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正> 如何理解立法和我国的立法活动?我国立法制度的新发展究竟表现在什么地方?当前在法学界有些不尽相同的认识。本文拟对此类问题表述一下初步的看法。(一) 立法,就是由国家立法机关用法律形式把统治阶级的意志提升为国家意志,使之成为具有国家强制力的行为规范的活动。立法活动是实现阶级统治的一个重要手段。社会主义国家的立法活动,集中体现了全体人民的共同意志,它以法律的形式,总结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经验,调整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2.
立法技术是指在立法工作的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方法、技巧的总和。它可以使法律的表达形式日臻完善。没有科学的法律文字表达形式,就不可能表达法律的内容。所以,不能将关于法律表达什么同关于法律怎样表达的问题分割开来。立法技术并不是没有任何政治内容的单纯的形式上的规则,各国的统治阶级往往利用立法技术使法律符合自己的需要。一般来说,立法技术的各种各样问题能否得到很好的解决,关键取决于掌  相似文献   

3.
行政管理法制化,就是要制定系统、完整的行政法规,使行政管理真正成为法律管理,真正做到在行政管理中“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下面仅就行政管理法制化的必要性和应该加强那些方面的行政立法问题,进行探讨。一、行政管理法制化的必要性。从社会主义法制原则来看。行政管理同其它管理的不同之处在于,行政管理是一种国家管理。在现代国家里,这种管理又必然是法律管理。因为,在阶级社会里,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集中表现。统治阶级为了完成阶级专政和管理国家的使命,必须使自己的意志通过法律形式表现为国家意志,并通过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从而取得全社会一体遵行的效力。行政管理法规是国家关于社会管理意志的表现形式,它同样具有国家意志的属性,具有强制性和规范性,必须为一切行政管理活动所遵行。因此,行政管理必然是一种法律管理。这种法律的管理将保护统治阶级社会管理意志的实现,保证国家行政管  相似文献   

4.
当前法学界在法治和人治的概念理解上是颇有出入的。如果对讨论命题的概念理解不一,讨论自难一致。我认为法治应是指按照统治阶级的意志并反映其物质生活条件的要求而制定的法律来治理国家、来办事;人治应是指按照统治阶级的某一统治者个人意志来治理国家、来办事。目前,有的同志  相似文献   

5.
青少年法是一门重要的专门法规,有着体现其自身特征的一些法律原则。这些法律原则对青少年法的立法和司法实践起着支配作用。因此,要想制定出一门适合我国国情,反映全国人民意志的青少年法,就要对它所应遵循的法律原则进行科学地研究。 法律原则是根据统治阶级意志,从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关系中抽象出来,用以指导立法、司法实践并为人们所必须遵守的一些基本原则。那  相似文献   

6.
一省一级经济法制建设属地方性经济法制建设的范围.其内容也包括经济立法和经济司法两个方面.经济立法是指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在法定权限内依照一定程序所进行的制定、修改和废止经济法律、法规的活动.根据我国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经济法律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和修改;经济法规由国务院制定和修改;地方性经济法规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和修改;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政府可制定地方性经济规章.经济司法是指审理经济纠纷案  相似文献   

7.
所谓法的预测,就是根据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依照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各种法律本身的性质以及社会生活各方面对法律的要求,用科学方法预先对法律的制定、修改和中止以及执法和司法的各种情况进行估计和推断,其中主要是对立法的发展规律及其一般发展趋势等进行预测。而对法的预测的规律、方法和作用等进行科学研究的理论,就是法的预测学。  相似文献   

8.
试论我国的授权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授权立法的概念与范围根据宪法规定,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是单一制国家,实行的是一元性立法体制,即国家立法权集中在中央,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据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可以行使制定和修改宪法和其他基本法律的职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可以行使制定和修改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的职权。可见,严格意义上的法律制定权只属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但是,我国一元性立法体制又并不妨碍其他国家机关(包括国家行政机关)为了实施宪法、法律和行使自己的职权限法制定和发布各种形式的、具有法的效力的规范性文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的立法工作,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许多领域无法可依的现象正在逐步减少,但也出现了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有些法律的实施并不能达到立法预期目的。我认为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之一在于立法者的立法思维有偏差。如何揭示并纠正这些偏差,树立正确的立法思维,在我国目前立法速度不断加快、立法所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的情况下,尤为必要。规律与意志以往我们都把法律认为是统治阶级意志的反映,是统治阶级维护其统治的一种工具。①当时,大多数学者都认为法的主观性是绝对的,忽略甚至不论法的…  相似文献   

10.
离婚立法是婚姻立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法律对离婚意志的支配来看,唐律规定了两种离婚方式:一是强制离婚;二是协议离婚,即和离。所谓和离即协议离婚是指法律将是否离婚的意志完全交由当事人双方共同支配,并从形式上赋予双方平等的权利,不允许任何一方将自己单方面的离婚意志强行加给另一方,因而具有协议的性质。  相似文献   

11.
“国家意志”这一概念,在马列著作中就有,如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文中说:统治阶级“除了必须以国家的形式组织自己的力量外,他们还必须给予他们自己的由这些特定关系所决定的意志以国家意志即法律的一般表现形式。”列宁说过:“意志如果是国家的,就应该表现为政权机关所制定的法律,否则‘意志’这两个字只是毫无意义的空气震动而己。”(以上引文中的着重号是笔者加)这些论断明确指出,法是国家意志的表现,而不是一般的统治阶级意志。但传统的提法把“统治阶级的意志”作为法的本质属性。那么,法的本质属性是提“统治阶级意志”好呢,还是说“国家意志”好呢?这就是本文所要论及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德育法治化,是指将一定的德育理念和德育规范上升为法律并予以实施的过程。它至少应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立法者将一定的德育理念和德育规范,借助于立法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以法律的形式表现出来并使之制度化、规范化;二是指法律化后的新德育规范的实施,包括德育运行的状态、方式、程序和过程。德育法治化是一个内容丰富、多层次的结构体系。德育法治化是个相对的范畴,并不是泛德育主义,把所有德育规范都上升为法律,赋以强制性,而主要是将反映社会基本要求,将一些基础性的、在德育规范中居于低层次的道德规范加以法律化。因为“法律不曾…  相似文献   

13.
新闻法规是法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所 调整和保护的是精神上的权利。无论是封建时期还是近 现代资本主义时期,新闻法规都是由国家专门机关制定 或认可,通过程序而强制予以实施的,调整新闻采编、 出版、发行等方面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相比 而言,由封建时期到近现代资本主义时期,新闻立法既 有前后的更替与继承,又体现了新闻事业的发展规律和 统治阶级立法技术的不断进步。 一、新闻立法的指导思想变革   新闻立法的指导思想经历了由神学主义的政治法律 观到近现代资本主义自由…  相似文献   

14.
国家制定法与民间法的供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法学界对国家制定法与民间法或者说法律实现中的“政府主导型”法治与“民间自生型”法治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进而引发了对变法与法治、立法与执法、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以及法治理想与现实国情等一系列问题的思考,展现出法理学研究不断提高和深化的可喜景象。本文仅就国家制定法与民间法在法律供给与需求方面的内在关系提出自己的看法,以就教于大方。国家制定法就是由权力机关制定的反映统治阶级意志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在全国范围内一体实施的行为制度和规则,它是政治国家用以维护社会秩序、确立资源配置结构的基本形式,最终通过立法、…  相似文献   

15.
中国低碳法律体系是指由现行七个法律部门中以实现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为主旨的法律规范形成的有机统一整体,目前尚处于初步形成阶段而亟待完善。其完善思路应基于立法规律及客观实践,坚持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相结合;其完善内容既包括从低碳法律体系架构理性设计的视角出发着重填补空白——完善低碳消费立法、低碳法律监督体系,也包括从低碳法律体系架构经验观察的视角出发着重适时调整——完善低碳国际合作立法、低碳技术立法;应针对现行低碳法律架构中的核心体系、支撑体系、外围体系,通过制定新法、修改旧法、整合渗透及立法协同四种途径分层次实现法律体系的完善。  相似文献   

16.
法律的修改是指对已颁行的法律文件进行修订、改变的一种立法活动。我国当前正处于一个大变换时代,一系列在计划经济年代制订并颁行的法律文件因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而亟需废止或修改,即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制定的法律文件同样存在着因其所调整的经济关系发生变化而导致法律如何适应的问题。本文试图从法律修改的实体条件、程序条件、主体、形式等角度进行初步的探讨,以期为市场经济法律建设和立法活动提供理论上的参考。一、法律修改的实体条件讨论这个问题的意义在于解决这样一个矛盾;一方面,法律作为具有强制性、权威性的行为规范,…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我国立法的走势王忠信,闫嗣岑法律作为上层建筑,是现实经济关系的反映。统治阶级借助于法律维护有利于自己的经济关系和经济秩序,为巩固和发展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利益主体受市场机制的引导和调节,按照市场通行的规...  相似文献   

18.
修改后的《立法法》将可执行性确认为立法质量的衡量标准,对这一概念进行系统研究,将有助于完善立法质量的评估指标体系和立法工作机制。有必要在分析和梳理可执行性概念的习惯用法、功能和具体指向的基础上进行概念界定。法律规范可执行性是指法律规范实现实施效果最优化所应具备的内在的和形式的立法技术要求。在阐述可执行性内在要求和形式要求后,提出了增强可执行性可以通过完善立法协商机制和立法后评估指标体系、推进立法语言规范化和起草主体多元化以及充分发挥地方立法的细化和补充功能等具体路径予以实现。  相似文献   

19.
<正> 唐律,编撰于唐高宗永徽二年,共十二篇,三十卷,五百零二条,是我国迄今保留下来的一部最早最标准的封建法典。由于它上承《法经》以来历代封建立法之经验,下为宋后各朝立法之楷模,在中国法制史上占有继往开来的地位,因而唐后历代统治者无不对其推崇备至。唐律与所有法律一样,都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在国家生活中起着调整统治阶级内部、外部两种关系的作用。它用刑事镇压的方法钳制农民对封建政权的反抗,也用刑事制裁的手段防止统治集团中个别分子对法律秩序的破坏。唐律在调整统治阶级内部关系的时候,把重点放在惩治官吏的违法犯罪上,试图以此达到统治集团内部协调一致的目的。应当承认,作为封建法律  相似文献   

20.
温慧卿 《理论界》2011,(9):66-68
能源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前者指调整能源领域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后者指正在制定中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根据立法目的层次结构,能源法的立法目的分为三个层次。广义的能源法的立法目的属于第一层次;狭义的能源法,即《能源法》的立法目的属于第二层次,它被语言文字明确地规定在《能源法》总则中。《能源法》立法目的的内容由其法律地位和立法需求所决定,可表述为"提高能源效率、优化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保障能源安全、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其中"保护生态环境"代表了一国能源法发展的阶段,蕴含着环境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双重含义,是《能源法》立法目的条款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