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5 毫秒
1.
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统筹城乡就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统筹城乡就业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之义,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城乡劳动力资源、实现人类社会的终极目标以及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统筹城乡就业必须充分发挥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共同作用.其中,建立以市场导向就业为基础平台、以提升城乡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为核心因素、以政府促进就业(创业)为关键手段和以实现城乡一体化就业为目标是统筹城乡就业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2.
甘肃省平凉市城乡统筹就业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统筹城乡就业是就业制度的一场革新,是对城乡“二元”就业体制的一场革命。如何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推进统筹城乡就业对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现、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社会壁垒、建设和谐平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平凉市人口、劳动力资源与城乡就业结构,三产总值及从业人员结构以及农村劳动力就业基本现状三方面分析了平凉市统筹城乡就业的基本状况,在推进统筹就业原则的基础上,论述了平凉市在城乡劳动力统筹就业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实现城乡劳动力统筹就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从落实就业促进法的角度,分析统筹城乡就业试点工作以来的政策和试点工作情况,提出加快统筹社会就业的制度建设,为就业促进法推进城乡统筹就业的法治化进程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4.
论统筹城乡发展的制度障碍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前中国存在着横亘在城乡之间的户籍制度、劳动就业制度、农地制度、财政支农制度、农村金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六大制度障碍,这严重阻碍了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就必须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消除这些障碍,即逐步统一城乡户籍管理制度、城乡就业制度和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同时立足于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探索土地流转制度,并加大财政支农力度、进行农村金融制度创新以加快解决中国"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5.
汶川地震不仅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还造成大量城乡劳动者失业,灾区城乡统筹就业任务艰巨。从就业培训角度总结地震后已采取的就业培训措施,分析地震一年多后灾区城乡居民就业培训供求状况;提出进一步促进灾区城乡统筹稳定就业的培训策略。  相似文献   

6.
汶川地震不仅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还造成大量城乡劳动者失业,灾区城乡统筹就业任务艰巨.从就业培训角度总结地震后已采取的就业培训措施,分析地震一年多后灾区城乡居民就业培训供求状况;提出进一步促进灾区城乡统筹稳定就业的培训策略.  相似文献   

7.
统筹城乡就业、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人力资源市场,是当前政府的重要任务之一。基于北京市延庆县650个劳动力的调研数据,分析劳动力就业现状,诊断存在问题:劳动力文化素质低、技能差、年龄偏大,市场意识淡薄,过于依赖政府,对就业收入期望过高;就业结构不合理、空间狭窄,市场竞争激烈,社会化的技能培训体系及长效机制尚未完善;政府就业政策未真正落实,基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弱,信息服务不到位,培训覆盖面有限,就业指导缺失等。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我国政府从改革传统的城乡二元就业制度入手,统筹城乡就业,积极恢复与重建城乡就业一体化机制。然而,由于各个阶段出台的统筹城乡就业政策几乎都是由当时的经济社会危机"逼"出来的,目标既不明确,推进也不平衡。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国政府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城乡就业一体化道路。  相似文献   

9.
城乡统筹就业视角下的农村公共投资问题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实现城乡统筹就业,核心环节是如何将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与农村、农业发展有机统一起来。农村公共投资对提升农村人力资本、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实现城乡就业一体化发挥着关键作用。针对当前农村公共投资存在的供给能力不足、结构失调和公共服务质量低效等突出问题,今后应重点发展完善农村教育、改革医疗保险和公共卫生体系以及完善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0.
在城乡统筹发展中实施农村人才培养计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重庆市统筹城乡发展的目标,到2017年要在全市实现全面小康,较全国率先三年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也就是说到2017年,重庆市广大的农村地区都将步入全面小康的水平。目前,重庆市现在有人口3200万人,其中城市人口1200万,农村人口2000万,预计到2017年重庆市城市化水平也将接近70%,但还将有600多万人口生活在农村,而这600多万农村人口是否能步入小康社会,将直接影响到重庆市在2017年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就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发展水平的综合反映。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格局并未因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高速、持续增长和经济体制市场化改革的深化而发生根本变化。劳动剩余的经济特征将在很长时期内在我国城乡间存在下去,经验表明孤立地解决城市和农村两个封闭板块的就业,效果往往不尽人意。因此,构建城乡就业一体化的互动模式便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基尼系数作为衡量全国收入差异的指标,对衡量城乡收入差异并不适用。本文采用城乡居民收入、消费及恩格尔系数的数据历史地、全面地考察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消费水平及消费结构的差异。指出产生城乡收入差距的主要深层原因是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福利制度、不完全竞争地位等制度因素。缩小乃至最终消除城乡收入差异必须从制度上入手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增强农民自生能力。  相似文献   

13.
城镇和乡村就业问题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在客观上要求城镇不断拓展就业领域,以缓解农村劳动力转移所带来的压力.同时,更要挖掘农村内部潜力,实现剩余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必须用城乡就业一体化的思维,去谋划解决城乡的就业问题.这也是贯彻统筹城乡就业思想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14.
15.
我国城乡一体化的阶段性及其量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乡二元结构是传统农业与现代工业并存、农村社会与城市社会分割的一种经济社会形态,它是发展中国家所共有的现象,也是世界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历程。本文以城乡二元结构的演变为线索,从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角度,分析了城乡关系的演进规律,提出了城乡关系发展的五个阶段和五个表征,建立了分析城乡关系发展阶段的指标和方法,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城乡关系的发展阶段做出判断,并对城乡一体化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城乡经济不公正现象既有历史原因,也有其现实背景。它极大影响经济本身的发展,不利于社会的稳定与进步。城乡经济公正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解决城乡经济不公正问题是一个严峻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有全方位、多角度、跨学科的视野,还需要注重实际问题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关于城乡关系的理论主要包含三个方面内容:第一,城乡对立统一论;第二,城乡关系变迁论;第三,城乡融合论。研究和梳理马克思主义的城乡观对当下我国出现的空心村治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第一,农村空心化是城乡关系演变过程中城乡分离与对立的必然产物;第二,城乡统筹是解决农村空心化的根本途径;第三,打破城乡壁垒,创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是最终解决农村空心化问题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