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刘牧洋  王瑶 《东西南北》2010,(11):12-15
这是李敖第二次来到大陆,带着他即将进入北京大学的18岁的儿子李戡。与以往锋芒毕露、四面出击的李敖不同,作为父亲出现的李敖显得脉脉温情,在嬉笑怒骂间也不会忘记向大家推荐自己的儿子李戡和他的新书《李戡戡乱记》。在接受媒体专访时,75岁的李敖说,“我希望我继续李敖”。  相似文献   

2.
冯翔  石岩  江梦瑶 《东西南北》2014,(14):38-40
《永不消失的电波》让中共特工李白家喻户晓,但他在隐蔽战线上的老师、战友涂作潮,却几乎无人知晓。1984年12月31日,涂作潮去世,去世后的30年来,儿子涂胜华一直用各种手段挖掘、搜集父亲那些"至死不说"的历史。知道得越多,涂胜华越觉得,  相似文献   

3.
张汉 《社会工作》2008,(5):15-15
大学生迎来父亲就业时代,父母社会地位越高,权力越大,社会关系越多,动员和利用这些资源为子女就业服务的能力越强,家人地位越高工作越好,人们惊呼:父亲就业时代到来了(2月18日《中国青年报》)。  相似文献   

4.
董玲 《东西南北》2010,(11):37-37
2009年,北京市通州区泖县镇马务村村民吴玉禄的机器人“孩子”与神舟七号宇宙飞船一同在河北石家庄展出。上海世博会上,吴玉禄又从三十五个“孩子”中选出了二十多个“孩子”参展,其中包括机器人狼狗、画画机器人、搅墨机器人、拖拉机器人、喷水式机器人和跳楼机器人等五六个“新人”。而之前,他曾带着这些“宝贝”,到被称作“机器人之乡”的日本作过学术交流。  相似文献   

5.
当今社会父亲缺位现象日趋严重,对儿童的健康成长非常不利,幼儿园男教师可以代替父亲的角色,促进幼儿的个性发展。但是当前幼儿园男教师队伍发展并不乐观,需要我们改变观念和改善幼儿园男教师工作队伍,以图弥补父亲缺位现象给幼儿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6.
基于“情境—身份”分析框架,以15个家庭父母双方的访谈资料为基础呈现当代中国社会中“好父亲”的建构过程、机制及后果,结果显示:在父亲身份可能被唤醒的交往情境、抚育情境及消费情境中,“好父亲”的社会建构表现为父亲身份与抚育者角色和家长角色的聚合以及与消费支柱型角色的偏离;由于缺乏结构层面的角色模范,行动者层面的父亲身份建构呈现出个体化与模糊化特征,“好父亲”的展现严重依赖于母亲的配合表演。上述发现有助于将“父亲身份的社会建构”带入家庭与性别社会学的研究中心,还为理解当代社会的性别平等进程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7.
江启疆  康世强 《探求》2011,(3):102-106
“幸福广东”的建设离不开法治的保障。它要求政府及其国家工作人员必须确立社会正义法治理念,并以此制导政府行为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行权行为;另外,要进一步健全与完善地方立法,为建设“幸福广东”打造一个法制保障平台,以保障“幸福广东”建设在具体项目上有法可依,给予“幸福广东”建设以强大的推动。  相似文献   

8.
栾芳 《今日辽宁》2014,(3):76-78
正张赛虹今年92岁,艺名小筱麻红,从艺70余年,是目前唯一健在的奉天落子艺术家。在20世纪20年代初到40年代末,以奉天(沈阳)为中心的东北地区,奉天落子曾盛极一时,那时候比京剧还要火爆得多。虽然年事已高,但回忆起往事,张赛虹老人似乎有说不完的故事,讲起话来的那股精气神儿,一点儿都不比年轻人差。从小身世坎坷  相似文献   

9.
《东西南北》2009,(6):68-68
初看《潜伏》片名,还以为又是一部紧随《暗算》之类的跟风之作。但剧情伊始,随着镜头触角的延伸、剧情深度的发展,这部戏所展示的抗日战争结束前夕以及国共内战期间国、共、日、伪、外国势力、黑社会之间复杂变化的斗争,却是独辟蹊径,  相似文献   

10.
小非 《社会工作》2011,(8):60-62
调查表明,我国逾六成家庭存在"啃老"现象。当前,"啃老"已成为一种社会常态,"啃老族"的种种行为让社会尴尬。立法禁止"啃老",是对老年人权益的保护,还是立法泛化,将道德问题上升为法律?有识之士称,当下的民生压力,逼着许多年轻人必须"啃老"。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