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拓同志曾于一九五○年担任北京大学经济系兼任教授,并开设了《中国土地问题与土地改革》课程,——此文是讲稿的第三部分。讲稿内容精当,反映了邓拓同志深邃的史学和政治经济学的学识及丰富的土地改革实践经验。邓拓同志的遗著正在整理中,本刊先发表此文,以飨读者。此稿是由北京大学张友仁同志整理的。  相似文献   

2.
自从新诗出世以来,一直争论不休并且毫无结果的老问题,最近又喧腾起来了。《诗刊》发表了孙绍振同志的“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当代文艺思潮》发表了徐敬亚同志“崛起的诗群”。上海《社会科学》发表了丁芒同志“建立新诗体刍议”。《解放日报》发表了陈言同志“中国新诗向何处去”等文章。恕我孤陋寡闻,其它有关的高论还未能拜读。就从以上文章看,仍然是发展中  相似文献   

3.
<正> 孙犁同志的《铁木前传》,是一部使人难忘的杰作,宛如一颗明珠,以那晶莹夺目的光芒,辉耀在新中国文学艺术的宏伟殿堂上。(一) 《铁木前传》反映的是三十年代中期到五十年代开初这一段历史时期的农村生活。它着重描写了土地改革后劳动农民中间发生分化,进行着无产阶级思想和资产阶级思想、社会主  相似文献   

4.
《〈鲁迅杂感选集〉序言》(以下简称《序言》)是瞿秋白同志在文艺评论上的一篇重要文章,也是历史上第一次联系中国革命的发展来评价鲁迅思想发展的论文。《序言》从发表以来,除了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林彪、“四人帮”的罪孽,使它受到不公正的否定以外,在四十多年中,在鲁迅研究领域里,它几乎一直占着支配的地位。近来发表的文章,也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中,关于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论述,是对党与文化建设关系的精辟概括。《江西社会科学》2000年第11期刊载的由尹世洪、何友良、叶青三位同志撰写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忠实代表——党的三代中央领导核心文化建设思想的发展历程》一文(以下简称《历程》),全面、系统、深刻地阐述了党的三代领导核心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关于文化建设思想的发展历程,读后令人深受启发。  文化,是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积淀和产物。先…  相似文献   

6.
王振武同志不久前发表的《认识定义新探》,已经引起哲学研究者的重视。他认为:“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这一提法具有明显的局限性,“从原则上看,它是机械唯物主义的定义。”为了突破其局限性,他给认识下了一个新定义:“认识是主体对信息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概念反映什么?李先焜同志在《武汉师范学院学报》1980年第3期上发表的《概念反映什么?》一文,对这个原来似乎不成问题的问题,提出了有益的见解。但细读李文,它所论述的问题,却是“概念是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而不是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的问题,即“概念反映什么的什么”的问题。我们以为在解决“概念反映什么的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已经48周年了。在半个世纪多的斗争历程中,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的革命实践成功地结合在一起,使我国的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历史性变化。毛泽东同志不仅是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一位伟大领袖,同时也是卓越的思想家、文学家和文艺理论家。他《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相似文献   

9.
龚育之同志1988年6月2日在《文汇报》上发表的《思想解放的新起点》一文中提出一个引人注目的观点:生产力标准就是“猫论”。其理由是:第一,从邓小平同志提出“猫论”的背景看,当时是针对社会主义农业经营管理应采取哪种具体形式而言,根本不涉及选择社会主义还是选择资本主义的问题。第二,从历史的长过程看,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谁优谁劣  相似文献   

10.
《学术月刊》1991年第11期发表了俞吾金同志的《马克思哲学本体论思路历程》一文(以下简称《历程》),该文一改近几年学术界孤立静止地研究马克思本体论思想的模式,从历史的角度考察了马克思本体论学说的演化,确实有令人耳目一新之感。笔者赞同《历程》所说的,“这方面的探讨正是我们正确理解马克思本体论学说的先决条件之一”,并且认为该文关于马克思本体论思想发展的几个阶段的划分是富有启发性的,但也有一些不同的看法,在此不揣冒昧地提出来,与俞吾金同志商榷。  相似文献   

11.
《五十四号墙门》是张廷竹同志发表在《芙蓉》上的中篇小说(1983年第二期)。它通过一位从法国回来的外交官看望他婶婶的故事,描写张家几十年的风云变幻和发展,反映了我们中华儿女顽强的生命力和良好的品德。故事虽然平凡,但是在我们这个社会里,与此相同命运者并非个别,因此,它是那么真实,那么可信,那么亲切,使人同小说  相似文献   

12.
《社会科学研究》创刊十周年了。这是应当庆祝和回顾的。伴随着十年改革、开放的历程,我国社会科学研究有了很大的发展和繁荣。《社会科学研究》这个刊物从内容上看,它几乎包括了所有社会科学的门类。因此,这个杂志的历程,可以说是十年来我国社会科学发展的一个缩影。我是研究历史和理论的,有幸在贵刊上发表过关于历史发展动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以及历史方法论等方面的文章。在贵刊纪念创刊十周年之际,我谨对贵刊表示热切  相似文献   

13.
在民间文学界开展的“关于改旧编新问题的讨论”中,贾芝向志在《民间文学》一九八一年第三期上发表《关于中国民间文学研究的现状和方向》(以下简称《方向》)一文中说:改旧编新“这种观点是‘文化大革命’延续下来的极‘左’思潮的一种反映。”四个月后,他在该刊同年第七期上发表《关于社会主义时期民间文学工作的方针问题——兼评张弘同志的  相似文献   

14.
苗语与楚语——兼答夏剑钦同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屈原族别初探》(以下简称《初探》)在《学术月刊》发表后,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魏鸣泉同志在《中国古代少数民族作家文学述略》中指出,关于屈原的族别问题,“给我们很大的启示:中国古代文学领域,确有许多问题值得探索。这个问题的提出,无疑也是对那种以汉民族文学史代替整个中华民族文学史的历史偏见是一个大胆的挑战!”(见《民族文学研究》八一年一、二合期)。既是挑战,必有应战。继夏剑钦在《江汉论坛》八二年第四期发表的《也谈屈原的族别——与龙海清、龙文玉同志商榷》之后,《吉首大学学报》八二年第二期又发表了署名为吴广平、张伯传的文章《屈原不是少数民族》(以下简称《不是》),对我们的论文提出质疑和批驳。为明辨是非,我们分别写了一组文章,逐个问题释疑和反驳,在八二年第六期的《求索》发表的《苗族与楚族》文中,重申了“高阳”不是黄帝的“孙子”,屈原不是“毕族”的观点,并且说明楚族和苗族是一个民族的两个称呼,从族源上论证屈原是苗族,虽不指名,也算是对夏、吴、张等同志的一个回答。本文想从语言的角度,与夏、吴、张等同志讨论,并进一步阐述我们的观点。《不是》文中说:“《初探》说在汉、苗语中同音同义,这只能看成是一种巧合,而不能简单地认为是苗语的汉字音读。”这种“巧合论”我们不同意,以下拟广列代证,从多方面说明。  相似文献   

15.
一要论中国神话的源与流,这是一个大题目,很难措手,本篇只能略述概要。而在略述概要之先,又还得从一篇文章的按语说起。去年五月,我接到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房建昌同志寄来一篇稿子:《倭纳与〈中国神话学辞典〉》,要我想法觅一发表的地方。我看这篇稿子写得还不错,使把它推荐给我院院刊《社会科学研究》,不久被接受而且发表在同年第五期上了。发表之际,我写了一段简短的按语,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16.
李锦全同志《老庄哲学的神学特色》,注明是“与张松如、赵明同志商榷”,发表在《中国哲学史研究》一九八三年第三期上,是针对我们发表于同刊一九八一年第三期上的《庄子哲学初探》而写的。《初探》讲的是庄子哲学,却是从老子思想说起的,因为我们肯定司马迁所说庄子“其学无所不窥,然其本归于老子之言。”这一点李锦全同志似乎是完全同意了,所以他的  相似文献   

17.
牟世金同志的《(文心雕龙)的总论及其理论体系》一文发表后,笔者和其他同志曾著文发表了一些不同看法。最近牟世金同志又发表了《关于(辨骚)篇的归属问题》一文,认为对他这篇文章的批评,“主要是对拙文中的‘总论’问题提出不同意见,特别是集中在《辨骚》篇的归属上。”这样说是不符合事实的。其实,有关批评文章,涉及到了牟世金同志那篇文章的全部主要论点。就本人那篇文章来说,虽只批评了他的关于“总论”的观点,但不只是讲《辨骚》篇的归属问题,更重要的是批评了他对“原道”、“宗经”及其相互关系的看  相似文献   

18.
1979年以来,欧阳健、肖相恺、王开富等同志先后在《社会科学研究》、《重庆师范学院学报》等刊物上发表文章,认为《水浒》写的不是农民起义,而是为市井细民写心的小说。对于这个看法,我是反对的。《水浒》反映的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宋朝的革命战争,这是没有疑问的。它的成书在元末明初,这也是没有疑问的。中国明初以前的社会情况是怎样的呢?现在历史学界公认,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在明朝中后期。那么,《水浒》无论从它所反映的时代来说,还是从它成书的时间来说,都是尚未有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纯粹的封建社会。在那时候,即使中国社会中有了市民阶层的出现,要发展形成一支足以震动朝野的市民大起义队伍,是没有可能的。王开富同志列举的宋朝王均在益州的起义等,有的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同志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已经发表四十年了,这一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马克思主义文献对现代文学发展的巨大影响是尽人皆知的,但我们不应只看到它从抗日战争后期以来指导了以描写“新的人物、新的世界”为主要特征的文学发展的“新阶段”,而更重要的是它的产生和其中的许多重要论点都是总结和概括了“五四”以来现代文学发展的基本经验的。正如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  相似文献   

20.
<正> 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发表迄今整整四十年了。四十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回顾我们走过的光辉历程,每一个共产党人和革命者,无不深深地感念毛泽东同志为中国革命事业所作出的巨大贡献。正如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议》指出:“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虽然在‘文化大革命’中犯了严重错误,但是就他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