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如何正确确定收益型房地产的年净收益和还原利率角度,来分析探讨房地产收益还原法的实际操作性。文章首先从收益还原法的概念出发,论述了该法的实质、适用条件,并归纳总结出两个通用的计算公式,分析探讨了收益型房地产年总收益和年总费用的构成及其求取、还原利率选取的四种适用方法。其中明确了安全利率,给出了风险调整值的范围,界定了投资品质因素,指出了多种投资收益率,并分清了复合收益率  相似文献   

2.
利率市场化要求银行能按风险来确定贷款利率.运用基于期权定价理论的KMV模型来得到公司的预期违约率和违约损失,从而能合理地确定贷款利率.KMV模型特别适用于银行对上市公司的贷款定价.  相似文献   

3.
利率市场化是指金融市场资金供求双方自主确定利率水平的利率决定机制。目前我国利率市场化程度还比较低,主要表现在:利率管制程度高、利率调整不灵活、缺乏有效的基准利率和利率运作主体行为不规范。为此,我们必须从宏观经济环境和微观经济主体两方面进行改革,以降低利率市场化改革成本,促进利率市场化目标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4.
笔者对吉林省农户与非农户民间借贷的利率,以及吉林省各地区民间借贷的利率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吉林省民间借贷利率的合理确定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利率衍生证券定价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率衍生证券的定价可分为传统的定价方法与考虑利率期限结构的定价方法 ,传统的定价方法不考虑债券价格运动的特殊性 ,应用布莱克—斯科尔司 (Black&Scholes)公式进行定价 ,或者利用布莱克 (Black)推广的期货期权定价公式进行定价。考虑利率期限结构的定价方法则对债券价格运动所确定的整个利率期限结构给予充分描述 ,然后利用其来确定期权价格。考虑利率期限结构的定价模式主要有套利定价模式、均衡模式、鞅模式等。各种模式均有其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6.
利率的可控风险和不可控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Markowitz度量风险的方法,定量研究利率风险的来源、分类、影响和管理.将利率风险分解为可控风险和不可控风险.认为利率的可控风险与资本市场波动有关,可通过套期保值方法避免,可能产生正、零或负的期望收益.利率的不可控风险与资本市场波动无关,无法对冲,而且带来正的期望收益.影响最优投资期望收益的不是可控风险,而是不可控风险.当利率的可控风险为零时,利率可看作外生变量.利率确定或完全市场情况下利率没有不可控风险.  相似文献   

7.
我国利率的市场化与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我国利率市场化已经进入实施阶段 ,利率开放以后中央银行用什么办法来引导利率 ?这是当前金融宏观调控所面临的重要问题。阐明了我国的利率放开不是单纯地为利率放开而放开 ,主要是为了增进资金的使用效率 ,更主要的是市场本身所具有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要求政府使用“看得见的手”加以调控 ,更何况利率本身就在货币政策中充当一个重要角色。提出了利率放开后 ,我国央行宏观调控引导市场利率应建立两个机制 ,一是建立一个基准利率市场 ,使这个市场形成一个巨大的资金蓄水池 ,使央行利用这一蓄水池调剂着各商业银行的拆借利率 ;二是确定贴现率和伦巴德贷款利率的影响 ,使它更多地成为控制利率的政策工具  相似文献   

8.
中国金融市场基准利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参照国外金融市场确定基准利率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了在中国目前管制利率下,以无风险、市场化和反映整个社会资金供求为标准,衡量并比较了金融体系中各类利率承担基准利率地位的合理性,提出了以银行间市场回购利率作为短期利率的基准,并对利用银行间现券市场的国债到期收益率作为长期基准利率提出了建设性构想.  相似文献   

9.
破茧而出 从2004年10月29日以来,利率走出下降通道,形成上升拐点后,已经第4次上调存贷款利率,每次0.27%,尽管幅度不大,但银行业存贷款利差大,对贷款人心理影响十分明显。这些年随着银行间房贷业务竞争激烈,各大银行在加息背景下开始竞推固定利率房贷业务。固定利率是相对于浮动利率而言的,在约定期限内确定贷款利率,不随利率的变化而改变。当此轮加息周期开始后,许多房贷族开始倾向于选择固定利率房贷。  相似文献   

10.
我国国债市场化改革与市场基准利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准利率是金融市场的核心,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速度的加快,市场基准利率的确定成为一个令人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根据国债利率充当基准利率的客观机理分析了国债市场利率成为利率市场化中最佳基准利率的必然性,指出目前我国国债利率具备了成为市场基准利率的基本条件,但国债利率要真正成为基准利率,还必须在实践中进一步夯实基础条件。提出了今后发展的具体措施:完善国债一级市场;逐步推出国债创新产品,提高国债市场流动性;扩大国债发行规模,加大国债发行计划性和透明性;扩大一级交易商参与主体等,以实现国债利率的基准化和市场化,加速利率市场化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1.
用持续期管理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率风险的控制与管理已成为当今国际金融领域的重要课题.本文主要介绍利率风险管理的一个重要工具(持续期),并通过分析得到结论,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系统内引进持续期工具还面临一些重要挑战,如贴现率、利率结构和各期现金流量的确定以及对持续期进行调整的手段和成本等.  相似文献   

12.
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作为疏通货币政策传导路径的关键手段,最大特点是引入中期借贷便利(MLF)作为“利率锚”。以LPR新机制改革为切入点,运用OLS、TVP-VAR模型验证以MLF为“利率锚”的有效性,构建VAR模型探究市场化“利率锚”的最优选择问题。结果表明:LPR新机制下从贷款基准利率到MLF政策利率的“换锚”改革仅仅实现初步市场化,“利率锚”的市场化程度对货币政策传导作用尤为重要;从基准性和稳定性两个方面比较分析Shibor、Repo和DR 007三种备选利率,确定DR 007为市场化“利率锚”的最优选择,加深“利率锚”市场化程度,提高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有效性,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3.
银行利息是调节国民经济的重要杠杆。本文针对我国在发挥这一杠杆作用上所存在的问题,从如何认识利息的性质,如何设计和运用利率等方面,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并对按行业确定利率,按企业浮动利率,以及把利息计入成本等主张和做法,提出了自己的不同意见。  相似文献   

14.
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如何合理确定贷款价格,是当前中国农村信用社面临的主要难题之一。其服务对象是农户及农业生产,而农业是弱势产业,农村的担保和保险等中介机构均不发达,员工素质相对不高,内部控制制度落实不到位,会计数据不准,如果直接使用国外常用的利率定价方法,许多项目无法获得准确数据。在对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定价方式、利率定价机制存在的问题,以及国外银行常用贷款利率定价方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中国农村信用社贷款的具体特点设计出一种新的贷款利率定价方法——基准利率加成定价法,阐述其设计内涵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正> 利率是资本借贷的价格,也是调节投资的重要杠杆。利率水平制定得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发展规模与速度。所以,利率问题在经济理论研究领域中始终居于重要的地位。但是,在我国由于传统体制的深刻原因,一直没有把对利率问题的研究摆到应有的位置上,特别是对影响利率水平深层次因素的研究几乎还是空白。本文试图通过对资本启动效应的探讨,揭示利率变化的微观机理,为准确地确定资本借贷价格提供具体可行的依据,这也是理论和实践向我们提出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6.
文章借助跨期一般均衡理论分析,在跨期消费替代弹性小于1的条件下,通过探讨出生率、死亡率的变化对人们预期未来消费分布和份额变化的影响来确定储蓄率及利率的变动方向.同时,使用跨国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发现,出生率、死亡率对储蓄率及利率的作用方向截然相反.其中,出生率、死亡率对储蓄率分别存在显著的正向和负向影响,并且出生率对储蓄率的作用力要大于死亡率;相反,出生率、死亡率对利率分别存在显著的负向和正向影响,且出生率对利率的作用力要小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7.
利率市场化改革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基准利率的确定是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前提,2006年推出的SHIBOR是央行培育货币市场基准利率的尝试,其近些年作为基准利率的地位也逐步得到了巩固.本文试图从基准利率选择的原则出发,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并采用计量模型对SHIBOR作为我国基准利率的可行性进行了实证分析.文章认...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选用任一给定到期日的零息票债券收益率作为模型状态变量,在HJM框架下引入了广义久期和凸度,推广了利率风险管理中的传统久期和凸度,从而扩展了现有文献在这方面的研究.此外,还通过两个波动结构确定的HJM模型具体说明了所推广得到的久期和凸度在测度债券价格对利率变化敏感性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9.
构建包含预期因素的银行间利率向银行存贷款和债券利率的传导机制,运用NARDL模型实证检验中国、美国和欧元区的利率传导效率。结果表明:即期银行间利率向市场利率谱系的传导效率取决于其对未来银行间利率预期的传导效率;中国银行间利率向短期贷款和国债利率的传导效率与美国、欧元区相似,但向中长期贷款和国债利率的传导效率相对较低,部分利率传导存在短期正向非对称性。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中国银行间利率对未来银行间利率预期的影响衰减较快,是中国利率传导效率偏低的原因之一。建议增强即期银行间利率对未来利率预期的影响以提高利率传导效率,具体措施包括降低银行间利率的波动性、提升银行间利率传达货币政策意图的能力和对未来利率走势进行前瞻指引等。  相似文献   

20.
企业要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独立的法人实体,就必须要有使再生产得以顺利进行的必要保障——足量资金的供给。这就不仅要求银行为企业提供所需数量的资金,还要求银行的贷款利率合理、现实、可行。为此,必须尽快建立全新的结构利率。 这里,结构利率,不再是目前理论界普遍流行的、仅仅由资金的市场供求状况及借贷双方的竞争关系所决定的那种单纯的利息率概念,而是这样一种利息率:它的形成和确定,不仅以资金的市场供求为基础,而且取决于政府的长、中、短期债券利率,还受制于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