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外语教学 (English as Foreign L anguage- - EFL)经历了许多变化 ,在不同的时期 ,其内涵也得到不同的诠释。近年来 ,外语教学已经同跨文化交际紧密地联系起来 ,并成为跨文化交际的一部分。外语学习者有了更多的机会去经历跨文化交际。但一直很少有人涉及跨文化交际下的外语教学对外语学习者认识目的文化的影响。本文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来研究外语学习者对美国人认识的异同 ,调查结果或许有助于跨文化交际的教学和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2.
中国留学生在海外留学期间,特别是初始适应时期(initialadjustmentperiod)所遭遇的困难和挫折主要起因于文化与文化差异。相关的研究和调查结果表明:出国留学生跨文化认知能力和交际能力培养方面的缺失,是导致他们在跨文化交往不同层面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跨文化认知和交际能力的培养对出国留学生跨文化交往的成功具有不容忽视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3.
高校英语教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困扰跨文化交际人才培养的重要因素,在英国学者Byram等的跨文化交际理论的指导下设计问卷,并以河南省高校英语教师为研究对象,调查教师跨文化交际能力现状,发现教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不高。探讨影响教师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因素,指明提高教师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训方向。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跨文化交际的实际出发,利用跨文化的基本理论和大量实例探讨了跨文化的交际语言障碍这一主题,指出了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了解交际对象文化背景的重要性,并且提出了消除跨文化交际语言障碍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5.
基于英国学者Byram跨文化交际理论,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从跨文化交际的四个维度设计问卷,对河南省大学英语教师进行抽样调查和访谈,从调查结果看,高校外语教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有以下特点: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母语文化意识淡薄;跨文化交际过程中跨文化知识缺乏系统性;不善于灵活、有效地运用各种外语教学方法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实施跨文化教育。对此,我们探讨了相应的对策:增强教师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拓宽教师跨文化知识,提高教师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6.
本文用认知语言学的观点分析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存在的障碍以及怎样培养跨文化的交际能力。着重强调了造成跨文化交际障碍的认知语境因素和跨文化交际障碍的文化因素,以及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显性路径和隐性路径  相似文献   

7.
以跨文化交际的基本理论为依据,设计了调查测试卷,对农业院校的750名学生分成4个小组进行跨文化意识和交际能力的测试。调查结果表明:广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交际能力有待提高;跨文化教学对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避免交际失误,提高交际能力大有裨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需要从多方位多层次着手。  相似文献   

8.
论跨文化交际的有效性与策略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跨文化交际的有效性与跨文化交际能力之间的关系,强调了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有助于实现有效的跨文化交际。并以Gudykunst and K im和Lusting and Koeste提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基本元素为基础,提供了相应的策略原则。  相似文献   

9.
英语专业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课程设置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Kim和高一虹的跨文化交际理论为依据,在调查分析我国三类高校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类课程设置的情况后,提出应改革现有课程设置,以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为总体目标,开设跨文化交际课程、多种中西文化比较课程群,加强跨文化交际实践教学,从而形成英语专业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0.
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本文通过跨文化语用失误的分析说明跨文化交际意识的重要性,提出在外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帮助学生实现成功的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11.
跨文化交际中英汉翻译技巧与实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翻译技巧是跨文化语言交际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对一些翻译实例的分析,详细介绍了在跨文化交际中使用频率高的九项翻译技巧,旨在重视英汉翻译技巧的实际运用,提高翻译工作者的翻译水平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2.
跨文化沟通特点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跨文化沟通的特点是:文化的对接难度大;文化距离远近的不同使跨文化沟通的难度不同;习惯与传统的冲突大于理解的冲突;跨文化沟通的成本高于一般沟通的成本;跨文化沟通会造成文化休克现象;会造成双方文化的变异性;同时能全面提升人的本质力量。了解跨文化沟通的特点,有助于把握跨文化沟通的规律,增大跨文化沟通的自由度。  相似文献   

13.
视觉传播符号在跨文化广告传播中的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广告的跨文化传播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国际知名企业、知名品牌,主要是发达国家的产品或企业广告在进入其它国家的广告市场的过程中运用了本土化的手法落地其它国家;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各个国家的企业和产品要走向其它市场,需要广告的相互渗透,跨文化广告要求广告的生产者了解其它国家或民族的经济发展水平、文化、意识形态等等。这两方面传播的过程彼此有共通的地方,可以通过广告直接沟通、对接、共用,也有差异化的地方,可以彼此借鉴、转换,在彼此沟通或借鉴、转换时会有误读现象。  相似文献   

14.
高、低语境文化交际差异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人类学家霍尔从文化的角度把语境分为高、低语境文化,高语境文化里的交际是高语境交际,而低语境文化里的交际是低语境交际,两种语境文化的交际存在着不同的特点和明显的差异。本文对两种语境文化交际的特点和差异进行了对比分析,并提出了对话式交际模式是解决其跨文化交际冲突的最有效的交际模式。  相似文献   

15.
诗歌做为人类观照世界的基本方式之一,用高度精炼的语言、丰富的想象反映了人类对客观物象的认知和感受。论文通过分析中、英古典诗歌中的时间意象,发现中、西方文化对时间的认识既有基于对时间这一客观存在普遍感知的共性内涵,同时又反映了中国思维传统具有整体性与直觉性,而西方文化思维传统具有二分性及逻辑性的文化差异。认识这种文化共性与差异是跨文化交流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6.
经济全球化带来了政治、文化等领域的全球化,不同文化体系间的交流和对话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整合和建构将会催生具有人类共性的文化样式并成为全球自觉遵循的范例。本文阐述了在全球化时代即将来临之际,深入研究跨文化交际的规律和规则的意义,分析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内涵,并提出了获得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委婉语是人类赖以维系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的重要手段。文章拟从语用学角度,运用间接言语行为理论,研究请求、拒绝、评价、建议以及邀请等委婉语的表达方式;基于礼貌原则和合作原则,探讨俄语委婉语表达中违背量、违背质、违背关系、违背方式准则以及应遵守的得体、慷慨和谦逊、赞誉、一致、同情准则,旨在深入地了解中俄文化的差异,避免跨文化交际中不必要的文化冲突。  相似文献   

18.
进入21世纪以来,越来越多来自不同地区、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学生走向学校进入了课堂,教师与各民族学生间的 跨文化交流日益增多。面对来自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教师需具备一定的跨文化知识,才能正确指导文化多样的各 民族学生,才能正确处理好新时代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和谐相处,共同进步。 这是民族地区教师教育发展的关键,也是新时期处理好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以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 代要求。  相似文献   

19.
乌鲁木齐市居民跨民族文化交流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实证研究描述了乌鲁木齐市居民跨民族文化交流状况。通过对居住和邻里交往情况、语言使用和交友情况、民族交往与认同等几方面的分析,认为混合居住模式有助于建构和谐的跨民族交流,从总体上看乌鲁木齐市居民对跨民族交流的态度是积极的正面的。研究在如何有效进行跨民族文化交流,促进各民族的友好交往方面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无论是日常交流还是学术探讨我们都不可避免的碰到隐喻的表达方式。对英语语言中的隐喻的理解和学习有助于我们了解英语民族文化,发现英、汉民族文化的畀同,从而培养跨文化意识、提升跨文化交流的效果。本文从认知的角度提出隐喻识解的图式建构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