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依据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传统红利逐渐消退的事实背景,以新红利空间创造为目标,针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面临的供给约束和长期约束,按照供给管理的客观要求,从供给结构优化机制、创新驱动机制、要素供给配置机制、制度供给机制、供给主体结构优化机制五方面研究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供给管理的长期机制。  相似文献   

2.
红利变化背景下,向供给管理转型是以协调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的长期战略目标为导向。通过改善产品、技术、要素和制度供给为主体的路径选择,供给管理能够合理安排中央和地方政府职能,修正政府和企业的行为边界,并借助多元化政策工具创造新的红利空间,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制度转轨红利、人口红利和外资外贸红利等传统红利要素推动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人口红利的逐步消退使中国经济增长的要素禀赋发生了变化,外资外贸红利的消退缩小了经济增长的市场空间,要素价格的变化影响了经济增长的供给机制.传统红利的消退使得中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化,经济发展出现失衡.因此,在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红利变化的背景下,必须通过调整收入分配制度、推进城乡二元体制改革、促进创新型经济的发展来创造新的红利空间.  相似文献   

4.
通过构建指标体系对当前中国经济的发展阶段及其新特征进行评价,探讨红利变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而判断红利变化下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供给约束。并分析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需求关系的局限性,最后从改善供给结构、改善要素供给和制度供给方面探析了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供给管理。  相似文献   

5.
传统经济发展方式下我国的城市化产生了人口急剧过度聚集、资源能源紧张、交通拥堵、环境恶化系列问题,"城市病"的主要原因在于传统政绩观的误导和偏颇、传统发展模式缺乏预见性以及缺乏全国性的统筹规划和先进的规划理念。未来我国的城市化要从追求GDP向追求幸福指数转变,发展方式要从外延扩张向内涵发展方向转变,城市产业布局要从高耗能高污染向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转变,交通要从私人汽车普及向复合公共交通推广转变,大城市要从单一城市聚集向多中心组合城市转变,城市空间要从平面、稀疏向立体、紧凑方向转变。  相似文献   

6.
"人口红利"是由西方学者提出的一个概念。从马克思经济学视角分析,"人口红利"源于劳动力的价格与价值趋于一致的时滞,在量上是劳动力的价格与价值的差额。由于这一差额被资本家所占有,劳动者利益和资本家利益相互对立,经济增长与劳动者利益之间存在静态矛盾。在动态分析中,"人口红利"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改善了劳动者利益。"人口红利"消失,实现经济增长要求向"创新红利"时期的转变,但同时也要兼顾劳动者利益。新时代我国经济转型,是由"人口红利"时期向"创新红利"与"分享红利"交融时期转变。实现这一转变需要规避中等收入陷阱、养老金缺口等相关问题,化解中国经济转型的风险;需要主动适应中国经济的新常态,积极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践行共享发展理念,为"创新红利"模式的发展注入持续驱动力。  相似文献   

7.
贫困山区长期经济滞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农业发展落后所致。因此,要谋求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首先要做好农业这篇文章。根据目前这些地区的具体实际,贫困山区发展农业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狠抓农业生产方式调整,实现传统农业句现代农业的转变贫困山区农业落后最突出表现在至今仍沿袭几千年以来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一是农业内部要素单一;二是生产经营零散;三是农产品科技含量过低;四是长期困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阶段。要想实现贫困地区农业发展的飞跃,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必须从转变农业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8.
从人口学与经济学视角出发,分析了人口结构快速转变及刘易斯转折点到来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揭示了人口转变与刘易斯转折点到来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和中国农村劳动力迁移出现的新变化,提出挖掘人口红利、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革户籍制度、提高劳动者教育水平等建议,推动中国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有序合理迁移。  相似文献   

9.
中国从20世纪90年代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至今无明显进展。其重要原因在于中国受传统影响深刻,文化传统的某些成分妨碍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首先,中国缺少一种用技术的方式解决社会问题、满足社会需要的文化传统。其次,中国有浓厚的官本位传统,这一传统强化和维护了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传统有着很强的惯性,传统的改造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也将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进程。  相似文献   

10.
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若干问题的探讨欧阳仁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指出:为实现跨世纪的经济发展目标,关键是要实现两个根本转变,一是经济体制要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要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两个转变是实现我国“九五”计划和...  相似文献   

11.
红利变化背景下,通过供给管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建立合适的实施机制,根据我国当前的要素禀赋和比较优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供给管理实施机制包括:适宜发展战略的制定、技术变迁方向的选取、制度安排的调整和激励结构的转变。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过程中,形成了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非公有制经济为有益补充,大力发展个体和私营经济,积极利用外资为核心内容的非公有制经济思想。邓小平的非公有制经济思想不仅突破了传统经济理论的束缚,跨越了传统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模式的藩篱,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基石;而且有力推动了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使我国经济保持了长期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重温邓小平的非公有制经济思想,对当前妥善处理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进一步推动非公有制经济优态发展,切实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我国经济建设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为推动中国与印尼经贸合作,加强“一带一路”倡议同印尼发展战略对接,发挥双方经济互补优势,通过文献阅读法和统计分析法梳理了印尼的投资环境、外来投资区位结构,中国对印尼直接投资的区位结构和海外园区分布; 通过回归模型,分析投资环境对中国在印尼直接投资的影响,探索RCEP背景下中国在印尼直接投资面临的潜力和挑战。研究认为,中国在印尼的直接投资面临经济发展水平、投资便利度、政府影响和人力资源等因素共同影响着中国在印尼的对外直接投资规模; 经济发展水平、投资便利度、政府影响、人力资源等投资环境是制约印尼吸引外国投资和发展经济的外在阻碍,行政管理体制是制约印尼经济发展的内在因素; 如何处理好外来产业和本土产业的关系是印尼未来发展所面临的重大挑战。研究表明,中国和印尼要充分利用RCEP签署带来的巨大政策红利,利用好两国已有的合作机制和平台,鼓励中国企业积极对接相关产业合作园区,深度参与印尼海洋经济、食品制造、能源经济等重点产业的投资开发,形成较多互补性和较少竞争性的中印尼经贸关系,实现国家间政治、经济关系的飞跃发展,外贸与投资领域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企业在快速进行对外投资的同时,在东道国面临的政治风险也日益增加,给跨国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许多不确定性。依据中国企业2004~2010年对外投资的数据,选取69个样本国家进行实证研究,结论显示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没有受到东道国政治风险的显著影响,主要原因在于国有企业是对外投资的主要力量、中国企业正面临着产业升级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压力以及国内的投资渠道不畅。  相似文献   

15.
推动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10个主要因素中包括人民学习的热情和致富的愿望,对新技术和创新的热情,稳定的政治环境,国际和平,外商直接投资,货币稳定,与美国的贸易顺差以及对外开放等。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的非均衡发展中仍存在着长期和短期的挑战。最近中国汇率政策的变化并不是一个巨大的转折,人民币在短期内大幅升值对中国和世界都不利。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社会保障制度三阶段演进规律的阐述,认为中国目前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处于从实现全覆盖的制度诞生期向实现公平性的制度成长期转变过程,随着人均社会保障支付水平的提高和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巨额社会保障资金收支缺口所引发的社会保障制度财务不可持续性危机,将成为中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不可回避的重大难题;中国应坚持"保基本"、"多路径"的重要原则,借鉴美国401(k)税前收入供款的经验,建立雇主和雇员共同缴费的积累式、保险型供款的个人账户基金制;形成包括个人账户资金、企业年金、社会慈善资金、商业保险资金、政府战略性调节资金等在内的基金体系;培育以政府为主导、专业投资公司为主体的基金保值、增值运营体系,实现从"人口红利"向"资本红利"的转型;并指出此举是防范社会保障制度财务不可持续性危机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7.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中国实践提出的新问题,涉及制度和生产关系,这正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范围,需要从政治经济学上进行理论总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呈现快速发展与结构失衡双重特征,为此付出了资源、环境、安全和生命、社会发展方面的巨大代价.这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使我国发展方式呈现出不可持续性.政府主导经济活动是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双重性特征的根源,规范政府行为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规范政府行为需要对政府在市场中的作用范围进行科学定位,并使政府行使权力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