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徐世博 《学术交流》2007,(7):166-168
库尔特.冯尼古特虽被誉为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家的代表之一,但他的作品中却往往蕴含着明显的现代性。小说《猫的摇篮》,在游戏般的情节脉络,片断式的表层结构和元小说的叙述模式的后现代框架下,采用象征手法反复突出"猫的摇篮"这一意象的虚无特征,揭示了他对荒诞世界里现代科技的无节制发展所导致人的日趋异化及人类生存状况恶化的忧虑,显露出现代性的痕迹。后现代与现代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又不同于现代主义。后现代在对现代的背离和叛逆的同时,对其进行了有选择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史铁生的创作一贯关心人类生存的意义 ,执着思考关乎人类生存的一系列根本问题 ,如人在何处、我是谁、人的命运、人本困境、人生意义等 ,因而弥漫、贯穿着对人类的终极关怀精神。这种精神对我国思想文化建设以及人们的精神生活有着多方面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3.
约瑟夫·康拉德(Joseph Conrad 1857-1924)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的一位杰出的小说家。他一生创作了13部长篇、8部中短篇小说集及大量散文随笔,其中以海洋异地为背景的小说是他全部创作的精粹,它们以诡谲粗犷的原始风情与深邃幽微的心灵探索为Conrad赢得了“海王”的声誉。 康拉德是个优郁的海洋作家,他的小说是依海上生活的回忆写成。康拉德作品深刻而完整的价值构成在于他始终以生命主体为关注对象,在真实自我与生存意义的价值评价中把人的原始情感模式、非理性心理与虚无幻灭情绪交织在一起,形成独特的创作视点及构架——原始主义与现…  相似文献   

4.
J·D·塞林格的小说中弥漫着一种浓重的绝望气息,显现出强烈的死亡情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参战经历,使塞林格目睹了世界上最惨烈、最频繁的死亡场面,因而在塞林格战后的小说中我们感到越来越浓重的绝望与死亡的气息.如果说是由于战争的残酷而使塞林格的小说具有了死亡情结,那么,他独特的宗教取向则是他对死亡恐惧的一种变形的摆脱和超越.也许是东方宗教中的清净顿悟、生死轮回等观念可以使二战后备受精神折磨特别是死亡困扰的塞林格得到精神上的宁静与解脱,他接受了包括道教、禅宗、瑜伽以及吠陀等因素在内的东方宗教,并在他后期的小说中极为明显地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5.
布洛赫在著作《乌托邦精神》一书中,通过对宗教思想的批判性解读,重新定义了他者、弥赛亚等宗教概念,指出人之未来性的获得,归因于对现存的虚假世界被废弃后完全他异性的他者美好世界的预见与盼望。他者作为植根于人性内部的乌托邦精神的超越性和创造性的表达,能给予所有我们曾经在神化的人身上渴望得到的事物以适当的深度,只有他者才能动态地表现和揭示出人的普罗米修斯乌托邦特性的全部。由此,布洛赫在颠覆性意义上继承了“宗教遗产”,救赎回具有创造性元素和奋力带来“新”的问世的人的乌托邦精神力量,构建起希望的形而上学,即乌托邦哲学。乌托邦哲学是祛除恶世界的革命的灵知。今天,我们对布洛赫乌托邦哲学框架下宗教批判的重新审视,有益于为世界上苦难与绝望之后的人们重聚起希望的碎片,确立起生存的终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创作中,余华走上了备受煎熬的精神苦旅,但在他的精神旅途之中,我们还发现了他思考得不完备之处,也就是他对人类存在认识的局限:他对暴力与死亡的迷恋,使得其作品在指证苦难存在时让读者感到压抑和绝望;把"活着"当成最高目标,让人的存在缺少了超越与自由;而一味用忍耐来和这个苦难的世界和解,更让人感到福贵内心的麻木,一个麻木的灵魂是不能也不该成为一个"真正的中国人"的.  相似文献   

7.
杨东 《学习与探索》2012,(8):129-132
菲利普·罗斯在他后期的小说创作中表现出对现实的极大关注,作品都是以社会现实和历史事件为背景,小说中主人公的悲惨命运折射出整个美国社会潜在的生存危机。为了突出这一主题,作者对传统的后现代主义的叙事手法进行了创新,把时空穿梭和叙事浓缩等手法融合在一起,在作品中表达了对人类命运的关怀和忧虑,这一时期也是菲利普.罗斯小说创作的重要转型时期。  相似文献   

8.
王金胜 《唐都学刊》2005,21(1):132-135
莫言的小说继承并新创了民间传奇的文体、艺术表现手法与创作型模,他以传奇化的形式叙奇记异,存蓄情感,传达对历史、现实的深刻思考和对人类生存、人性状况的执著关注.  相似文献   

9.
余华小说有无限言说的可能性.余华小说是人的存在境况的寓言.整体上是关于人类生存境遇和生存方式的未来可能性的想象.余华小说给出的是一个存在性的主题--"活着",出示的是人的存在境况--"活着的可能性".在时间的线性流程中,余华通过人物的不幸遭遇和生命姿态的展示,向我们出示了人生的可能性,生存的可能性,存在的可能性,让我们看见了我们的世界和我们自己.这一存在性主题意在说明,在世界的结构中,在时间性结构中,人生在世,就意味着要不断地失去亲情,不断地失去亲人,不断地失去自己.他的小说预兆着我们的未来.  相似文献   

10.
黑格尔自己在他较晚的年代里,把《精神现象学》称为他的发现的航程。但在序言中,他使人想起它是世界精神的《奥德赛》。他自己没有提到奥德修斯或者运用这个形象。关于他确实说到的某些东西,我在评注中已经提出,《精神现象学》是世界精神的教育小说,是关于世界精神的发展和教育的小说。但是把它与《奥德赛》加以比较,并不亚于与歌德的《威廉·麦斯特》相比较所具有的启发性。为了寻求得以和平安居的家园的过程中,人类的精神遭遇一次又一次的失败,经历着各种冒险活动,其中有许多是异想天开的,但并不意味着好象每一次  相似文献   

11.
李峰 《求是学刊》2007,34(2):139-144
就经学与史学的关系而言,王夫之打通了经史之间的界限,使经学与史学在他的学术体系内最大限度地实现了交融。大量史实的引入,使他的经学见解变得更加生动和深刻;同时由于有经学观点的指导,使他的史论显得更加有条理和富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柯贵文 《学术交流》2004,(4):152-156
称曹禺为青春型作家,是因为代表其创作最主要成就的四大名剧都完成于30岁以前,因而都带有鲜明的青春期特征:青春期的激情形成其创作的情感动力机制,青春期对人生与社会的探索形成其剧作的基本冲突。它们寄寓着作家对社会人生理解的同时也构成一部作家个人的精神成长史。随着青春期的结束、社会化的完成,作家的创作也走向了衰退。  相似文献   

13.
"谪仙"成为李白的社会角色既是当时所形成的"谪仙"形象与李白客观条件相契合的结果,更是李白主动投入其中并积极扮演的结果."谪仙"角色为建功立业的仕途雄心提供了合理化、使命化,长安三年和其后的二十余年李自在扮演"谪仙"角色的过程中不断寻求实现仕途雄心的机会,成为影响他命运的主要因素,也使得李白这一个体在当时和后世成为一个极具文化意义的符号.  相似文献   

14.
佐虓 《学术交流》2006,(6):142-144
陶渊明的诗文与高洁的人格在当时就为人们所称赞,这与他儒道杂糅的思想和人生经历是分不开的。他的诗文为人们描述了一个令人神往的田园世界,他的人生与心路历程为后来者提供了借鉴,后代作家更是从他那里寻找到了精神上的力量。可以说,陶渊明为中国传统隐逸风气的形成开了先河。  相似文献   

15.
木斋  尚雪红 《求是学刊》2012,39(3):104-109
陆机应是南人中写作新兴五言诗的第一人,其五言诗风格和成就,是陆机入洛学习和仿效曹魏文化的结果;陆机代表作《赴洛道中作》,应是陆机多次赴洛中的晚年之作;陆机对曹植代表的建安诗风的模拟仿作,正是陆机对曹魏文化学习和模拟的结果,其中对十九首的拟作,也应该是陆机在北方生活了相当长时间之后的作品,而非陆机赴洛之前所作.  相似文献   

16.
吴琪 《唐都学刊》2012,28(3):111-114
巴赫金的时空观表现在他的"时空体"理论中,他对时间与空间的看法凸显出较浓的现代特色。巴赫金在整个《希腊小说》中将自己的"时空体"观点表现得非常具体,小说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成为巴赫金显现自己"时空体"的载体,他的这种分析丰富了小说理论的基础,也是独立自由精神的体现。  相似文献   

17.
王正 《唐都学刊》2013,29(1):53-58
舜在中国历史上堪称第一个人格形象完整的人,他的故事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哲学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在现代社会仍有启示意义。首先是父子关系的问题,舜的父亲因为偏爱不是个慈父,但舜秉承着父子天性的认识,以不变的孝心来对待父亲,最终得以处理好父子关系。而兄弟之间因为出现了继承权之争,即利益问题,所以舜的弟弟象一直想杀死舜,但舜坚持兄弟之间的血缘亲情,始终以让的美德来感化兄弟。舜对于夫妻关系,认识到其中的异姓和异性问题,因此"内行弥谨",谨慎地与妻子相处,最终得以使家庭和睦。  相似文献   

18.
李健彪 《唐都学刊》2011,27(2):86-91
问永宁先生的论文《论常遇春的信仰与族属问题》没有拿出新的资料,其推测性的结论完全建立在一知半解的猜测之中,逻辑混乱、概念错误、缺乏回族常识是这篇文章不能令人信服的主要原因,较对原文中所有的论据一一反驳,并通过常遇春后裔、家谱等论据证明常遇春为回回人无疑。  相似文献   

19.
李鹏 《学术交流》2003,(11):160-163
郁达夫是中国现代文学上典型的情绪化作家,他的艺术创作以伤感忧郁的浪漫风格为人所瞩目。童年经验对一个人有着很大的影响,对于郁达夫来说,童年经验尤其是对于爱的缺失和贫穷两方面的童年创伤经验,影响了他人格气质的形成,并成为他艺术创作的重要动因,同时也是其艺术创作魅力的底蕴所在。  相似文献   

20.
肖建杰 《唐都学刊》2005,21(1):112-116
日本观既是张学良政治思想的重要内容 ,又是其政治思想发展的制约因素。张学良一生基本是恨日、抗日 ,但不同时期他对日本的认识又不尽相同 ,正是这种不同直接影响了他政治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即由激进到退步再到激进的演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