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今,扇子总是我国人民夏季最亲密的生活伙伴。暑夜,或工夫茶一泡,手摇蒲扇在凉台谈天说地;或伴友人一道,手执折扇到公园湖畔散步闲逛,亦极富情趣,小小的扇子形成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扇文化:·扇联·扇子最主要的功用是取风纳凉,喜欢对联的人士撰制了许多抒情言志的扇联。有这样一到扇联道出了扇的妙处:“举处随时消酷暑;动来常伴有清风。”古今扇联,最有味的莫过于“明月入怀,团可喜;仁风在握,被拂无私”。上联说的是白团扇,将家人团聚的意愿寄托扇上;下联则暗喻持扇者立身品德高尚.·扇谜·民间流行的扇谜…  相似文献   

2.
有奖征联     
笑尘 《老年人》2005,(8):50-50
古贤云:诗言志。其实以诗言志,常有诸多不便,远不若以联言志来得自如而便捷。言志述怀,往往产生于情不自禁之境,或壮怀激烈之时,如果在此时此境还要受谋篇凑数之苦,去讲究起承转合之法,则极易流于削足适履之弊,或失之于画蛇添足之讥。是以悠悠千载,言志联的数量远非言志诗所堪比拟。言志述怀联一般见于题宅、题书斋、题画卷、题园林、题衙署或即席即事即景而题。中国历史上最负盛名的言志联,当推无锡东林书院顾宪成所撰之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中国书生的情怀本色,尽在一联之中。明末名将袁崇焕…  相似文献   

3.
自勉对联,是我国独具特色的民族文艺形式之一,是文艺百花园中一朵色泽鲜艳的香花。它既可造句、修辞、练字,又把人们的感情、意愿、褒扬、讽喻,加以锤炼,浓缩在字数不多的两联之中。它寓教于乐,给人以启迪,又给人美的享受,深受群众喜爱。古往今来,许多名人志士,都喜欢在自己的居室或书斋里悬挂对联,用以自勉、或书赠友人相互勉励。  相似文献   

4.
对联亲情浓     
我刚读大学时,很喜欢对对联,于是便订了一份《民间对联故事》杂志。放假时带回家,父亲看见了,竟爱不释手,渐渐也成了一个“对联迷”。 父亲退休后,更加喜欢对联。那时的通讯并不发达,父亲常常给我写信。信中,他总要出些对联让我应对,而且联语中蕴含着对我的期望和关怀。比如,他有一次出的上联是“勤勤恳恳学,后进可  相似文献   

5.
孙维凡 《老人世界》2010,(11):34-35
我国历代文人雅士都很讲究书房的命名,或言志,或自勉,或撷趣,或寄情。有的书房名还是书房主人的座右铭。  相似文献   

6.
《老年世界》2010,(12):42-42
言为心声。诗言志。言志也即抒情,写景诗要有情在里面,抒情诗更不能例外,本节讲讲抒情诗。大凡为诗,对景生情,起兴,那在诗的字里行间就能表现出来。成功的诗家,自然懂得那些道理,而我们初学者很容易误入歧途,讲写情的诗变成空泛的不着情调的其他形式,所以,有必要剖析成功的诗大家的成功之作,来启发我们在写抒情诗的时候该注意些什么。  相似文献   

7.
刘明娟 《现代交际》2013,(12):158-158
对联是汉民族文化艺术的独特产物,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它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学习对联首先应注意字中之音,合乎韵律。所以学习并通晓古韵是学好对联的一把钥匙。通晓古韵不仅是学习欣赏对联的需要,而且是创作对联的需要,尤其对弘扬几千年历史的中华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随着东汉大一统瓦解,文人摆脱了经学的桎梏。建安十二年,曹操创作出了文学史上第一首山水诗《观沧海》。以政治军事家的角度来看,曹操有着平定天下的胸襟抱负;以文学家的视角来说,他开始五言诗的尝试,穷情写物,将空泛言志转向个体抒情。在北征乌桓凯旋途经大海之时,这一切的因素在这个共同节点融合,"鞍马间横槊赋诗"的曹操以五言写法创作出了四言山水诗精品,其中生发出的"意象"意识更是对后世诗歌创作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9.
健康谚语     
王晓东 《老年人》2009,(8):47-47
上世纪五十年代,宁乡县城一家药店悬挂着这么一副对联:膏可吃,药可吃,膏药不可吃;脾能医,气能医,脾气不能医。  相似文献   

10.
楹联,是我国特有的文学艺术形式,俗称“对联”或“对子”,至今有千余年的历史。它的应用非常广泛,几乎无所不包,在婚丧嫁娶、亭台楼榭、茶馆酒肆、开业庆典等场合,都可以发现对联的影子。在现代传媒如广告、电视及报刊尚未诞生或尚未发达的中国古代和近代,广告形式往往更具有人文和民俗色彩,楹联广告就是其中的一朵奇葩。即使在当代,它在广告园里也占有一席之地。楹联广告把楹联的传统性、文学性、艺术性和广告的时代性、实用性、商业性融为一体、雅俗共赏,以其鲜明  相似文献   

11.
对联概述     
笑尘 《老年人》2005,(1):45-45
在 中 国 文 学 的 天 空 里 ,对联只是一颗小星。若以正人心、敦教化的作用而论,区区一联自然 远 不及 史 诗 、长 歌 、大赋 ,更不 能 与 文 学 巨 著 相提 并 论 。但 其适 用 性 和 包 容 性 的 广泛 ,却是其它任何一种文学体裁所无法比肩的。 对联创作的第一个特点是没有  相似文献   

12.
刘古卓 《老年人》2003,(9):48-49
纵观中国古典诗歌,无数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抒情多采用间接方式,即“通过写景以表达情怀”。众所周知,抒情与写景,本是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诗歌以抒情为主,但一味直接抒情,则难免平直浅露。诗歌写景,能增强形象性,如果单纯写景,却又意旨不深。怎样才能两全齐美呢?清代诗评家王夫之在《姜斋诗话》里对此作了简要回答:“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其实,早在先秦时期,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蒹葭》一诗,就有这样的章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是柳的故乡,不仅广植柳树,而且在联苑中有不少对联与柳有关。在这春天赏柳时节,倘能品味一下与柳有关的对联,则更添赏柳的情趣。  相似文献   

14.
马美著 《老年人》2009,(1):35-35
民国初年,湖南学者王阁运到江浙讲学.当地士人见他相貌丑陋.很不以为意。王闿运当即作了一副对联:“吾道南来,原是濂溪一脉;大江东去,无非湘水余波。”一群骄傲的士人一下子被镇住了。这副对联至今仍悬挂在岳麓书院的柱台上。对联中的“濂溪”.指的就是宋代著名哲学家周敦颐。  相似文献   

15.
季雨 《当代老年》2013,(5):31-32
对联是中华民族独有的一朵文学奇葩。众多优秀对联,不仅是国人方方面面的写照,同样也是历史的见证。读联佳旬,抚今追昔,无数往事依然令人心潮澎湃,感慨万千!  相似文献   

16.
程巧云 《职业》2012,(15):82-83
对联是中华民族的国粹,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但长期以来,学校忽略了对联的教学,对联几乎从课堂上消失,许多中职学生缺乏对对联基本知识的了解。因此,笔者把对联引入职教课堂,让学生在品味这些文学盆景艺术微雕的同时,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还可以丰富课堂内容,开阔学生视野。  相似文献   

17.
漫话酒联     
对联又称楹联。《尔雅》上说:“楹者,柱也。”最初的对联就贴在门前二柱上,后来移至门上,故又叫作门对、门联。对联源于我国古代文学中的对偶句,但真正的对联始于五代。宋张唐英《蜀梼杌》载,五代后蜀主孟昶,除夕令学士辛寅逊题桃符板于寝  相似文献   

18.
有奖征联     
笑尘 《老年人》2005,(9):48-48
能揭示事物的本质或客观规律,具有启迪、劝诫或指导意义的语言,即为格言。将格言按结构、声韵组合为对联,即为格言哲理联。优秀的格言哲理联,必然兼具文采和智慧,可以成为洗心的清泉,或祛病的良药,或醒世的警钟。经常读读格言哲理联,有助于保持心智清朗;若能创作,则于人、于己、于世,更是一分功德。格言哲理联的材料,大多采集而来。采集所本,无所拘限,从文史经典到诗词曲赋,从名家警句隽语到市井俚语村言,可袭用亦可化用,可用其语亦可用其意。倘能组合天然,自当脍炙人口。直接袭用,谓之集句。如集《四书》联:“是闻也,非达也;既来之,则安之…  相似文献   

19.
博士老人     
一休 《老年人》2009,(2):44-44,29
在凌紫阁里有一副描绘该阁建筑过程的对联。表现色彩的字就用了“金、玉、丹、碧、红、黄、白、黑、青、翠、绿、紫”等12个。你能将这几个字填到下面的圆圈里.让它成为一副完整的对联吗?  相似文献   

20.
笑尘 《老年人》2005,(6):50-50
在所有的对联中,咏史怀古联最难做好。因为要做出一副好的咏史怀古联,必须具有相应的历史知识、独到的历史思考与眼光,以及精警的语言艺术。人之咏史怀古,往往别有怀抱,或借论史以抒志趣,或藉怀古以浇块垒,此心此情,自无不可。然而若不明史实即乱发议论,则未免贻笑大方;若一派陈词滥调,或者尽说些人所共知的道理,则又何苦来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