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堰市位于中国中央山地秦巴山区汉水谷地,湖北西北部,汉江中上游,是鄂、豫、陕、渝毗邻地区唯一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总人口334万,其中农村人口约211.45万,占总人口的61.2%,是毗邻地区最大的医疗卫生中心。在农村医疗卫生战线,乡村医生是农村广大农民的健康守护神,由于历史和社会发展原因,乡村医生队伍逐渐边缘化,队伍建设面临了巨大的困境,新形势下乡村医生队伍的生存和发展的状况如何,不仅关系到十堰市广大民众的健康,更关系到农村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本文拟结合十堰地区实际情况,对本地区乡村医生的生存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文华 《老年世界》2006,(21):24-25
程砚秋(1904-1958),生于北京,工青衣,满族。程砚秋是我国京剧界“四大名旦”之一,是一位“文武昆乱不挡”的全才,他的表演艺术、人品、思想修养都很好,不仅在中国内地有很高的声誉,在海外也有很大的影响,拥有众多的程迷。  相似文献   

3.
佳和 《当代老年》2009,(6):32-33
他今年58岁,却有着长达42年的乡村医生生涯;他曾被请进中南海,向温家宝总理汇报农村医疗状况;在去年的全国“两鲈上,他又被温总理点名发言;他行医这么多年来,一直履行着报答乡亲们当年救助之恩的诺言。 他叫马文芳,是全国82万名乡村医生中的唯一一名全国人大代表。他的身后,有着很多感人肺腑的故事。  相似文献   

4.
乡村治理中的“搭便车”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乡村治理研究中,农民的“搭便车”问题,是最为常见也最令人困惑的一个问题。其令人困惑之处在于,为什么在一些地区,农民能够克服搭便车难题;而在另一些地区,却因为农民搭便车的存在,社区中所有人的利益都受到损害。  相似文献   

5.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意见》,紧紧围绕当前河南省正在探索的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路子的战略任务,更好地发挥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在建设中原经济区中的作用,我们将在今后一个时期,着力抓好3件事情:  相似文献   

6.
亲人患伤寒先后离世,切肤之痛激励他发奋学医 马文芳是河南省通许县大岗乡苏刘庄村“爱心诊所”所长。自从2006年被请进中南海,当面向温家宝总理汇报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状况后,马文芳成了媒体追访的名人。2007年、11月,马文芳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成了全国82万乡村医生中唯一一名全国人大代表。今年58岁的马文芳已经当了42年的乡村医生,提起当医生的初衷,这背后有着他铭心刻骨的痛苦经历——  相似文献   

7.
建设美丽乡村是十九大提出的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重大举措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全国整体实现"美丽中国"的奋斗目标,必须建设好美丽乡村。大荔县安仁镇大力推进"清洁乡村、生态乡村、幸福乡村"建设,在美丽乡村建设方面已取得成效。大荔县安仁镇的成功实践为正处于急剧变革的中国乡土社会提供了一份弥足珍贵的个案启示。  相似文献   

8.
周建梅 《职业时空》2008,4(9):195-195
为充分发挥旅游产业对新农村建设的促进作用,国家旅游局将2006年确定为“中国乡村旅游年”,以“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风尚”为主旋律的乡村旅游在全国各地异军突起。南昌市旅游业乘着“中国乡村游”的春风,凭借自己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大力开发狩猎、漂流、探险、“农家乐”等特种旅游产品。同时,各县区也将积极结合本地旅游业的发展实际推出“生态乡村游”、“人文乡村游”、“红色乡村游”等极具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推动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乡村治理体系的完善有助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而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人才振兴,因此对新乡贤融入乡村治理路径问题研究具有现实意义。基于善治理论针对陕北地区治理资源不足、治理主体结构不平衡等问题,将新乡贤"引回来,留得住,用得好"。运用定性的研究方法定义新乡贤的职能与角色,将新乡贤培养为"四型级人才"(技术型、管理型、文化型、公益型),有效融入农村治理,使新乡贤成为乡里乡亲的领路人、带头人、守护人、知心人。实现乡贤依法治村,以德治村,自我治村,打通政府与村民间"最后一公里",最终实现乡村善治。  相似文献   

10.
今年43岁的周月华,出生于重庆市北碚区柳荫镇西河乡的一个农村家庭。在她出生8个月时,被医生检查出患有先天性小儿麻痹症,并断定她左腿残疾,也许终生都将无法正常行走。这样的不幸无疑让原本困难的家庭雪上加霜,但这并没有减少父母对这个宝贝女儿的疼爱。周月华从小也很争气,即使行走困难,见同伴们陆陆续续去上学,她也让父亲将自己送进小学校园,开始了自己的求学生涯。  相似文献   

11.
乡村教师是我国乡村教育的重要力量,也是实现我国教育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培训是帮助其实现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其中"国培计划"是最为突出和系统的培训机制。参加"国培计划"的教师绝大多数为乡村中小学青年教师,他们来到大学后,环境、身份发生变化,产生各种不同角色身份;又因国家社会体制、培训机制、原始资本等社会成因的影响,深受社会角色的层层镣铐,这一特殊群体在"国培"中"被培训",表现出了作为知识分子、作为学生身份、作为陌生人、作为弱势教师群体的角色纠葛。为了帮助乡村青年教师摆脱囚徒困境,应从剥离乡村教师与知识分子的概念、调控利益相关者的权力制衡、改革培训机制本身、捍卫教师专业发展权利、鼓励社会资本流动等多个维度尝试解决。  相似文献   

12.
繁忙工作后的偶尔闲暇,您是否曾经站在窗边,眺望着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呼吸着弥漫空调味道的空气,突然产生一种回归自然怀抱、去做个田园农夫的冲动呢?在拥挤的高架路上百无聊赖堵车时,在钢筋水泥丛林中艰难穿梭时,您是否曾经做过一家老小瓜田李下、其乐融融的乡村梦,或者幻想过三五知己“把酒话桑麻”的那份悠然呢?  相似文献   

13.
自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以来,高校通过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大学生专业优势,解决乡村发展中遇到的各种困难,打造实践育人新路径。本文基于晋中学院美术系“三下乡”墙绘活动的实践成果,总结已有的实践育人模式,反思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优化路径和具体策略,以期能够探索美术类专业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4.
自20世纪80年代以后,乡村“混混”这一曾经销声或隐匿存在的特殊群体在乡土生活中重新活跃。本文通过对湘北红镇的乡村“混混”群体的实证调查发现,与城市“混混”的边缘地位相反,乡村“混混”在乡土社会秩序、社会结构和生活结构中占主导地位.是乡村生活举足轻重的角色,呈现出年轻化、暴力化的特征,并且与国家治理转型后强制性权力与常规性权力同步弱化的治理特征结合,直接对乡村社会的灰色化变迁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一带一路”倡议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和实施,都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贯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实现共同富裕的发展理念。推进二者耦合发展具有清晰深厚的基本逻辑。世界百年未有大变局背景下,可以采取加强农业合作、人才培养、政策引领等措施深入推进“一带一路”与乡村振兴耦合发展,从而更好地解决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赤脚医生”,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是个熟悉而又遥远的名词。从1968年首次见诸报端到1985年卫生部决定停止使用这个称谓,近20年的岁月里,数百万乡村里没有纳入国家编制的非正式医生具体实践着中国农村的合作医疗,为六亿农民提供着最基础的医疗服务。  相似文献   

17.
涂俊明 《职业》2009,(6):15-15
最近一段时期以来,中央接连采取了一系列刺激内需的政策,其中包含“汽车下乡”的重大举措。随着政府的各项激励与奖励政策的配套出台,包括许多类型农用车辆在内的经济适用型汽车,正在奔赴乡村,改变与改善着乡村的交通运输、物资流通滞后的现状,推动着乡村经济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乡村地理学:界限的模糊与跨学科联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一系列反映乡村地理学本质属性、历史沿革与案例实践的评论和文章相继发表。在人们普遍认为乡村地理学经历了复兴阶段之后,一种内省的氛围出现了,但它同时也提出了对乡村地理学的不均衡发展以及这一学科分支是否已准备就绪迎接新挑战的关切。本文是关于乡村地理学的三份进展报告中的第一篇,焦最集中在尝试重新思考乡村地理学的边界及其与其他研究领域的关系。第一,剖析了重新兴起的关于乡村的定义和定界的讨论,包括乡村的再物质化。第二,考虑重振城乡关系方面的研究,包括城市地区、城市远郊化和再城市性等概念。第三,讨论乡村地理学家建立密切的跨学科联系.包括与物理学和自然科学领域的专家展开合作。  相似文献   

19.
刘欢乐 《老年人》2007,(10):20-21
韩少功,当代知名湘籍作家,历任海南省作协主席和海南省文联主席等职,曾以小说《马桥词典》引起诸多争议。2000年,韩少功在汨罗兰家洞水库内修建民居,开挖菜地,过起了“半隐居式”的乡村生活,成为中国文坛的“另类”。期间,他笔耕不辍,创作出了许多优秀作品,并以《山南水北》一书摘取了第五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  相似文献   

20.
佟建波 《职业》2022,(8):37-40
本文紧紧围绕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重大部署,针对广西农业农村人才需求情况,以广西农业农村厅厅属职业院校为例,深入调研广西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分析广西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新时代乡村振兴背景下广西农村职业教育“四组合”发展模式的设想,即提出农村职业学校、职业农民培训基地、职业教育集团、涉农生产实践基地(企业)相组合,实现“政行校企”相融合,增强涉农类专业吸引力,打造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强化文化建设,全面提升广西农村职业教育质量,强化“三农”人才的专业核心能力、方法核心能力与社会核心能力,培养一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助力乡村振兴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