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国学大师、苏州大学钱仲联教授生前领衔主编,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重点研究项目——《历代别集序跋综录》,年前已由江苏教育出版社隆重推出。钱仲联先生援引著名文学家钱基博语:读古书应先读序跋,盖可先理解作品之内容、著书之宗旨,以及当世及后代对作品、作家之评价。别集  相似文献   

2.
《谢氏诗序》是欧阳修为友人谢伯初之妹谢希孟的诗集所作的序,直接体现了欧阳修重视母教、推赏"隐约深厚"的诗风、哀叹女子诗文"莫自章显于世"的女性诗学思想。此序开启了文人为女性诗文集撰写序跋的风气,对传统女性的诗文创作有着积极的意义,为后世女性诗文集序跋写作者提供了有力的论语依据。  相似文献   

3.
宋代以来,《韩非子》在流传过程中产生了为数众多的序跋,这些序跋对于深入认识《韩非子》有着重要的作用,在韩学史研究方面更具有特别的意义,因而是韩学文献整理与研究当中一个颇为关键的问题。以之为对象考察韩学史的发展演变,可以对很多重要问题作出新的认识。宋乾道本《韩非子序》和元代何犿的《校<韩子>序》,重新发现了韩非子的思想价值和精神价值;明代序跋从思想维度和文学视域两个方面,表现出对《韩非子》的特别关注;清代序跋直观反映了清人对宋本价值的认识,以及对《韩非子》做全面校勘的状况,而产生于清末的序跋,则流露出浓郁的经世情怀。就韩学发展的外在形态来说,文献、思想、文学、接受四个维度,在《韩非子》序跋中都已基本形成,传统韩学的转型与现代韩学的建构,就是依照这四个维度展开的。  相似文献   

4.
文章依据齐鲁书社1985年出版的凌景埏、谢伯阳编《全清散曲》,所选现代著名学者、戏剧家、散曲作家卢前《饮虹乐府》中773首小令,参考《康熙曲谱》,特别是与卢前相关的散曲论著及散曲专集,从断句、标点、用字等多方面,整理出《全清散曲》中卢前小令部分的文字舛误60条,正确再现作者作品的原貌,给人们研究现代散曲,研究作者卢前及其作品,提供了可靠的文本资料。  相似文献   

5.
刘铁冷(1881——1961),江苏宝应人。与徐枕亚、吴双热、李定夷等人为同辈作家。南社成员。曾参加《民权报》编务。《民权报》是民国初年言论激烈的报纸,遭袁世凯当局嫉视,下令各地,不准销售而被迫停刊。刘铁冷乃与同事《民权报》文艺版编辑蒋箸超合编不定期刊物《民权素》,每隔二三月出版一集。创刊号1914年4月出版。据蒋箸超、刘铁冷分别在序中所说,他们是为了对当时的黑暗政治“有所表记”,“口诛笔伐”。前三集全是选刊《民权报》登载过的作品,第四集起采用新稿。当时是联系不少名家,发表了很多作品的。但自第二集即改由蒋箸超一人主编。刘铁冷又与友人筹办《小说丛报》,由徐枕亚主编。  相似文献   

6.
姜若辉是近年来比较活跃的青年作家。他写过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作品散见全国的大小报刊。目前,他正在潜心长篇小说《单身贵族楼》的创作中。从他已出版的报告文学集《那颗颗闪烁的星星》、中短篇小说集《白芒》和将要出版的长篇小说《滴血的玫瑰》及其它作品中,不难看出他是一位具有时代责任感的作家。  相似文献   

7.
浩然同志是一位勤奋的青年作家。他从1956年开始发表作品,1958年出版了第一本短篇小说集《喜鹊登枝》,到1963年为止,又先后出版了《苹果要熟了》《珍珠》《蜜月》《新春曲》《杏花雨》等五本集子。这六部短篇小说集共有七十九篇小说(这些小说集并沒有包括他所发表的全部作品),数目是相当可观的。但问題不在于数量的多少,更主要的还是看这些作品是否反映了时代的面貌,表达了时代的精神;是否塑造出  相似文献   

8.
帕特里克·怀特是澳大利亚最负盛名的作家。提起他,人们都知道他擅长小说创作,已经发表了11部长篇小说,出版了两本短篇小说集。他的作品为他赢得了巨大的国际声誉,并已被译成法、德、日、西、捷克、波兰、瑞典、芬兰等多种文字。他的作品也已开始介绍到我国,长篇小说《人树》、《暴风眼》已被译成中文。怀特小说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鲁迅一生写了二十五篇现代题材的小说,《离婚》是最后一篇。这篇作品不仅表现了鲁迅对妇女问题探索的深度,也显示了作家在艺术上新的进展。用鲁迅自己的话说,就是“脱离了外国作家的影响,技巧稍为园熟,刻划稍加深切”(《〈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技术比《呐喊》中的作品还要“好一些”。 作品的故事发生在清朝末年的江南农村。农民庄木三的女儿爱姑,为了反抗丈夫的欺凌和遗弃,在父亲和弟兄的帮助下同夫家进行了激烈的斗争,这场纠纷拖了很长时间不能了局。最  相似文献   

10.
《西游补》的版本与序跋问题存在着诸多争议,如版本与序跋写作的时间、序跋的作者、《西游记》续书之序跋搞混等。通过对有关文献资料的甄别和新材料的进一步挖掘,考定出崇祯间刊本《西游补》附有明代嶷如居士的《西游补序》和静啸斋主人的《西游补答问》。嶷如居士就是小说的作者,与静啸斋主人为同一人,即董说。该版本并无“天目山樵序”和《读西游补杂记》。空青室刊本《西游补》同时附“天目山樵序”和《读西游补杂记》。“天目山樵序”作者为张文虎,序文写于咸丰三年(1853),“三一道人”乃是张文虎友人。《读西游补杂记》作者为钱培名,写于咸丰三、四年间。  相似文献   

11.
曹丕(公元187年—226年)的《典论·论文》是我国较早的一篇文学批评专论。在曹丕以前,专篇的文学论文,如《诗大序》、班固的《离骚序》、《两都赋序》、王逸的《楚辞章句序》等,只就一部书、一篇文章进行评述;《典论·论文》则论述的是多位作家、多种文体,并论述了作家的个性、气质和作品风格的关系以及文章的地位价值、文学批评的正确态度,等等。它对建安七子(又称“邺下七子”)作品的评论,是建立在对作家作品作具体分析的基础之上的。这一评论原则,是前无古人的。它对文学体裁  相似文献   

12.
胡会,晚唐作家,以诗名世,尤其是他的《詠史诗》,在通俗文学里赢得了广泛的声誉。其作品多已散佚,《新唐书·艺文志四》载他有《安定集》十卷,到了清世,仪仅《全唐诗》辑录其古、近体诗十三首,《詠史诗》一百五十首,《全唐文》辑录其文四篇,另有《詠史诗序》一篇失收,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他的作品的全部。  相似文献   

13.
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周立波短篇小说集》,共收入作家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所写的短篇小说三十余篇。其中,有五篇是描写二十年代在上海英国租界的牢狱中生活和斗争的作品,有六篇是描写延安时期生活及解放以后工人生活的作品,还有一篇是文化大革命后作家的新作。除这十几篇作品外,其它二十余篇,都是描写我国农村合作化时期湖南劳动农民的新的生活风貌的作品。这些作品与作家的长篇小说《暴风骤雨》、《山乡巨变》一样,塑造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翻了身,做了主人的劳动农民的形象。它们标志着作家短篇小说创作道路上新的显著的发展。 在这一组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作品中,作家以满腔热忱、深切热爱的心情,从农业合作  相似文献   

14.
在当今马来西亚文坛上,伍良之先生是知名度颇高的一位华人作家.自从中学时代开始文学创作以来,他在各地报章杂志发表了大量作品,并先后出版了《路过文冬岭》、《都门小集》、《冷眼集》、《冷眼集续篇》、《串铃集》、《长路花雨》、《飞跃的羚羊》、《高冠长剑集》、《飞鸿散笺》和《苍浪客文集》等十部著作,成就很是丰饶.他的创作一向受到马华文艺界的关注和推重,1977年至1979年,他连获三届大马福联会暨雪福会馆  相似文献   

15.
去年2月,作为《中国现代文学作品原本选印》丛书之一的,张爱玲近三十万言的小说集《传奇》重新印行出版了。它是张爱玲在上海沦陷时期,特别是1942—1944年间,在《万象》、《杂志》等刊物上发表的小说结集而成的。张爱玲是当时上海文坛一位有影响的女作家。《原本选印》重版的意图,是让广大读者了解“这些作品在当时所起的作用及其影响”,以“显示我国现代文学发展的轨迹”。确实,张爱玲在沦陷时期的上海租界曾活跃过一时,写下了一定数量的作品。但解放以后的数十年间,我们出版的现代文学史以及一般公开发表的有关现代文学的评论,几乎未见过对其人其作的评介,此人近于销声匿迹。近年来,才开展了一些研究,在报章杂志上见到少量有关的评介文章。而另一方面,英美以及港台一些中国现代文学  相似文献   

16.
关于李白的家室问题,有些是诸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些是无案可稽,悬而未决。搞清这些问题,对于我们了解作家及其作品,却是很重要的。而对于这个问题的考求,一方面要从遗留下的有关李白的文献中去分析,另一方面还要从李白的诗文中去研究。有关李白生平的文献,寥寥可数,其中以李阳冰的《草堂集序》、魏颢的《李翰林集  相似文献   

17.
对民间文学现代性元素的发掘和利用是实现民间文学由传统向现代的华丽转身、开创民间文学研究新局面的有益尝试。作家晓苏近期出版的《花被窝》短篇小说集利用民间现代性观念挑战了传统伦理道德,从民间现代性的视角来深化底层叙事和认知文本内涵。这种对民间文学现代性元素的吸收与转化技巧为现当代文学的研究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凸显出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传统与现代的契合,为作家文学提供了一条可以尝试的写作路径。  相似文献   

18.
许钦文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代作家.他是由新文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鲁迅一手培养成长起来的.二十年代中,鲁迅以自己的小说集《呐喊》的版税,为许钦文选编出版了他的处女作《故乡》.这本以刻划半封建社会世态人情和青年人渴望自由为主要内容的短篇小说集的出版,颇轰动了当时的文坛.《故乡》又被鲁迅编为《乌合丛书》之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代四作家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88年12月出版》是陆耀东先生近四年中所出版的第四部学术著作。他的另一部专著全国高校文科教材《中国新诗发展史》正在撰写中,他主编的大型工具书《中国观代文学辞典》即将竣稿问世,同时,他又在为全国文科科研重点资助项目之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新文坚理论》一书作准备工作。近年来,陆先生已步入到他学术生涯的一个鼎盛期。《中国现代四作家论》收录了陆先生三十年来潜心研究鲁迅,闻一多、冯至、柳青的论文十三篇。这些论文大都散见于各学术刊物,其中有对历史疑难课题的深入探究,有微观的单篇作品的分析,也有对作家创作道路、生平经历的整体把握,还有史料的搜寻与考证等等,由于作者强烈的主体意识,这些不同时期的视角各异的论文又具有某些一以贯之的共同特点,使人们能从研究对象中发现研究者本人的身影。  相似文献   

20.
一提起中国的童话创作,人们不能不带着敬意想到叶圣陶,因为他是“五四”以来最早从事童话创作的作家,也是有光辉成就和卓越贡献的一位作家。早在一九二一年,叶圣陶在从事小说创作的同时,就开始了童话创作。到抗日战争爆发时为止的十五年中,他共写了四十篇童话。先后出版了两个集子:其一是《稻草人》,1923年出版;其二是《古代英雄的石像》,1931年出版。此外,在1936年出版的《四三集》中还收有《鸟语兽言》、《火车头的经历》等篇。1956年又从全部童话作品中精选十篇,辑为《叶圣陶童话选》出版。这些童话无论从内容到形式都有独特之点。从思想内容上来说,是当时中国现实生活的曲折反映;从艺术风格上来讲,有中国作风中国气派,为中国的儿童文学创作开辟了新天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