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性的核心是理性、主体性和历史进步观。其危险在于它虚构了一个绝对的“人”,割断了人与自然神秘、人与价值神圣、人与伦理正义的先在关联,取消了人存在的先在限制,建立人对自然、人对神圣、人(强者)对人(弱者)的统治,导致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男性与女性和人己不和谐。只有超越这种重占有的生存方式,人类才能走向和谐。  相似文献   

2.
从社会开放视野考察人的全面发展,需要深入探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前提和现实前提:社会开放强化了人的现实存在、突出了人的责任、丰富了人的社会本质;明确人的需要类型、把握人的需要动机、树立人的尊严、科学而合理实现人的各种需要。归结起来,社会开放中人的全面发展途径是这个理论前提和现实前提的复合化、统一体。  相似文献   

3.
对空中交通管制员的信息加工错误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SHEL模型出发 ,论述了在空中交通管制中硬件、软件、环境和人与管制员构成的四个界面的关系 ,探讨了人 -硬件、人 -软件、人 -环境、人 -人界面以及管制员本身的局限 ,并提出了对抗人的错误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扭住强军目标,推动强军实践,给军队政治工作明确了新任务、提出了新要求。我们必须要学深用好人学理论,善于把握工作对象的特性,更加注重人文关怀,在正确认识人的地位、人的本质、人的发展和人的需要中,进一步强化尊重人的意识、提升识别人的本领、树立培养人的理念、提高管住人的能力,确实增强政治工作实效。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把“从事实际活动的人”作为确立自己历史观的出发点,指出了人是自然界和社会之“本”,科学概括了人的历史主体地位,把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确立为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和价值标准。“以人为本”,落实于无产阶级政党的实践活动中,就要求我们树立“以人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把人作为社会发展的主体、本质和目的,重视人、依靠人、造就人、造福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可持续发展的落脚点是人的可持续发展。已有研究只注重人的全面发展,而不去探究何为人的全面发展,怎样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心理科学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纬度上来诠释人的发展问题,进一步完善了人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现代科技革命进一步丰富了心理科学的研究工具,深化了其研究的框架体系,为更准确、全面的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人的心理和行为提供了更好的平台。  相似文献   

7.
人与实践、文化的三位一体本然关系日渐突出。重新解读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存在的论述不难发现 :马克思确立了理解人的本质的新视域 ,即马克思从科学实践观出发 ,揭示了人的实践与文化的双重本质存在。马克思把实践视为人的本质形成的最终根源 ,而实践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即人化、文化世界的生成才展现了人的本质存在及其过程 ,人通过实践的力量获得了文化的存在方式。从人的实践与文化的双重本质存在 ,可充分展现出人的需要与满足、创造与超越的具体特性。  相似文献   

8.
中国社会人的发展经历了三个时期 :个性发展压抑期、个人自我意识觉醒期、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期。目前我国处在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期。在这一时期 ,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把人的全面发展的一般原则同中国特殊国情相结合 ,不但丰富和发展了其理论构架 ,而且从实践上指明了一条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现实道路。  相似文献   

9.
网络时代的到来,带来高效率的网络技术、虚拟化的网络空间,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影响到人们思维、行为方式等方方面面,对人的个性发展产生了不可思议的影响。本文着重指出网络对人的个性发展的影响具有两面性。一方面,网络为人的个性发展提供了条件,促进了人的个性发展,另一方面,又在某些方面束缚、阻碍了人的个性发展。人们应客观地看待网络在人的个性发展中所起的作用,采取有效措施,从而更好地利用网络,促进人的个性发展。  相似文献   

10.
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人本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建立了科学的人本思想体系。从自然人、社会人、历史人三个方面阐述他们的人本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欧洲文学的发展史忠实记录了人在智性、精神和理性这三个维度上的自我发现历程。智性发现使人摆脱了原始思维状态,成为世界的主体,精神发现则使人具有了道德意识,理性发现完成了人的主体建构,但也使人走入了向自身求证意义的歧途。欧洲文学在这一过程中同时还肩负着维护人的完整性、警醒人类重归精神之维的使命。  相似文献   

12.
人的发展作为社会全面发展的根本目标总是通过一定的生产形式来实现的。相对于自然经济,市场经济摆脱了人对人的依赖,继而转为人对物的依赖,在促进人的独立性、社会化、自由个性以及个人能力发展的同时,却忽视了人的道德、精神、社会等方面的需求,出现了“见物不见人”的异化现象。如何发挥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以实现市场经济与人的协调发展仍是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3.
考古学家在长江三峡流域发掘出了二百多万年前的建始人、巫山人。以后才有了元谋人、陨县人、长阳人、奉节人劳动、生息、繁衍在这块土地上,长江三峡流域是早期人类发源地之一,三峡地区史前美术主要是从原始的石器、骨器、陶器、玉器、岩画等艺术品中,发现和揭示了自身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14.
曾樾  周永隆 《北京纪事》2011,(9):102-103
差点向售货员汇报工作过去的北京人大多喜爱读书、看报、听广播,有的人走路、骑自行车,口袋里还要揣上个半导体。现在时代进步了,科技发达了,又加上了看电视、上互联网,于是北京人就更成了消息灵通人士。在所有的报道、文章、节目中,要说最受北京人关注的,还得是时事新闻。  相似文献   

15.
主体性是人之为人的根本属性,西方现代管理模式把人视为追求“功利”最大化的要素与工具,人的主体性地位遭到根本否定。如何实现管理模式的创造性转换,实现人的自由与解放,使人回归人本身,是后工业时代管理学所应思考的根本问题。主体性理论对人主体地位的肯定,为管理学的发展提供了合理的人文理念和哲学基础。依据主体性理论与主体间性理论,对管理的目的、管理中人的地位、组织权力、管理制度等根本问题做了重新思考和回答,并以人的主体性地位确立为根本,提出了效率与人本统一,管理与人的根本特性相互渗透、相互结合的新组织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6.
管理中的非理性及其扬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管理主要是人对人的管理 ,而人是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体 ,管理就必然涉及人的非理性因素。本文论述了人的欲望、激情、意志、直觉、群体无意识、信念等非理性因素在管理中的双重作用 ,并从五个方面探寻了扬弃非理性的途径 ,以实现人的发展和管理绩效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和谐社会理论,科学地认识和解决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协调发展问题,解决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以及现实社会整体自我完善等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问题,继承和发展了唯物史观。  相似文献   

18.
夏梦淑 《老友》2010,(5):25-25
何为人之幸福?年幼的人快乐成长,年轻的人能施展才华,年老的人颐养天年,这是人生最不可言状的幸福了。而对老年人的颐养天年来说,幸福点就与老有所居、老有老伴、老有积蓄、老有老友,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了。  相似文献   

19.
在教育领域长期强调人的全面发展,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提出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初级形式。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为教育领域丰富人的全面发展观、提出人的科学发展观提供了理论基础。文章研究了人的全面发展观与人的科学发展观的相互关系,探讨了人的全面发展观在教育领域的局限性,指出人的科学发展观不仅全面继承了人的全面发展观,而且有所丰富和发展,是更加符合我国社会现阶段发展要求的教育理论。树立人的科学发展观有利于破解我国的教育难题,促进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之前的中外思想家们主要采用先验方法、类比方法、还原方法和神定方法探讨人的本质 ,但他们对人的本质的认识始终未能达到科学的程度。只是当马克思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对人的本质探讨 ,创立了一种崭新的探讨人的本质的方法———实践方法 ,并以此来认识人的本质 ,从而实现了探讨人的本质方法的历史性巨变 ,才正确揭示了人的本质的丰富性、完整性和历史发展性 ,使人的本质问题得到科学的澄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