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就战后美国对日占领政策之实施,探究当今日本军国主义思潮复活之历史原因。战后初期美国占领当局对日本进行的民主化政策,没有根除军国主义赖以存在的政治和经济基础;在美国干预下,战后初期日本开展的“整肃”和审理战犯工作也不彻底,为日本埋下了军国主义祸根;美国对日本实施扶植政策,使未被根除的军国主义土壤得以滋长和蔓延;成为当今军国主义思潮复活之温床。  相似文献   

2.
日本战后“赶超”时期的经济体制已不适应日益成熟和复杂经济的需要.目前经济危机最重要的原因是体制调整滞后的结果,它揭示了广泛的社会经济结构变革的要求.但日本经济体制不会趋同于英美体制,它将按照路径依赖的方式演变,从而有可能产生一种“新生代”的体制模式.密切关注日本经济体制演变的新动向,对我国体制改革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日本是一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也是资本主义国家中经济起飞最快的国家。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经验很值得借鉴。本文仅对战后至1970年前日本反“通胀”措施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提供一些借鉴。 一、日本反“通胀”措施 (一)战后恢复时期的反通胀措施。 从1945年至1952年,基本上是日本的恢复时期。战后,日本经济处于衰败与混乱之中。战败不  相似文献   

4.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以美国为首的盟军,在占领日本期间,强迫日本政府对宪法,议会制度、土地制度、财阀、司法和教育等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以后被总称为“日本战后改革”。 战后改革使日本最终完成了明治维新时期未能完成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任务,同时又成为现代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新起点,为日本战后经济的高速发展、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 探讨日本的战后改革,具体可从政治、经济等方面去分析,主要如下:  相似文献   

5.
战后日本产业结构立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后日本产业结构立法研究刘国臻,罗峰日本经济成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是日本比较成功地运用法律手段推动日本产业结构政策,进而推行经济的发展。本文试图对战后日本产业结构立法进行探讨,以期对我国经济建设和经济立法工作提供一点有意义的参考。一...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日本经济的长期低迷和日本经济改革的持续进行,如何重新审视和评价战后日本经济改革成为学界关注的问题.战后改革及其经济改革之主体是否为美国占领当局,战后日本经济体制如何形成,其是否等同于"1940年体制"等问题成为研究焦点.日本战后型经济体制经历了一个萌芽、生长、基本定型和走向衰败的若干阶段,是一个发展的过程.战时期只是战后型经济体制形成的一个重要阶段,战时经济体制的某些要素对战后体制产生了重要影响,但两者具有本质区别,不能混为一谈.  相似文献   

7.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在其殖民地和占领地建立了一系列民族研究机构,进行了广泛的民族调查,为殖民占领统治提供政策理论依据.1944年春在伪蒙疆政权首府张家口设立的西北研究所即是其中之一.该研究所成立后,一是与日本民族研究所合作,进行了蒙疆地区内回民现状的实地调查;二是用半年的时间进行了蒙古草原生态和游牧关系的调查,为日本军部的政策立案、宣抚、制定经济掠夺计划作先行性基础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8.
近代日本的基本国策--大陆政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世纪 80年代 ,我国学界曾有一段研究日本大陆政策的热潮 ,认为其源于《田中奏折》 ,内容是 :欲征服世界 ,必先征服中国 ,欲征服中国 ,必先征服满蒙。中日学者间对《奏折》真伪的论争亦再度升温 ,部分日本右翼分子乘机大肆否认侵华的历史。事实上 ,大陆政策是近代日本侵华的基本国策 ,体现了其将岛国发展为大陆帝国的强蛮意志。《田中奏折》言中了日本的侵华步骤 ,这不仅为识者所同见 ,更为史实所明证 ,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其真伪不应影响日本大陆政策研究的持续和深入。此为刊发本组文章的原因之一。之二 ,1937~ 194 5年是大陆政策发展的特殊历史时期 ,此间日本多种政略齐施 ,如军事占领、对基层社会的政治控制、经济抢掠等等 ,妄图彻底灭亡中国。检讨学界研究日本侵华史的现状不难发现 ,一些具体领域的诸般研究并未归结到大陆政策的框架内及层面上。为此 ,本刊特刊发“日本侵华大陆政策研究”专题 ,着力于阐明日本大陆政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并从不同角度探讨大陆政策在中国东北、华北、华中、华南和台湾的实施及其危害 ,以期引起中日学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9.
一、体制改革的经济环境问题 紫阳同志在关于制定“五七”计划建议的说明中指出:“七五”时期,是全面改革我国经济体制的关键时期,一定要把改革放在首位。在谈到“七五”时期的任务时,他指出:第一条,也是最重要的一条,是“为经济体制的改革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使改革顺利展开,基本上奠定新的经济体制的基础”。把经济体制改革放在首位,是因为只有改革才能保证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得以顺利实现,才能解放社会生产力,才能使社会主义制度不  相似文献   

10.
(一) 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我国东北之后,在经济上自始就明确提出,实行“统制”政策,“不能放任自流,置于国家的统制之下”,“实行计划经济下的统制”。但把经济“统制”正式作为根本方针提出,则始于一九三三年三月一日伪满建国一周年时发表的《满洲国经济建设纲要》。这个可称之为伪满经济政策总纲领的《纲要》,把经济“统制”作  相似文献   

11.
伪满时期 (1 93 2 - 1 945 ) ,日本帝国主义不仅从政治、军事和经济上对中国东北实行全面统治 ,而且对其占领下的中国东北采取“竭泽而渔”、“杀鸡取卵”式的破坏性殖民掠夺政策 ,致使东北的能源资源遭受到严重的洗劫和摧残。  相似文献   

12.
日本的海外投资与投资立国包霞琴战后日本经济的起飞被誉为“奇迹”,进人80年代,日本已无可争议地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并以其特有的方式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影响。分析8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的发展,不难看到,日本的海外投资与投资立国政策是日本经济持续增长和经济国际...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认为日本战后五十年发展轨迹的基本特征是政治的“低姿态”和经济的“高姿态”。这是日本根据其战败国地位所确定的一种发展战略。天皇晋见麦克阿瑟是政治的“低姿态”的开始,之后,各项民主改革是其继续。日本政府的政治低姿态是服务于先把经济搞上去的经济的高姿态的。其结果,日本经济在战后第一个十年得以复兴。在之后的两个十年间,日本政府有意识地贯彻这一战略使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最近这两个十年间,尽管其间或提出成为政治大国的要求,但纵观全局,日本历届政府仍基本遵循这一战略。避免同美国正面冲突,在同中国和东盟国家交往中表现低姿态。总之,这一战略促成了日本今天的大国地位  相似文献   

14.
1945年8月至1951年9月,美国在对日本单独占领时期,采取强硬措施,对日本的经济和政治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民主改革,不仅消除了来自日本的战争威胁,使日本成为一支和平力量,更重要的是还消除了日本社会自明治维新以来一直顽固存在的二元结构———传统与现代的对立,从而使日本社会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民族观念发生了根本变化。经过美国的改造,战后日本最终与中世纪一刀两断,跨入现代国家的行列。日本的现代化终于有了实现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世界各国结合自身的产业经济发展状况,根据产业政策的理论和政策传统,做出了不同的产业发展路径选择。日本战后经济快速恢复和发展,短时间内赶超过发达国家,适时完成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其发展为第二大经济强国,这与其产业政策的合理制定与利用密不可分。在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日本实施不同特色的产业政策。本文通过分析日本战后产业转型升级中产业政策的演变过程,总结其特点,归纳产业政策的变化规律,以期进一步指导当前我国产业转型升级政策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正> 战后的日本经济经过十年恢复,很快进入了经济的高速发展时期,到1973年已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战后日本经济之所以能获得“奇迹般”的发展,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他们积极地广泛地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博采世界各国的技术之长,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技术革命和技术革新,从而建立和发展成为日本化的技术体系。一、日本技术引进的经济效益日本积极并有步骤地大规模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对日本工业的迅速发展和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起了重要作用,并收到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第一,对于赶超世界先进技术水平赢得了时间,  相似文献   

17.
二次大战中遭受惨重损失的日本在很短的时间内成为世界经济大国的事实,一定程度地说明了日本的企业制度是比较优秀的。而这种企业制度是经过战后一系列变革才形成的。我国目前也正经历着一场变革,企业改革成功与否是这场变革成败之关键。日本同中国的关系源远流长,有共同的东方民族文化基础。学习和借鉴日本的经验,研究日本战后企业变革及其特点,对我们所进行的企业改变乃至整个经济体制改革都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8.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和高速发展,在短短二十几年内,先后赶超了法国、英国和西德,成为资本主义第二经济大国,被称为“经济奇迹”。战后日本经济之所以能得到较长时期的高速增长和稳定发展,原因固然很多,但建立和完善一种行之有效的宏观经济机制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而在日本的宏观经济机制中,经济计划起了重要的作用,这是其他发达国家所无法比拟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日本不失为成功地推行经济计划的西方国家。研究日本经济计划,不仅对深入认识日本经济运行特点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我国健全宏观经济机制、进行计划体制的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不仅给亚洲各国人民带来巨大伤害,也使本国国民成为军国主义的牺牲品。战后,日本走上了和平发展道路,制定了和平宪法,宣示与军国主义诀别。但是,仅仅5年之后,日本又与美国结成军事同盟,重新开始"再军备"进程。战后初期日本"再军备"重新武装的进程与冷战的开始和朝鲜战争的爆发密切相关,是美国占领政策转变的结果。美国出于称霸全球和反共的需要,对日本的纵容与扶持是战后日本"再军备"的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未得到彻底清除的军国主义余毒,是日本战后"再军备"以至今日右翼势力猖獗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一、“贸易立国”政策的确立战后日本经济该走什么路?1945年8月16日,即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的第二天,有泽广巳、中山伊知郎等二十几名著名经济学家已经在外务省的特别调查委员会开始专门研究这个问题了。1946年3月大来佐武郎等人完成了报告书《重建日本经济的基本问题》。该报告指出:“经过这次大战,交通、通讯手段的发达,达到了更高的阶段,这必定使战后各国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和使经济交流飞跃发展”。但是,由于资源极端不足,日本经济对外贸的依赖程度本来就很高,而战败又使日本丧失了大量殖民地,这更加重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