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智库"已经成为一个随处可见——被泛滥使用却缺乏明确定义——的政治学词汇。它充斥于学术界的公共政策讨论以及记者、说客和舆论引导者中那些"政策专家"(policy wonk)的话语里。这并不意味着人们对智库的定义及其角色和功能有了一致的看法。不过,大多数被赋予智库名目的机构都从事着某种政策研究。把智库视为研究与传播间"桥梁"的观点意味着(社会)科学与政策之间有着明显的边界。本文将探讨它们的一些边界。边界不仅是组织上和法律上的,这些机构和它们的资助方在如何构想"公共利益"方面的差异也造成了边界。此外,发挥"桥接"(bridging)功能的社会互动与交流,让"边界"(boundary)的概念变得模糊,使我们可以超越那种强行在科研与政府之间作出泾渭分明的二元判分的观念而进行分析,从而更好地处理专家与公共政策之间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2.
截至当前,中国学者关于钓鱼岛问题的研究多集中于其主权归属问题,而对于日本钓鱼岛政策总结、归纳不够。钓鱼岛主权争议牵涉复杂的历史和法律问题,这意味着中日之间围绕钓鱼岛主权的斗争将会旷日持久。因而,对日本钓鱼岛政策的历史与动态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作者认为,日本钓鱼岛政策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帝国政策"(甲午前后至"二战"结束)、"务实政策"("二战"结束至冷战时期)、"法理政策"(冷战结束至钓鱼岛"国有化")和"联盟政策"(钓鱼岛"国有化"至今)阶段,并分别呈现出不同的侧重和特点。当前的安倍政府是联盟政策的集大成者,这种政策以美日同盟为核心,以价值观联盟为纽带,以海洋国家联盟为新的战略框架。中国需从日本的联盟政策入手  相似文献   

3.
现代性与启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姚大志 《求是学刊》2003,30(3):20-22
"现代"(modern)实际上是一个相当古老的词汇.英文中的modern源于拉丁文中的modernus,而拉丁文中的modernus大约在公元5世纪晚期就出现了.从此以后,"现代"这个词就被不断用于表达与过去不同的时代意识.  相似文献   

4.
阿威罗伊的柏拉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世纪"(medium aevum)这个我们耳熟却未必能详的历史分期名称.原义指从西罗马帝国灭亡(476年)到土耳其攻陷东罗马帝国国都君士坦丁堡(1453年)之间的一千年,两头两尾的标志就显得是蛮族洗劫了文明.  相似文献   

5.
声音     
正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发布了一系列只有一个单词的推文,引发广泛讨论。4月16日,谭德塞先后发布了数条推特,都非常简单明了,分别是"solidarity"(团结)、"humanity"(人文)、"unity"(联合)、"love"(爱)、"values"(价值)、"confidence"(信心)、"humility"(谦逊)、"courage"(勇气)、  相似文献   

6.
人们常说,欧洲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具竞争力的知识社会".其中的关键就是"欧洲研究区"(European Research Area)--将欧盟对研究的全部支持进行重组,以更好地协调研究活动,使欧盟及其成员国的研究和创新政策趋于一致.如此,欧盟就可以整合其研究力量,建设"单一"的研究和创新市场.  相似文献   

7.
"我买什么则我是什么"--略谈符号消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毛丽芳 《社会》2002,(7):20-21
"许多年以前,一个人如果难受,不知如何是好,他也许会去教堂,也许会闹革命,诸如此类.今天,你如果难受,不知所措,怎么解脱呢?去消费!"(米勒,1985)在今天,消费不仅具有物质形态意义上的使用价值,而且越来越成为人们"自我表达"的主要形式和"身份认同"的主要来源.在社会学家看来,消费不再仅仅是一个经济的、实用的过程,而是一个涉及文化符号与象征意义的表达过程.  相似文献   

8.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简称"双创")政策是受众多、范围广的创新政策,该文通过对国家和地方"双创"科技政策的收集与挖掘,从政策的发布机构、标题和内容进行主体合作分析、主题共现分析和演化分析,最后,对比分析出国家和地方"双创"政策的关注点和侧重点.  相似文献   

9.
主持人语:1937年4月27日,一颗顽强的心脏停止了跳动,一个聪慧的大脑停止了思考,一位身体羸弱、精神强大的男人离开了那个令人恐惧的世界——他就是葛兰西!葛兰西(Antonio Gramsci,1891—1937),一个出身贫寒、经历坎坷,但身残志坚、愈挫愈勇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一个身陷囹圄、不屈不挠,但被边缘化、被"抛弃"的意共中央总书记;一个思想虽然片断化,但丰富深刻、可进行多种诠释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一个痛苦地挣扎于情感与理智之间、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实践  相似文献   

10.
海德格尔的技术之思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吴国盛 《求是学刊》2004,31(6):33-40
技术是真理的发生方式。它作为工具就是发挥作用,而发挥作用以"带出"(poiesis)的可能性为前提。"带出"就是去蔽,是一种真理的发生方式。在真理的发生中,人并不是一个决定性的角色。他倾听并且应和存在的召唤,把自己向着敞开领域敞开,并在这种敞开中达到"自由",这就是"此在"之"此"的意思。现代技术是技术时代的技术,是形而上学的完成形态,它是一种"挑起"(Heraufordern)的"去蔽"。古代技术汇聚起天地神人,保护着物之物性。现代技术向着现代工业体系"预置"(bestellen)一切,使物成为"持存物"(Bestand)。技术时代的人比物更原始地归属于"预置"和"持存"。"预置"归属于其聚合"座架"(Gestell)。座架的神秘运作是存在历史的命运使然。  相似文献   

11.
刘振 《求是学刊》2013,40(2):34-37
<正>一、施莱尔马赫与《克拉提洛斯》问题在柏拉图的35部对话中,《克拉提洛斯》(Kratylos)是一部非常令人费解的作品。早在施莱尔马赫(F.Schleiermacher)翻译柏拉图文集之时,他就在《克拉提洛斯》的"引论"中谈道,这部对话给"柏拉图的朋友们带来了极大的困难"(P228)。根据施莱尔马赫的说法,《克拉提洛斯》带来的困  相似文献   

12.
古希腊悲剧的"合唱"分为"进场歌"(paro-dus)和"合唱歌"(stasimon)."进场歌"是接着戏剧"开场"之后由歌队(chorus)唱出的,通常志在抒发一种情感反应,并且"进场歌"中的角色一般只有歌队或歌队长.就索福克勒斯(Sophocles)的忒拜剧(Theban Plays)而言②,其中<俄狄浦斯在科罗诺斯>的"进场歌"显得异乎寻常.  相似文献   

13.
一如果要人们举出七十年代后半期的思想领域里的一个流行语来,回答大概会以"范型变化"和"重新验证现有范型"居多.范型(paradigm)一词早就有了,但托马斯·库恩给了它这样一个新的定义:"范型就是一个集团共有的信念、价值和技术等全部结构"(T.库恩著《科学革命的结构》).就象库恩自己也承认的那样,这是一个模糊不  相似文献   

14.
正她领导的右翼政党"德国选项党"(AfD)发展迅猛,是当前欧洲右翼势力崛起的重要一环。一些反对者甚至直呼佩特里就是"下一个希特勒"。每当弗劳克·佩特里将出场演讲时,你会察觉到人群中的气氛顿时有变。这位41岁的短发干练女性是德国政坛不可忽略的一枚新星,她领导的右翼政党"德国选项党"(AfD)发展迅猛,是当前欧洲右翼势力崛起的重要一环。一些反对者直呼佩特里就是"下一个希特  相似文献   

15.
姚文放 《求是学刊》2013,40(3):108-113
一、"表征性解释"的释义①所谓"表征性解释"(symptomatic interpretation),是乔纳森.卡勒在《文学理论》一书中讨论文学研究与文化研究的关系时提出的,与之相对应的概念是"鉴赏性解释"(appreciative interpretation)。②在卡勒看来,文学研究向文化研究转化的一个突出标志就是对于作品的解读方法  相似文献   

16.
谭嗣同是中国近代史上大放异彩的伟才.称其为伟才的主要原因是,戊戌变法时他逼迫袁世凯举兵未成,政变失败后拒绝流亡而选择了慷慨就义,以及将中国传统思想的核心"仁"与西方近代文明产物的"学"(科学)结合起来,著述了<仁学>.  相似文献   

17.
就符号学说来,我所使用的最通常的、非正式的定义是"符号学所研究的课题,是各种各样的信息的交换."符号学的关键性术语是"信息"(message).为使模式简单一些,我们假设信息的交换须有两个有机体.一个叫做"发信源"(source).发信源所做的是两种互不相同的事情.首先,发信源"形成"(formulate)信息.信息的形成,或者是采用电气的手段,或者是采  相似文献   

18.
《国外社会科学》2006,(3):114-116
首届"国际社会科学与政策的联系论坛(IFSP)"于2006年2月21~24日在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该活动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社会变革管理计划"(MOST)支持,来自世界各地的1000多位社会科学家和决策者,以及数百个机构的代表和一些知名人士参加了此次国际盛会,这对于加强社会科学界与政界的联系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90年代以来,与体制转型和结构调整相伴随的"下岗"成为国企改革所面临的重要难题;日益增多的下岗人员对社会造成的巨大压力又形成改革中新的矛盾,自94年开始试行并在95年初推广到全国范围的"再就业工程"便是国家为解决这一矛盾而推出的一项长期政策.尽管在政策执行的过程中,由于个体行为与政策之间的互动,出现了"双体制人"等"有意图的社会控制的意外后果",但随着政策在互动中的逐步推进,"再就业"也经历了一个制度化的过程.因此,不管下岗工人对下岗抱何种态度,他们在下岗后必须面对自己要走向劳动力市场这个事实,除非他们不想再就业."主动下岗"现象的出现就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样一种趋势,它与改革的持续推进和政策的不断调整相伴随,体现了社会成员对"再就业"的新的预期与对策,也表明这些社会成员已经具备了能够在劳动力市场中与他人竞争并取得成功的能力和素质.由于体制转型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已经不可逆转,因此探索下岗人员在走向市场的过程中需要具备一种什么样的素质和能力以帮助他们再就业成为一个非常紧迫的问题.显然,"主动下岗"人员及其在再就业过程中取得的成功表明他们对这个问题已经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因此,考察"主动下岗"人员如何作出这一决定及其在再就业过程中展现出来的素质和能力以及他们应对再就业过程中各种问题的措施与他们自己的感受就具有很强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后期现代"(Late Modernity)是很多文化学者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使用的术语,用来描述当今(西方)社会.例如,哈贝马斯、吉登斯、吉恩等."后期时代"与"后现代",不只是两个术语的区分,而是对当代社会性质的两种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