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庆 《决策探索》2002,(9):55-56
一、绿色经济与绿色壁垒 随着环保意识日益增强和消费观念的更新,人们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追求健康的绿色消费.特别是近二三十年,绿色消费已风靡全球,正逐步成为人们消费生活的主流.为满足绿色消费的需要,各国竞相提高环保技术、发展环保产业,力求在国际环保市场获得竞争优势.目前,各发达国家高度重视发展绿色经济.其中,德国环保产业约占全球市场规模的18%,居世界第一.美日等国分别制定了环保市场培育及环保技术国际合作的计划和战略.世界绿色经济的兴起和发展也使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2.
《领导文萃》2010,(8):12-14
把全球经济带入深渊的金融危机,"阵痛"了一年之后,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后危机时代"的新宠儿。美国、日本、欧盟等都将注意力转向新兴产业,并给予前所未有的强有力政策支持。国际金融危机后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成为各国走向经济复兴的选择和重点,必将改变世界经济增长的轨迹和旧有格局。  相似文献   

3.
<正> 所谓绿色产业,是指产品和服务用于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有利于优化人类生存环境的新兴产业。 绿色产业可观的效益带来了日益激烈的竞争,各国政府积极扶植本国的绿色产业,不断增加“绿色投资”。美国每年投入几百亿美元发展绿色产业,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绿色产业国和环保设备出口国。今后15年全世界对“绿色工程”投资和贷款额将增加6倍。我国绿色产业刚刚起步,我们应在借鉴其他国家经验的基础上尽快发展绿色产业,应面向国际市场,确立绿色产业的发展目标和发展重点,分步骤多层次推进规划的实施,把绿色产业培育成带动国民  相似文献   

4.
<正>一是忽略制造业为主的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片面强调第三产业,特别是信息化产业、金融业及物流业等相关行业对地区经济新动能的支撑作用。二是个别地方无视自身既有的产业发展基础与特定要素禀赋,简单理解和照搬国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指导思路和产业目录,片面夸大和扭曲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地区经济新动能的支撑作用。三是对提升生产率和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的重要性和必  相似文献   

5.
王蕾  孙婷 《经营管理者》2011,(15):206-207
自中国加入WTO后,国际经济竞争逐渐激烈,贸易自由化的同时,国家保护主义也呈现出新的形式。特别是近年来的金融危机,加剧了各国保护主义的情绪,面对各国对中国企业的贸易保护主义攻击,中国必须制定一套正确的、有效的国际贸易政策,以维护中国企业、产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为此,必须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税收激励政策,在全面落实现行各项促进科技投入和科技成果转化、支持高技术产业发展等方面的税收政策的基础上,结合税制改革方向和税种特征,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点、发展规律及存在的问题,研究完善鼓励创新、引导投资和消费的税收支持政策。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对外开放战略和政策的调整 经济增长由出口导向型向内需主导型转变。由于外贸依存度迅速提高,也加大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风险。为保持经济的长期快速健康增长,我国对当前以出口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战略进行了适度调整,在保持对外贸易适度增长、提升产品出口结构的前提下,大力实施内需主导发展战略,通过开发国内市场、促进国内消费来拉动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把经济发展的增长动力由过多依赖出口转移到内需、出口、投资“三驾马车”上来,尤其是发挥内需对经济发展的主要拉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领导决策信息》2010,(39):30-31
生物产业作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其发展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目前,世界许多国家都不约而同地把生物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来培育,加速抢占生物经济的制高点。2009年5月,国务院通过了《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今年9月又将其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行业。据公开报道称,由国家发改委牵头制定的《生物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目前已上报国务院并计划于2011年出台。  相似文献   

9.
由于会展对区域经济具有较强的拉动作用,国内众多城市都把会展业作为一个潜力巨大的新兴产业,新的经济亮点和经济增长点。国际上通常认为会展经济对交通、餐饮、住宿、旅游、商业等相关产业的直接带动效应可达1:9。本文以"青岛第一展"中国国际消费电子博览会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会展产业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以助会展城市依据各地实际,合理布局、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0.
杜飞 《经营管理者》2013,(5X):245-245
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不断发展,让低碳经济成为了可能。所以,世界各个国家相继出台了各种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划,以此来推动低碳经济的逐步发展,从而在新一轮的产业革命中抢占到制高点。中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低碳经济正在逐步发展,面临着有效市场需求不足、缺乏核心技术等几大关键问题,在战略新兴产业和低碳经济关系上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把经济全球化当作背景的前提下,我们国家需要将加强国际之间的科技合作和提高自主研发的水平两者相结合、将发展战略性的新兴产业和发展传统的产业互相结合、将市场调节和政府的培育相结合,以此来促进本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低碳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新兴产业代表着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成为各国产业结构转变的突破口和切入点。当前我国已具备发展新兴产业的经济和科技基础。培育新兴产业已成为推进结构调整,寻求下一轮经济增长空间,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治本之策"。发展新兴产业是当前实现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途径,支持发展新兴产业应关注四个问题:1.明确对新兴产业的支持标准和原则,突出产业竞争力的目标;2.转变投入方式,集成公共科技资源,提高财政投入的有效性;3.选择符合新兴产业发展规律的政策措施,以达成目标;4.启动研究"十二五"期间对新兴产业的支持方式。  相似文献   

12.
观点速读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表示,信息消费发展潜力大、带动性强,要高度重视信息消费的作用,用信息消费拉动内需扩大、经济增长。
  苗圩指出,近年来,信息网络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层出不穷,信息消费发展非常迅猛。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加快发展,智能终端、移动互联网等新兴产品和服务将推动信息消费继续保持强劲增长,成为新一轮消费热点。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新常态下金融周期与经济周期的分离作为研究背景,在一个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全球化经济下,提出通过引入多层次动态因子模型的研究框架,为侧重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型产业的耦合促进机制以及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化发展的相关政策提出研究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发展的最显著特征之一。当前,以全球经济系统的形成为标志的经济全球化浪潮汹涌,正在推倒各国的经济壁垒,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一个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整体。经济全球化是把双刃剑,使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  相似文献   

15.
李兵 《决策》2011,(2):I0014-I0015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的深度结合,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是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既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又是抢占新的国际经济科技竞争制高点、推动我国经济在更长时期内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就合肥高新区而言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一是选准重点产业;二是提出实实在在的培育途径。本文主要结合影响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企业组织、创新能力、产业结构、人力资源、重大项目等因素,探讨合肥高新区战略新兴产业培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为抢占新一轮经济增长制高点,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把加大科技创新和发展新兴产业作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经济振兴的重要突破口。美国、日本、欧盟等主要国家和地区开始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加强节能环保、生物、新能源等相关新兴技术和产业的发展部署。中国也明确提出要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并指明了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等重点产业发展领域。  相似文献   

17.
正南漳县组织部门找准组织工作与绿色发展的结合点,把党员、干部、人才等作为绿色生产力的要素来培植,把推动绿色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效果作为检验组织工作的重要尺度。以基层党建筑牢绿色发展战斗堡垒。一是不断推进党建工作在绿色产业链上的全面覆盖,特别注重提升党组织在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中的组织力,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实现党建引领绿色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二是强化党员干部示范引领作  相似文献   

18.
构建自主可控的产业体系事关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经济的稳定运行。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推动社会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具有显著作用,是我国构建自主可控产业体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重要的力量,因此近年来学者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究越发深入,发文量也在不断增加。通过收集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文献资料,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厘清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脉络。利用CNKI数据库,共析出样本文献7659篇,分别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究趋势、时段特征、作者分布、机构分布和文献期刊分布等进行分析。目前的研究热点集中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模式选择、发展评价、空间布局、创新效率、协同发展、与金融财税政策关系等6个方面。研究发现,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逐渐从以管理学为主,演变为融合统计学、金融学、地理学、生态学等众多学科的综合研究。未来需要重点关注动态协同的创新生态体系、新评估方法应用、政策工具作用机制、产业生态治理体系等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新一轮扩大内需战略应按照统筹兼顾的方法,处理好内需与外需、消费与投资以及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等三大关系。基本要求是:立足内需,拓展外需;立足消费,保持合理的投资规模;以发展经济为中心,以改善民生为落脚点。  相似文献   

20.
《咨询与决策》2014,(2):58-62
新材料是宜昌重点培育的六大千亿产业之一,石墨是新材料产业发展最具开发潜力的战略资源。宜昌石墨储量丰富,产业发展基础良好,市场前景极其广阔。抓住国家着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机遇,加快发展宜昌石墨产业,是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实现发展新跨越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