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个好的领导班子应该是团结协作、共同奋斗的,但在实际工作中,有一部分党政领导班子不够协调,不够团结,不仅影响了本单位工作的顺利进行,而且在群众中造成了不良影响.出现班子不团结、不协调情况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与领导班子成员协作共事能力的大小也有着密切关系.因此,党政领导应不断提高协作共事能力.  相似文献   

2.
<正>党政领导班子是地方发展的领导核心,其自身建设水平对于完成党的执政任务、人民期待的发展愿景、历史赋予的时代使命至关重要。现实中,绝大多数领导班子坚持原则、团结和谐、合作共事,顺利地完成了所承担的任务和使命,但也有极少数班子不团结、难共事,相互较劲、内斗成风、一无所成。  相似文献   

3.
领导班子团结的问题是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做好各项工作的一个决定性因素.根据20多年来在不同工作岗位上做一把手和副职的工作实践,我认为班子成员要做到团结共事,需要一把手和班子成员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4.
党政一把手之间的协调配合,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自我调节、主动适应和自律自觉,因为两人级别一样,职务上谁也难于管住谁.实践证明,党政正职之间只有搞好团结,才能出战斗力、出凝聚力,讲话有人听、做事有权威;才能出智慧、出成绩,什么压力都可以化解,什么难题都可以解决;才能出干部、出人才,有健康成长的沃土,有成就事业的舞台. 一、相互信任,不听信小话 相互信任是党政一把手之间搭好班子、合作共事的思想基础和感情基础.相互信任,既出自于对别人的善意,也来自于对自己的尊重;既出自于对别人的信任,也来自于对自己的自信.党政一把手一定要把相互信任作为团结共事之本.  相似文献   

5.
团结是一种本领、一种修养、一种胸怀、一种品德。能不能与人团结共事,是衡量领导干部综合素质和党性修养的一个重要标志。然而,在一些地方、一些单位,党政“一把手”之间有矛盾、闹不团结的现象时有发生。据笔者观察和了解,除了个别属当事人性格、  相似文献   

6.
对每一位领导干部来说,能不能发扬民主、顾全大局、团结共事,不仅是一个工作方法问题,也是其执政能力、执政水平和党性修养高低的体现。在强调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金阳 《领导科学》2015,(9):12-13
<正>党委书记是一个地方的主官,地位重要,岗位特殊,既要当好指挥员,协调指挥大家干,又要当好战斗员,示范做给大家看;既是一"家"之长,要管好家,又是一"班"之长,要带好班,营造和谐共事、团结干事的良好氛围。笔者就地方党委书记如何成为合格的"班长",谈一点自己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一个领导班子干得好与不好,和能否团结共事大有关系。各级领导干部要做到懂团结、会团结、真团结,以下三个方面需要注意。放下架子。领导是维护单位团结的关键。领导要把能够放下架子作为一种境界去追求,作为一种素质去培养。领导放下架子,有利于建立沟通的渠道,有利于同事间相互理解。有了理解和沟通,工作才会有人支持和配合。  相似文献   

9.
正各级领导常讲,团结出凝聚力,团结出战斗力,团结出生产力,团结出干部。但是,领导班子并不都是团结和谐的。俗话说,牙齿和舌头处得再好,也有打架的时候。由于班子成员学历、经历和性格等的不同,所以,看待问题、表达意见、为人处世就有着比较大的差异。作为一个班子"火车头"的主官,能否正确认识班子中的矛盾和问题并妥善处理,是检  相似文献   

10.
<正>"饭勺难免碰锅沿",领导者与部属在同一个组织群体中合作共事,难免发生"顶牛"的事,出现一点磕磕碰碰,应该说见怪不怪。但领导者对这种"顶牛"式的冲突必须妥善地处理,对爱"顶牛"的部属必须有效驾驭、合理引导,否则,不仅会影响领导者的职场威信,而且会影响单位内部的团结与稳定,给整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