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端午节习俗的边缘化和我国传统节庆文化的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端午节是我国三大传统节日之一,它承载着丰富的节日文化内涵,并发挥着特殊的民俗功能。然而,现今的端午节等传统节日文化却在慢慢衰落甚至消亡。端午节文化衰落是其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为了传承传统节日中优良的民俗文化,必须建立传统节日文化的保护机制,加强传统节庆文化的创新与开发。  相似文献   

2.
从“端午节保卫战”说起前不久,一个震惊国人的消息传到国内:由韩国申报的江陵“端午祭”,于巴黎时间2005年11月24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传说及无形遗产著作”。一度沸沸扬扬的中韩“端午节申遗”之争,终以韩国的胜利而告终。非物质文化遗产反映一个民族和国家  相似文献   

3.
记得2004年的端午节前夕,我从报纸上看到这样的消息,说韩国已将端午节列入“国家遗产”名录,并将向联合国申报“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作为我国端午节由来地的岳阳市十分震惊,急忙表示要“捍卫我们的端午节”。《人民日报》也有报道说,在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试点工作交流会上,中国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焦虑地说:“有着悠久历史的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如果国外申报成功,我们该有多么尴尬?”他指出,目前中国正加紧考虑将所有的传统节日打包,集体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的“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传统节日是活的民族文化,是传统文化的载体和结晶,近年来关于传统节日文化淡化的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在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更好地保护传统节日、促进传统文化发展的实践还存在着诸多困难,本文从传统节日困境产生的原因和当今社会发展的现实着手,提出了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5.
据报道,在韩国已成功将类似中国端午节的“端午祭”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后,中国人开始认真审视自己端午文化的保护价值;在韩国拟将与中医颇有渊源的韩医申报世界遗产,中国也开始研究中医的申遗问题。这让人联想并思考:我们的文化保护为  相似文献   

6.
保护传统节日文化遗产与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传统节日是一宗重大而又占有特殊地位的民族文化遗产。它是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和集中展示方式,也是一种隆重举行的标志性民族文化。保护好传统节日,能促进人际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有助于达成人心与精神的和谐,从而产生社会和谐的强大文化动力。传统节日保护也有利于我国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巩固民族团结,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在社会转型和全球化背景下,传统节日文化的复兴与创新是弘扬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契机和有效方式。鉴于目前我国法定节假日体系的实际情况,保护传统节日文化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是给除夕、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主要传统节日增加法定假日。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反复强调要“突出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形成新的节日习俗”,并将传统节日列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要传统节日是中华传统节日中最具广泛性与代表性的节日,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元素。但是由于受到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社会发展对节日文化功能的消解、城市化以及西方节日文化的冲击等因素的影响,重要传统节日文化的继承创新在时代发展中陷入了困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既是探讨新时代重要传统节日文化继承创新价值的标准,更是探索其路径选择的方法指南。因此,新时代重要传统节日文化继承创新要强化重要传统节日的载体功能、重塑文化功能、统筹城乡节日文化资源以及弘扬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8.
我国传统节日文化是各民族在其历史长河中逐渐积淀而成的民族瑰宝,对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有着特殊重要性。随着城镇化的推进,传统节日文化在农村文化建设中面临着节日氛围的淡化、传统节日商业化等新的挑战,传承与发展传统节日文化需要发挥政府的引导和支撑作用、充分利用媒体力量、鼓励农民自觉提高文化素养、挖掘农村特色文化、创新传统文化、保持传统节日文化的生命力,从而更好地丰富我国农村文化建设内涵,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9.
端午节是我国古老的传统节日,至今各地存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中国的端午节习俗于唐朝传入日本民间并流行至今,其主要表现形式为:在门口插菖蒲和艾蒿;洗菖蒲浴;供奉粽子和柏饼;悬挂鲤鱼旗;等等。端午节在日本传承的过程中发生了流变,先后演变为男儿节、儿童节,节日庆祝形式也在发生变化。日本对端午节等传统节日民俗文化的高度重视与保护值得我国借鉴与学习。  相似文献   

10.
传统节日的复兴与发展正受到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传统节日放假,只是给过好节日提供了条件,传统节日能否"回归",关键还在于节日的形式和内涵是否适应人们的文化需要。以端午节为例,端午节经历了从"恶日"到"节日"的转变,其文化内涵由驱毒禳灾发展到纪念圣贤。端午节千年的风俗流变说明了以民俗为主的传统节日,必须适应民众生活需要,这就要求我们要重视传统节日的现实意义。传统节日的"回归"与兴盛必须走创新与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1.
中日端午民俗文化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端午节是我国古老的传统节日,至今各地存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中国的端午节习俗于唐朝传入日本民间并流行至今,其主要表现形式为:在门口插菖蒲和艾蒿;洗菖蒲浴;供奉粽子和柏饼;悬挂"鲤鱼旗";等等.端午节在日本传承的过程中发生了流变,先后演变为男儿节、儿童节,节日庆祝形式也在发生变化.日本对端午节等传统节日民俗文化的高度重视与保护值得我国借鉴与学习.  相似文献   

12.
“如今,城市的发展对传统文化的忽略、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以及商家对洋节的炒作让人们对传统的年俗文化越来越消褪,中国应当尽快启动春节申遗工程。”春节将至,南京大学民俗艺术研究所主任、中国年俗文化研究资深专家陈竟教授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激动地表示,。中国现在还不启动春节申遗工程,还要待到何时?”对于春节这个中国传统节日中最普及、最盛大、最隆重的节日,已引起越来越多的人士的关注,老南京春节间又是如何一副景象呢7.本期我们特邀许亚洲先生为我们准备了从。小年”到。年初五”之间老南京丰富多彩的节日生活图。  相似文献   

13.
风水申遗:前景不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方面是风水申遗的艰难努力,另一方面是不绝于耳的质疑声如果不是受到韩国、日本风水申遗的"威胁",中国人可能不会在风水申遗这条路上走得如此心焦。中国民间风水申遗第一推手,中国建筑风水文化专家委员会秘书长、研究员徐韶杉,每当谈起风水申遗这件事,都会反复强调:"风水申遗,不简单是申遗的问题,它的背后是国家文化主权的问题。韩国人已经注册了端午节,风水这个事稍不留神就要被日韩申请去了。"  相似文献   

14.
中韩两国都有相同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比较两国的端午习俗,不难发现二者在起源、习俗以及文化内涵、举行目的、保护与传承方式等诸多方面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5.
端午节民俗文化特色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端午节是中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 ,人们为这一节日发展了各种节俗 ,并赋予了它多重的文化内涵与特色。在这些特色中 ,最为突出的就是它的原始信仰遗留特色 ,农业文化特色和爱国主义特色 ,它们共同构成了端午节民俗活动文化内涵的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节日是我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传承着中华民族的精神。随着经济日益全球化,传统节日文化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冲击而日渐衰微,我们应该对传统节日文化进行保护和传承。文章首先从视觉传达的角度对传统节日符号进行分析、归纳,挖掘其背后的深刻内涵,然后研究其造型形态,最后探讨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对弘扬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具有最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侯景娟 《老友》2010,(6):17-17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华民族传统的节日——端午节。端午也称端五、端阳。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等。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  相似文献   

18.
翁敏华 《今日南国》2010,(10):44-45
今年过端午节不寻常:这是它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之后第一次过节,又恰逢世博之年,有许多客人来家里。韩国的“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认定为“非遗”后的5年里,几乎年年都有许多国际友人在节日期间到江陵去,考察端午节庆文化,与韩国人一起过节。今年上海也是如此。世博园区营造了浓厚的端午节气氛,而且园里园外联动,藉此民族传统节日来临之机,很好地展示了中华文化之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19.
随着新一批世界遗产的申报成功,中国的“申遗热”陡然升温。思考“中国式申遗”背后的问题,是重点关注所在。在中国出现“申遗热”的背景下,对“中国式申遗”进行了深入解读,阐述了“申遗”的本质,分析了日益膨胀的“申遗热”产生的原因,以及“中国式申遗”潜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与办法,旨在更好地保护和利用世...  相似文献   

20.
端午节的文化精神主要包括遵从自然律令与应对灾异的生活智慧,忧国恤民、舍身赴难的爱国精神和正直峻洁、刚正不阿的人格风范等主要精神。这些精神凝聚了中华民族的理想与智慧,在文化传承与保护中值得珍视。端午节的文化保护有多种措施,如挖掘多种物质文化载体的文化意义,恢复传统民俗中的趣味性行为,以及旅游开发。更为重要的是,把端午节设定为法定节日,可使端午节俗充分融入到当代人的生活观念与生活方式之中,使之成为当代生活的一种重要节日形式,从而在日常生活中传承其节日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