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工匠精神”对于中国实体经济在新时代的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价值引领作用。通过分析当前校企合作模式在“工匠精神”层面的价值缺失,进一步指出“工匠精神”在校企合作中缺位的深层次原因,进而从若干个维度为“工匠精神”在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人才的培养指明了实践的路径。  相似文献   

2.
今天,你山寨了么?山寨年年有,今年特别疯,2008年更是被网友戏称为山寨年。山寨就真的有这么新鲜么?其实,自古至今,山寨文化一直存在。中国有句俗话叫“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寇”的一切其实就是山寨版。山寨只是还没有修得正果,修成之后摇身一变就成正规军了,名正也就言顺了。据说张纪中版的《西游记》要把哪吒的风火轮做成哈利·波特的扫帚,这是不是也应该被看做山寨版的《西游记》?但山寨现象之所以在全国被热炒,是因为大众对山寨的讨论已经从经济行为层面逐渐演变为社会文化层面了。方向变了,对山寨文化的思维也就变成了“不山寨,不时尚”。山寨由一种经济现象演变成了一种无厘头的狂欢,一种草根文化蔑视、嘲弄、娱乐正统及权威文化的有力的武器与道具。  相似文献   

3.
江燕 《现代交际》2009,(1):95-95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从一个“自我封闭的国家”演化为“拥抱全球的国家”,广大的中国人,尤其是年轻人,从“贪图稳定”演化为“追求梦想”。30年来,中国博大的市场和吃苦耐劳的人民共同铸就了中国制造业的世界领先地位,同时也形成了一批重量级的企业,造就了一批世界级的中国企业家。企业家引领企业发展,企业壮大进一步扩大了企业家的影响力。从微观层面而言,是企业家与企业的相互作用推动了中国经济30年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4.
《炎黄世界》2013,(6):24-25
任仲夷,中国共产党元老、著名政治家,见证了中国近百年的岁月更替,亲历了中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参与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力主广东改革开放;他第一个公开发表文章响应“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批判“两个凡是”;他绕过“禁区”,亲自主持烈士张志新的平反昭雪;他凭借着一个改革者的大智大勇坚定地引领广东的改革开放,用短短5年的时间,使长期落后的广东经济总量走在了全国前列,为中国改革开放事业谱写了新的篇章。  相似文献   

5.
20世纪80年代的第一个春天 ,1980年5月 ,以《中国青年》发表署名“潘晓”的信《人生的路呵 ,怎么越走越窄……》为标志 ,一场规模空前、历时一年多的“潘晓问题”大讨论 ,亦即“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或人生观问题的大讨论 ,拉开了帷幕。“潘晓问题”大讨论 ,是在当代中国思想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转眼间 ,20年过去了 ,我们 ,已经站到了新旧世纪的交叉点上。此时此刻 ,对这场大讨论进行一番回顾与思考 ,不论是对当代中国青年人生观的合理建构、健康成长和顺利发展 ,还是对当代中国社会的全面发展进步 ,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  相似文献   

6.
张伟 《职业》2022,(15):16-18
高校资助育人体系强调资助与育人的相互融合,将育人实践渗透于资助工作之中,可以使资助工作走向规范化、科学化和合理化。从发展性资助视角来看,高校对于贫困学生的资助不应局限于经济层面,还应注重激发和培养贫困生的主体意识,充分体现“扶志”“扶智”的政策要求。本文讨论将“求真务实、诚信和谐、开放图强”的浙江精神融入高校资助育人实践,明晰浙江精神在高校资助育人实践中融入的必要性,探索浙江精神融入高校资助育人实践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7.
胡骏林丽 《职业》2023,(24):57-60
中本一体化“3+4”人才培养是国家为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而设置的长学制培养模式。浙江科技学院在开展“3+4”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过程中,在政策、教学、管理等方面发现了诸多问题。基于此,本文从人才培养模式路径构建和个体培养模式路径构建两个层面提出了稳步推进中本一体化“3+4”人才培养试点项目(以下简称“项目”)的思考及对策,为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助力。  相似文献   

8.
本文概述和勾勒了中国八十年代文化传统在三个层面上的全面复兴:在礼俗文化层面上出现了日常生活象征性礼仪(节日活动、婚丧礼仪等)的逐渐修复,以及“麻将热”、“气功热”、“宗教热”之类的现象;文学创作的层面上则涌现了一大批有份量的“寻根文学”作品和创作思想;思想文化层面上尽管有过偏激的反传统言论,但总体来看,也出现了“孔子热”、“当代新儒家热”这样从正面反省文化传统的思潮。对于诸如此类文化传统的复兴趋势,本文提出了一些独特的解释:1.文化传统是赋予社会生活以超越性意义的源泉,是道德感召力、社会凝聚力的基础:因而是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2.文化传统也是文学想象力的源泉和深厚的土壤;3.维持完善的道德传统和文化传统,是持久社会进步的一个必要条件,也是发达社会和文明鼎盛状态的一种标志。  相似文献   

9.
2016年以来,中国先后两次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探索制度框架设计和政策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取得卓越成效。随着试点政策的推进和更迭,长期护理保险“碎片化”特征显现,阻碍资源高效配置和制度功能建设,甚至囿于“再碎片化”陷阱,亟待设计“整体化”路径。本文从长期护理保险基金可持续性角度出发,运用齐次性Markov过程和2015—2018年CHARLS数据,计算中国老年人健康状态转移概率矩阵,并通过构建长期护理保险基金精算模型,预测29个试点城市2021—2050年基金可持续性状况;同时采用中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和队列要素模型,预测中国未来城乡人口,并根据国际长期护理保险发展趋势,从“碎片化”政策中提炼“整体化”路径。研究结果显示,第二批试点城市总体可持续性优于第一批试点城市,试点方案与当地发展的适配性进一步提升。针对未来制度可持续性,我们建议中国长期护理保险“整体化”路径如下:全民参保,将中、重度失能人员纳入保障范围,保障水平维持在70%左右,0.7%—1%的城镇职工缴费率,0.6%的城乡居民缴费率,财政为城乡居民补充其可支配收入的0.3%—0.6%。  相似文献   

10.
在进行选择性课程改革之前,学校应该加强“课改顶层设计”的研究,顶层设计既是秩序的建立又是规范的集约。温岭市职业中专围绕“创适合师生职业发展的教育”这一核心理念,制定了“三选五创、平行发展”的选择性课改顶层设计方案,设定了“三分三期”课改思路,构建了八个层面的自选课程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1.
《公关世界》杂志社经过广泛征求意见,最后评出’97中国公关十件要闻:第一、第10届全国省市公关组织联席会议今年10月在南京举行,会议期间在周恩来的家乡淮阴举行了“周恩来与国家形象塑造研讨会”;会议讨论通过了世纪之交中国公关展望要点;大会评定并向27个单位颁发了“10年公关成就奖”,向33人颁发了“10年公关奉献奖”。二、中国国际公关协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选出新一届理事会,我国首任驻美大使柴泽民再次当选为会长。三、由中国国际公关协会和中国公关协会牵头,国内10多位知名公关  相似文献   

12.
针对中国和东盟国家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的挑战和问题,2013年8月21-23日,在广西防城港市举行的第七届“中国-东盟社会发展与减贫论坛”上,来自中国和东盟10国的政府官员、扶贫与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企业界代表和国际组织负责人围绕城镇化进程中的减贫问题,进行了政策和实践经验交流,并就如何增强社会包容性、探讨可持续发展的路径进行了热烈讨论,积极寻求城镇化进程中减贫难题的破解之道。  相似文献   

13.
陈京奕  刘灵 《现代交际》2023,(11):41-48+122
劳动解放是实现人类解放的前提。人工智能为促进劳动解放创造了生产力条件和时空基础,为实现劳动到“自由的生命表现”的复归提供了技术准备。然而,在私有制和资本逻辑的渗透下,人工智能催生出新的“异化”形式,使劳动解放遭遇一定的现实挑战。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从经济制度、价值导向和教育等层面规制资本逻辑,将人工智能的应用融入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是人工智能促进劳动解放的应有路径。  相似文献   

14.
阮雯 《科学发展》2021,(4):90-95
在中欧贸易关系中,欧盟拟实施的“碳边境”调整机制将对中国碳密集型产业出口产生影响,致使能源密集型产品出口量急剧下滑、产品价格上升、企业成本增加、出口竞争力下降等.为弱化甚至避免碳关税政策对我国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可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投入,大力开展中国境内碳排放交易体系建设,加强与欧盟在气候变化方面的合作,通过“联合气候行动”应对“单边碳排放定价”等.  相似文献   

15.
“潘晓”讨论前前后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50年代至80年代,从“雷锋”到“潘晓”,《中国青年》曾经几十次地提出过各种问题在青年中开展讨论。今天,历史地回顾《中国青年》的这些讨论,可以理解,它们当然都带着年代的印记。有些讨论有不同程度的简单化和片面性的缺陷;但贯穿其中的主调,是对理想与真理的追求和为国家人民作奉献的赤诚,这也是客观事实。“雷锋”并非是推给青年的一个“神”,“潘晓”也绝不是高举的一面“个人主义的旗帜”。在笔者参加和主持过的所有讨论中,“潘晓讨论”是记忆最深刻的。由于诸种原因,对这个讨论曾时毁时誉,或浮或沉。可我始终认为:80年代初期《中国青年》开展的这场人生观大讨论,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新时期思想解放浪潮对青年成长的新的呼唤;是同代人、不同代人之间的一次真诚的积极的对话;是报刊宣传中一次最广泛、最动情的群众参与;是读者、作者和编者的一次共同的寻求——“潘晓讨论”不只属于编者,属于一家刊物,更属于一个时代和那个时代的万千青年。  相似文献   

16.
毕斗斗  张宇嘉 《城市观察》2023,(4):4-15+160
粤港澳大湾区要加快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实现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是其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本研究利用2005—2019年相关数据,基于碳排放核算测度粤港澳大湾区旅游业生态效率。结果显示:粤港澳大湾区旅游业生态效率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内部差距逐渐扩大,旅游业生态效率分布的空间关联性较弱,旅游业生态效率重心整体上呈现出向西移动的趋势。基于实证分析结果,本研究提出以产业升级、空间优化、制度创新为大湾区旅游业生态效率协同发展路径,以期助推粤港澳大湾区更好地贯彻落实国家“双碳”战略,打造美丽中国的“粤港澳大湾区样板”。  相似文献   

17.
中国基础教育经历了改造、建立、完善、改革与重构的发展历程。21世纪,中国基础教育能否有效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关系到国家发展的未来、关系到中华民族振兴。在实践层面实现中国基础教育素质化的转折点在“课程标准”对“教学大纲”的取代。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中国在非洲扩展自己的经济影响和成千上万中国人在非洲做生意当劳工,中国“龙”和非洲“鸵鸟”如何和谐共舞,这在中国公共政治讨论中越来越引人关注。这个讨论很大程度上是补课,因为自1840年以来一直到20世纪末,中国人眼中的世界主要是西方,说起“出国”和“留学”总是指到发达国家去,“对外开放”指的更是对西方开放。毛泽东时代中国对第三世界一直是“开放”的,但那时到非洲去,从官方到老百姓一般都称为“援外”而不是“出国”。  相似文献   

19.
林卓玲  方远平  张经度  辜雪钿 《城市观察》2023,(3):21-35+160-161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背景下,提升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已成为聚焦点。本研究借鉴复杂网络指标,以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合作申请发明专利空间数据为基础,构建城市群低碳技术创新网络结构韧性评价模型,对比解析城市群低碳技术创新网络结构类型及其韧性时空演化特征,探究城市群低碳技术创新网络结构韧性演化的制约因素。研究表明:大湾区创新网络随着时间的演进表现出由“单一核心结构”向“多核心群落”发展的动态变化;创新网络结构层级性由早期的扁平模态向后期的立体模态演变,匹配性为异配性且呈“N”型变化趋势;创新网络结构均为“韧性网络”,韧性水平呈“提升—衰退—提升”的波动状态演化。基于多维度视角,本研究从城市群创新空间格局均衡化、关键领域差异化与创新要素流动自由化等方面,提出粤港澳大湾区低碳技术创新网络结构韧性演化的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20.
<正>一、我国社会发展的演进过程和绿色发展的必然选择伴随着近几十年的飞速发展,中国经济社会经历从“黑色”发展到“绿色”的生态转变,从唯GDP到绿色GDP的价值重构,从“五位一体”到“新发展理念”的绿色延伸三个层面的历史选择和深刻变革。[1]工业文明下造成人们追求单纯发展的GDP,却不顾这背后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