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9 毫秒
1.
在传统、现代、后现代的伦理视野中,有些夫妻关系处于婚姻背叛的不稳定状态。中韩家庭剧较好把握了夫妻关系在历史转型期的变化,对婚姻背叛给予较大的关注,而对背叛婚姻的叙事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文化伦理取向。中韩家庭剧婚姻背叛的叙事基本采取一男二女的人物关系模式。但是婚姻背叛的叙事情节和风格不同,中国家庭剧强化尖锐爆发性的矛盾冲突;韩国家庭剧采取含蓄的叙述方法,而且尽量弱化和净化正在进行的婚姻背叛的情节。对成为过去式婚姻背叛的态度,中韩家庭剧存在较大的差异,中国家庭剧一般相对"宽容",而韩国家庭剧则是严厉的谴责和批评,这与各国不同的叙事伦理和文化个性有关。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日常对话的语料分析,以会话分析与成员类别分析法为理论框架,重点研究中英双语交流情境中构成母语者身份与非母语者身份的对话特征并分析其语用意义。研究发现:语言知识的不对称性是构成母语者身份与非母语者身份的重要机制;母语者身份与非母语者身份并非交际者先验的外在标签,是为实现交际目的而被选择呈现的成员类别,语言知识的不对称在具体交际情境中为实现交际目的提供了所需的资源。  相似文献   

3.
《非色》是有吉佐和子系列社会问题小说的开篇之作。小说以四位日本"战争新娘"在美国的遭遇为主线,揭露了美国社会种族歧视对人性的残害。"战争新娘"既是性别上的"他者",又是美国社会的"他者",同时,在美国社会,黑人又是白人的"他者"。文中从女性主义视角,就黑人阶层的"他者"处境和"他者"的话语权两方面对《非色》中的"他者"形象做探索性的解读。  相似文献   

4.
基于对老挝语母语者中介语语料库的统计分析,得出老挝语母语者汉语趋向补语的习得顺序,同时基于泛化
理论分析老挝语母语者习得汉语趋向补语的偏误类型和习得难点。在将老挝语母语者的习得顺序和其他非汉语母语
者的习得顺序二者进行对比的基础上,指出老挝语母语者习得“动词+ 处所宾语+ 来/去(本义)”的顺序比其他非汉语
母语者提前,这一差异体现了趋向补语习得的非线性。针对老挝语母语者习得汉语的以下难点:(1)简单趋向补语误
代复合趋向补语;(2)“到”作趋向补语;(3)回避使用“把”字句;(4)“动词+ 处所宾语+ 来/去”句式的习得;(5)同类
补语之间的误代;(6)动词后同时带复合趋向补语带宾语时,宾语和补语的错序通过例证说明如何进行针对性的教学,
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5.
当代美国华裔作家汤亭亭的作品蕴含着丰富的伦理内涵,其代表作《中国佬》深刻地表现了满怀"美国梦"的华裔男性移民身处西方语境伦理缺失的惨状及其家庭的伦理诉求。身为男人,他们被象征性地"阉割",丧失了为人夫、为人父的自然伦理身份;身为美国移民,他们被主流社会和历史"掩埋",被剥夺了享有尊严和保障的社会伦理身份。从"唐敖"到"杜子春"、从"中国的秀才"到"美国的洗衣工"、从"修建铁路的先驱"到"沼泽野人",他们的悲剧揭示了华裔男性在美国排华政策期间艰辛而漫长的伦理诉求与建构之路。  相似文献   

6.
双语者类母语水平研究是二语习得水平的上限研究。双语者类母语水平是接近母语者的语言能力,而非语言行为;它和单语者母语水平有本质不同。二语习得年龄研究通常存在类母语水平的误判:一是以语言行为代替语言能力;二是以单语者母语水平代替双语者类母语水平。克服以上问题的主要对策是语言项目适中、测试任务多面、复制研究广泛。  相似文献   

7.
以三个水平组英语学习者和母语者作文为数据,调查词汇复杂度、句法复杂性和语篇连贯性随语言水平变化的模式。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语言水平在词汇复杂度和句法复杂性层面有显著作用,但在语篇连贯性层面没有作用。语言水平在词汇复杂度层面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二语组和母语组之间;在句法复杂性层面的作用体现在二语组中等和高水平组、二语组和母语组之间。  相似文献   

8.
"母语负迁移"不仅影响着英语学习者的听、说、读、写能力,还影响着英语学习者的翻译能力。在汉译英的翻译实践中,"母语负迁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词汇层面、句子层面和思维层面上,本文从以上三个方面来探讨如何避免汉译英中的"母语负迁移"。  相似文献   

9.
在澳大利亚攻读博士学位之余,也从事一些汉语教学工作,对象自然是以英语为母语者。就现代英语同汉语比较而言,两者的语法体系已相当接近。汉语的三要素——语音、语法、文字,对外国人(日本人除外)来说,最难的是汉字。使用拼音书写体系的英语母语者,一下子接触汉字不啻是看天书。如何克服汉语教学的这一难点,我有点滴体会,不揣冒昧发表出来。首先,我根据汉字部首是汉字基本构件这一特点,在教学中把常用部首字母化。有的教学方法,鉴于掌握汉字形体难度大,就把汉字教学的过程拉长,分散到汉语教学的各个单元中去,今天教几个,明天教几个,以求循序渐进。而我的方法是,参照中国人学英文,  相似文献   

10.
淑·布莱赫德是哈代笔下的一个极为复杂的新女性形象,其追求平等与自由的言行背叛了父权制社会的婚姻观和宗教观.但在世俗力量和宗教观念的影响下以及在自己悲惨遭遇的打击下,淑不得不背叛自己的信念,回归到父权制社会所认同的"正当生活"中去.就在这种背叛与反背叛之间,充满着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即女性在争取平等、自由的同时,如何去保护自己.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个体的人,其本质属性是一种"关系的存在",只有在"关系的存在"中,一个有理性的人才会意识和思考自己生命存在的真实性及其意义、自我与他者关系的真实性及其意义、自我和他者寄身于其中的人类社会整体与外在于人类同时又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人居条件和物质资料的自然生态系统之间关系的真实性及其意义。以"自我"为原点的这种真实的"关系的存在",构设了"道德自我"的社会实存及其型塑的伦理实体生态,进而悬设这一伦理实体生态中的"我"的道德人格的价值生态,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人和谐共存、身与心和谐共进,以期走出麦金太尔教授所隐忧的"认识论危机",实现现代人生命体认与安顿、道德认知与建构、人性提升与人格完善的伦理学突破。  相似文献   

12.
晚明剧坛"才情"论的兴起离不开对汤显祖剧作美学广泛而深入的探讨。但当时一般语义上的"才情"主要着眼于文辞美,这与汤显祖对于"才情"的理解存在着差异。汤显祖"才情说"的特定内涵在于作品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上的统一,即剧作丰厚的情感世界与深邃的思想意趣只有通过文辞之美才能得以完美体现,并认为宥于格律者必损"才情"。汤显祖的"才情"主张导源于六朝"情采说",这使得汤氏的剧作乃至诗文带有六朝文学的某些特点;另外,这又使得作为公安派先驱的汤显祖与袁氏兄弟在文辞的审美趣味上分别显现着华美与平淡的不同追求。  相似文献   

13.
作为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桥梁,英语演讲者承担着传播母语文化的重要角色。然而,很多英语演讲者却用西方思维、西方文化武装自己,忽视了母语文化能力的输入,这导致在比赛中处于不利地位,甚至失败。文章从英语演讲比赛的常规环节论述了母语文化能力在英语演讲比赛中的重要性,并从教材建设、母语文化教学和课程设置等方面入手,提出了教师培养英语演讲者母语文化能力的策略,使他们既能熟知西方文化,又能掌握母语文化,有效促进跨文化交际,从而在比赛中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14.
相关研究表明,成人与儿童一样,会更多地使用语法体、词汇体和时态的原型搭配(如:终结性+完成体+过去时,或非终结性+未完成体+现在时)。另外,与非原型搭配(如:非终结性+完成体+过去时)相比,他们认为原型搭配更容易理解、更加合理。本研究采用句子理解测试和句子偏好测试,对40名美国大学生对于时态和体特征的原型与非原型搭配的理解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英语母语者认为原型搭配比非原型搭配更容易理解。对于原型搭配与非原型搭配的合理性判断,英语母语者认为两者同样合理。  相似文献   

15.
蒙古族现当代母语文学创作继承并发扬了蒙古族悠久的文学传统,在诗歌、小说、散文、戏剧、文论等诸多领域都得到了发展,出现了很多文坛"大家"。这一时期,蒙古族母语文学创作的题材领域和表现空间不断拓展,主题思想、文化意蕴和精神内涵日臻丰富,表现形式和艺术手法日趋多样,时代气息和民族特色更加浓郁,成为蒙古族文学发展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科学共同体作为科学研究和发展的主体,在科学与社会互动进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不但涉及对科学认识论的阐释,而且伦理价值向科学的融入等问题已经成为科学共同体关注的重要内容。可以说,在现代社会,伦理实体已经成为科学共同体人文本性的实质内涵。作为伦理实体的科学共同体,应以促进科技与伦理生态整合为价值自觉,否定"原子"式的追究,而以"实体"为形上出发点和价值根据,在扬弃"个体主体"的基础上关注"实体主体",以"生态思维"超越"本体思维",促进科技伦理困境的超越,实现现代科技与社会的和谐互动。  相似文献   

17.
钱谦益的"穷而后工"说,要求诗人在性、情、学三方面都达到"穷"的境地,即具有"独至之性"、"旁出之情"和"偏诣之学",至于际遇之穷反而是次要的。这一诗学观念与钱氏所处之时代和个人际遇密切相关,也是其整个诗学思想体系的一个缩影,它将"穷"的范围扩大并重点落实在诗人本身,从而大大丰富了"穷而后工"这一中国诗学古老命题的内涵。  相似文献   

18.
母语的魅力     
题目22:在一次国内某大学汉语言文字大赛上,夺得第一名的是留学生队。这件事令人惊讶,引人思索。复旦大学的一位教授说:“正如古语说的,久居兰室不闻其香,不少中国学生并不领会母语的优美和魅力,对母语的体验、研究是不够,倒是留学生更愿意花时间研究中国文字背后的文化现象。”语言是一个民族的特质标志。作为越来越强势的国际性语言,汉语吸引了无数异国学子,在这种“汉语热”中中国学生是不是对母语的优美和魅力有更多的认识和领悟?请以“母语的魅力”为话题写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单词联想测试考察了以汉语为母语的英语学习者二语心理词汇的组织。研究结果表明:语言水平与二语心理词汇的组织相关。语言水平提高时,语音反应和无关反应逐渐减少,语义反应即聚合和组合逐渐增加。当学习者的语言水平到了中级阶段,其语义网络就已经形成,并且向着母语者的方向发展,但这种语义网络和母语者的语义网络却有着本质的区别。因此,二语心理词汇的组织经历从语音到语义的过程,学习者最初建立的系统以语音为主,而随着语言水平的提高,语义联系开始起主导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语音联系的消失,因为词汇学习是一种动态的过程,所以,不能笼统地认为二语心理词汇的组织是语音的、聚合的或组合的。  相似文献   

20.
吕柟是明代关中之学的大儒,其思想特征主要体现于他的"学仁学天"说。一方面,本着"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吕木冉要求学者"以天为学",对各家思想学说要兼容并蓄,不偏于一端;另一方面,学者应"以仁为心",这既是"学天"的一个基本内容,也是在面对朱子学与阳明学并立相争的环境下进行的第三种选择,即向先秦孔子思想的回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