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张平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3(3):293-296
对单位行贿罪是1997刑法中增设的罪名,其立法本身还有诸多亟待完善之处。本罪的罪名宜修改为对国有单位受贿罪。“为谋取不正当利益”应当是本罪两种行为方式的共同必备要件。本罪的立案标准也需修改,以实现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对于本罪的刑事责任问题,一方面对犯本罪的自然人应当增设罚金刑,并宜采用倍比制罚金的立法方式;另一方面对自由刑的配置要增设量刑档次,以实现罪刑相均衡原则。 相似文献
2.
孟庆华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5):26-32
行贿与受贿双方均构成犯罪才符合对合犯的基本特征,单方构成行贿罪或者单方构成受贿罪则不属于对合犯。行贿罪与受贿罪的对合犯不宜认定为共犯,它在共同犯罪的共同罪名、共同主体、共同故意、共同行为等方面都不符合共犯的要求。行贿罪与受贿罪的刑事责任应当是完全对等的, 相似文献
3.
刑法第390条第2款规定的行贿罪特别自首制度的设立目的主要在于通过对行贿人行贿行为的轻打击以换取行贿人揭发受贿人的受贿行为。我国司法实践存在轻打击行贿罪重打击受贿罪的现象,同时存在着不合法的对行贿罪潜规则不起诉。囚徒困境原理揭示在行贿罪被免予起诉的情况下,行贿人较优的选择是揭发受贿行为。行贿罪与受贿罪互动规制中,应引入辩诉交易,且行贿罪特别自首制度应改为行贿罪特别自首、坦白制度。 相似文献
4.
留学归国人员是一支视野更为宽阔、思路更为开拓、在学术上有所建树的群体。文章分析了新时期的留学归国人员的发展特征和社会影响力,认为要更大地发挥留学归国人员的作用,一方面要加强对归国留学人员的引导,克服其自身的不足;另一方面应提供合理而行之有效的政策和客观环境。 相似文献
5.
吕伟斌 《广西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4)
要提高高校政工人员的整体素质必须走学者化道路,这是时代与实际工作的要求。学者化包括以下内涵;较高的政治素质和较深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造诣;思想政治教育的专家和具有多种学科知识的“杂”家;较强的社去活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要实现学者化,一靠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二靠高校政工人员自身的主观努力。 相似文献
6.
论NBA投篮技术特征及其对我国篮球技术发展的影响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篮球优秀前锋投篮技术,是在强对抗严密防守的情况下,NBA常规赛进攻与投篮的方式选择。只有充分发挥运动员身高、体力的优势,运用挤抗投篮、突破投篮和补篮等高难度技术,才会成功地获取投篮技术的高效率。这一投篮技术与进攻方式,对我国篮球技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7.
张彦远对谢赫"画有六法"进行了多方面的诠释,如论及"六法"及其相互关系,引入了"立意"这一概念;揭示了书画之间的密切联系;对绘画按照古今与题材进行评述;并由绘画论及画者。在绘画功能上他主张人伦教化与怡悦情性并举;在绘画品鉴上他提出了"五法论",以"自然"为最上。 相似文献
8.
司法如何面对民意——对2001年以来“最有影响力的案件”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普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64-69
司法的三个维度要求司法必须吸纳、回应民意,但又必须与民意保持一定距离。对民意案件的社会背景和案件情况的实证分析可以发现,其在分布、类型、元素、效应等方面呈现一定的规律性。正确认识并反思民意案件的合理性和局限性,从宏观和微观层面提出司法应对民意的策略,可以促进法治建设的进步。 相似文献
9.
杨秦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1(3)
本文借助<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2000-2007)提供的数据,针对教育学学科论文引用的图书进行统计处理,得到对我国教育学研究最有影响力的国外学术著作91种,在简述这些著作内容的基础上,结合来源文献的主题对著作的被引情况进行分析,论证这些著作在教育学领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王迎春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1(6)
本文借助<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2000-2007)的数据对考古学科论文引用的图书进行统计分析,遴选出对我国考古学研究最有影响的40种历史文献.简要介绍著作内容,并结合来源文献的主题对著作的被引情况进行分析,论证了这些著作在考古学科领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周鸿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3(9):108-109
本文从比较研究的角度 ,从受贿罪的罪名设置和处罚两个方面 ,分析我国刑法与港台地区及国外刑法的异同 ,并由此提出完善受贿罪立法设置的三点建议 :采取罪名多元化的立法模式 ,丰富处罚受贿罪的刑罚种类 ,制订从重处罚高级公务员和司法人员受贿犯罪的特别条款 相似文献
12.
刘晓梅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3):275-279
由于商业贿赂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反商业贿赂已成为现阶段反腐败工作的重点之一。为了更好地与国际接轨,反商业贿赂立法应做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一是要准确界定商业贿赂的范围;二是要取消商业贿赂犯罪的构成要件——“为他人谋取利益”;三是要从提高商业行贿罪法定刑,明确商业贿赂罪起刑点的数额,以及完善对商业贿赂罪的财产刑与资格刑的设置等方面重构惩罚商业贿赂犯罪的罪刑体系。 相似文献
13.
关于商业贿赂犯罪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俊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1(4):83-87
商业贿赂犯罪是因商业贿赂行为触犯了刑法的禁止性规定而构成的犯罪,是一类犯罪行为的概括称谓,本身并非规范的法律术语.商业贿赂犯罪严重危害市场经济秩序的形成和发展,破坏公平竞争、平等有序的市场行为准则.商业贿赂犯罪与贿赂犯罪在外延、主体范围及犯罪目的等方面均有不同.准确界定商业贿赂犯罪的界限范围,厘清商业贿赂犯罪的构成特征和"贿赂"的内容,是认定商业贿赂犯罪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15.
姜雪云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4):52-54
商业贿赂中的介绍贿赂行为是指在商业领域中,为谋取利益在经营者、国家工作人员或者是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之间介绍贿赂的行为。这种行为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极大的危害性。但现行法律对商业贿赂中的介绍贿赂行为的规制却不够全面系统。文章对我国现行《刑法》中关于介绍贿赂罪的规定通过扩大客观范围,提高法定刑,增设财产刑和资格刑的途径加以完善,从而合理有效地规制此类行为。 相似文献
16.
赵龙龙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3(10):1005-1009
"对外国公职人员、国际公共组织官员行贿罪"的增加从打击日渐猖獗的国际商业贿赂犯罪方面极具合理性。对外国公职人员行贿罪的研究是针对我国刑法体系中行贿罪研究的缺失而提出的。通过对外国公职人员行贿罪入刑的合理性以及在本罪的认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全方位的探讨。进一步分析研究我国关于此罪规定方面的不足和缺陷,针对种种的不足和缺陷提出一些改进建议。使得本罪的相关规定更加的完善,整个刑罚体系与国际接轨,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7.
王昊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151-154
文章对于共同受贿行为的基本特征进行概述,在分析各种学说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主张,研究共同受贿行为中的混合主体,即非国家工作人员在犯罪构成中的地位问题,以期对非国家工作人员参与受贿案件的处理提供抛砖引玉之见,从而更好地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8.
单位行为是单位在其整体意志支配下实施的为单位谋取利益的行为。单位行贿罪的犯罪对象包括非国有单位。针对不同的犯罪对象,单位行贿罪的犯罪客体存在差异。应该根据犯罪对象的性质来区分行贿罪、单位行贿罪、对单位行贿罪。应该比照行贿罪,对单位行贿罪规定不同等级的量刑幅度。《刑法》不应该对单位行贿罪规定优惠政策。 相似文献
19.
商业受贿罪是发生在商业活动领域中,工作人员利用工作上的便利,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行为。认定商业受贿罪的成立,必须与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的商业贿赂区分开来。 相似文献
20.
论受贿罪的共同犯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冯殿美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86-91
受贿罪是职务犯罪的一种 ,其犯罪主体的特殊性决定了受贿罪共同犯罪不同于一般的共同犯罪。无论在犯罪主体上、共同行为上、共同故意形成的时间上受贿罪的共同犯罪均有其特点。本文着重探讨了理论界争议较大的问题 ,诸如国家工作人员教唆非国家工作人员收受贿赂的 ,对国家工作人员行为的定性问题 ,对非国家工作人员利用国家工作人员为他人谋利之机直接收受贿赂或索取贿赂的行为的定性问题 ,以及共同受贿人受贿数额的认定及其刑事责任问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