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理学的发展使人们逐步认识到成文法的局限和不足,例如成文法的僵化、歧义、滞后或过于超前等不合时宜问题。从法理学角度来说,司法活动也不可能始终,同时也不应当始终沿着制定法、“应然法”所界定的逻辑行进。作为法律规范之一种的程序法规范自然也逃脱不了一般法律的这一宿命。因此,司法实践中司法者合理地违背或游离于某些不合时宜的程序性规范之外就成为可以理解的事情了。  相似文献   

2.
法律方法具有司法服务功能、法条修造功能、价值保鲜功能、权力精细功能、自我反思功能,这些基本功能是成文法能够健康发展的根本原因。但法律方法只是一个中性工具,其功能是有限的,充其量只能促进成文法发展及其善的实现,无法决定成文法的善恶,也无法确保成文法的善的内容。中国成文法的发展已进入快车道,法律方法的研究也已起步,正确认识和把握法律方法的功能及其与成文法的关系,尚需未雨绸缪。  相似文献   

3.
浅议判例制度在我国司法中的确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判例大量出现并在司法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在大陆法系国家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判例法具有灵活性、稳定性、持续性、高效性和促进法官技能发挥等优点,能弥补成文法的不足,成为成文法的补充.在我国判例法被长期排除在正式法律渊源之外,但在司法实践中一些地方法院已经开始在审判中尝试采用判例制度,并取得一定效果.本文要探讨的就是在我国司法领域中应该引入判例制度并确立为我国一项正式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4.
从法理学的角度论述了制约法律被遵守的三个要件,即在立法过程中必须保证制定的成文法和利益调整形成良性循环,在执法过程中必须注重法的亲和性,以及在法律文化培育过程中逐步实现法律意识现代化。  相似文献   

5.
"法的渊源"作为法理学领域的一个基本概念,却一直在"盲人摸象"的定位困局中挣扎.从这一概念的历史发展来看,它的模糊性由来已久,并直接影响了中国学术界的概念定位.在当今中国,立法中心主义与司法中心主义之争的"法的渊源"定位,浓缩了大多数概念中存在的分歧.但这些分歧中也有对基本问题的共识.在法理学领域,法理学学科的综合性和基础性、法的渊源自身的多维性、单一视角下形成的共识都为综合视角提供了可能性和现实性.可以说,法的渊源是法律人作出法律决定时所依据的权威性理由.  相似文献   

6.
证据制度是民事诉讼法的核心内容,也是民事司法改革的重要切入点。本文以法理学视角审视了新的民事证据规则在法律渊源、法律移植、法律价值三个层面的利与弊,并做出法理学的客观评价,拓宽了对证据制度研究的角度,深化了民事司法改革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法律是为了调节复杂的社会关系而产生的,然而成文法不可能把所有的社会关系都纳入调整的范围.本文对成文法的局限性做了一定的分析,并结合我国司法的现状对其克服途径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成文法的出现,是人类追求法律安全价值的努力,近代的法典法是将安全价值追求到底的尝试,历史证伪了成文法万能的思想。民法基本原则作为克服成文法局限性的工具被人类所认识,经历了一段漫长的时期。民法基本原则作为解释准则、法律补充规则的功能早已为学者公认,对其能否作为直接裁判依据则存在不同看法。原则的直接司法适用,是更高层次的“依法审判”,是法官在法律秩序框架内的创造性司法。本文结合司法实践中的案例,论证了民法基本原则直接司法适用的必要性、可行性,提出了司法过程中法官应遵循的程序作业和实体考量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法律规范是法理学研究关注的重要课题.以往的法理学研究,涉及到法律规范个体的逻辑结构和法律部门、法律体系,但未曾注意到从法律规范个体到法律制度、法律制度到法律部门、法律体系的内在结构关系.实际上,法律规范从微观结构(法律规范个体的逻辑结构)、中观结构(法律制度)到宏观结构(法律部门、法律体系),形成一  相似文献   

10.
考虑到中国的成文法传统和现实,forensic linguistics的汉译名宜还原为"司法语言学";"法律语言学"可以与legal linguistics互为译名.立法语言、执法语言、司法语言、法律研究语言是法律语言学在我国的主要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11.
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夕,中国法理学研究一直处于"政""法"二元关系和阶级分析进路之中,法学成为"阶级斗争的科学"。改革开放为中国法理学"决定性转变"提供了重要契机,改革背景下法治观念和权利话语开始兴起,权利本位论成为中国法理学范畴研究的显著标志。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法理学始终处于"古今中西之争"的研究格局中,法律移植论、法律文化论、本土资源论成为一个时期中国法理学面向西方、面向传统的典型知识论反应。迈入21世纪,中国法理学开始在法学多元竞争格局下不断反思与超越,法理学者清醒认识到,中国法理学既不可能从西方法学原理中移植而来,也不可能从中国经验中直接呈现出来;只有坚持"实践主体性"进路,在经验事实中提炼出原创理论,以科学分析方法最大限度地解释和理解中国法的客观事实,才有可能真正发现和提炼中国法理。  相似文献   

12.
角色商品化权是随着传播媒体的日益发展和影像角色的深入人心而在无形财产领域新产生的一种权利。目前世界上已有少数国家以判例法或成文法的形式对其进行法律保护,如德国、日本和美国。而目前我国理论界对角色商品化权的研究还比较少,司法审判经验也很缺乏,因此,介绍角色商品化权的性质、内容及其保护方法,并呼吁在传统的知识产权法体系中增加角色商品化权的保护规范,从而实现对该种权利的充分保护,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3.
提出法理学的功能包括4个方面:确立法的本质、宗旨和价值取向;梳理法的发展脉络、演进规律和发展趋势;阐述法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民间规范)关系;阐述法律运行各环节的基本原则。只有这些明确的核心功能,才能避免把与法理学关联不大的杂乱知识塞入法理学,才能保持法理学对各种法律现象的解释力,以及对部门法学的指导性。  相似文献   

14.
回顾大陆法系和我国法制的发展,便发现那种要求“法官审理案件只能以法律的明文规定为依据,司法解释和制例不具有立法功能”的成文法理论,不过是对大陆法系19世纪的历史描述而已;我国的立法及司法实践也早已告别这种传统成文法理论。现在该是理论上宣告其终结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15.
从法理学视角审视京津冀母体——冀域的法制建设,对于探索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深层次文化基础具有重要意义.冀域法制肇始于阶级社会初期的夏朝,首创了从习惯法到成文法的演变,早期冀域法制形成了浓厚的宗教道德色彩,其发展有清晰的历史脉络:战国开启成文法转向;秦汉倡导“德主刑辅”、“礼法合治”;魏晋南北朝法制推动民族法律文化的融合;隋唐将封建法制建设推向高潮;宋朝之后冀域法制才走向衰落.古代冀域法制建设的特点:一是造就了古代律学名臣大儒;二是儒法合流法律体系基本形成;三是具有民族融合期的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16.
实施判例法制度能克服成文法自身的局限和我国现实司法实践的弊端。在注重制定成文法典的同时 ,应关注判例的作用 ,确认其法律渊源地位 ,尽快建立我国的判例法制度。判例法的制定主体应仅限于最高人民法院。民商事判例法创制程序的科学性 ,是提高民商事判例质量和效用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7.
“法的渊源”作为法理学领域的一个基本概念,却一直在“盲人摸象”的定位困局中挣扎。从这一概念的历史发展来看,它的模糊性由来已久,并直接影响了中国学术界的概念定位。在当今中国,立法中心主义与司法中心主义之争的“法的渊源”定位,浓缩了大多数概念中存在的分歧。但这些分歧中也有对基本问题的共识。在法理学领域,法理学学科的综合性和基础性、法的渊源自身的多维性、单一视角下形成的共识都为综合视角提供了可能性和现实性。可以说,法的渊源是法律人作出法律决定时所依据的权威性理由。  相似文献   

18.
迪尔凯姆论法律的道德精神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问题一直是法哲学、法理学和法社会学关注的焦点.这个问题也是迪尔凯姆法社会学思想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迪尔凯姆将社会团结视为以社会集体意识为基础的一种整体上的道德现象,而法律则是社会集体意识的表达,是体现社会道德的"看得见的符号".社会集体意识和道德规范的社会变迁必将引起法律制度的相应变化.把握迪尔凯姆法社会学思想的精髓,将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法律与社会道德的紧密关系,厘清当今中国司法实践中出现的法律与道德的冲突与矛盾.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通过制定新的涉及网络表达自由的法律规范以及修订原有法律规范,初步建立了一个保障和规范网络表达自由的法律规范体系,具有快捷、匿名、广泛等特点的网络舆论监督在保障公民权利、维护司法公正、实现社会正义上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现存的法律规范体系仍然存在法律法规内容庞杂、时效性差、针对性弱等问题.网络民意的表达暴露出不规范、不理性等缺陷,对司法个案的舆论干预严重影响了司法人员独立运用法律处理案件的能力,进而使得整个司法陷入困境.因此,探索网络舆论与司法之间的良性互动,寻找网络舆论时代司法困境的突围路径成为紧迫而现实的任务.  相似文献   

20.
黑格尔和德沃金是西方法理学领域中具有重大影响的人物.虽然他们处于不同的法律体系之下,也不是同一时代的法理学家,但是他们的法理学思想在很多方面都具有相似性.他们的法理学理论在自然法方面是很相似的;同时,他们的法理学理论也都体现了实证主义法学派的观点.因此,本文认为,德沃金与黑格尔的法理学理论在定位上是介乎于自然法理论和实证主义理论之间的一种法理学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