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道国 《社科纵横》2006,21(8):40-4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又提出了明确的措施。那么,“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如何提出的?它“新”在何处?如何建设?本文作了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2.
《探求》2006,(6)
番禺区认真贯彻中央“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为目标,在城市化快速推进阶段,先行一步,大胆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模式。2004年,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简称“二十八条”),按照农村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的“三化”战略,系统地提出了番禺今后一段时期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主要思路。2006年9月,又结合中央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以及区的实际情况,对“二十八条”进行修改完善,出台了《关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相似文献   

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现实需要,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根据中央阐明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义、内涵、方针、思路和提出的战略部署、各项措施,同过去相比,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鲜明的时代性  相似文献   

4.
“保护伞”     
《今日辽宁》2014,(3):14-15
“逐步减少或取消产粮大县县级保费补贴”、“不断提高稻谷、小麦、玉米三大粮食品种保险的覆盖面和风险保障水平”、“鼓励保险机构开展特色优势农产品保险”……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就今后中国农业保险发展作出诸多详细部署。  相似文献   

5.
《社科纵横》2018,(2):17-21
改革开放以来,中共中央分别在1982年—1986年、2004年—2017年两个阶段先后出台了19个"中央一号文件",作为指导农村改革的珍贵的历史文献,19个"中央一号文件"历史的体现出随着党在农村改革主题的嬗变,党在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思想上演变发展的历史轨迹。两个阶段出台的"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想充分体现了坚持继承和发展创新两个特征,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为新时期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6.
谷雨 《今日辽宁》2007,(1):14-17
2006年10月,“沈北新区”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成立。按照国家有关部委批复沈北新区的要求,新区将成为综合配套改革的试验区、产业创新的先导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示范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先行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重要增长区。沈北新区一经创立,就备受关注。为此,本刊记者专访  相似文献   

7.
陕西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人才困境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泳  马晓琴 《唐都学刊》2006,22(6):82-84
陕西是一片充满希望的热土。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事业中,我们既要认识到我省已经具备发挥人才资源作用的诸多有利条件,又要实事求是地面对我省农村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方面存在的发展困境、人才资源服务农村等方面存在的互通困境、乡村人才开发方面存在的认识困境。要摆脱这些困境,加快我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步伐,就必须树立科学的“大人才观”,构建纳贤育才的合作平台,建立健全规范的乡村人才培养、使用和管理运行的新机制。  相似文献   

8.
2004年,在久违了18年之后,中央一号文件重新回到农村,条条好政策都是为着农民增收。年终盘点:我国农业取得了令人鼓舞的好成绩,全年粮食总产量4695亿公斤,比上年增产388亿公斤,增长9.0%,扭转了1999年以来连续5年下降的局面;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936元,实际增长6.8%,是1997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虽说是“政策好,粮价高,人努力,天帮忙”,但是,天气好坏非人力可以掌控,巨大的政策效应。却是有目共睹的。所以从去年底开始,大家就在关心,丰收了,增收了,新的一年还有没有一号文件?好政策会不会变?今天,中央一号文件的发表,给全国农民吃了一颗“定心丸”,送上了一份厚重的春节礼物。纵观2005年  相似文献   

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时期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如何在中国传统文化积淀深厚的农村社会环境中,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和谐新农村,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通过对中国传统孝文化在中国农村社会结构网络中的特殊纽带作用的考察,并结合部分农村现实情况,探讨了传统孝文化在新农村和谐社会建设中值得挖掘与发挥的积极作用和功效。  相似文献   

10.
十七大报告中在谈到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说,要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笔者认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这9个字,发展了我们党在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新农村建设的总的要求——“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进一步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提供了解决手段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