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谭举先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2)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民族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肩负着为民族地区培养各类合格专业人才的重任。当前,少数民族地区四化建设正面临人才严重奇缺的现实,而民族高校所培养的人才却远远不能适应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一是专业人才量少,二是有些毕业生素质较低。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改革民族高等教育。改革民族高等教育,就要选准突破口。我以为:这个突破口,就是民族高等教育的特色问题。 相似文献
2.
英汉比喻的民族文化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崇珍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4,(2)
英汉比喻的民族文化特色黄崇珍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说:掌握比喻是最大的一种艺术。比喻是没有别的东西可以替代的。“比喻是天才的标志”。德国著名语言学者缀勒认为,比喻是人类语言中一种最有力的手段,没有比喻,语言的发展就不可想象。我国宋代陈的《文则》... 相似文献
3.
对西部民族地区文化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鹰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3,(2):56-58
西部大开发是党中央在世纪之交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作为西部地区,怎样才能更好的抓住机遇,是 摆在面前的重大课题,经济的发展能带动文化的变革;文化的发展,能带动经济质的飞跃,经济和文化 的碰撞是带动历史向前发展的标识。加快西部经济建设,就必须提高西部地区各民族的整体文化素 质,建立符合西部开发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族文化体系,培养新一代有民族特色的时代新 人,以肩负起西部大开发的时代重任。 相似文献
4.
李巍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6,(3):133-136
多样性的民族文化作为西部旅游业发展的一项重要资源,对国内外游客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对西部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目前民族文化在旅游开发中的问题也日渐突出,如何在保护西部文化生态和旅游发展中找到一个契合点,已经成为学术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梦战略的强大历史背景,中国梦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和创新,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发展战略思想,其发展目标体现着中华文化的民族特色和价值观念。中国梦是在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历史实践中,不断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伟大成果。中国梦彰显“中国精神”;“中国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动力。全面理解中国梦战略的民族文化特色,弘扬“中国精神”,通过多种途径丰富中国梦的民族文化特色,同时反对复古主义与虚无主义,科学地对待中华文化优秀传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谭笑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16(1):97-99
民族地区党报副刊加强对少数民族文化宣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根据副刊的特点达到宣传的整体性效果,做到深入浅出,雅俗共赏,把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有机结合,推陈出新。 相似文献
7.
詹秀华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0(5):149-150
成功的广告创作不仅要注意人类共通的兴趣爱好等共性因素,还应关注各民族的个性因素.台湾不少广告佳作在汲取西方广告精华的同时亦较好地融入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体现出浓郁的民族文化特色,获取了很好的广告受众效应.立足于精神文化这一文化的核心,从思维方式、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三方面探讨民族文化特色在台湾广告语言中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8.
刘绪义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1(3):398-402
中国特色的网络文化应该是中西文化碰撞与交融的新文化,是能够促进先进生产力发展和有利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的先进文化.但在当前的网络文化资源利用方面,面临着东西方文化资源的选择冲突,技术与文化的冲突,要消解这一冲突,必须着眼于建设中国特色网络文化这一中心任务,加快技术创新与文化创新.中国特色的网络文化要求建立一种全球大同和民族和谐的文化理想审美范式,一种以道自任的道德审美范式,抵制西方以欲望为主体的消费至上观念,建立重精神消费的审美范式. 相似文献
9.
冯瑞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8(2)
全球化的内涵应是全球文化的和谐化发展.不同文化与宗教以及意识形态的多元分歧与冲突,是全球化时代不容忽视的热点问题,同时由于全球化的开放性和高度的市场化使各种文化接触和涵化的机遇空前.文化与社会是两个不可分离的领域,中国应充分利用文化市场融入全球竞争,通过人的流动与社会化的教育实现农业和农业社会文化向工业化和城市化文化社会结构转型,逐步构建不强调国籍、民族、地区等差别的三层次文化社会结构. 相似文献
10.
民族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着力推进民族发展也是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关键所在。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民族发展理论为指导,结合中国民族国情,以历史态度审视中国特色民族发展道路,用唯物主义探究中国特色民族发展道路,用辩证思维分析中国特色民族发展道路,创造性地提出了走中国特色、各民族特点的民族发展路子,找到了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科学道路。 相似文献
11.
民族文化特色是标志设计的最佳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6)
现代标志设计作为促使信息传播视觉化与标志化的一种重要手段,越来越具有现实意义。笔者提出我国的标志设计应溶入民族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即具有民族特色。分析了以汉语拼音或字母设计标志的缺憾——易于错读、与国外的标志有“雷同”之感;阐明了以民族传统文化为底蕴,用形体丰富的汉字来设计标志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略谈民族舞蹈对民族文化的传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靖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6):145-148
民族舞蹈是我国众多民族文化中的一束奇葩。它是各族人民劳动与生活的缩影,是各民族社会历史文化的积淀。经过人们千百年来的生活体验和不断完善,民族舞蹈的可塑性、可创性及直观性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真实地反映了各民族特有的生活内涵。它以特有的肢体动作及丰富的舞蹈语汇向世人展示每个民族的特点,叙说着每个民族千百年来的沧桑,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周友昌 《广西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3(Z1):158-160
作为修辞手法的比喻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都被广泛应用,但由于各民族都有各自的文化属性、风俗习惯、审美观点等。所以,英汉语言中的比喻性习语在许多方面都表现出各自的民族风格。 相似文献
14.
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彰显地域特色——对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丽晶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0,(5):110-112
在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中,如何更合理地引进民族传统体育,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民族传统体育进入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必要性出发,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对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的开设现状与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文章认为: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要突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创编特色教材、建立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学生社团及学术机构。 相似文献
15.
我国民族地区民俗民族文化发展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春艳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6(1):97-101
文化是经济发展的“软实力”,是我国民族地区实现特色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经济增长点,在现代社会发展进程中,提升民俗民族文化意识和文化自觉,实施本地区文化品牌发展战略,是我国民族地区民俗民族文化发展的现实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6.
发展民族院校办学特色,既是适应新时期新问题的挑战的客观需要,更是民族高等教育事业和民族院校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分析了民族院校办学特色形成和发展的地区时空环境、制约因素、相关理论基础,认为民族院校只有依照高校自身发展规律,利用好时空环境,在科学定位、确立特色理念、建设特色学科和人才兴校等方面下工夫,才能建设和发展自身的办学特色。 相似文献
17.
日本企业文化对大连民族企业影响的深层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贤淑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1):61-63,80
在阐述日本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及其构成要因的基础上,分析日本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成功运用的主要表现,并就终身雇佣制、“职场”文化的直接影响、正确处理不同文化的“文化冲突”等方面提出日本企业文化对大连民族企业的重要影响及启示。 相似文献
18.
19.
江业国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7(2):1-4,48
特色文化的开发研究,不能只注重应用性的研究,而应该同时注重基础性的研究。要从认识论和方法论的视角对特色文化的开发研究作些思考,探讨什么是特色文化,为什么要开发研究特色文化,以及如何从辩证联系的文化整体观上深化特色文化的开发研究。 相似文献
20.
大学文化是一所高校在长期办学实践和历史积淀中形成的、有别于其他高校的独特风貌,是高校在办学理念、办学定位、办学特色、办学目标以及校风、学风、价值观等方面存在的独特内核和存在标志。特色大学文化是高校不断向前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和核心竞争力,是办学兴校的深层推动力,在高校发展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