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民族危机的时代背景下,现代新儒家基于对西方文化特征的考察、对中国文化价值的省思以及对中国文化历史传统的回顾,提出的"返本开新"主张,是针对激进反传统思潮和国粹派的顽固立场的一种理性回应。尽管现代新儒家在"返本开新"问题上表现出继承有余而超越不足的倾向,但是他们在中西文化融通的过程中对民族文化自身价值的开掘,对于修正"五四"时期国粹派的一元化、全盘西化派的虚无主义以及科学主义与自由主义的褊狭,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体育活动往往承载着特定的文化内涵,表现出特定的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深刻地体现着某一民族哲学价值观对体育的影响。中国传统体育的产生、发展、成熟与儒家哲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尤其是在以注重和谐、重义轻利、崇德轻力的儒家价值观为主的传统哲学的直接影响下,中国传统体育形成了强调身心全面发展、倡导身体与精神和谐一致,注重体育活动中德性品质的修养和道德境界的提升的特点。在现代体育日益陷入滥用违禁药物、球场暴力、体育异化等诸多伦理道德、价值观困境之时,中国传统体育的这些特点更加闪耀出人本主义的光辉,可以很好地弥补现代西方体育发展之不足。  相似文献   

3.
本文认为鲁迅精神中有鲜明的弘扩生命的自然主义取向,它渗透于鲁迅生命的价值取向、实践原则中,这种精神取向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鲁迅小说中反抗者的精神面貌。因此,本文还考察了鲁迅的反抗者这一系列小说人物,并试图厘清他们与精神传统的关系。由此,我们可以大致勾勒出鲁迅精神的一些特质。  相似文献   

4.
现代课程忽视了实现学生的精神自由这一应有的课程价值取向。儒家课程思想从课程价值、课程知识以及课程实施三个方面体现了其蕴含的精神自由向度。这启示我们应将课程视为学生个体精神生命成长的资源,树立具有生存论意义的课程知识观,注重意境化的课程实施,以此促进学生精神自由的实现。  相似文献   

5.
20世纪中国美学发展的基调,主要表现为中国美学家们从现实的生存体验和个体感性生命的视角去思考美学问题,这种立足现实生存的美学理论在人生体验、生活改造和生命安顿这几个层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尤以现代新儒家在这方面的成就最为引人注目。现代新儒家美学源于地理疏离、情感疏离和文化疏离;作为体验之学,审美是对人生意义普遍性的发现;作为生命安顿,审美是对工具主义方法论的超越;由"感"而"信"则彰显了儒学的超越向度。现代新儒家以审美来重塑中国人的生活品格和精神世界,体现了现代中国美学精神的价值旨趣。  相似文献   

6.
现代新儒家已基本达成共识,认为儒家传统要想对西、方启蒙运动以来的诸如“平等、自由、博爱”等业已被中国人接受的价值观念作出有力的回应,就必须在现代进行转化,而这个转化过程应该包含解构和重建的双重任务。以践履为特征的儒家传统哲学,在经历了“五四”的重创之后能否重构中国人真正的精神价值追求。儒家“三纲”体制下形成的权威主义心理被中国人全盘否定的同时,也导致了现代中国人权威意识的缺失。抛开“三纲”在历史上曾经的政治控制目的,以“三纳”权威主义和“五伦”仁爱思想之间的互动模式为镜像,可以为儒家传统的现代转化提供一些心理文化动力。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的儒家伦理价值取向其本质是仁爱思想。近代诸多企业家汲取儒家伦理价值精华,于道德伦理、家族伦理、爱国伦理方面实践于企业管理,并与现代的科学管理方法结合,取得了良好的治理效果。他们的实践,对于当今强调以人为本的现代企业管理者,有着非常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和合思想是儒家文化的精髓和核心。人自身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儒家和合思想的基本内涵。这一思想内涵,表现出了儒家和谐观的突出道德价值取向、重视整体和谐、强调政治意识、明确“和”有差异的主体精神,对构建现代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9.
伴随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作为现代性最显著特征的个体主体性,在90后群体身上日益彰显出来,以整体主义为“底色”的传统群己观已面临危机。群己观受制于人们的生存境遇,其价值取向、理论形态及其合理性历来都是具体的、历史的。在现代社会和现代精神的境遇下重构群己观,关键是摒弃个人主义和整体主义,把契约精神引入群己关系,用法的形式明确群己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在坚持集体利益优先的前提下,为个体主体性的健康发展提供伦理辩护。  相似文献   

10.
魏晋时期,儒学的思想统治开始松动,出现了儒、道、玄、佛多元文化的格局,儒家以礼制情的情礼观受到了以竹林七贤为代表的魏晋名士的冲击.同时,这一时期也是人对生命意识的觉醒时期,竹林七贤从生命价值、人生意义和生存状态等方面反思情与礼的关系,表现出了崇尚自然、尊重个性、追求精神超越和自由的生命意识.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论语》这部体现中国传统文化核心的儒家经典作品的文本进行研究,可以见出,在生命、个人价值实现和情感伦理三个层面中,都蕴含着孔子哲学思想中的"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悲剧意识与悲剧意识的超越精神。正是这种精神的影响,使中国人的悲剧意识实现了一定程度的自我消解,也铸就了中国人自强不息、刚柔并济的品格。  相似文献   

12.
近代文学史上的王国维虽然看到了传统封建文化的腐朽性和现实生活中“人”的悲剧性命运,但他并没有能够把个性生命的自由精神充分地在社会中爆发出来。在新文学运动的初期,陈独秀、胡适、鲁迅、郭沫若等人与王国维不同的是他们在腐朽的社会环境中,以人的个性自由和社会的科学民主为行动目标,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新文化启蒙运动,他们以对封建传统精神决绝的否定态度,打开了中华民族通往世界文化的大门,在这一文化开放的历史背景下,西方近现代文化的所有内容,几乎同时涌进了中国这块古老的区域。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思潮那种反叛传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文化把理想主义、理性主义为特征的道德自我价值诉求作为个体人生的根本价值取向。儒家提倡以反求诸己的内圣和推己及人的外王成就德性自我;道家提倡少私寡欲、见素抱扑的自然德性价值和自由精神追求;佛教以因果轮回观念与佛性修行追求德性价值;当代新儒家主张道德的理想主义,肯定道德理性的主导和优先地位。强调和凸显人在文化世界和社会实践活动中的道德主体性和道德自我价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和精髓。  相似文献   

14.
面对当今中国人群特别是青年人当中日益深重的精神危机,以高扬儒家人文精神、拓显生命的精神空间、成就精神的内在超越、规划超越的生命层级和恪守道德主义等为理论宗趣的现代新儒家人生境界说,有助于对现代人的生存境遇、生活状况、生命价值和人生方向等问题给予人文性反思、批判和导引.这一理论启示当代人应当凸显生存世界的人文性、提撕生命存在的精神性、激发心灵境界的超越性、葆养现实人格的完整性、开启生活理性的自觉性、重视社会生活的道德性.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干的儒学集聚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思想智慧,重新审视其价值对于当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儒学的当代价值体现在三个方面: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层面,以"尊仁""崇德""尚和"为价值取向的儒家哲学蕴含着化解现代社会人类自由发展难题的哲学价值;在道德建设层面,以"德行伦理"为形态的儒家伦理蕴含着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化价值;在治国理政层面,儒家以"仁"为基点的"民本"观、"礼法"观、"天下"观蕴含着助益国家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治理价值。  相似文献   

16.
"感伤"情调作为前期创造社最为彰显的情感氛围,普遍地弥散于其文学创作中。就其创作的传统文学资源而言,中国文学内部源远流长的主情主义诗学传统潜移默化地浸润着作家们的精神气质和审美意识;对"大团圆"的审美心理习惯和"哀而不伤"的传统美学风格的反拨,铸就了其作品感伤的现代新质;对儒家参与精神和忧患意识的传承以及对魏晋名士放浪形骸作风的刻意模仿,进一步促成了创造社文学浪漫感伤的气质风度。  相似文献   

17.
知识分子形象是鲁迅小说中最重要的人物形象之一,他们以自己鲜明的个性特征丰富了中国现代文学人物画廊。但他们也有共同的特征即都是精神的失败者。知识分子形象及其精神特征反映了鲁迅对近现代中国社会的深刻理解,反映了鲁迅对人的生命与价值的理解达到了本体的高度,并深化了鲁迅先生的"立人"思想。  相似文献   

18.
个性主义的文学主题、异化人性的文学主题和关于中国共产主义革命运动的文学主题,构成中国现代文学中的三大文学主题.人本主义的个体英雄主义和人本主义的自我感伤主义,构成了中国现代个性主义文学主题在美学特征上的两个基本层面.对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审美形式的天然亲近,对象征主义审美形式的天然拒斥,构成了中国现代个性主义文学主题的一般美学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9.
鸦片战争以后,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与西方文化组成部分之一的基督教,开始进入中国的现代文化生活,并影响着中国人的伦理观念、价值取向和情感方式,影响着中国的现代文化和现代文学的发展。五四时期,鲁迅、陈独秀、周作人等思想文化先驱在反叛传统、批判儒学时,开始认真审视基督教的精神价值和意义,批判地吸收其对宇宙世界、人类本体和艺术创造的独特思考与认识的成果。他们提出改造人  相似文献   

20.
反思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价值应遵循三个共识性前提:"无全民性的宗教神信仰为华夏文明之典型特征"、"以儒家为主干的传统文化于今人仍有影响"和"人是需要信仰的";由三个共识性前提而推演出以儒家为主干的传统文化可以作为今人信仰重建的参照,因而更好地继承传统文化,应从态度、原则、制度与方法四个层面去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