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内蒙古乌审旗境内首次发现中古时期赫连勃勃大夏国墓群及一方刻有53个汉字的纪年墓志铭。这批古墓分布于乌审旗南端的毛乌素沙漠之中,西距赫连夏国的都城统万城遗址16公里。此次发掘清理的墓葬共为5座,均为大型洞室墓。一号墓中出土的刻有大夏二年(420年)建威将军、散骑将军、凉州都督、护光烈将军、北地君、将作大匠、凉州刺史、武威人  相似文献   

2.
和林格尔县境内一处已遭破坏的北魏时期的大型砖壁画墓,经抢救清理,获重要考古发现。古墓主人为拓跋鲜卑贵族,入葬时间大约在公元480年左右。墓中一20余平方米的彩绘壁画尚存——这是我国目前发现的一组珍贵的北魏时期以世俗内容为题材的绘画作品。考古专家学者认为:和林格尔为元魏故都所在,史称此处陵寝为“金陵”。“金陵”是我国目  相似文献   

3.
<正> 陵县县城城里有座古墓,墓前石碑高约二米,碑正文为“平原君基”四个大字,落款是:大清嘉庆十六年岁次辛未孟夏,知陵县事浙湖沈瑊重立。墓碑既为重立,则此前当有平原君墓之石碑立此;另外,七十年代陵县修环城河从墓前通过,地下出土有一雕石卧虎,据此推断古墓属真古墓,非后人假托。墓主是谁?部分志书如《长河志》、《陵县县志》推断是战国时期的赵国公子赵胜。《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记载,赵胜“相赵惠文王及孝成王,三去相三复位,封于东武城”。东武城《史记》正义注  相似文献   

4.
吐鲁番地区文管所于1984年12月,在哈拉和卓古墓区发掘了一座唐墓,出石质墓志一合。据墓志,墓主人为生前曾任北庭副都护、卒任伊西庭支度营田副使的高耀。此墓基本情况已见该所《唐北庭副都护高耀墓发掘简报》(载《新疆社会科学》1985年第四期。以下省称《简报》)。墓志拓本照片,已制为图版随《简报》刊布,并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的《新疆历史文物陈列》中公开展出。笔者每读《高耀墓志》(以下简称《耀志》)录文,颇疑其释文有误。读之愈细,疑之愈深。近因工作关系,亟需借助《耀志》,乃反复审读展出之拓本照片,终于发现录文中某些明显的失误。例如:9行中“解褐”之“解”,误释作“辭”;11行末之“以□”实为一“简”  相似文献   

5.
1995年10月,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参加中日共同考察尼雅遗址的过程中,对勘点选中新发现的一处基地(编号95MNI号)进行了抢救性清理发掘,取得重大收获①。该项成果被选为当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消息报导后,引起了国内外的强烈关注。经考古工作者的积极努力,部分墓葬的清理保护已告一段落,现就出土包括“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彩锦②及有“王”款字样带流罐在内的八号墓(MS)发掘出土情况做一介绍,并对已整理的材料进行初步分析,不当之处,请专家教正。一、墓葬发现与发掘概况尼雅遗址处新温和田地区民丰县尼雅河尾间地带的塔克…  相似文献   

6.
吐鲁番出土的两件唐人互佃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吐鲁番出土文书中,有不少租佃田、园契券,据粗略统计不下百件。这些租佃契券形式不一,内容多样,有纪年可按者,自高昌延昌廿四年(公元584年),迄唐大历三年(768年)。本文介绍的互佃契,即其中两件。这两件互佃契同出于阿斯塔那506号墓。该墓以出土迄今仅见的葬具——纸棺而知名于世,所出文书之多,为吐鲁番已发掘古墓之最。此两契同拆自墓主人张无价所著纸制长靴。该墓系1973年秋所发掘的32座古墓之一,发掘简报已见《文  相似文献   

7.
2007年4月8日晚上,2006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在北京揭晓。按照历史年代排列,这十个项目依次为:云南富源大河旧石器洞穴遗址、广东深圳咸头岭新石器时代遗址、河南灵宝西坡新石器时代大型墓地、广东高明古椰贝丘遗址、山西柳林高红商代遗址、福建浦城管几村土墩墓、甘肃张家川马家塬战国墓地、甘肃礼县大堡子山遗址、安徽六安双墩墓地和上海志丹苑元代水闸遗址。  相似文献   

8.
位于河南省巩义市西南部的北宋皇陵,包括皇帝陵墓8座,祔葬皇后墓22座,赵宋宗室、勋臣名将等陪葬墓近1000座,2006年被列入国家“十一五”期间100处重要大遗址。它代表着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是大宋文化及其典章制度的特殊见证。其“五音姓利”的布局,所体现的“侍死如侍生”、“孝莫重乎丧”的传统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9.
冯京是一个才能较优、成就较大、资力较深、争议较多、传奇色彩较浓的人物。冯京字当世,号齐年,宋真宗天禧五年(1021)生于宜州龙水(今广西宜山县)。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死于汴京(今河南开封市)享年七十四岁。冯京和他的三个妻室的墓,都葬在河南嵩山东麓密县城东五十里的五虎庙村旁,当地群众历来称为“马凉坟”。1983年,埋设地下电缆时,挖掘发现。墓穴内有一大三小四块石刻的墓志铭,经考古学家证实,墓主确系冯京。墓志上写的是:“宋故  相似文献   

10.
句鑃与乐府     
句鑃(音勾掉),是我国古代东南沿海地区越族人民制造的青铜乐器。其形似钲,口向上,有柄可执,用槌击之而发声。过去在江苏、浙江、湖北等地都有出土。1983年秋,广州市象岗发现一座西汉前期的大型石室古墓,墓主是南越国第二代王赵眜(音末)。墓中保存一套(八件)完好的编乐句鑃。这套句鑃由大至小依次排列,并刻有“第一”至“第八”的编码。最大的“第一”通高64厘米,重40公斤,最小的“第八”通高36.8厘米、重10.75公斤,八件共重191公斤。这套精美的句鑃的出土,除了从一个侧面形象地展示了西汉时期岭南地区的文化风貌之外。它还为我们研究古代“乐府”官署的设置和职能,提供了极为有力的物证。  相似文献   

11.
释 杨文山《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1982年l期殷代的“卢方”——从殷墟“妇好”墓玉戈铭文论及灵台白草坡“潶白”墓 曹定云 《社会科学战线》1982年2期《小屯南地甲骨》中所发现的若干重要史料 陈邦怀《历史研究》1982年2期从甲骨文所见试论殷代的农业经济 酉代锡《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2年2期从殷墟甲骨文论古代学校教育 王贵民《人文杂志》1982年2期  相似文献   

12.
小邾国墓及其青铜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枣庄市山亭区东江村古墓所出青铜器铭文与其它青铜器及相关传世文献的综合考虑,可以推测,小邾国第一代国君朱友父的被封约在周平王三年(公元前768年),而朱友父的儿子朱庆作为小邾国第二代国君,约当生活于春秋早期,东江小邾国墓地的第4号墓主可能就是朱庆,第1号墓则为其夫人;东江村第2、3号墓的墓主可能为朱庆的下代小邾国君(邾公子害)及其夫人;5、6号墓的墓主可能就是邾公子害的下一代,也就是《春秋》所载的犁来及其夫人。这样,根据东江村古墓及其中所出青铜器资料,可以复原出春秋早期小邾国的完整世系来。  相似文献   

13.
吉林省集安禹山JYM 331 9号墓因其形制特殊 ,墓侧有人面刻石 ,出土过东晋瓷器等而成为一座重要古墓。 1 96 2年、 1 983年、 2 0 0 3年 ,先后在该墓出土 3枚卷云纹铭文瓦当 ,深受人们关注。经本文作者认真考辨 ,第一次使瓦当铭文得以完整识读。以此为基础 ,对与墓主人有关的一系列问题作了考证与初步研究 ,得出新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新疆尼雅遗址出土的珊瑚及相关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尼雅遗址位于新疆民丰县的沙漠深处,为汉精绝国故地,东汉明帝以后其地为都喜所并,后复立,三国后属部善,受魏晋节制。1995年,中日联合尼雅遗迹学术考察队(下文简称“中日联合考察队”)在尼雅遗址西北部发现了一处基地(编号95MNI),在100平方米的范围内共发掘清理墓葬8座。墓中不仅出土了保存较好的干尸,而且还出土了一大批珍贵文物,特别是纺织品,其数量之大、品种之丰富、图案之精美为世人罕见。该墓地的发掘,为深入研究上述诸问题提供了系统的、科学的和翔实的资料。目前该墓地的资料整理工作已接近尾声,笔者也参与了部分…  相似文献   

15.
2004年4月,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再次发现一座北周时期栗特人墓葬。这是目前国内发现的第七座有围屏石榻或石椁的栗持人墓葬。出土围屏石榻一具刻图案精美,内容丰富。由墓志可知,墓主人名业,字元基,康居国王后裔,历任车骑大将军、大天主等职,卒于北周天和六年。墓志中的“康国”是汉魏隋唐时期昭武九姓胡国之一,都悉万斤,有大城三十,小堡三百,在栗特全境处于主导地位。志文中两次提到墓主任“大天主”之职,但史书中不见这一官职名称的记载。《北周书》中有“防主”、“副防尘”、“城主”、“军主”、“幢主”、“戍立”等官职。可以看出,“主”这类官职均为军旅的官职。志文中的“大天主”与此有何关系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八二年十一月,兰州龙尾山脚下四北民族学院土建工地发现一座古墓,市文管部门对此进行了发掘,清理出一批文物。经考古鉴定,这是一批十分珍贵的汉代文物。 墓为竖穴土坑木椁葬,距自然地表深五米,呈长方形,座北朝南。墓圹长4.3米,宽2.4米,东北角土圹伸出一正文  相似文献   

17.
据《旧唐书·高昌传》记载: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唐太宗命侯君集、薛万均、姜行本等人发大军破灭在今吐鲁番盆地建立的割据政权高昌麴氏王国,“下其三郡五县二十二城”。《新唐书·高昌传》除将“郡”误作“州”外,所记数字亦同。两《唐书》的这条记载是否可靠?经查回答是否定的。 1973年在阿斯塔那古墓区第516号墓中出土了《高昌延寿十七年屯田下交河郡  相似文献   

18.
岭南蚕业的起源及其技术发展黄世瑞(华南师范大学)养蚕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发明。考古学家曾在山西夏县西阴村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了“半割的茧”(距今约5600-6080年),又在浙江吴兴钱山漾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了一批丝织品(距今约5260±135年)。此...  相似文献   

19.
《殷墟为殷都辩》刊《殷都学刊》1990年第4期,现对文中的两条叙述,稍作说明: 1、该文第五节云:“据悉,在1986年的钻探中,在王陵区东区,武官村大墓西侧又发现了一座带墓道的大墓”。1986年,我队未曾在西北岗作过钻探工作。据我所知,武官大墓西侧有3座带墓道大墓:M1400、M1443、M1129。都是1934~1935年发掘的,另外,在其西南,有一座一条墓道的墓(M260),是1984年发掘的,除此4墓外,此处未发现新的带墓道的大墓。  相似文献   

20.
蟾兔飞鸟图(上图):1955年9月在陕西省绥德县刘家沟前川崖底东汉墓出土。 这幅刻石画面是我国古代流传很早的神话故事。画面周边饰以蔓草。右侧刻石太阳一轮,中有一鸟;左刻石月亮一轮,中有蟾蜍、玉兔。在太阳与月亮中间,刻有东王公端坐一物之上,旁站一人,手持一物扬起。月亮右侧刻有西王母盘曲端坐,周有数人,有的作兔形,跪伏、作揖拜谒西王母的场面。在东王公与西王母中间,分别刻有飞鸟、蟾蜍、玉兔捣药等形象,生动逼真,栩栩如生。刻画中的太阳和月亮,象征墓中日月照临,也是日月合璧之意,是极难得的“祥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