面具有共同性,在主导理念、改革路径、改革协同方面具有差异性。但是,日本公共行政改革中实施的法制推动、内外结合和综合配套相关经验可以为我国行政改革提供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绿色政治以自然环境为主题对现代西方政治价值进行了生态思考.它重新审视了人的本质与困境,利用历史方式来表明人们遗失了人类的自然本性,并因此陷入了生态困境之中,从而为政治安排与活动提供了新的价值关照.在此基础上,绿色政治提出对道德共同体进行延伸,即在时间之维上的向未来世代人类的道德延伸和在空间之维上的向动物及自然整体的道德延伸,为政治道德领域引入了新的思考对象.最后,绿色政治对政治价值的基本元素进行了具体的生态探查,完善了其中的生态价值追求.由此,为政治价值的讨论开辟了新的生态空间,呈现出独特的生态面相.  相似文献   

20.
公共管理范式已发生了三次转换,我国公共管理范式的重构必须考虑范式的融合与综合运用,在规范官僚制行政的同时,积极发展服务行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