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原真性是历史的见证,为人们提供了表述信息源的真实性和整体性,是文化体验的基础和推力,也是文化体验热的基本原因。随着越来越多的文化体验者追求原真性体验,原真性体验经济成为促进历史文化街区商业化的动力。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保留着自唐宋以来形成的坊巷格局,其建筑群落与民俗生活相互渗透融合,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原真性的内涵。但原真性强调整体文化因素的完整性与原生性,历史文化街区在原真性保护上存在的问题将影响历史文化街区的可持续发展与经济价值的提升。因此,需要保持历史文化街区的原真性,避免商业开发的无限度发展对原真性的潜在破坏,以创新的方式处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才可赢得商业化和社会效益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2.
山西晋祠是我国历史悠久的集建筑、园林为一体的宗祠园林,具有较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在介绍晋祠概况的基础上,从山水格局的保护、祠内建筑的保护、植物的保护等方面,对该历史园林的保护和利用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历史园林的保护利用措施,旨在探索宗祠园林如何有效地保护其历史原真性、文化性和完整性,协调好保护与利用的关系,更好地将历史园林与现代景观融合,提升其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3.
民族村寨是一个由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构成的组织严密的社会文化有机体。为有效促进旅游可持续发展,必须保护民族民俗文化和文化空间,坚持原真性原则和“文化自觉”,并通过新农村建设、历史保护、产权管理等制度设计和政策措施加以保障。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城保护与西部大开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归纳了中国古城的历史特点;提出了现今在历史古城保护方面诸多认识上及做法上的新问题;指出为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保护古城,须遵循四性原则原真性,整体性,可读性,可持续性.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掀起,如何有效地保护西部地区的历史文化遗存,进行历史保护的教育,以及筹集必要的保护资金,已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5.
文化遗产开发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可以带动文化遗产地经济的发展,促进文化遗产地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另一方面,文化遗产地的开发也引发了文化商品化、文化变迁等问题,使得文化原真性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中不断缺失,所以,必须对文化遗产进行保护性开发策略,保护其文化的原真性,使文化遗产实现可持续发展,从而提高游客对文化遗产地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在各个城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开发的过程中,在街区历史建筑的拆迁与保护问题上一直存在争议,而争议的焦点又集中在历史建筑的"原真"与"模仿"上.从长远看来,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开发应与一般的旧城改造区别开来,要与纯粹的旅游开发区别开来,也要与主要追求经济效益的商业街区别开来,要充分考虑保护历史文化街区中文化遗产的"原真性、整体性、可读性和可持续性".保护与开发应使历史街区的历史文化价值得以张扬和突显,而不是使其历史文化价值受到破坏.  相似文献   

7.
世界遗产,特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财富。作为世界遗产,它和保护历史文化环境有同样的要求,但更严格。所采取的保护手段与方法必须符合国际公认的标准。要有“原真性、整体性、可读性和可持续性”等四性要求。  相似文献   

8.
文章探讨中国语境下的城市历史保护。通过取样研究中国的三个历史街区,作者分析了"局内人"和"局外人"在理解原真性、集体记忆及其空间表述上存在的差异,同时关注在东西文化的差异背景下,城市历史保护所面临的相似的问题。文章详细论述了具有文化敏感性之叙事方法,并论称从公众史学解析城市景观,代表城市历史保护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文化多样性、可持续性、原真性既是文化遗产领域相互关联的重要话语,也是文化遗产保护最基本的原则。文化遗产保护的目标是确保不同文化享有平等的可持续发展的机会,即让文化多样性状态得以延续,包括原真性在内的文化遗产保护原则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探讨与实践,推动了文化遗产保护认知的深入与观念的改变,促进全球文化遗产界进入(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合并进的新阶段,这样的时代背景催生了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它既标志中国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与国际体系的接轨,更标志着中国文化的"传统回归"。  相似文献   

10.
平遥古城的原真性保护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真性是验证文化遗产的重要原则。根据“世界文化遗产”的概念、原真性的含义,探讨了平遥古城原真性保护中注意的几个问题:维护古城的原真痕迹;保持古城应有的人气;合理利用资源、保持社会稳定发展。正确处理社会发展与原真性保护的关系,使平遥古城走向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11.
文章在文献资料和田野调查的基础上 ,对南诏遗留白族古村“诺邓”的传统文化和自然生态现状进行分析、评估 ,进而提出保护、建设古村的具体项目和措施 ,旨在为村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探索一种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重庆”之名,由南宋光宗于1189年升潜藩之地恭州为府时所取。但关于取名原义,自来有二说,一日“二庆之间”,但考之史籍,“二庆”得名比重庆更晚;一日“双重喜庆”,但史书记载"-3时并无“双喜”。因此都与历史记载不合。而光宗受禅登基,其心理压抑,偏好“重”字。考“重庆”一名,出典于《诗经》郑玄笺,其含义与光宗个人及历史背景相合,故为取义之本。  相似文献   

13.
《故事新编》中的“油滑”是中国现代启蒙主义历史小说的一种艺术形态和美学风格,它集中体现在小说话语形态、情节模式以及叙事意象上的创新变异,是鲁迅对传统历史小说写作模式进行的一次成功的个人性突破,对现代历史文学创作来说极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某些"台独"学者为了替自己寻找历史根据而称郑经在台湾"独立建国";中国大陆也有人"以古鉴今"而说郑经是分裂国家的"台独分子".对此,不断有学者依据史料加以质疑和辩驳.近年新发现的郑经<东壁楼集>中的近五百首诗,呈现一位继承其父郑成功遗志和"遗民忠义精神",始终奉明正朔,矢志抗清复土,时而孤独消沉,时而慷慨激昂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这是郑经并非"台独分子"的佐证.对历史人物的判断要慎重,与某些"台独"学者针锋相对地争夺对历史、文化的阐释权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15.
易学是国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宋代即有“易学在蜀”之说;同时,“蜀学”一词也在此时形成。根据各个历史时期蜀易的表现,说明有独创精神和包容特性,足以体现蜀学以易学为旗帜。  相似文献   

16.
帝尧时期广泛流传的《击壤歌》,已被历代学者借用为太平盛世的赞美之辞。“击壤”一词内涵丰富,不但描述了农民耕作的实景,而且象征了帝尧统治的圣明。史载尧都平阳,今山西临汾周边仍留存着丰富的击壤遗迹。今年暑期,笔者深入临汾市康庄和席村两地调查访谈,发现击壤遗风已经成为民众对地方历史的一种认同记忆。重读《击壤歌》,我们依然能从中受益,它对于和谐社会和低碳生活都有借鉴意义。文章结合文献记载和田野调查,探讨帝尧时代歌“击壤”的现代民俗意义。  相似文献   

17.
论述了新文物保护法的制度创新,如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制度、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制度、馆藏文物管理制度、民间收藏管理制度等。同时,还论述了新法的一些不足之处并提出立法建议,如“文物”概念的立法完善、保护文物“原真性”原则的立法完善等。  相似文献   

18.
"忧患"意识不仅是一种人生态度,亦是一种历史思想。它最早渊源于《尚书》,与"殷鉴"思想、"先王"观念紧密相连,三位一体,共同构成了《尚书》历史功用思想,予后世以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9.
保安族是甘青特有民族之一,有着特殊的民族历史进程。保安族花儿因保安令及其独特声调使之在河州型花儿中个性突出;保安族花儿的习成及特色与该族群的地理演变和历史进程有密切关系;同时,保安族花儿艺术的习成又影响了保安族语言。  相似文献   

20.
试析波普否定"历史规律"的推导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波普认为人的自由意志极大地影响了历史客观进程,从而导致了历史过程无客观的规律性。他坚守线性因果规律观,否认趋势是规律的特殊形式,否定“历史规律”的客观性和可能性。他认为规律应该具有普遍有效性、重复性、可检验性,然而人类历史过程是一个不可逆的单一的历史过程,历史科学中的假设是对特殊事件的猜测,是不可检验,不可证伪的,所以没有一条贯穿社会历史过程的规律。他还给出了由“纯粹的逻辑理由”可推知历史无规律可循的逻辑论证,但他的说法却难以自圆其说。从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纯逻辑理由”等方面分析波普否定“历史规律”的推导模式,可以发现因波普将证伪主义方法论、因果律和知识的作用绝对化,使其否定“历史规律”之说有失偏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