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城镇化进程蚕食乡村地区所引发的传统居住空间变迁,使城市边缘区的农转非社区面临社会空间重构。这类社区的公共空间完全按照城市居住景观来修建,但居民延续了很多农村原有的生活习惯与社区文化,与周边城市在空间上的同质化和社区居民与“城里人”的异质性导致按城市住区景观设计的农转非社区公共空间与社区居民日常活动的不适配。因此,本文首先回顾了我国农转非社区的形成、社会异质性与空间同质化特征,并梳理了国内外异质社区公共空间适配性的相关研究;其次,基于对重庆市嘉和社区的田野调研,从公共空间属性与使用两个层面,分析了农转非社区居民的日常活动特征与公共空间的运行机制,评析了各项公共空间资源配置与利用率、聚集性以及活动类型之间的适配关系,探讨了影响农转非社区公共空间配置与设计与居民日常活动需求失衡的原因,为国内农转非社区更新,尤其是农转非社区公共空间质量的提升提供科学依据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围绕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战略,聚集城市更新的重要问题,发展了数据增强设计方法并将之应用于城市街道空间品质评价与更新的实践研究。以杭州市上城区为实证,设计了“品质评价——空间分类——规划指引——更新时序”的城市街道空间品质提升更新的技术框架。基于多源数据的应用,建立了主观感知出发的街道空间品质评价和客观街道空间形态分类相结合的现状认知方法;设计了以“街段单元”为更新改造对象的针对性更新规划指引;提出了基于街道重要性的更新改造实施时序。充分发挥了多源数据在城市街道空间现状评估、更新规划和管理实施中的增强作用,为我国城市的更新规划与品质提升提供了技术方法支撑和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3.
老旧住区是我国城市老年人居住的主要场所,住房与老年人经历了共生长和共衰老的“双老化”过程,此类住区是老旧住区更新的重要类型。积极老龄化框架下的老年友好社区实践作为改善居家社区养老的方法越来越受到普遍关注,其旨在为老年人塑造出满足安居(吃住看病和基本锻炼),乐居(个人兴趣的满足和开发)和家居(邻里共建和贡献参与)三个层次目标的宜居社区,但目前在此框架下开展的针对“双老化”住区更新的研究和实践仍存在不足。为此,本研究选取北京四个典型的“双老化”住区,采用活动路径记录法归纳老年群体从事积极生活行为的规律特征,并结合以老年人为主的针对多方利益主体的非结构式访谈进一步分析环境空间,经济等维度的要素影响其行为积极度以及阻碍制约住区可持续更新进程的深层次原因。最后,从城市—社区,社区—住区,住区—建筑三个空间尺度提出“双老化”住区的环境改造策略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城市街道空间是行人心理认知的核心载体,界面虚实关系的不同自然带来空间形态的差异,据此建立有关街道界面虚实特点的“界面节奏—心理认知”研究框架。在心理物理学的理论框架下,结合感受测量原理与空间知觉理论,得到街道界面节奏的“物理量—心理量”测算方法。以沉浸式虚拟现实技术进行心理认知实验,研究发现街道界面的中断次数、界面空间的延伸程度是最受行人瞩目的界面节奏特点,据此构建了频率与幅度参数相结合的定量方法,可为城市街道空间与行人心理认知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基础与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是我国第一个由市委、市政府倾力打造的“孝亲敬老之城”,是全国创建“老年友好城市”示范城市,也是我国向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国际老年友好城市”候选城市。近年来,齐齐哈尔市委、市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孝亲敬老传统美德,广泛开展创建“孝亲敬老之城”活动,  相似文献   

6.
刘波 《城市观察》2023,(2):6-13+158
城市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行为主体,参与“一带一路”合作有利于提升城市对外品牌影响力、拓展对外发展空间、拉高城市发展眼界。我国城市在参与共建“一带一路”过程中,协调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对周边及区域的带动作用不够明显;同质化竞争现象严重;城市的国际化专业服务水平不高;国际合作平台和机制建设亟须完善。城市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应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依托城市群功能转型,打造丝路城市走廊“新支点”;构建沿线城市全方位、多层次、复合型的互联互通网络,形成联通内外、安全通畅的对外开放“新节点”;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沿线各城市之间经贸合作“新融点”;持续优化“一带一路”国际化服务环境,增强与沿线城市在文化、教育、卫生、法律等人文领域合作“新焦点”;规范本地企业“走出去”投资行为,全面提升应对境外安全的“风险点”;配合国家总体外交,打造“一带一路”沿线友好城市交流合作“新触点”。  相似文献   

7.
我国快速城市化所带来的社会、交通安全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使得儿童在城市户外空间的游戏活动受到极大限制。创建具有吸引力的城市户外公共儿童游乐场,保障孩子自由游戏的权利是儿童友好型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本文首先对儿童游戏空间相关定义、游乐场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进行了解读与回顾;进而,以德国为例,详述了德国儿童户外游乐场的规划过程、建设标准和设计特征;最后,概述了德国儿童户外游乐场的服务与管理措施。借鉴德国城市户外儿童游乐场的规划、设计与管理经验,将为我国城市推进儿童户外游戏空间建设,实现儿童友好型城市与社区,提供有效的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8.
公共空间是城市功能的主要组成部分。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为居民提供的公共空间缺日渐匮乏,其中生活性街道空间的消失最为典型。本文以兰州市十二条生活性街道作为研究对象,从居民使用视角入手,结合地域文化特色,通过对城市街道生活空间景观的评析,概括总结了当前兰州城市生活性街道存在的主要问题。文章从可识别性、舒适感、安全感与可及性几个方面,提出了建设人性化生活性街道景观的优化建议,力求通过增加空间节点在居民生活中的互动特性,营造充满活力的城市人居空间环境。  相似文献   

9.
《公共关系》2001,(5):15-16
城市品牌取向只解决了一个方面问题,而具体营造是干差万别的。最终的结果是各具特色,此城市不同于彼城市,此街道不同于彼街道,此社区不同于彼社区,都是各自空间领域的“唯一解”才对。但是营造的原则应是具有共同性的。  相似文献   

10.
随着城市向快节奏、机动化发展,体力活动缺乏引发的慢性病对公共健康造成巨大威胁。科学选择运动类型和运动量是改善慢性病的重要途径,绿色空间和体育空间是城市中重要的体力活动空间,其供需关系直接影响着体力活动水平。基于“慢性病—体力活动—空间供需均衡”的内在逻辑,以杭州市拱墅区为例,本研究量化评估了两类体力活动空间的供需特征及差异,并针对特定群体需求偏好,探究不同空间类型供给与老年人、青少年需求的格局特征。研究表明:第一,体力活动空间的供需分布不均衡,总体呈现“南北高,东西低”的态势;第二,绿色空间和体育空间供需均衡度较高的社区分别聚集在北部和南部,存在明显的空间极化;第三,体力活动空间供需均衡并不代表空间类型供给和群体偏好相互匹配,部分高均衡度的社区也难以满足老年人绿色锻炼或青少年中高强度的活动需求。建议从人与空间精细化匹配、绿色空间运动化、绿体空间耦合、完善空间共享模式等方面进行空间优化,为城市规划的公共健康促进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1.
绿色社区建设是当前中国城市管理改革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绿色社区建设工程的政策框架及作为"绿色社区建设"前沿的广州市区两个个案实践过程的分析,指出绿色社区建设不仅带来社区环境的变化,而且其整个创制过程帮助重组了社区的公共空间,这一社区公共空间并非西方意义上的市民空间,其建设仍然依赖于社会主义时期的群众动员技术,但是其对社区参与的鼓励也为社区自我组织以及NGO进入社区居民的公共空间提供了机会。  相似文献   

12.
人本主义视角下,量化商业街道空间使用者的视觉体验进而理解空间要素如何影响视觉行为与主观感知,对文化遗产地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结合眼动实验和语义差异法问卷调研测度街道空间主体的客观视觉行为与主观心理感受,并采用ANOVA单因素方差分析解析不同商业街道空间对视觉吸引力及其感知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街道空间的视觉吸引力与主观感知情况存在一定联系但不完全趋同;第二,绿化景观的视觉吸引力较弱,但能够降低街道的负面感知;第三,商业门店、招牌广告具有较高的吸引力,但易产生失调、粗糙、狭窄等负面感知;第四,龙头路的历史风貌建筑并未产生较强的视觉吸引力;第五,部分非历史风貌建筑产生了较强的视觉吸引力,但可能增强现代感而削弱历史文化氛围;第六,铺地作为商业街道底界面,是易被忽视的街道空间要素。总体上,本文从主体行为的角度分析了客体环境的视觉品质,结合主客观感知为街道空间设计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3.
提升城市活力的空间治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以广州中心城区为例,构建“人群—环境”城市活力模型,运用多源数据测度城市活力系统中人群与环境活力的协调程度。研究发现,广州中心城区正面临边缘地段城市活力较低且功能组成较为单一、城市“人群—环境”活力耦合协调度有待提升的问题。基于此,从公共空间营造、边缘地段产业空间活化、完善多层级治理渠道、促进公众参与四个维度针对性地提出面向活力全球城市的广州城市空间治理策略,为建设和提升活力广州提供思路,也为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的空间治理提供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4.
空间生产理论基于“感知的—构想的—生活的”空间三维认知建构而成,大量研究表明,空间生产理论对于研究城市大遗址地区的空间问题有着独特的观察力和解释力。基于此,引介解析了空间生产理论的核心要义,认知诠释了城市大遗址地区空间生产的内涵;依托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和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的检索数据,借助CiteSpace等计量统计工具,梳理分析了1996—2019年间国内外运用空间生产理论对城市大遗址地区进行交叉研究的进展情况、重点领域以及未来可拓展、深化的方向,以期为城市大遗址地区相关研究提供更为完善的思路和方法,为该类空间区域的公共政策总结、调整以及相关实践行动决策等提供更丰富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城市交通节点作为城市空间结构体系的关键点,具有公共交通和城市空间两个属性,在高度集聚和流动的各类活动和资源的牵引下,成为城市的关键“效益源”。进一步厘清TOD理念影响下,具有增效价值的城市关键地段及其发展标准的理论内涵、研究进展及经验启示,是未来该领域实践与研究的基础。通过界定城市交通节点这一研究对象,归纳其空间增效发展的实践历程以及相关研究在“设施—空间”触媒影响表征、“行为—空间”互动反馈原理、空间增效开发更新行动的模式与经验等方面的成果;系统阐释建筑学及其交叉学科视角下交通节点空间综合效益的研究进展,总结该话题未来“关联式”“制宜式”“立场式”的研究趋势。可在城市公共交通与立体空间一体化发展这类多学科问题的探索中,为建筑学领域理论和实践的突破指明重心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城市人口的迅速膨胀和信息社会的多元交流共同造就了大众休闲文化,而城市休闲空间则为这一文化的交流与扩散提供有效载体,并在促进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整个社会的休闲消费特质必然对城市休闲空间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而休闲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使城市休闲空间拥有了更多的内容和形式。通过城市休闲空间的实践考察,可以发现:从社区公共休闲空间—市区休闲组团空间—环城延展休闲空间—城郊多维休闲空间,发展到虚拟动态休闲空间,现代城市已经形成一个多层次的开放式城市休闲空间体系。随着休闲经济的发展,未来城市休闲空间将向着综合性与集中化、体验性与人性化、健康性与生态化、文化性与特色化的方向拓展。  相似文献   

17.
居住区边缘空间是居住区与城市之间信息传递与物质交换的载体,承担着居住区与城市异质空间之间资源交换的功能。然而就目前而言,居住区边缘空间普遍存在着与城市分离、封闭性过强、空间利用率低、功能形式单一、缺乏人性关怀等系列问题。该文针对现存问题,以重庆广益街居住区为例,引入生态学中的边缘效应理论,建立“柔化—融合—共生”的策略框架,以期柔化居住区与城市之间的硬性分隔,提升城市整体空间形象,激活城市空间活力,为类似的居住区边缘空间规划与设计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法国巴黎蒙帕纳斯火车站综合改造项目为研究对象,指出城市建设中多个主体的相互协调与斡旋既实现了街区更新的目的,又在有限的用地中为城市提供了高质量的公共空间,最终实现了城市空间利益的平衡;而这种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的双赢,无疑是城市建设中一条值得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9.
结合农村地区的生产生活方式构建满足农户需求的新型农村社区公共空间,提高农户满意度,已成为当前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亟需解决的难题。以新型农村社区示范村——重庆市大柱新村为例,在新型农村社区公共空间内涵与构成分析的基础上,运用CSI评价法对大柱新村公共空间农户满意度进行评价,进而剖析公共空间存在的关键问题。基于此,以共生理念为指导重构公共空间。结果表明:受广场空间功能单一化、院落空间"城市社区化"、巷道空间功能衰退制约,大柱新村公共空间农户综合满意度为"一般";重构后的大柱新村公共空间呈现出"一心、两区、三带"的空间布局结构。CSI评价法与"资源共享、环境共建"的共生理念对于新型农村社区公共空间重构具有较强的适用性,既能有效破解公共空间现状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又能为"以人为本"的新型农村社区公共空间建设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20.
史延冰  肖煜 《城市》2008,(4):49-52
一、概念及意义 芦原义信在分析传统建筑空间理论的基础上.将格式塔心理分析的理论应用于建筑与城市设计的理论分析.提出了外部空间的概念:建筑外部空间是从自然中限定自然开始的.是从自然中框定的空间。换句话说.外部空间就是建筑物之外的、为人创造的、有目的的外部环境。具体到公共建筑群的外部空间.是指建筑外部的.包括建筑群各体量之间.以及与周围建筑和城市街道之间存在的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