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2007年,我省劳动保障事业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紧紧围绕“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四川”主题,突出改善民生,实施惠民行动,完善制度,促进就业再就业,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推进职业技能培训,强化社会保险征缴扩面,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和社会保险参保人员待遇水平,探索建立覆盖城乡的劳动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发展和谐劳动关系,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取得显著成绩。  相似文献   

2.
今后一个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劳动保障事业发展的重要机遇期期。在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高度,紧紧围绕全省工作大局,准确把握劳动保障工作的新任务新要求,着力实施惠民行动和民生工程,全力推进就业再就业、社会保障、劳动关系协调和维护劳动者权益工作,努力推动我省劳动保障事业实现新发展,为构建和谐四川不断作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在全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暨劳动保障系统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彰大会上.省劳动保障厅厅长张成明作了题为《扎实推进劳动保障事业新发展,努力为构建和谐四川作出新贡献》的工作报告。  相似文献   

4.
国务院最近批转的《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2006-2010年)》,对“十一五”时期扩大就业、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调节劳动关系、维护劳动者权益等作出了部署,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对进一步发挥劳动保障事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推进劳动保障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进而推动国家“十一五”规划目标的全面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全省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劳动保障作为社会稳定的“安全网”、经济运行的“减震器”、社会和谐的“调节器”作用.为全省的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作出了重要贡献。劳动保障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受到了省委省政府和广大职工群众的肯定。今年初以来.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在过去工作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起色。实现了时间过半,完成任务过半的目标。为加快建设和谐四川作出了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新劳动》2002,(18):52-54
近几年来,劳动保障规划的形式、内容和编制方法不断得到了改进和完善。但也应当看到,随着劳动保障事业的发展和劳动保障制度改革的深化,劳动保障规划工作还不能完全适应劳动保障事业发展的需要,规划内容不同程度地存在和实际工作目标脱节的问题,规划的执行缺乏相应的监测,出现了规划流于形式的倾向。  相似文献   

7.
今后一个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劳动保障事业发展的重要机遇期。我们要始终站在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高度,紧紧围绕全省工作大局,准确把握劳动保障工作的新任务新要求,着力实施惠民行动和民生工程,全力推进就业再就业、社会保障、劳动关系协调和维护劳动者权益工作,努力推动我省劳动保障事业实现新发展,为构建和谐四川不断作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十五”期问的五年,是劳动保障工作任务最重、改革力度最大、效果最为明显的五年.也是劳动保障事业发展最快,地位空前提升、取得辉煌成就的五年。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各有关部门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省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干部职工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和辛勤工作的结果.不少经验值得认真总结和发扬。  相似文献   

9.
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2005年就业再就业专项计划的通知》(劳社部发[2005]2号)和《关于印发2005年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计划的通知》(劳社部发[2005]7号)的要求以及全国、全省劳动保障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部署和劳动保障工作实际,我们编制了《2005年四川省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计划》,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做好本地区2005年计划的编制和实施工作。  相似文献   

10.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我省劳动保障事业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全面落实就业再就业政策,加强职业培训和高技能人才培养,继续完善各项社会保险制度和政策,大力加强劳动保障法制建设,统筹兼顾,协调推进,开局良好。  相似文献   

11.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60年间.四川省劳动保障事业在困难中探索前进、前进中不断创新、创新中不断发展、发展中不断壮大.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后.市场导向就业机制基本形成.积极就业政策日趋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不断健全,一个统筹城乡、服务城乡居民的劳动保障制度体系日渐完善.一个惠及城乡百姓的劳动保障服务网络初步形成.保持了全省就业局势的长期基本稳定.有力地支持和推动了我省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有力地保障和改善了民生。  相似文献   

12.
向志雄同志是我们劳动保障系统的好榜样。是四川劳动保障人的好楷模。向志雄的先进事迹在社会上广泛传播,产生了强裂的反响.形成了宣传学习热潮。一段时问以来,我省劳动保障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把向向志雄同志学习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推进当前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象向志雄那样热爱劳动保障事业,钻研业务,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切实为民解难、为民分忧,做人民群众信赖的贴心人。  相似文献   

13.
2008年.我省劳动保障事业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竭力克服各种困难,实施就业攻坚,推进社会保障,及时研究制定落实抗震救灾特殊政策、开展对口就业援助、编制重建规划.建立农民工返乡情况周报统计制度及时制定应对世界金融危机应急举措。统筹兼顾,协调推进,贯彻落实《就业促进法》,《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和《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大力实施“就业促进民生工程”,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解决社会保险历史遗留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劳动保障各项事业得到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2013年,我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坚持“科学发展、加快发展”工作基调,围绕“民生为本、人才优先”工作主线,突出抓好就业促进、社会保障、人才队伍建设、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等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 一、劳动就业 积极推动落实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统筹城乡就业创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和“4?20”芦山地震灾区、“7?9”暴雨洪涝灾区、藏区等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就业局势总体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15.
《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颁布实施.为加快推进劳动保障制度改革和劳动保障事业发展、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供了有力的法制保障。全面宣传贯彻实施好这三部重要法律.既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责任,是劳动保障部门的重要职责.更需要社会方方面面的关注和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6.
我谨代表劳动保障部向广元市劳动争议仲裁院的成立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四川全省劳动保障系统的干部职工和过去争议仲裁部门的同志们致以亲切的问候!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劳动保障事业发展的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17.
根据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劳动保障工作会议和省委八届八次全委会精神,按照《关于印发四川省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的通知》(川劳社发[2007]1号)部署,我们编制了《2007年劳动和社会保  相似文献   

18.
《劳动理论与实践》2010,(5):F0002-F0002
攀枝花市劳动保障部门成立十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面对国有企业改革的种种困难,面对经济发展的复杂情况,面对人民群众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多重希望,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努力工作,取得了巨大成绩。过去的十年,劳动保障部门始终牢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宗旨,始终坚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己任。以提高群众满意度为目标,切实履行职责。在制度政策的建立和完善中艰难探索,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推动劳动保障事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劳动保障工作。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力促劳动保障事业全面、协调发展,即健全和完善以基本养老、失业、医疗保险为主要内容,覆盖全社会,对各类企业和劳动统一政策、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统一调制使用基金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稳定、多层次筹集社会保险基金的渠道,逐步解决社会保险基金积累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劳动理论与实践》2006,(6):35-36
我省劳动保障事业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协调推进,大力促进就业再就业,积极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劳动关系协调,维护了劳动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