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对私有财产权的保护写入宪法,是2004年修宪的一项重要内容。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护与宪政建设有着密切的联系,保护私有财产权加快了我国宪政建设的步伐,体现了民主自由和个人自治,明确了政府权力与公民权利的界限,同时也以法律的形式保障了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但是,把对公民私有财产权的保护写入宪法只是实行法治的第一步,还存在很多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人权保障、私有财产权的保障是本次修宪的两大法治亮点,彰显了共和国宪法日趋成熟的宪政文明和法治文明.全社会在关注文本上的宪法修改的同时,更要关注制度层面的宪政建设.随着"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规定入宪,"人权"将成为约束公民权力的"关键词",中国的人权保障事业将进入一个新时代.人们将更加关注人权入宪后的具体的法治实践--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承诺如何落到实处."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权不受侵犯"等规定的入宪将开辟私产保护新时代,国家立法机关应对相关法律进行一次全面的清理,补充、修改并完善有关保护公民财产权的规定.通过渐进式的宪政建设切实维护宪法的权威,为在全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提供权威的宪政保障,依然是"后制宪时代"的中国任重而道远的艰巨使命.  相似文献   

3.
财产权是公民受到宪法保障的基本权利,刑法对公民财产权的保障是宪法实施的重要内容。宪政背景下的公民财产权刑法保护制度应遵循宪法的基本价值和理念。我国刑法对公民财产权保护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存在诸多与宪法不相吻合的规定,有必要予以调整,并通过构建违宪审查制度最终实现刑法公民财产权保护制度与宪法的契合。  相似文献   

4.
税收,关系到国家财政及国民经济的发展,更在国家与公民在财产权的分配问题上紧密相联.其奠定了宪政的基础,促使了宪政国家的产生.而税收宪政之于国家,之于人民更有着重大的意义.本文通过对中西方税收宪政历史的考察以及税收宪政精神的分析,阐述了对我国税收宪政的构建.  相似文献   

5.
经济宪法学是宪法学学科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研究围绕以财产权为核心的基本经济自由与权利展开,寻求国家权力介入公民经济生活的边界。对经济宪法学的研究应以宪法文本为基础,分析宪法中保障经济自由与权利的相关制度。经济宪法学还应研究经济自由与权利与其他宪法权利之间的关系、经济权利与自由对宪政、经济发展的作用以及国家权力的经济基础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包括私有财产权在内的财产权是宪政的基石、人权的屏障、制约公权力的有效手段 ,与维护宪政秩序、促进社会效益密不可分 ,它是谋求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动力、维系人类自由与尊严的根基 ,堪称孕育人类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温床  相似文献   

7.
陈独秀五四时期自由观的含义是主体从封建礼教、宗法思想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而形成独立的人格。他对孔教、宗法思想进行批判 ,对自由人格进行了阐释 ,对自由与宪政、救国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并深入研究了个人财产权与自由的关系。陈独秀将近代自由提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 ,并与国情相结合 ,具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对小农的特点进行了系统的论述。马克思所言小农的这些特点,可以解释相当一部分国家宪政道路坎坷蹒跚的缘由:小农的脆弱使它呼唤专制和集权;小农的隔离状态使它淡漠民主;小农的安于现状使它排斥政治变革;小农的听命于天扼杀了对自由和人权的强烈需求;小农"打土豪分田地"的均平渴望开掘了财产权的坟墓。就宪政的角度而言,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在于实现农民向公民的身份转变。  相似文献   

9.
中国改革开放30年在宪政建设的道路上经历了四次宪法修改,并集中钵现在财产权制度方面发生一次次的变革.以财产权在宪法中的演进为视角,对我国宪政实践的进行总结和规律总结,有助于日后宪法制度的完善和法治建设的科学推进.  相似文献   

10.
孙中山宪政思想的基础是主权在民。在宪政制度建设上,孙中山考虑中国国情,赋予政府极大的权能。这种政权在民、治权在政府的宪政设想,交错着西方文明的成就和中国文明的传统,力求实现五权的分工合作而非分权制衡。由于特殊的政治文化传统影响,它以牺牲公民个人自由和全能政府实现强国之梦,缺乏对政府权力限制的制度设计;它的合法性基础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步骤,才能实现,政治发展之路难免出现各种波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