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前期创造社作者群与前期创造社期刊作者群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之间虽有交叉,但前期创造社的作者群很小,而前期创造社期刊的作者群却很大,《创造》季刊和《创造周报》的作者群又有很大差别。前期创造社作者群人员的分散聚合的背后体现出了现代文学期刊再生产功能和特征,另外围绕着前期创造社期刊所构成的青年作者群,也形成了鲜明的“集体的文化形式”,借此创造社以“异军”的形象迅速突起于“五四”文坛。  相似文献   

2.
前期创造社期刊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备受读者喜爱的文学刊物。前期创造社期刊之所以引起读者的关注,首先在于现代意义的“读者”的形成以及前期创造社编辑者准确的读者定位。其次,前期创造社期刊所刊发的作品大多为"青春型"文化品格,而这也契合了读者的阅读期待。  相似文献   

3.
前期创造社作家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影响,表现在文学观念中就是审美和功利的杂糅,在人生观中则为群体价值和个体价值的互补,一直为人们所争议的看似背反的这两方面正是源于传统文化的互补结构。此外,传统文化的潜在影响性也是前期创造社作家接受外来文化思潮的基点和前在结构。  相似文献   

4.
在创造社历时近十年所创办的众多刊物中,《文化批判》的出版最费周折且在同人内部引起了最强烈的争执。主办者们对自己的构想抱着坚定的信心,他们的满腔热忱和辛苦努力受到了当时青年读者的广泛拥戴。出版后,创造社元老们从不同方面对其所取得的成绩做出了一致的肯定和高度的评价,但对其所表现出的幼稚和不足则缺乏应有的深刻反思。  相似文献   

5.
考察创造社"转向"之前的文学现场即其创办的<创造周报>的兴衰历史,是揭示其"转向"之内在原因的一个新突破口.<创造周报>的出版是前期创造社的辉煌顶点,同人刊物的兴衰是创新社"转向"的根由,栏目设置的变更导致读者的衰减成为<创造周报>停刊的客观原因,同时也标志着创造社同人创刊理想和文学理念的改变.  相似文献   

6.
晚清至20世纪20年代,大众传媒的发展、独立作家群的产生及现代读者群的扩大使上海等沿海城市形成了相对独立的文学场域。创造社进入由鸳鸯蝴蝶派和文学研究会所控制的这一场域,采取了颠覆策略而在文坛异军突起。创造社采取这一策略,是因为他们拥有异质的高势能的文化资本和不断扩大的社会资本等符号资本。创造社的进入策略和拥有的符号资本使其表现出区别于其他社团的指导习性、反抗习性和自由习性,这些习性使其在文坛爆发出巨大能量的同时,又面临着内部和外部的双重危机。  相似文献   

7.
文学传媒视角的引入有助于探究后期创造社文坛地位确立的过程与途径,以及一种文学思潮成长为文学主潮的生产机制。后期创造社通过对《创造月刊》和《文化批判》等刊物的精心运作实现了“方向转换”,进而确立了后期创造社在中国现代文坛中的地位。但后期创造社的文坛地位在青年读者群中得到确立,并没有在文坛内部得到认同,其单维突进、惟我独尊的战斗的文化姿态与文学观念,使其“革命文学”破坏多于建设,口号大于实践,其价值也必然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8.
《创造》季刊和《创造周报》同为前期创造社的期刊,但是对于两者的关系,人们一直简单地认为《创造周报》是作为弥补《创造》季刊的不足而存在的。通过对这两份刊物的初版时间、栏目设置以及作者群体的考察和辨析,我们会发现其实两者完全是两个独立的文学世界。  相似文献   

9.
自十九世纪中叶以来,中国社会产生了严重的民族、文化和信仰危机.一些社会精英急切地探索救国图存的道路,他们几乎同时把目光投向了西方.这在文学界表现为大量外国文学的翻译和介绍,在众多的国别文学的吸收借鉴中俄罗斯文学显得突出而重要.即使强调"为艺术而艺术"的前期创造社也视俄罗斯文学和作家为艺术沃土和精神导师.前期创造社对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的接受是一种精神契合下的理性抉择.  相似文献   

10.
针对鲁迅在《上海文艺之一瞥》中指斥创造社“才子+流氓”的批评,郭沫若在其自传《创造十年》中通过重构创造社历史进行了自我辩护。他既有意建构创造社“挽救新文学危机”的发生之因,塑造其“建设新文学”的历史地位,又以“行帮意识”为中心梳理了创造社与文学研究会的论争史,将双方冲突转换为党同伐异下的不理智行为以弥合观念立场上的对立。这既是出于维系左翼阵营内部统一战线的考量,也为解释创造社之转向革命做出了合理铺垫。而有意塑造创造社打破文化垄断与话语霸权的反抗者形象,则为证明其历史先进性提供了有力支撑。“以传写史”的自传创作折射出五四一代在文坛格局发生重组的1930年代试图掌握阐释历史主动权与自我经典化的动机。  相似文献   

11.
新时期的广西戏剧文学具有鲜明的文化身份意识,彰显广西以壮族为主的各少数民族文化身份的同时也在努力寻求与外来文化和主流文化的融合。这种在全球化背景下产生的文化身份意识赋予了广西戏剧文学新的内涵和特质,促进了广西戏剧文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所谓“女性文化自觉”是女性对女性文化的自觉、女性对文化的自觉和人类对女性文化的自觉的统一,是女性意识和文化意识的统一。女性文化自觉在女性层面讲,是女性发展和解放在当代的实践和理论诉求。在文化层面而言,它增强了当代文化的批判意识,是人类文化良性发展的润滑剂。因此,我们要探索女性物质生产活动和日常生活的合理方式,自觉地建设和发展女性文化。  相似文献   

13.
试论巴金的家园文化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巴金百余年的生命历程中,家园文化意识始终是他进入现实生活和文学生活的精神源泉,也是他从事文化创造的生命支点。“家园”不仅仅是一种精神的指归,还是一种相当重要的文化现象;“家园”所指不仅仅是“小家”———家庭,还是“大家”———国家。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家国一体,这一文化观念经由置换再造而灌注于巴金生命外化的文本世界。本文以巴金对于“家”、“国”及其内在关系的认识历程为行文线索,探究巴金在现代文学史上对于家园文化现象的深刻认识和思想变迁。“家园”文化意识的探讨和反思将有助于促进新世纪文化建设的积极重建。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社会性别文化的转型,女子高校的学生理当而且必须成为文化自觉的主体。女子高校学生文化自觉的客体指向转型时期出现的各种社会性别问题,如男女都一样、女人味、妇女回家论等。女子高校学生文化自觉的实践,其根本路径在于自由地思想,重新思考一切这一女权主义教学论可作为其文化自觉的方法论指导。  相似文献   

15.
文化在不断创新的历史中发展 ,形成了“自然文化”、“人文文化”和“创新文化”的走向。它们分别是在“自然的实践”、“自主的实践”和“创新的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不同历史阶段上的文化氛围和趋向 ,展现了不同时期的文化特点和创新的里程  相似文献   

16.
张承志的创作定位于一种精英启蒙立场。从效果特征上看,它是对历史记忆的再度体验,不是对当下现实的有效反思,其目的是想在市场经济语境中重新确立庙堂意识,但市场经济的世俗化没有为它提供相应的客体结构。处于这样的阐释落差中,它的文化表情是错位的,从前提上就被决定为一种赎救幻像。  相似文献   

17.
《周易》的卦象是一个文化模式。它作为元美学的创造,向中国文化艺术的历史实践与思维过程推衍,形成了与易象模式具有同构性的审美文化模式,集中定点在具象的抽象、意象形象、阴阳和合的境界、言辞能指的无方性等层面上。把握这些模式的创造,是从审美文化源头上认识中国文学艺术的历史经验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8.
文化市场监管必须与构建和谐社会联系起来.自觉地把行政执法工作上升到构建和服务于和谐社会建设.把行政执法工作融入到和谐社会建设这个大背景下,在这种历史背景和时代潮流下,和谐执法必将成为新时期文化市场监管中主流的执法模式.  相似文献   

19.
中国向着"市场社会"的转型同时也是向着"市场经济"的过渡.一个真正有效率的市场经济需要一个与之相适应的道德基础和与这个道德基础相一致的政治法律秩序.现代市场社会内含着一个与政治、经济、文化相配套的现代机制,是市民社会的高度发展,它能够提供一个"公共领域",足以抵抗权力意志从各个方面对民间权利的侵犯.这种新兴的市场社会理念表现在政治观念上就是要摒弃"官本位"思想,强化权力监督.  相似文献   

20.
试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文化自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当代先进文化,应树立和谐社会的文化自觉,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文化应该突出“和谐”的文化品质,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强调人类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历史导向,注重党的执政理论创新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