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教师个体、教师群体、专业研究人员是校本教研的三个核心要素。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是开展校本教研和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三种基本力量和行为方式。广泛开展校本教研,才能使新课程教学改革顺利实施,使教师更具有能力,使学校更具有活力。  相似文献   

2.
目前,各级领导对校本教研重要性的认识不断增强,工作力度也在不断加大;但是在热潮不断兴起的同时,我们也深深地感到当前中小学校本教研工作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如:①校本教研缺少专家的引领,县区教研室的教研员很少能参与、指导学校的校本教研,其他专家的“牵引”效果也很有限;②校本教研真正参与的人很少,“看客”很多,有些学校好像只是青年教师的“专利”;  相似文献   

3.
以问题为牵引,以活动为载体,以改进教研行为方式为重点,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价值取向,以改善教育生态、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六步法”包括了“问题→策划→践行→反思→跟进→评价”六个基本环节,具有校本教研方法论的意义。从文化学的角度看,它有效益化、原则化、研究化三大特征。  相似文献   

4.
5.
新课程改革强调以校本教研为依托,以课堂教学研究为重点,以课堂观察为手段,以教学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主要方式,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校本主题教研活动源于教师的需要。是以问题为驱动、以课例为载体的有着鲜明主题的教研方式。建立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的校本主题教研机制,是教研方式的一次深刻的变革,更是教师教学生命的加油站、素质提升的助推器。  相似文献   

6.
胡琼 《新天地》2011,(10):213-214
教师既是课程的实施者,也是课程的开发者,是教育教学研究的主体。校本教研从学校、教师和学生发展的实际需求出发,以具体实践为落脚点,具有灵活性、参与性、针对性、实效性,是促进教师开展科研型教学,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有效途径,是一项创造性的教研活动。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纵深发展,我们愈加深刻地认识到校本教研是教育创新的闪光点,是深化教学改革、促进新课程实施的一个重要机制。近几年来,我们将校本教研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探索了一些有效的策略,逐步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校本教研体系。  相似文献   

8.
校本教研,顾名恩义就是以本学校为主体的教研。它立足于本校实际,组织本校教师资源,解决本校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创生本校教学改革的经验,推动学校课程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因其较强的灵活性和实用性倍受人们的重视。然而在广大农村学校,由于种种原因,校本教研面临诸多困惑,这使我们不得不对农村学校的教研机制问题作更多的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9.
校本教研是以学校为单位,紧密结合本校教育教学实际,以教师为研究主体的一种教育教学研究活动,其主要任务是培养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解决本校教育教学及管理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校本教研的改革必须与课程改革同步进行,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其理念、内容和形式与课程改革是一致的,必须不断更新,与时俱进,使校本教研成为一线教师资源共享、开拓创新、实践反思的新型研究平台。  相似文献   

10.
2006年,在区教育局和教师进修学校的倡导下,我们学校开始进行校本教研的实践与研究。我们认为,校本教研是以学校为主阵地,以学校教师和学生为主体,以学校在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为研究对象,以促进学校发展和教师专业水平提高为目的,把教师培训与教学研究融为一体的研究活动。学校领导班子多次召开会议,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将校本教研立足学校这个“本”上,有针对性地开展校本教研工作。  相似文献   

11.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滚滚大潮面前,以往机械僵化、形式单一的教研活动制约了教师自身的成长,蜻蜓点水、追求花样的教研过程挫伤了教师的工作热情,职业倦怠在重复而单调的劳动中滋长。如何在有限的时空里,充分挖掘骨干教师的作用,发挥教师集体智慧,开发教师各自潜能,使之在教科研等方面取得突破,促进教师的快速成长?  相似文献   

12.
校本教研是以新课程为导向,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教师为教研主体,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学所面临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以校为本的教研活动。在学校诸多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学科教学是最主要的内容和活动形式,因此校本教研理应把学科教学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在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3.
校本教研是以教师在实施新课程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为研究对象,以学校为研究基地,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为目标,以教育行动研究、教育叙事研究为主要研究方式的实践性研究。其根本目的。就是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我们认为,校本教研文化的关键在一个“研”字上,“研”什么、怎么“研”是必须明确的,才能“研”出水平。  相似文献   

14.
我校是市级农村示范完中,创建于1957年。近50年的发展,学校规模不断扩大,师资力量不断增强,软硬条件都堪称市一流。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作为学校灵魂的教师队伍像一方海水,存在着“前浪”和“后浪”的问题。怎样让“后浪”教师尽快胜任工作,担当教育教学的中坚?经过内外考察,结合校本教研的实际,我校形成一整套“帮扶”措施,  相似文献   

15.
正一所学校之所以称之为名校,绝不是因为它有高楼大厦等硬件,而是因为它拥有一批名师大家等软件。一所学校如果能拥有众多名优教师和具有较高专业素养的可持续发展的教师群体,也就拥有了最宝贵、最丰富的教育资源,从而赋予了学校的顽强生命力和核心竞争力。一支致力于追求专业发展的教师团队,不仅是学校教育质量的基本保证,也是促使学生健康成长,保障基础教育进步的最重要的因素。为了有效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使教师队伍形成开放合作、富  相似文献   

16.
正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个充满探索、创造和建设的教育改革实践过程。自2003年秋季我市启动课改实验以来,我校教师以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积极投身于课改实验的各项工作中。十一年来,全校教师以"研训一体化"的校本教研为依托,努力探索符合我校校情的课改之路。在学习中丰盈如何让课改理念的学习成为教师的自觉行为,实现理念引领的自发自动,建构起教师自己的教学理论认知体系,提高课程改革的理论素养,是摆在教师面前的首要问题。为此,学校组织行政和广大老师积极参加各种层次的通识培训和学科培训。十一年来,全校所有教师均参加了由漳平市组织的各种形式的培训,学校还派出了多位教师参加省、龙岩市骨干教师培训。除了让教师走出去之外,我校更注重抓好校本培训。①各校在每周例会后,分学科、分组集中学习课改理论,让教师把握新课程标准的  相似文献   

17.
农村小学校本教研的现状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中.校本教研如火如荼开展.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热情也日益高涨。然而.许多农村小学的校本教研还处于观望徘徊阶段.绝大部分学校的校本教研只是停留在应付上级检查.开几节公开课.做几篇教育理论文章的学习笔记.期末上交几份反思文章等.就算是校本教研活动了。为什么校本教研难以在农村小学开展.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8.
正2007年秋,南京市东山小学小学语文学科围绕努力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首先开展了打造常态高效课的专题研讨活动,并通过课例展示、研讨讲座等形式推广研究成果。广大教师向日常课要质量的意识得到了增强,众多骨干教师在活动中得到成长。随着课改的深入,一线普通教师在实践过程中面临越来越多的问题和困难,有的把日常课和课改课对立起来,他们缺乏将理念转化为行为的方法和策略,他们需要手把手地指导。在此背景下,学校提出并探讨了话题展开式的教研活动形式,把它作为近期促进广大教师实践新课程、提高日常课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我校是一所辖有6所村完小的乡镇中心小学:全校共有在职教师92名,在村完小任教的有45名,将近教师总数的一半。村完小由于办学条件较差,师资水平相对于中心小学要低,因此在课改中遇到的困难也更多。如果这一块工作做不好,势必影响全镇课改工作的整体效果。为此,我校在市教育局“教育均衡发展”理念的指导下,本着边学习边总结的原则,开展了以中心校带动村校,村校、中心校同步协调发展的“三级”校本教研网络,对校本教研制度的建立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20.
正实施有效的校本研究,从教师行为层面来讲,需要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从学校管理层面来讲,则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变革,为校本研究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实施校本研究与学校管理的改革是一个双向建构的过程,本文拟从学校管理层面谈一谈如何有针对性地对校本研究进行引领与管理。理念文化先导,引领校本研究在不少教师中,对校本研究存在着认识上的歧误:一是无用论,认为教育科研对实际工作意义不大,而且还加重负担。二是神秘论,认为科研是专家、教授的事,对自己来说是高不可攀;三是门面论,有些教师认为搞科研无非是装门面、赶时髦。四是随意论,有的教师搞研究两头热、中间冷,不注重过程的规范,不注重方法的科学,造成科研流于形式,实效性差。针对教师认识上的歧误,我们通过理念引导和文化重建,引领教师参与校本研究,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