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英语学术语篇中投射动词时态的语法隐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术语篇中的投射语言已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因为在学术语篇中出现频繁的投射语言是实现学术语篇概念的准确性、判断的严密性、推理的周密性等特点的主要手段。但英语学术语篇中的投射动词时态运作机制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实际上投射语言在很多情况下需要借助投射动词时态的语法隐喻来建构,以实现其特定的人际意义与语篇意义。基于目前的一些理论不能恰当、充分地分析与解释投射动词时态的功能作用,文章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法隐喻理论和功能时态理论,探讨了英语学术语篇中投射动词的时态隐喻功能意义。   相似文献   

2.
学术语篇研究已从客观描写转向功能解释。从功能角度出发将学术语篇中常见人际资源分为交互性、认知性和评价性成份三类。交互性资源为第一人称代词;认知性资源主要包括情态动词、情态附加成份、认知形容词、认知名词和过程动词等;评价性资源主要有语篇成份、解释性标记和句型结构等。此三类资源在构建人际交互性学术语篇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鉴于此,学术论文写作及教学应抛弃对绝对科学客观性的传统追求,重视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人际互动,恰当运用种种语言资源有效达成学术语篇的开放性和协商性。  相似文献   

3.
翻译西方学术文献的主要目的在于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和信息传播。然而,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逻辑差异,学术语篇中的长句,一直是翻译中的难点。以学术语篇中由于逻辑差异而导致翻译误差的长句为例,对学术语篇中长句汉译从翻译策略角度进行尝试性的探讨,归纳总结出学术语篇中长句的英汉逻辑差异类型,并对每种类型的长句提出具体的翻译办法,以期促进翻译的实践与教学。  相似文献   

4.
模糊限制语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它的使用通常被看作学术写作中的惯例。本文通过对大量学术语篇的实证性分析,从人际功能的视角探讨模糊限制语,发现模糊限制语是学术语篇中重要的人际修辞资源。它们可以表达礼貌与敬意、态度和自我保护等。  相似文献   

5.
在高校语法教学中,英语非限定动词中的ING分词很难让人正确理解,有关英语非限定动词中ING分词的术语和特征经常被混淆和误解。在英语教学实践中,有必要对英语非限定动词中ING分词予以确切的定义,并且区分动名词和现在分词的不同含义及用法。  相似文献   

6.
外壳名词作为一种特殊的抽象名词,是学术语篇中的核心词汇。分析外壳名词在学术语篇中的功能,其中基本功能主要有概括功能、概念构建功能和联系功能,语用、修辞及篇章功能主要有强调功能、平衡功能和"路标"功能。提出外壳名词对学术英语写作的启示,如培养外壳名词的使用意识,积累丰富的外壳名词,重视立场的表达和掌握外壳名词的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7.
文献综述是学术论文的重要部分,其语篇结构及语言特征等都是研究者应该考虑的问题。然而,与学术语篇的其他组成部分相比,学术界对文献综述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运用体裁分析理论,对60篇国内外文献综述的语篇结构和语言特征进行了定量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文献综述语篇主要由四个语步构成:关键术语的定义、研究的理论框架、对相关实证研究的评价、对相关研究设计的评价;关于语言特征,时态的选择和情态动词的使用与语步相关,语态则不受语步制约。四个语步中主动语态远远多于被动语态。  相似文献   

8.
“V+在+NP”指的是“龟缩在碉堡里”一类的结构。在现代汉语中,这类结构较为常见。根据我们对,人动词用法词典》中1328个常用动词的调查,发现有422个可以出现在这种结构中,约占总数的百分之三十一,居各类动介宾结构的首位。目前,学术界对“y十在十NP”的语义特点和结构关系的看法不尽相同,本文试囵从考察语言事实出发,谈一点个人的意见,以就教干专氛一、语义:价、态和定点1.且在考察中,我们发现有些动词能够进入“V十在十NP,结构,有些不能,为什么一见?从语义平面观察,大体上与动词的价、态和能否定点等因素有关。价…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搭配框架"BE*to"为研究对象,融合语言评价理论,采用基于语料库的研究方法,对比分析由该搭配框所构成的多词序列在社会科学学术语篇中所体现的语法型式、语义特征和评价功能,研究发现该搭配框架所承载的评价功能在该类学术语篇中呈现出特定的语言选择倾向性,在一定意义上揭示社会科学学术英语语篇中搭配框架的评价功能和描述特征。  相似文献   

10.
网络语境下的英语体育新闻报道有着其独特的文体特征。通过对《卫报》和《组约时报》网络版上五篇关于网球运动赛事报道的分析,阐述了网络英语体育新闻具有术语专业、数字频繁、动词连续、句式扩展、引语用心、修辞丰富等特点,为体育爱好者阅读网络英语新闻提供帮助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从ひまぁり语料库中抽取30个常用双汉字廿变他动词,分别统计并分析它们在同义句型中用作名词用法和动词用法的数量。总结出两者的用法差异在于“即时性”和“阶段性”的属性区别:即时性越强的词,其动词用法所占比例就越大,反之名词用法比例越大。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系统功能语言学出发,以学术语篇中名词词组的类型和前置修饰语为视角,分析了中国硕士生学位论文摘要中,作为小句参与者的名词词组和前置修饰语的使用特征。名词词组类型的统计结果表明,跨范畴名物化的名词词组和术语是中国硕士生建构学术语篇抽象性、专业性和复杂性特征的主要词汇资源。而少量压缩名物化的名词词组说明中国硕士生只是把名物化作为指称抽象事物的独立词汇,缺乏名物化是小句的压缩和推进信息发展的认识。名词词组的前置修饰语的分析结果表明,表示衔接意义的限定语是扩展名词词组的主要形式,而表示协商和客观性质的修饰语较少,表示分类意义的类别语最少。这一结果说明,前置修饰语以语篇功能为主,而缺少人际和概念功能,这不仅降低了学术语言的客观性和结构的抽象性,也使学术语篇呈现出动态的、实例的特征。   相似文献   

13.
方位名词的使动用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汉语研究史上,陈承泽先生首先提出了“致动”这一术语,许多语法论著则称“致动”为使动用法。使动用法是古代汉语的语法特点之一。所谓动词的使动用法,顾名思义,就是主语所代表的人物并不施行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施行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它以动宾式的结构表达兼语式的内容。本文拟探讨方位名词的使动用法。  相似文献   

14.
"推销(promotional)"功能似乎是广告语篇的专利,但由于出版业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学术语篇也需要自我推销,事实上,这种推销成分在学术语篇中表现得也越来越明显.本文以学术语篇的推销功能为出发点,以英文学术著作封底简介为研究语料,从评价系统中态度次系统的积极肯定性倾向,直接引用名人和大家的评论,以及确定读者的范围三个方面探讨了封面简介"推销"功能.  相似文献   

15.
副动词是俄语动词的一种特殊形式,学习俄语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否则就会错误百出。所以有必要研究俄语副动词的特殊用法,以便更好地理解和使用俄语副动词  相似文献   

16.
文章探讨如何识别、描写、评估和运用学术语篇中的主体间建构资源。主体间指的是作者对作者和读者交际双方的间接调控。文章认为,Hyland提出的元话语模式能够有效描写和评估学术语篇中的主体间建构资源,并具有实际应用价值。一方面,元话语模式具有系统性,能够对语篇中的主体间建构模式进行有效的描写,从而实现对成品语篇进行主体间层面上的分析。另一方面,元话语模式具有可操作性,能够指导学术写作中如何进行主体间的合理建构,从而培养和提高学习者的主体间意识和自觉运用主体间建构策略。  相似文献   

17.
“语境”的使用已超出语言学,泛化到各个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这种“超语言学”的泛化现象使“语境”的内涵也超出了语言学对其的界定。它已泛化为一种思维方式,成为一种寄生于对象的外在的关联域。学术界对它的使用可分为本体用法、界的用法、异质用法和对话用法。语境的泛化既是2()世纪语言学转向带来的语言学术语泛化的结果,也是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思维变革的体现,亦是学术用语的自然更新现象,与学术界趋同使用时尚的新名词、新术语的心理有关。  相似文献   

18.
作者从对同一事件的两篇不同报道中 ,从关系动词、动作动词、语态及隐喻情态四个方面分析了动词表达意识形态的功能。  相似文献   

19.
英语教材编写应重视作格动词的一价用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语作格动词指既可从施动者的视点对动作进行描写 ,也可以从行为对象的视点对动作进行描写的动词。其特点是 :同一动词既有二价用法 ,也有一价用法。我国学生比较容易掌握这种动词的二价用法 ,但对一价用法却不甚了解。因此 ,英语教材编写应重视这种用法  相似文献   

20.
当代西方翻译学术语是随着翻译学的建立和翻译研究的不断深入而产生发展起来的,具有当代西方学术话语的总体特征。其来源有二:一是借用其所跨学科的术语,二是在翻译研究中新创而成。引入西方译学术语对促进中国的译学研究是非常必要的,引入过程中要对译学术语正确理解,避免误读,避免用中国传统的翻译观去理解和套译,所引入术语的译名应在中国译学的研究领域具有广泛的接受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