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以老庄思想为代表的道家和以孔孟思想为代表的儒家共同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 ,作为文化载体的中国古典建筑不可避免地受到其影响。儒家思想对古建形制的确立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而老庄思想则对古典园林意匠影响深远。文章主要对后者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2.
由于中国文化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自成一脉,在此语境中形成的翻译思想也就独具特色。从文化视角考察中国传统翻译思想,其主要特点有三:儒学色彩浓厚;强调实践技能;与中国古典美学范畴紧密相关。关注中国传统翻译思想自身的发展和特点,将有助于建立适合本土文化的翻译理论模式。  相似文献   

3.
“有法不依”、“司法不公”、“舍法求法”等现象的存在,使法律信仰问题受到学界的高度重视,且矛头直指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然而,对中国古典法律思想的剖析说明,“法律信仰危机”的存在,并非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过错,恰恰相反,我们应当做的正是真正进入中国古典法律思想,从中寻找到使之进入当代法律生活的有效路径,为它本身赢得存活和再创造的机会,并最终使其成为当代法律信仰的“本土资源”。  相似文献   

4.
士人文化的隐逸思想与徽派园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隐逸"是中国士人文化体系中的重要特色,山水、园林则是士大夫们抒情矢志的凭藉。徽州新安文化是北方士族文化与本土的山越文化的融合,士人文化的隐逸思想是徽派园林重要的造园思想之一。文章以中国古典园林中的一支——徽派园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中国古代士大夫们的隐逸生活和审美情趣对于中国古典徽派园林造园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典美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和谐社会的建设则是当代中国建设的主题,此二者一古一今,一学术一实践,然二者却又是一脉相承,前后相依。中国古典美学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文化资源,而和谐社会建设的推进又促使中国古典美学在当代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6.
由于社会生产方式、经济基础以及社会环境的巨大差异,古典儒家思想已经不能适用于现代社会的发展,虽然其可以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可资借鉴的思想资源,但是不可能作为指导思想.在当代中华道德思想文化谱系中,虽然有古典儒家思想的成分,但由于它有机地融合了中国各历史时代和其他国家或地区的优秀思想文化,远比古典儒家思想丰富和深刻,因而更适合现代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只能是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7.
严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全面了解西方思想文化的思想家,也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全面系统宣传介绍西方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和文化的启蒙思想家。他在引介西学过程中,通过翻译西学著作和撰写书评,对西方古典时期的思想文化进行了介绍,从而将古希腊罗马历史文化知识引入了中国。严复引介传播西方古典文化的工作,为维新变法和启蒙运动提供了思想文化武器,开阔了国人的视野,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国人了解外国历史的需求,也激发了青年人探寻世界知识和外国文化的热情。  相似文献   

8.
探讨了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思想与风水理论的渊源、中国古典园林审美意识与风水理论的关系以及中国古典园林设计中风水观念的体现,研究了风水理论在中国古典园林的相地选址与布局、各种造园要素、园林组景手法等方面的体现,指出了风水理论与中国古典园林的形式布局密切结合,并对中国园林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风水理论中天人合一的生态思想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优秀传统文化对文化强国战略起着基础性作用;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价值,它是贯通自然、社会、人生等各个方面的古典系统论思想和宇宙图式,包括太和、心和、家和、人和、政和、协和万邦等宏富内容及价值准则,是中国文明历经几千年曲折发展而从未中断的重要的文化奥秘;认为现阶段中国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应该建立在对传统和合精神的创造性转化与现代诠释的基础之上;创造性地挖掘与阐发传统和谐精神的深刻底蕴及思想价值应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普遍和谐”的价值趋向,二是“和而不同”的价值准则,三是“极高明而道中庸”的价值法则.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中国戏曲古老剧种———昆曲发展的兴衰历史与中国古典园林关系的介绍,阐述了昆曲与中国古典园林的深厚渊源,并通过对古典文学名著和经典剧目中有关昆曲与园林内容的描述,论述了园林文化与昆曲文化共生共荣、相辅相承的关系。提出了昆曲是最适合中国古典园林的音画意境,体现着人文思想和园林文化的精髓。昆曲已融入了园林的审美文化,成为中国园林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当前人们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的"现代性"问题的讨论主要局限于现代小说这类文体上,而没有充分注意到中国现代文学在文体方面存在的多样性的特点。中国现代戏剧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在很早就对现代文学的"现代性"予以关注的,特别是中国现代戏剧奠基人之一的洪深曾经系统地从理论上对中国现代戏剧的"现代性"做了分析和总结。在当代学者探讨中国现代文学的"现代性"时,这一点几乎无人提及。这既不符合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实际,也不利于我们对中国现代文学的"现代性"有一个全面的理解。  相似文献   

12.
"修辞学研究随着文体的演进而发展",这是一条被无数次历史事实验证过的规律。白话修辞学百年来随着文体变革而发展的历程,又一次证明了这一点。白话文体、白话修辞学与文言文体、文言修辞学的竞争分为三个阶段:(1)"新文体"倡导阶段;(2)"白话文"运动阶段;(3)"大众语"运动阶段。建国前白话文、大众语运动存在着不足,建国后白话语体、白话修辞得以发展。白话修辞学随着白话文体的成长壮大而成长壮大。白话文体、白话修辞学在与文言修辞学竞争中渐成主流。白话修辞学的诞生与成长,与引进国外修辞学说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3.
中国梦已经成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执政新理念,成为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动力。中国梦不仅是当代中国人的富民强国梦,也是中国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的救国救民梦,还是整个人类的共同发展进步梦。实现中国梦,必须处理好中国梦与中国道路、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三者之间的关系;必须处理好中国梦与"世界梦"之间的关系;必须处理好中国梦与科学发展观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文章分析了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各种文化流派 ,提出我们应该尊重中国传统文化 ,但不能为传统文化所束缚 ;我们吸收西方文化 ,但不是西方化。中国现代民族文化应该是既吸收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优秀成份 ,又超越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相似文献   

15.
目前,中小学生课上、课余读经书的热潮似乎很高,这在教材编写和学业测评中都有一些体现.为什么要读经书,读哪些经书,如何正确对待"读经书"现象,这些都是值得认真思考和必须明确的问题,否则,将使汉语语文教育偏离正确的发展方向,背离汉语现代化的目标,影响现代汉语健康发展,削弱现代汉语在现代语言生活中的工具性功能.  相似文献   

16.
研究《现代汉语》教材有助于提高现代汉语的教学质量。研究现代汉语教材,必须全面把握现代汉语的理论体系,必须明白研究教材须注意的问题,必须运用有效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后期,人们对当代中国文艺思潮的把握和引导经过了两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人们对当代中国文艺思潮的把握和引导偏于简单的政治批评。20世纪90年代,人们对当代中国文艺思潮的把握和引导就是必要的政治批评和深入的理论批评的有机结合。把握中国当代文艺思潮存在两种根本不同的方法,一是黑格尔在《小逻辑》中所批判的所谓“实用主义的”写历史的办法,一是以科学态度研究历史的途径。只有正确地把握当代中国文艺思潮与社会基础的关系,才能真正地把握当代中国文艺思潮发展的内在规律并正确地引导当代中国文艺思潮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发生研究是一个重要的、有价值的课题。然而,要研究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发生,我们必须先弄清楚三个问题,即为什么要研究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发生,研究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发生应达到什么目标,如何研究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发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效地进行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发生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中国美学史是用现代汉语去讲述中国古代关于美学的资料。现代汉语的学术语汇是在西方近代精神的影响下建立起来的,西方近代学术与各种非西方文化距离最远,矛盾最大,同时与西方现代和后现代学术也有相当的距离。当中国学术在全球化的新形势下要与古代传统和世界各文化沟通的时候,现代汉语已构成的学术语汇的局限就显示出来,中国美学史的写作成为暴露现代汉语学术语汇局限性的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离合词是现代汉语中比较特殊的一类动词。文章通过对在教学过程中收集到的例句及从北京语言大学中介语语料库中提取到的例句的整理,在综合分析韩国学生学习汉语中出现的偏误和非偏误情况的基础上,运用语言对比手段,深入探讨其成因。本文认为,现代汉语离合词与介宾短语的搭配使用,离合词在扩展形式中需要插入时量成份,这是韩国学生学习汉语时两个比较难掌握的语法项目,需要教学者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训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