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晨 《民族学刊》2022,13(3):130-136, 152
氐族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的民族,有特定的居住地及风俗习惯。文章在利用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运用碑刻资料对北朝时期关中氐族的分布与融合进行了梳理。厘清了氐族在关中的迁徙与分布状况,指出了这一时期关中的氐族已遍布关中雍、岐、华三州。尤以雍州地区氐族分布广泛,且活动频繁。除传统聚居地京兆郡的长安、蓝田外,还扩散到了今咸阳的三原、礼泉、彬县、永寿、泾阳、淳化、兴平;铜川的耀州、宜君;渭南的富平等地;岐州氐族分布在传统的美阳、雍、汧、隃麋一带;华州氐族则分布在氐、羌聚居地李润堡附近及今华县地区。并揭示出了氐族在与其他民族杂居、通婚和自由迁徙过程中,原有的风俗习惯有了改变,进而融入到了由多民族形成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内的这段史实。  相似文献   

2.
历史上的氐族和川甘地区的白马人——白马人族属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氐族是我国历史上分布在西北地区的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两汉及魏晋南北朝时期,氐族活动在今陕西、甘肃、四川一带,建立过封建割据政权,与当时的中央政权相抗衡,因此,在历史上的这一阶段,有关氐族活动的记载是比较多的。隋唐以后,吐蕃兴起,白马人居住的地区是唐蕃争夺的中间地带,从这以后,史书关于氐族的记载渐少,这是因为氐族大部分同化于汉族,一部分被吐蕃征服,成为吐蕃的属民,经过长期的潜移默化,一部分氐人同化于藏族。  相似文献   

3.
氐族的姓氏及婚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姓氏和婚姻是研究民族史的两个重要的课题。通常,一个民族的姓氏、婚姻,具有不同于其他民族的特点。因此,了解姓氏和婚姻的特点,有助于深入认识这个民族的历史。有关氐族的姓氏,仅姚薇元在《北朝胡姓考》中,论及过北朝时氐族几个主要的姓氏,而有关氐族的婚姻,则几乎无文涉及。有必要对这两个问题作系统的论述。  相似文献   

4.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民族大融合的第二次高峰。西北地域周边的匈奴、羌、氐、西域诸族及秃发鲜卑等内迁诸族,因长期与汉族错居杂处,形成共同经济体制,民族间的差异逐渐减少,最后与汉族在互动中融合。  相似文献   

5.
阿昌族     
阿昌族是一个跨境民族,在中国的人口有3万3千多,主要居住在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陇川县和梁河县,部分分布在潞西市、盈江县。保山市的腾冲县、龙陵县和大理白族自治州的云龙县等地也有少量分布。在缅甸,阿昌族称迈达族,人口约4万多,主要分布在克钦邦的密支那及掸邦的南欧、景栋等地。阿昌族的来源最早可以追朔到古代矫健骠悍的氐羌部落,据可考证的史料表明,他们在云南德宏的历史已有2000多年。在漫长的历史中,屡次失败和不断迁徙始终伴随着阿昌族的先民。我们能够考证的是,当时的阿昌族先民部族人数众多,作为强悍的氐羌部落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6.
“巴氐”,作为民族族名,是古今一些史家巴郡“賨人”的称呼。近读王仲荦先生的《魏晋南北朝史》,其对“巴氐”一词由来的解释,似有不妥之处。“巴氐”一词,牵涉到成汉政权建立者李氏的族属和魏晋时期的民族问题,有必要辨明。 一、“氐人内迁,賨人填充”辨 称氐人李氏为“巴氐”,主要依据是《晋书》卷一二○《李特载纪》:“魏武帝克汉中,特祖将五百余家归之,魏武帝拜为将军,北土复号之日‘巴氐’。”王仲荦先生的《魏晋南北  相似文献   

7.
水族是我国兄弟民族中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据1982年的统计,全国水族共有二十八万六千多人,主要分布于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另有少数散居于贵州的荔波、都匀、独山、平塘和广西的南丹、宜山、环江等县市中?水族虽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但在旧社会里,由于历史的原因,史籍上对其历史与文化的记录偏少,给水族历史的研究特别是关于族源方面的研究带来莫大的困难?关于水族的族源问题,过去由于史料的阙如,研究者接触的资料不同,对问题的看法亦异,有认为水族与古代的僚人或夜郎僚人有关,也有认为水族与秦汉时代之西  相似文献   

8.
自五胡乱华开始,十六国和南四朝的大分裂时期拉开帷幕,自作孽的晋朝小朝廷逃到长江以南,北方少数民族匈奴、羯、氐、羌和鲜卑尽情过了一把逐鹿中原的瘾,长期以来被汉朝廷压抑的郁闷一扫而空,少数民族的先人们仿效汉人礼制,纷纷确立自己的五德正朔,建起一个个前无古人的少数民族朝廷。这时,氐族的一个盖世明君出现了——他就是符坚。苻坚,字永固,一名文玉,八岁便开始读书,在氐族中可谓另类。读着汉族典籍长大的符坚,也完成了对自己人格的再塑造,学到治天下的大才的同时,也培养出单纯而又广阔的心胸。这样的性格,是前秦霸业的基础,却也是它灭…  相似文献   

9.
<正> 古代越族是分布在我国东南和南方广大地区的一个大族群,这个大族群在古代一段漫长的历史时期内曾被称为“百越”(又称为“百粤”)。族以“百”称,说明种类繁杂,分布颇广,其中有吴越(包括东瓯、闽越)、南越、西瓯、骆越、于越、扬越、滇越等,由于他们有共同的渊源和文化特征,故有一个共同的族称——总称为“越”;又由于他们因山川阻隔和不同的经济、地理、历史等条件,已形成各具特点的人们共同体,故在共同族称前又另加一个区别  相似文献   

10.
历来对回族族称的解释仅限于正统的历史考证的方式。本文认为 ,虽然回族族称有其历史的客观性的一面 ,但在现实发展中又逐渐显露出其非历史的主观性的一面 :即作为文化主体的回民在特定文化氛围之中对自我的阐释 ,这些阐释体现在回族民间广为流传的故事、传说及回族学者的著述之中 ,并流行不衰。从历史的考证来看 ,回族族称的获得是一个历史的偶然 ;但在作为穆斯林的回民看来 ,这里体现着来自造物主的意志 ,即历史的必然性。这是一种自我的文化表述 ,其中体现了他们对自我的认知、对自我价值的肯定、对自我文化和生活方式的思考 ,是回族文化 (说汉语的穆斯林的文化 )的起点和终点  相似文献   

11.
达斡尔族在其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并发展了自己古老而灿烂的文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达斡尔族曾先后与多种民族发生过不同程度的接触和交往,由此在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上,又先后吸收、补充和融和了部分其它民族的某些文化成分。因此,达斡尔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表现为对多种不同民族文化的兼容性。诸如曾与达斡尔族命运与共的鄂温克、鄂伦春两个民族的狩猎文化、以游牧著称于世的蒙古民族的畜牧文化都曾对达斡尔族文化产生过影响;尤其是16世纪达斡尔族归附满族统治者的管辖之后,更承受了丰富多采的满族文化的全方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介绍秦始皇帝统一中国以前甘肃地区的民族,计有黄帝、周、赢秦、犬戎、氐、羌、大夏、月氏、义渠、乌氏等族。其中有发源于甘肃者,有发源并长期活动于甘肃者,还有一度活动于甘肃者。他们很早就与中原地区的民族和政权发生联系,并相互斗争,在斗争中融合,成为华夏族的一分子。  相似文献   

13.
我国考古研究成果表明,早自新石器时代起,中华大地上存在着三大考古文化系统和民族系统。新石器时代,我国黄河流域广泛分布着仰韶文化及在它的基础上发展和分化出来的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寺洼文化等,统称为“仰韶文化系统”。炎帝族、夏族、周族等同为羌氐民族。当他们先后迁居中原地区融合为华夏民族(汉族的前身)后,共同创造了仰韶文化。长江中下游和东南沿海地区是新石器时代“青莲岗文化系统”的主要分布区,在这个广大地区内,先秦时期分布着两大原始民族系统,即百越系统和百濮系统,总称为濮越民族系统。以细小打制石器为特征的细石器文化,是北方新石器时代的主要  相似文献   

14.
西晋灭亡后,中国北方出现了十六国分裂割据的局面,入主中原的匈奴、鲜卑、羯、氐、羌等“五胡”先后建立了政权。后赵便是羯族石勒部族建立的政权之一。然而,建立后赵政权的羯族却在中国历史舞台上昙花一现,此后便消失的无影无踪了。由于史籍记载羯族俱有“深目高鼻多须”的容貌特征,所以后来学者便有推测羯族种属是印欧人种的倾向。至于羯族种属究竟为那般,各学者看法各异,至今尚未取得一致意见。因此,本文仅就中国学者有关羯族种属问题的研究成果,作一回顾和反思,期望能对羯族种属问题的解决有所推进。  相似文献   

15.
文通过对原始社会、封建社会和现代社会达斡尔族文化发展特点的总结与归纳,详细论述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认同与达斡尔族女性自我意识的关系.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出发,深入探索了达斡尔族女性自我意识觉醒所应具备的文化条件.本文从全新的视角思考达斡尔族文化创新的途径,对促进达斡尔族文化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郭大烈,一位云南丽江农民的儿子。骨子里浸透着纳西人勤劳质朴的基因。年轻时就立志投身民族历史文化研究事业。他耗费10年心血写成《纳西族史》一书。去年5月,第10届日本经济新闻社亚洲奖“文化奖”颁给了中国云南纳西族学者郭大烈。郭大烈是长年致力于研究云南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尤其是因研究纳西族历史文化业绩突出而获此殊荣的第一个中国人。  相似文献   

17.
民族文化作为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创造出来的财富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散居蒙古族作为我国少数民族群体的一个组成部分,虽然所持有的民族文化特征不再明显,却依旧作为纽带维系着各民族成员的身份认同。随着城市化、现代化带来的文化冲击、民族语言文化的缺失以及民族自身等方面的影响,散居少数民族在民族文化上面临着保护与传承困境。本文从探讨散居蒙古族文化传承困境的具体表现入手,试图寻找散居蒙古族文化传承困境的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18.
刀舞是朝鲜族文化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随着民族的迁徒,作为人体文化的民族舞蹈也被带入中国,迁入这片土地之后,不仅传承了本民族的传统舞蹈文化,而且根据中国的社会生活、文艺方针发展了民族舞蹈,使朝鲜族舞蹈文化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发扬光大。其中朝鲜族舞蹈"刀舞",以快速敏捷、穿刺有力、细腻中有粗犷,其刚柔并济的舞式、洒脱的风格,使刀舞具有表现朝鲜族民族英勇气概的典型性,也是我国艺术文化的瑰宝。本文以朝鲜族刀舞为研究对象。对朝鲜族刀舞的由来,历史演变过程、风格特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刀舞是朝鲜族文化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随着民族的迁徒,作为人体文化的民族舞蹈也被带入中国,迁入这片土地之后,不仅传承了本民族的传统舞蹈文化,而且根据中国的社会生活、文艺方针发展了 民族舞蹈,使朝鲜族舞蹈文化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发扬光大.其中朝鲜族舞蹈"刀舞",以快速敏捷、穿刺有力、细腻中有粗犷,其刚柔并济的舞式、洒脱的风格,使刀舞具有表现朝鲜族民族英勇气概的典型性,也是我国艺术文化的瑰宝.本文以朝鲜族刀舞为研究对象.对朝鲜族刀舞的由来,历史演变过程、风格特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彝族     
彝族族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民族之一。1990年人口普查时共有6572173人。族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三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西北部。族文化,在历史上曾是西南地区较发达的文化。很早以前,族就有了成熟的语言文字,完备的历法,丰富的文典籍。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