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融危机来袭后,减员增效再次成为了陷入困境企业改革的一个重要举措,而事实上减员和增效是两个不同的问题,减员只是增效的一个手段,如果没有很好的制度安排,在很多时候减员并没有实现增效。本文从最优合同的角度出发,设计了一个减员增效的合同,通过比较静态分析和博弈分析论证了这个合同是如何实现减员和增效两个目标的,即在减少企业员工的同时使尽量多的工人留下来,从而实现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加剧,我国企业面临大量的裁员,但如何有效的处理裁员问题,保证企业的稳定发展是企业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就企业裁员处置问题提出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3.
基于心理契约视角提高员工忠诚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已经成为企业生存发展并保持持续竞争力的根本源泉。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随着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不仅引起了企业发展战略的重大调整,也由于减员裁员的出现引起劳资关系的新变化,进而导致了员工忠诚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杜坚 《经营管理者》2013,(6):192+54
"经济责任制"作为国有企业内部管理的一种考核激励手段,对调动员工积极性和企业的生存发展曾经起到巨大作用。随着国有企业改革向深层次推进,特别是面对日益严峻的钢铁行业产能过剩、市场低迷、亏损严重的挑战,"经济责任制"方案也面临着需要大刀阔斧加以改革的过程,有些甚至需要观念上的突破与变革。小轧公司作为杭钢集团旗下的一家主要轧钢生产单位,提出了接轨市场、改变主要考核指标即把企业利润作为考核二级单位主要依据的想法。文章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一是引进效益指标作为考核二级单位的主要方式。二是推动减员进程,实现下属单位主动减员机制。三是调整集团公司管控模式,逐步从重过程向重结果转变。  相似文献   

5.
李裕林 《决策》2014,(8):66-67
最近,海尔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在出席某商业论坛时自曝裁员计划,称今年会在去年裁员1.6万人的基础上,继续裁员1万人,且主要对象为中层干部。此举迅即引起社会各阶层的高度关注。 海尔裁员之所以引起如此大的关注,除了海尔是大企业、本身就受关注之外,还有更重要的原因是减员幅度实在是太大了,2012年末员工数量为8.6万人。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市场投资主体多元化,施工企业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应对严峻的形势,施工企业只有搞好项目成本控制,从源头做好,才能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因此,搞好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进而以效益为中心、最大限度地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和增效能力是目前施工企业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7.
对于两个根本性转变,我们公须从思想上明确以下九点:第一,要深刻认识两大转变的重要性。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推进,我国经济同国际经济接轨,国际市场竞争激烈.国内市场上进口产品、合资企业产品同国内企业的产品竞争也很激烈.没有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的产品.就不可能在竞争中取胜。另一方面,从根本上讲,从加速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步伐、加速提高人民生古水平考虑,我们也必须要走一条既有较高速度,又有较好效益的国民经济发展路子。第二,要执行以经济建设为中。J的党的基本路线,就必须坚决推进两大转变。两大转变是两个…  相似文献   

8.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欧美国家普遍出现了经济危机,市场持续萧条,为了控制生产成本,减少积压产品,提高企业绩效,企业裁员大规模盛行。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虽然许多企业已经摆脱了经济萧条的负面影响,生产开始扩大,但企业组织内部为节约成本而进行的大规模裁员浪潮依然汹涌,市场上,组织破产现象十分频繁。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受新一轮技术革命的浪潮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影响,虽然国家经济持续增长,但与企业组织规模调整同步进行的企业裁员活动仍显得格外活跃。发达国家的持续裁减员工浪潮,直接引发了包括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大规模裁员。但是对于"裁员的本质是什么","企业为什么要裁员","裁员能否真给企业带来好处","裁员过程应如何合理操作"等等问题,目前,理论界和企业界还没有一个给出一个明确、系统和有力的答案,因而也留下了较大的研究空间。笔者围绕上述问题,从国内外企业推行裁员的现状着手,对于企业裁员的本质、目标体系构成及实现目标的可能性等,有自己独立的思考,视角新颖。对于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研究我国企业的裁员行为和过程都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重点培育一批国有和国有控股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发挥这些大企业在资本运营、技术创新、市场开拓等方面的优势,使之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和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骨干,是当前国有企业改革的首要任务,但中小企业的改革也不能忽视。 一、要“抓大”,更要“抓强” 国有企业必须以技术为先导,突出主业,不断扩大主业规模,才能提高核心竞争力。当前国际经济竞争的核心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国家与企业的竞争优势,已经从过去以资源为主转向以技术为主,谁在技术上领先或占优势,谁就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企业要以市场为导向,摒弃政府行…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员工行为取向角度对裁员决策的经济理性进行了分析.裁员决策的依据是员工能否忠实地履行自己的职责.裁员是一把双刃剑,虽然裁的是员工,最受伤的往往却是企业.无论企业的经营状况如何,裁员都应该是一种最后的、不得已的选择.本文探讨了裁员的经济因果,分析了裁员决策中的薪酬策略和目标策略等补救措施,指出了应该如何把握裁员的时机,理性地选择裁员对象.  相似文献   

11.
历史上,许多企业成功的法宝之一就是掌握和应用经济学中“规模效益”的规律,以规模效益理论指导企业的生产和扩张,而且大都成就辉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信息技术对企业的冲击,传统的规模效益观念已不能完全胜任对现代企业发展的推动作用,一个新的策略“深度效益”应运而生。就这两种策略作一下比较和分析,并结合企业发展现状谈一下如何在企业中适时、适度地运用这两种策略。一、规模经济是推动企业成长的根本动因现代企业从创建伊始,就有着内在的扩张冲动,企业总是在不断的规模经济刺激下成长发展的。世界船王包玉刚,从五十年代…  相似文献   

12.
在经济全球化面前,中小企业同样面临着严峻挑战,那么他们该如何适时地调整产品结构,抓住机遇,保持企业发展实力呢?一、求双赢才能得生存跨国公司推动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发展,给相对落后的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机遇。面对现实,我们客观地分析国内小企业,认为:“以双赢而求生存”,是中小企业求发展的最佳模式。(1)不向全球化迈进的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一定会处于劣势,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加大了我国产业开放的力度。在这种环境下,中小企业不仅要审时度势提高自身的竞争力,还要学会利用国际市场,…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在经济上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程度日益加深,经济全球化与市场国际化已经成为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随着我国即将加入WTO,全面提升我国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就成为我国企业迎接经济全球化挑战的首要战略措施之一。经济全球化是世界各国经济高度开放和国际市场联结为一个共同市场的进程,是一种新的国际经济关系体制。一、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的必然发展趋势,它的内涵特征非常广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投资全球化。投资是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企业经济活动的基本保证和前提。投资…  相似文献   

14.
2007年以来,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变化,无疑会对以发展外向型经济和重化工业为主的环渤海经济产生重大影响。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外贸出口、资本市场和相关企业效益方面。美  相似文献   

15.
<正> 企业人浮于事已是普遍现象,与其让三个和尚没水吃,莫如减二留一。但减员只是手段,增效才是目的。因此,减留与否,理应以效益为标准。然而,有些企业却本末倒置,错把“手段”当“目的”,结果,人是减下来了,效益却上不去。 表现之一:良莠不分一刀切。某厂规定男50岁,女45岁一律下岗。岂料,当一些身体尚可,并有一技之长,本该留下的老工人走了以后,技术力量明显滑坡,导致产品质量下降,一批老关系户与之断绝了交往,令原本就不景气的企业,更  相似文献   

16.
拒绝裁员     
钟渝 《经营管理者》2009,(12):30-31
裁员,这个在2008年频繁使用的流行词汇,似乎成为诸多企业应对金融危机的不二法宝。分析人士指出,金融海啸的影响直接导致了市场消费的低迷。同时,对于盈利预期的下调又增加了这些企业营运的压力。企业不得不通过裁员、缩短战线从而节约成本,度过经济寒冬。  相似文献   

17.
企业经营为的是利润,好企业追求的是超额利润,超额的利润是由规模效益、品牌效益、垄断效益和成本效益带来的,它们能构成强大的竞争力,促使企业超常发展。成本效益主要是由劳动力效益构成的,我国有巨大的劳动力效益,因此已有为数不少的企业初步具备条件,在此关键时刻国家若出台相对倾斜政策,鼓励、支持、帮助有竞争力的企业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赢得全球市场,便可使之在世界经济格局中占据一席之地。时不待我,抓住机遇将对我国经济社会、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和作用,极富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8.
所谓“新经济”或知识经济,本质上就是创新经济。我们应形成一种鼓励创新、积极创新的文化气氛,从各方面促进全民族创新。 21世纪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应是适应创新经济的创新能力。菲亚特汽车公司总裁乔及尼·阿格纳里说得好:“当前,在经济学中已众所周知,问题并不特别取决于企业的规模,而更多地取决于它不断再投资的创新能力。这是成功的真正因素。”我国即将加入 WTO,融入世界经济,但跻身世界经济是需要具备经济竞争力的。如果我们的企业、我国经济根本上失去了创新能力,不能有创新产品,我们就没有进入国际市场的资格,我们就…  相似文献   

19.
和尚“吃水”的寓言虽家喻户晓,却常常让我们走入误区。一个企业效益不好,不在其它方面找原因,而是简单地归罪于“和尚”多了,于是减员、下岗。不过,人员少了,效益就真的能上去了吗?然而,人员减了却并没增效,“和尚”少了,还是没水吃。看来,有没有水吃,与和尚的数量多少没有必然的联系。一个企业效益如何,未必就在于人数多少。日本的丰田公司、我国的海尔集团都有几十万员工,但并不因人多而效益差。相反,因为规模大,人多势众而兴旺发达,称雄于世界。所以解决和尚“没水吃”的问题,根本不在于和尚多少的问题。解决吃水问题,关键在管理。我们…  相似文献   

20.
20多年来,万向集团与世界许多国家的大小客商交往频繁,几乎没有发生合同纠纷。而国内企业形形色色的欺诈已经使集团损失了数千万元。有的企业甚至是趁国内市场价格回暖之机,将已在海关备案、产权归委托方所有的产品擅自转卖.以赚取差价,完全视信誉如儿戏。其后果是造成万向集团无法按时向外商提供返销产品,严重影响在国际市场的信誉。鲁冠球指出,市场经济环境下,少数经营者不讲信用,出现一些欺诈行为并不足怪。而目前在我国社会生活以及经济领域中,“不赖白不赖”、“我是流氓我怕谁”的无赖心态普遍蔓延,已经感染成为一种“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