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当今世界科学突飞猛进 ,知识经济已见端倪。新世纪对教育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实施创新教育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使学生具有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勇于实践、善于创造的现代素质已成为现代教育的主要目标。一、历史学科实施创新教育 ,有其自身特殊的学科优势创新素质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 ,创新能力 ,创新个性品质的教育 ,而历史学科实施创新教育 ,有其自身特殊的学科优势 ,这种优势表现在以下二个方面 :1 从历史学科的内容来看 ,它所陈述的是人类社会从古到今一级一级的演…  相似文献   

2.
创新是民族的灵魂 ,创新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高职高专教育中的重点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政治课教学中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 ,打破旧的教学模式变“教”为“导” ,改变政治课死记硬背的陈规 ,引导学生创造性的学习 ,从而改变政治课教师唱独角戏的做法 ,让学生尽情表现 ,使每个学生都能一定程度地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同志指出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 ,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朱钅容基同志也指出 :“教育科技事业要走改革创新之路 ,全面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已成为时代的召唤。因此 ,努力革新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 ,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是时代赋于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一、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在应试教育的思想指导下 ,学校工作是以中考学科为重心 ,强化考试训练为手段 ,提高升学率为主要目的来进行教…  相似文献   

4.
培养创新型人才 ,就要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中央教科所所长阎立钦说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 ,核心是在认真做好“普九”的基础上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 ,为了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 ,着重研究和解决基础教育如何培养中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问题。”那么 ,如何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呢 ?1 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和教学手段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践性学科 ,它所涉及的———现象、装置、过程和图样在粉笔加黑板的教学模式中是很难得到表现和较好表现的。要真正在教学中实施创新…  相似文献   

5.
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必须高度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如何在现代 高等教育中推行以培养创新能力为中心的素质教育,是教师面临的一项历史使命。从“Java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实践出发, 从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手段、改革教学方法、重视与学生的交流4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因此,创新教育是我国本世纪的立国之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进行了以下几点探索:  相似文献   

7.
工业设计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按国内各高校工业设计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作了简要的分析 ,试图在对工业设计创新的前提及创新的特殊性与工业设计教育理念结合分析的基础上 ,找到一条更为合理可行的针对该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而设置的教育实践方案 ,更为强调“创新是知识的延伸”这一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8.
培养杰出人才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怎样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研究生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的最高层次,肩负着杰出人才培养的重任.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方法.针对杰出人才应具备的创新能力培养问题展开分析,进而以西北工业大学“六点一线”的创新活动为例,提出“以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主线”,以“创新基金”“种子基金”“创新中心基金”“竞赛”“主题实验”“自主创新实验”为切入点,在教育理念、制度保障、激励政策和氛围营造等方面全面营造创新氛围,推动创新活动,从而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方法.并对此活动的实践结果进行了分析,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一条新的探索途径.  相似文献   

9.
《中等师范学校历史教学大纲》中要求历史教学要完成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能力培养”和“专业教育”,使学生能承担培养21世纪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为此,培养一专多能的开拓型的人才和合格的小学教师是中师历史教学工作者的中心任务。历史知识浩如烟海,如何通过课堂教学帮助学生执简驭繁、牢固地掌握历史知识,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呢?经教学实践的探索、感到其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当今和未来教育工作的需要,是形势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学生作文整体素质应该研究的重要课题。 新教学大纲规定:“鼓励有创新意识的表达”,“尤其要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而创新能力的主体是创造性思维。它要求思维不落俗套,别具匠心,富有新意。而作文教学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是培养与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极好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总书记指出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体系的确立是新世纪的主流 ,是 2 1世纪中国社会经济腾飞的巨大推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 ,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知识经济的来临和我国跨入世纪现代化的进程以及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急需大批高素质的创新人才 ,这就要求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教育和培养。创新教育是根据创新原理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个性为目标的教育方法及理论 ,重在使学生牢固系统地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 ,发展他们的创新能…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作为基础学科的英语学科,必须开启学生的心扉,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传统教学内容主要是英语语法、词汇,忽略英语教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忽略对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为了培养21世纪的合格人才,英语教学应加强创新教育.  相似文献   

13.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培养创造型的人才 ,我们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放在整个高等教育的突出地位。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 ,树立创新式的教育观念 ,实施了“创新学分”的措施 ,为学生营造主动学习 ,自我发展的环境 ,充分发挥学生各自的潜能使学生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4.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21世纪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提高教学素质的关键所在。本文从1.消除权威意识,为创新扫清障碍2.让课堂教学存在“问题”,培养创新意识3.追溯式教学法,培养创新思维4.建立知识的联系、编织知识“网”,提供创新的保障这几个方面在电类课程教学中融入创新元素进行了探讨,从而更好的发挥专业课程教学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张勇 《宿州学院学报》2004,19(3):134-135
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是提高国民素质,其灵魂是创新教育。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其核心是研究和解决基础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问题,是知识教育基础上的更高要求。重在学生牢固系统地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是创新教育的核心。本文就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创新人才的培养对于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大学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关乎大学教育中人才培养的成败。在我国大学教育中,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渠道。文中认为营造创新教育环境、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丰富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是大学课堂教学中实现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7.
王丙献 《新天地》2011,(12):274-274
在知识经济即将来临的时代,“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过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育的灵魂就在于开发、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不是要强化学生一切必须服服帖帖,唯命是从,循规蹈矩的服从意识。所以只有改革课堂教学,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8.
杨若宝 《新天地》2011,(12):285-285
随着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材的改革,“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教育已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愈来愈显得重要。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同志曾多次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整体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可见,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必须不失时机地办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那么.应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相似文献   

20.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 ,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核心。目前 ,我国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方面尚存在障碍。要达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的 ,可从建设具有创新能力的师资队伍 ,着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直觉思维和灵感思维能力 ,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与模式 ,改变对学生的评价标准及方法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