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中国文化心理学的意义在于其作为一种话语,能够促进心理学体系间的对话和发展。中国文化心理学的核心内容在于关注现实的社会心理生活,提供理解和改变心理生活的独特视角。在方法论层面,中国文化心理学研究必须坚持多维一体、实用主义的研究方式。  相似文献   

2.
孔孟心性学说探讨崔一心以人类心灵中无意识领域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现代分析心理学(或称精神分析)的创立,是人类认识自身心灵结构历程中的一场革命。随着行为主义心理学和作为第三思潮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迭兴,心理学说有了长足的进展。但是,当我们重审视人类认识自身心...  相似文献   

3.
道家和合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合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圆融整合特性。本文分圆融整合系统观和与道合一生命观两部分论述道家和合思想的内容、特点及现代意义。第一部分概述其辩证和谐与宇宙合一的系统思想及现代方法论意义;第二部分概述其与道自然合一的生命状态及境界观,为现代人解决人与自然、社会、自身心灵的矛盾提供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  相似文献   

4.
本土的传统心理学与实证的科学心理学的关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学心理学与本土心理学的分界,早期是前者要排斥、埋葬和替代后者,现在是前者要重新认识、借鉴和吸收后者。本土心理学也是一种系统的心理学探索,但在了解、解释和干预心理生活方面独辟溪径。科学心理学的发展,主流的认知心理学可借助本土心理学切入人的主观意识经验,非主流的人本心理学可借助本土心理学达于个体心灵的超越。本土心理学的理论价值在于,常识心理学对意向性的关注可成为认知心理学的理论借鉴,哲学心理学对圆满的心灵和超越的心灵的探索可成为科学心理学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5.
季桂起 《文史哲》2004,(5):55-61
心理学对于"五四"小说的变革有着重要的影响。"五四"小说借助于心理学的影响,实现了中国小说艺术模式的转变。这一转变的核心问题,是小说把艺术表现的重点由人的外部生活世界转向人的内部精神世界。这形成了小说艺术特质从古典到现代的重大变化。实现这一转变的原因当然主要是文化环境的变革和西方现代文学思潮的影响,但心理学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首先,心理学为"五四"作家提供了新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加深了"五四"小说对人的认识和表现的深度,促成了以情感抒发和心理显示为主要追求的"心理小说"写法的大量出现。其次,心理学帮助作家去深入探讨人的深层心灵活动,使他们可以借助心理学知识,直接进入人物的心理世界,对人的心理世界进行科学的观察与探求,从而能够塑造出具有现代人精神深度的人物形象,丰富了"五四"小说作为"人的文学"的内涵。再次,心理学促进了作家对小说性质和特点的理解,推动他们对小说的叙事视角、叙事结构、叙述技巧和描写手法等艺术方法进行积极的探索与尝试,最终形成了小说艺术模式的全面变革。第四,心理学帮助作家深化了对西方现代文学思潮的理解,为"五四"小说借鉴外来新潮小说艺术从而实现中国小说艺术模式的变革提供了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现代性的中国语境在于,中国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正在努力实现现代化的理想,长期的以儒家为主的传统文化深刻影响着国人的心性结构和行为方式,后现代的因素已经出现在尚未现代化的中国.马克思的现代性思想对于中国的重要现实意义在于,它为中国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提供了理论支撑:规定了中国现代化的基本内容和任务;提供了辩证看待中国现代化的态度;有利于深入把握中国现代化的历史性.在此,必须反对几种误解马克思现代性思想之现实意义的错误态度.  相似文献   

7.
道家和合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和合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圆融与整全的特性。本文分圆融整全的系统观和与道合一的生命观两部分重点论述道家和合思想的内容、特点及现代意义。一、辩证和谐与宇宙合一的系统思想及现代方法论意义;二、与道自然合一的生命状态及境界观,最终为现代人解决人与自然、社会、自身心灵的矛盾提供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  相似文献   

8.
中国心理学的跨世纪发展有科学化和本土化两大主题。中国本土文化的土壤中没有生长出科学的心理学,中国现代的科学心理学是从西方传入的,其科学化在早期是通过西方化完成的。但目前,中国心理学科学化的努力正从追求西方化转向追求本土化。中国心理学的本土化应立足于突破和变革西方心理学的偏狭科学观,这不仅可以给本土化带来必要的规范,而且可以推动整个心理学科学性的发展,使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心理学科学观的变革就体现在对心理学研究对象的重新理解和对心理学研究方式的重新确立上。中国现代心理学的发展,明示了中国心理学科学化和本土化的历程和要义。  相似文献   

9.
苗雨 《东南学术》2012,(1):262-267
朱光潜《文艺心理学》第十四章"艺术的创造(二)"中出现了一条注解,以周作人与废名的创作观比附、阐释"反省"与"直觉"的创造方式。这是在误读克罗齐"直觉"说的基础上出现的纠偏,反映了"调和折衷"的美学思考对京派"反差转合"的文学趣味的呼应。朱光潜在文化共同体机制的权力运作中获得合法性地位的同时,也试图在学院环境中重建与传统和特殊历史体制的关联。但由于自身认识的局限,未能与社会维度合拍。《文艺心理学》及其早期"京派"语境下的探索的意义恐怕在于,探索"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文化关系,帮助自身实现认同和建构群体身份,并最终推动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  相似文献   

10.
哲学心理学依赖理性与经验思辨,对人类的精神领域做了基本的划分,为现代心理概念的诞生准备了智性基础。在自然科学的洗礼下,关注人的灵魂的哲学家掌握了分析和考察研究对象的科学方法,于是现代的“心理”概念诞生了。因而整个现代心理学也就成为科学方法论与研究对象之间关系的历史展开。内省与经验、观察与行为、隐喻与认知及潜意识等构成了这对关系的主要内容。心理学发展的实质就是变革心理学的方法论,进而扩展心理学的视野。对现代心理学而言,这种变革主要体现在从实证的方法论原则向隐喻的方法论原则转变。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与声乐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远鸿 《云梦学刊》2001,22(5):74-75
声乐是人"身"乐器制造的过程,中国传统思维方式讲求"整体、动态、平衡"的观念及直觉体悟的方式在对声音的把握上正可以匡正西方思维方式的偏颇,对现代声乐发展有潜在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现代生活和现代价值的根本维度在于传统社会生活诸领域的去神圣化而转向世俗生活,政治、经济、包括科学都开始了围绕人自身的利益和幸福服务的目的。造成这一价值翻转的根源在于现代政治对自身的不同理解,本文对开辟"现代性第一次浪潮"的托马斯·霍布斯进行现代性发端的分析,说明现代政治哲学不仅明确拒斥了古代超验自然法传统,而且通过建立现代自然权利论体系,完全彰显人类自身的主体性地位,为启蒙哲学开创了一个全新的现代性理论框架。在这个框架内通过对现代自然权利论的重构论证及其所产生的后果来探讨中国现代性问题,对中国现代性生成、中国发展问题的复杂性关联能够达成基本理解。  相似文献   

13.
后现代思潮是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它广泛浸透在生活、思想、文化、意识等各领域。在后现代思潮的冲击下,心理学研究也进入了后现代。后现代心理学旨在消解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模式与理论体系,探讨处于后现代境遇中的人的心理与行为机制。在后现代思潮的影响下,心理学对自身的方法论、认识论以及专业知识和研究方法等方面都进行了新的思考,从而使心理学发生了新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
论激励是现代管理心理学理论的核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理心理学作为现代心理学和管理科学体系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其研究目的就在于怎样去充分调动管理中人的行为积极性,而人的行为积极性和潜能的发挥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激励的水平和方法。因此,笔者认为应该把激励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作为现代管理心理学理论的核心,并以此为中心,努力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的现代管理心理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5.
后现代思潮是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它广泛浸透在生活、思想、文化、意识等各领域.在后现代思潮的冲击下,心理学研究也进入了后现代.后现代心理学旨在消解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模式与理论体系,探讨处于后现代境遇中的人的心理与行为机制.在后现代思潮的影响下,心理学对自身的方法论、认识论以及专业知识和研究方法等方面都进行了新的思考,从而使心理学发生了新的转变.  相似文献   

16.
冯友兰负的方法是其哲学体系中独具特色的部分,他认为,只有通过负的方法才能达到哲学的顶点。进而,他认为康德在其哲学中也不自觉地使用了负的方法,如物自体不可知。而在康德看来,物自体不可知,原因在于人类没有智性直观能力。冯友兰则认为,物自体虽不能通过认知方式把握,但可以通过直觉、体悟的方式来达到。我们认为,冯友兰负的方法之所以可能的原因在于中国传统哲学"内在超越"的品格。  相似文献   

17.
在当前的伦理学研究中,我们应高度重视对道德矛盾心理的研究。道德矛盾心理研究从传统到现代实现了转型。从个体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的道德矛盾心理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重要阶段:心灵服从阶段、心灵激荡阶段与心灵和谐阶段。心灵和谐是道德矛盾心理发展的最高阶段,建设和谐社会就应该重视对心灵和谐的相关课题进行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当我们用现代标准、现代批判意识来审视我国传统文化时,可以看到古代道德律令、社会生活中存在着一些不道德现象。家国一体的社会结构,只重“内省”的道德调控方法,看客心态的普遍化是这些不道德现象产生的社会文化根源。应从努力创造道德建设的良好环境,实现伦理道德的规范化、制度化,使道德教育面向日常生活,关注人的幸福指数等方面抓好现代道德文化建设,以彻底剔除传统文化中的不道德遗弊。  相似文献   

19.
万斌  唐美云 《学术界》2007,(6):46-52
中国共产党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折射出受中国传统文化深刻影响的"修身立德,内省不疚"的内省型执政思维方式,以中国传统文化内倾性观念、"中和"观念,彰显了强大的解决问题的力量.然而主流的内省向度并不能消弥无处不在的客观冲突,须挖掘出内省所展示的理性批判精神的外向性表征--"人言"即外在监督,使之与内省共生共鸣,统一于党的执政实践过程,谱写时代和谐乐章.  相似文献   

20.
现代教育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走进我们的学习与生活,深刻地影响着我们学习方式、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改变着我们的意识和观念。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引起了教育观念的迅速转变,教育内容在不断的更新,作为一名心理学工作者,要顺应时代的发展与变化,探索现代教育技术下心理学课堂教学的模式,提高心理学教学效果。现代教育技术为心理学的教学活动提供了强大的手段优势,在心理学的课堂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在传统的教学中,资料主要是通过书本、图片和录像等这些有限的手段向学生传输信息的,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普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