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营城市、经营城市土地与营销城市既是我国当代经济发展中三个全新的课题,又是我国城市经济建设中的三个重要子环节,它体现了我国城市资源的不断整合、增值.同时它也是我国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牌形象展现所必经的发展阶段.其中,经营城市囊括了整个城市经济发展战略部署和经营策略,而经营城市土地囿于经营城市的范围内,是城市经营的核心,营销城市则是经营城市实施效果的外向型表现.具体说来,三者的关系如下:  相似文献   

2.
孟海贵 《城市》2005,(6):10-12
一、经营城市的积极作用及其局限性 经营城市说在近10年从国外引进,但经营城市的做法在改革开放后即逐渐推行,而且异常火爆,经营城市在城市经济活动中运用了市场机制,遵循市场规律,调动多方面的积极性,广泛吸纳生产要素,盘活城市资产,对利用各类城市资源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使城市建设特别是房地产开发迅猛地发展起来.但经营城市本身亦有其局限性,经营的主体非城市政府莫属,而经营城市又是一种市场行为,其目标是追求经济效益,政府经营城市难免产生诸多弊端.  相似文献   

3.
经营城市是一个全新的理念,经营城市不仅为越来越多的管理者所认识,而且还在实践中不断地深化、创新.然而遂宁市市中区是一个没有城市的县级区,而经营城市的主体是城市,我们经反复思考,认为遂宁市中区应该认真学习其它经营城市成功经验,抓住当前经营城市的良好机遇,高度重视经营城市工作,提前抓好新城区规划建设,作好经营城市这篇文章.  相似文献   

4.
孙连杰 《城市》2004,(6):39-41
城市经营的出现可以说是城市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要实现再发展的内在必然要求.早在20世纪中叶,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就开始出现城市经营思想的萌芽.我国从90年代以后,国内一些大城市相继在城市建设和管理中探索出了"以路带房"、"以路带危改"、"基础设施建设带动旧城改造"、"市政设施专营权有期限转让"、"发行城市建设债券"等做法,进一步从理论和实践上肯定了城市经营的理念.1998年9月,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会长汪道涵在上海召开的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20周年研讨会上明确指出,今后城市现代化建设要走经营城市的新路."城市经营"和"经营城市"的概念首次在公开的会议上被正式提出.  相似文献   

5.
经营城市是现代城市发展理念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宗潮  魏春军 《城市》2004,(2):33-35
现代城市不但要求建设好、管理好,而且要善于经营.城市不是单纯的投入对象、建设对象和管理对象,而且是可供开发利用的主体.经营城市是现代城市发展理念的创新.  相似文献   

6.
郑连虎 《城市》2003,(1):24-29
中国城市化进程突飞猛进,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城市成为利益主体,城市竞争与城市经营成为必然趋势.从城市之间的城市竞争(主要表现为"行政区经济大战"),到"城市区域竞合"、"城市区域一体化",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经营的三个阶段.几乎所有的城市,都需要脱出自身经营的狭窄思路,在城市经营的三个发展阶段、城市所在的经济和行政区域的坐标上找准自己的位置,以开放的、合作博弈的思路谋划城市经营战略.  相似文献   

7.
近年流行的经营城市理念,属中国城市化理论范畴,包括市政设施产权或经营权、土地使用权、公共设施冠名权等多项内容.但是,由于土地是城市公共产品的载体,以及城市土地资源不可再生的特征和土地资产在城市资产中所占的绝对份额决定,经营城市土地始终是经营城市的核心内容.经营城市理念认为,城市是政府经营性的公共资源,城市政府以业主的身份将城区的土地、基础设施、公用服务设施等资源及资本推向市场,通过城市资本运营,实现城市投入产出的良性循环,以加快中国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8.
城市土地是城市建设与发展中最重要的资产.城市土地作为资本按照市场法则要求进行经营和运作,是城市经营战略的首要的关键环节.如何通过土地资本的最大增值解决城市发展资金问题;健全土地对城市空间和城市建设多样化的承载功能;通过调控土地供应状况来调整城市发展方向和发展规模,增强城市发展潜力,这些则是开展土地资本运营迫切需要回答和解决的基本课题.  相似文献   

9.
经营性用地计划是在经营城市中对商业、旅游、娱乐、商品住宅等各类经营性用地实行控制供应总量和优化用地结构的重要措施,是经营城市土地的关键和基础.加强经营性用地计划管理,对加快经营城市和城镇化的进程,实现城市资源的有效配置及其效益的最大化,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城市的意义现在已不仅在于行政区划,而是经济发展的象征.国家每年公布的中国城市综合实力50强排名,使主导城市生活的人和在城市内生活的人都有了不同的压力和动力.而这些压力和动力,都要考虑三个问题,即谁来经营城市?为什么经营?经营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