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进化论与泛神论对鲁迅、郭沫若而言不仅是作为理论学说而更是作为思维方式从而在“五四”文坛发挥巨大作用的,它们使鲁迅、郭沫若的思维矢量分别指向未来和远古。由此也便产生了“五四”“为人生”与“为艺术”的两大分野。作为人类种族性记忆的集体无意识原型的原始思维方式,在鲁迅那里凝成国民劣根性的集中代表——阿Q的“精神胜利法”;在郭沫若那里则化为其前期新诗的艺术构思,创作出“别有天地非人间”的伟大诗篇——《女神》。思维方式的变革是文学革命最根本的内因。鲁迅、郭沫若研究的最终出路不是局限于学术圈子内的花样翻新,而在于开放——在民族巨人的定位下进行认识和评价。  相似文献   

2.
鲁迅在世时,留存、收藏了不同美术家创作的七幅鲁迅肖像。这一行为可视作鲁迅体认自我、“自塑”形象的一种方式。1936年之后,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后,鲁迅图像创作从私人情感的表达转为政治话语建构之诉求,逐渐演变为一种“图像政治”。由于图像以其直观性、形象性和魅惑性能够更加迅速有效地进行意识形态建构,创作鲁迅图像自然是阐释和“争取”鲁迅的绝佳方式。经由美术家们一次次的呈现、改写和重塑,“鲁迅”游离于历史本体,而成为某种政治表征和时代印记。  相似文献   

3.
郭沫若是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剧理论的提出者之一。在历史剧同历史与现实的关系上,他主张“借古鉴今”,表现历史的真实;在历史剧的创作上,他强调“失事求似”,写出历史的必然与可然;郭沫若重视社会悲剧,要求充分发挥悲剧的教育作用,认为社会主义时期可以写悲剧。  相似文献   

4.
鲁迅与郭沫若悲剧观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迅和郭沫若是我国现代文学的两大奠基人,也是现代悲剧文学的奠基人。我国在“五四”以前,几乎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悲剧文学作品。鲁迅的悲剧小说和郭沫若的历史悲剧,填补了这一空白。两位大师在进行悲剧文学创作的同时,还分别有一套各具特色的悲剧理论。本文试从鲁迅、郭沫若对于悲剧结局、悲剧原因、悲剧美感效果等方面的理论阐述作一扼要比较,说明他们各自的特色。  相似文献   

5.
读鲁迅的小说,我们的确常有“重压之感”。这种“重压”,来自作品那深重的悲哀,深广的悲愤,是鲁迅小说的悲剧美所引起的情感效应。悲剧美是一种特殊形态的美。鲁迅对此有过精辟的分析和概括:“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这里所谓“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涵盖甚广;但从鲁迅小说所描写的悲剧事件和悲剧人物来看,它主要是指人的生存价值:“毁灭给人看”,即是描写人的生存价值的被粗暴否定。因此,鲁迅小说的悲剧其悲剧本质只能是:“历史  相似文献   

6.
鲁迅的作品具有悲剧的美。无论是小说、散文、散文诗,还是杂文,都具有这种动人心魄、感人情怀、令人赏玩不置的悲剧的美。这是他特有的艺术思维、创作心理所创造的一个艺术世界。鲁迅很早就培育了悲剧意识。家庭的中落,家族的破败,亲人的不幸死亡,都是生活中的悲剧,是他亲历并深深体味过的生活的悲剧。民间戏曲中的悲剧,特别是像女  相似文献   

7.
郭沫若的历史剧创作,随着抗日战争民族斗争的烽火走向了成熟的阶段,以其战斗的风格,悲剧的艺术,磊筑起了我国现代话剧史上的一座高峰。《棠棣之花》是郭沫若抗战时期六大历史悲剧的第一部。它的成功,迎来了郭沫若历史剧创作的高潮,成为作家大型历史悲剧走向成熟的标志,显示出作家历史剧艺术的独特风格。  相似文献   

8.
郭沫若历史剧创作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结合郭沫若的历史剧创作实践,分别从史与剧,历史与现实,史剧人物论,史剧结构、情节、冲突,史剧语言等方面探析郭沫若历史剧创作观,指出:“失事求似”,以艺术为主,以科学为辅是郭沫若处理史与剧关系的原则;强调史剧家的责任在于发展历史的精神是郭沫若历史悲剧理论系统的创造性部分;史剧人物“合理的发展”论是郭沫若在史剧人物论方面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亚理斯多德指出最完美的古希腊悲剧“都取材于少数家族的故事”,车尔尼雪夫斯基说十九世纪俄罗斯悲剧创作的独特光芒之一就在于对“人生中可怕的事物”的描绘,因此,悲剧创作对生活的独到“发现”和审美概括,是跟悲剧创作独特的描写对象紧紧联系在一起的。这是进一步深入认识鲁迅以写“沉默的国民的魂灵”为中心的悲剧创作的一个重要突破口。首先,鲁迅悲剧创作的冲动,即他对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社会生活的独特的感情把握,是植根于他对国民灵魂的“死相”的触模中。在《呐喊自序》中,他回顾了自己在东京、辛亥革命前后,五四时期,这同一感受的痛苦性和长期性。在东京时期,他就感受到。独有叫喊于生人中,而生人毫无反应,既非赞同,也无反对,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无可措手足的了,这是怎样的悲哀呵,我于是以我所感到者为  相似文献   

10.
“绝望的抗战”与悲剧创造──《呐喊》《彷徨》创作的心理动因探微吴延德两本薄薄的《呐喊》、《彷徨》,几乎是鲁迅一生所创作的全部小说史,然而这却是一部令人颤栗的悲剧史。这不仅仅是“须听将令”的悲怆的“呐喊”,更是情感积贮的奔涌;也不只是客观现实的真实反映...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中国美学界具有独创性的理论成果,“社会美”从上世纪40年代提出,经历过大量中国学者的手足胼胝地研究,已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审美类型。然而上世纪80年代至今,“社会美”概念的具体范畴在不同学者的理论体系中各有不同。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社会美”范畴理论成果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12.
本文运用比较文学的方法,对作为现代文学一代宗师鲁迅、郭沫若创作在同一个时期的《社戏》与《loben ich t的塔》进行论述,认为其分明是不可多得的寓言化之现代隐喻小说文本,创作主旨均在于热情地呼唤“真的人”和理想的人生。  相似文献   

13.
“五四”运动是我国现代史上一次以知识分子为先导的,最广泛、最伟大的爱国运动。这次伟大的爱国运动,造就了一大批优秀的爱国主义知识分子,鲁迅与郭沫若则是其中最伟大的代表。他们以其对振兴中华民族的杰出贡献,先后成为中国现代史上革命知识分子的旗帜与导师。  相似文献   

14.
1918年1月,《新青年》四卷一号刊载了胡适等人的《诗九首》,标志着中国新诗的正式诞生。与此同时,在我们的东邻日本,一批中国留学生也已经开始了新文学活动。他们积极筹办新文学组织,准备出版文学刊物。次年,“五四”运动“引爆”了他们长期以来“个人的郁积,民族的郁积”,这批文学青年中的郭沫若首当其冲,以“差不多是狂了”①的创作激情,写出了大量火山喷发式的气势磅礴、热情奔放的诗篇,引出一支突起于当时诗坛的“异军”。1921年6月,创造社由郭沫若、成仿吾、郁达夫等发起成立;8月,中国新诗的奠基作———郭…  相似文献   

15.
1986年总目录     
自04 文学、语言试论荆楚文化的特色及其与屈原诗歌的关系次山文开子厚先声说别林斯基的文学民族化理论张枯生年辩证 “鼻”字音义演变探源从新生代创作看台湾文学的发展茅盾文论管窥美学的历史的批评方法及其指导意义《红楼梦》的艺术构思及其悲剧美略谈林黛玉艺术典型的悲剧结构鲁迅早期译介外国文学与“立人”思想的启蒙鲁迅与外国文学鲁迅讽刺艺术的“激情”原则论鲁迅评价俄苏文学的思想发展中古鼻音声母在闽音的反映中国经学与语言文字学“语言是形式而不是实体”解说双声通假叠韵通假说质疑陈尽忠黄炳辉张春吉吴在庆林宝卿黄重添庄钟…  相似文献   

16.
鲁迅的小说创作在题材选取方面有个突出的特点,即写“平凡的人生”写平凡的“几乎无事的悲剧”用以表现普遍的精神痛苦。  相似文献   

17.
论郭沫若的童话剧创作冯乐堂1922年,郭沫若在《儿童文学之管见》中,以其世界性、现代性的眼光,提出了“儿童本位”的儿童文学观。正是在这一理论的指导和影响下,出现了叶绍钧的童话,王统照的儿童小说,冰心的儿童散文,初步形成了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繁荣局面。而...  相似文献   

18.
无法拯救的困境——由《伤逝》引出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小说《伤逝》入手,结合鲁迅当时的生存处境、内心世界及同时创作的姊妹篇《孤独者》,试图摆脱向来笼罩着鲁迅文本的空洞的“概念”和“意义”,还原出这个爱情悲剧的实际形态和隐含的“底蕴”。  相似文献   

19.
鲁迅的悲剧定义与本雅明的悲剧理念一样,都是对现代性所获得的震惊体验和深刻反应。将鲁迅的悲剧理论与本雅明的"悲剧理论"进行比较,发现二者之间其实存在着极大的互文性阐释空间。悲剧理念与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悲剧的价值维度;寓言与毁灭:悲剧价值的现代展现方式;救赎与给人看:悲剧价值的目标指向。通过在互文性的空间去比较和重读鲁迅的悲剧理念,可以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鲁迅的精神世界和革命意识,以及中国现代悲剧观念在形成过程中早已达及的理论层面和深刻性。  相似文献   

20.
试论《故事新编》的“虚妄感”徐顽强《故事新编》的创作历时“足足有十三年”①,对于鲁迅这位独特的精神个体来说是一个很奇特的创作现象。因为鲁迅的创作历程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追求“自我超越”的过程,小说——散文——杂文,随着现实的急剧变化而呈现出各自不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