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公安部、外交部2004年8月发布并实施《外国人在中国永久居留审批管理办法》(下简称《办法》),这标志着中国“绿卡”制度正式实施。永久居留资格是一国政府依据本国法律规定,给予符合一定条件的外国人在本国居留而不受居留期限制的一种资格。外国人在居留国享有永久居留资格,所取得的合法居留的身份证件,就是人们通常所称的“绿卡”。获得中国永久居留资格的外国人在中国居留期限不受限制,出入中国国境无需再办理签证手续,凭护照和《外国人永久居留证》即可出入境。截止9月21日,共有28名在京外国人首批领到了《外国人永久居留证》。“诺贝尔…  相似文献   

2.
允许外籍人才和投资者领取中国的"绿卡"制度实施三年,有统计数据显示,已有686名外国人获得在华永久居留资格.中国媒体的报道称,绿卡制度,既引进先进技术,增加外商投资数额,又吸引人才,填补中国智力资源短缺.  相似文献   

3.
4月15日,华裔日籍专家椿范立在山西省太原市公安局拿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永久居留证”(即“绿卡”),成为“干入计划”实施以来,山西太原第一位取得“绿卡”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同日,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网站发布消息称,要进一步降低外国籍留学回国人才申请办理“绿卡”的门槛。  相似文献   

4.
《国际人才交流》2013,(10):71-71
《前海外籍高层次人才居留管理暂行办法》9月l日正式生效,符合标准的外籍人才在深圳申请长期居留或永久居留。凡是符合条件前海境外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认定的“外籍高层次人才及其外籍配偶和未满18周岁的外籍子女”,或者“中国籍回国高层次人才的外籍配偶和未满18周岁的外籍子女”都可以享受“获签两至五年有效期的外国人居留证件”和“符合办理永久居留条件的,可以申办《外国人永久居留证》”这两项优惠。  相似文献   

5.
《国际人才交流》2011,(9):57-57
8月12日,长沙市公安局举行仪式,为来自美国的外籍教授韩志玉的家人颁发了《外国人永久居留证》。自2009年以来,长沙市已先后吸引了74名来自海外的高层次人才(其中包括国家"千人计划"人才26名,省"百人计划"人才28名)来长创业。长沙公安机关已为其中20余名海外高层次人才及其家属办妥了《外国人永久居留证》(俗称“中国绿卡”)、多次往返签证、居留许可及华侨回国定居等手续,其中5人获得“中国绿卡”;  相似文献   

6.
允许外籍人才和投资者领取中国的"绿卡"制度实施三年,有统计数据显示,已有686名外国人获得在华永久居留资格.中国媒体的报道称,绿卡制度,既引进先进技术,增加外商投资数额,又吸引人才,填补中国智力资源短缺.  相似文献   

7.
中国“绿卡”制度的正式实施,对于中国“人才强国战略”有什么积极意义?作者通过对中国经济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部分外国专家获得“绿卡”的事例,阐明了中国绿卡的正式颁布实施是我国“人才战略”的重要步骤,是树立新时期“大人才观”的具体体现;顺应了国家人才政策人性化服务的大潮流;把吸引国外人才的政策与国际接轨,以取得在国际间人才流动中的“对等地位”,对推动中国社会发展和对外开放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国际人才交流》2013,(1):10-10
近日出台的《外国人在中国永久居留享有相关待遇的办法》和《关于海外高层次引进人才享受特定生活待遇的若干规定》,将为“洋专家们”和海外高层次人才在华居留和工作提供更多便利。  相似文献   

9.
2005年12月8日,海南省政府正式批复同意推荐王伟光和EddieMills(艾迪·米尔斯)两位外国专家申请在华永久居留。这是海南省第一例外国人申办在华永久居留。自2004年我国颁布《外国人在中国永久居留审批管理办法》实行“绿卡”制度以来,海南省外专局根据管理办法规定,筛选符合申请条件的优秀外国专家,认为王伟光和EddieMills(艾迪·米尔斯)两位专家符合在华永久居留的申请条件,就积极快速地准备了相关材料报送海南省政府。王伟光,美籍华人,祖籍海南文昌,1999年被海南大学聘请为外国文教专家,6年来,在培养人才、推动海南与台湾的学术交流、捐…  相似文献   

10.
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应该是国际上通用的、具有普适性的制度。中国需要在政策上积极借鉴他国做法,做出更大胆的突破,加强人才移民制度的建设。第一,需要完善绿卡审批程序及绿卡类型。我国绿卡制度是以政府主导来配置资源,行政审批过程复杂繁琐,令人才"望而生畏",应适当简化包括人才往返签证等相关程序。同时要重视人才引进的多样化,除了投资绿卡和国家贡献绿卡之外,还应增设人文社会学科的人才、创意人  相似文献   

11.
这段时间,关于中国"绿卡"的新闻很多.北京、上海、成都、重庆、江西……全国各地纷纷发出首批改版后的中国"绿卡"——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这些成功的申领者来自全球各地,背景各不相同,却几乎有着同样的中国情结和欣喜之情.新闻背后的共同线索,则是中国"绿卡"正逐渐打破"世界上最难申请的绿卡"的陈旧印象,离各国的优秀人才更近一些.  相似文献   

12.
德国移民法有关条款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迪 《国际人才交流》2011,(11):43-44,64
德国移民法规定,三类“高级专业人才”通过技术移民可以立即获得落户许可,即通常说的“绿卡”,或者说是永久居留权;而投资移民者,无论投资超过规定标准多少倍,首次只能获得有期限的居留许可。  相似文献   

13.
前不久,在北京举行的外国人永久居留证颁发仪式上,已在中国工作12年的法国人周怡宁和她的女儿周安娜、周梅兰分别获得中国公安机关颁发的"绿卡".这一天,共有14名外国人在京获得中国"绿卡".早在2003年在北京生活11年的澳大利亚人劳伦索与在京工作、生活和居住的46名"老外"就从北京市公安局拿到了绿色封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居留证>.此次,北京市公安局颁发的国内首批3年和5年有效期的外国人居留证和相同期限的多次往返签证具有相同效力.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政府借鉴国际通行的做法,在全国推行中国自己的"绿卡"制度,北京市首次颁发外国人长期居留证可视为这项制度的一个前奏.据悉,到目前为止,中国已向687位外国人颁发了"绿卡".  相似文献   

14.
上篇“小姐,这是您的护照和外国人居留证。”两位外事警官将群众捡拾的物品发还给一位刚刚来京任教不久的外国专家凯丝。凯丝接过护照和居留证后顿时转忧为喜,急急忙忙地翻看,又放在唇边吻了一下。尔后万分感激地说:“太谢谢了!护照,中国绿卡对我来说太重要了!太重要了!”中国绿卡的确重要。它是我国政府主管机关为外国人签发的一种居留证件,因其封皮是绿色,“老外”们便称之为中国绿卡。中国绿卡与美国、加拿大等世界诸多国家的绿卡有很大差异,它发给在华定居、任教、就业和来华进修、留学一年以上的外国人及他们的随行家属。中国绿卡的有效期一般限定一至五年,居留期满需  相似文献   

15.
《国际人才交流》2011,(8):15-15
"有了‘绿卡’,我的工作生活就更加方便了。"7月21日上午,兰州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处举行发放仪式,美籍华人、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付强教授和夫人王牧音女士获得甘肃省首批授予的外国人永久居留证。甘肃省外国专家局局长孙兰宁、兰州大学副校长景涛等出席了颁发仪式。  相似文献   

16.
7月4日,当四川省医学科学院、省医院全科中心主任李健从成都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副局长彭兴莉手中接过永久居留证后,他成为今年成都以特殊人才引进获得“绿卡”的第一人。今年2月,成都发布人才新政十条政策后,成都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推出了外籍人才停居留绿色通道,美籍全科医学专家李健在等待6个月审批后,拿到了在华永久居留的权利。  相似文献   

17.
外籍高层次人才在北京市办理签证、入境出境、停留居留、永久居留将越来越简便。1月12日,公安部公布支持北京创新发展的20项出入境政策措施,受到了广泛关注。此次“北京人才20项政策”涉及到外国人签证、入境出境、停留居留等方面,于2016年3月1日起实施。此次出台的出入境政策措施主要针对北京创新发展中对外籍高层次人才、留学归国创业外籍华人、外籍青年学生和创业团队外籍成员四大类外籍人才的迫切需求,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先行先试。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有关部门日前表示,有关部门正积极研究修改"绿卡"审批管理办法,降低"绿卡"门槛,设置更加灵活务实的申请条件,加大吸引海外人才的力度。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的竞争。从这一角度看,"中国绿卡"也是一项人才政策。开门接纳外籍人士,吸引海外人才永久定居,是观察一国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窗口,衡量一个国家开放度与吸引力的重要指标。中国有关部门日前表示,有关部门正积极研究修改"绿卡"审批管理办法,降低"绿卡"门槛,设置更加灵活务实的申请条件,加大吸引海外人才的力度。  相似文献   

19.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在3月14日召开的2012年留学人员回国服务工作部际联席会议上透露,我国将尽快完善高层次人才永久居留政策,加大力度吸引海外人才。  相似文献   

20.
1月28日,北京市怀柔区外国人来华工作服务厅暨北京市公安局怀柔分局外国人出入境服务厅在怀柔挂牌设立,实现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和居留许可"一窗受理,两证联办"一站式服务.该服务厅紧密围绕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和怀柔科学城建设,有效整合外国人来华、出入境、政务服务等效能,面向外籍人士提供签证、工作许可、居留许可、永久居留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