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我出生于偏远农村的一个教师家庭里,由于崇敬教师,也因为对政治学科有了浓厚的兴趣,让我毅然违背父愿选择了"三尺讲台",也学会了默默耕耘与坚守。在这二十一年的教学生涯中,我从历任校长、许多恩师和同事身上,明白和读懂了校长的艰辛、教师的责任和教育的伟大,也深深体会到了校长工作的繁杂与压力所在,更领悟到了爱的力量。现结合自己多年校长工作经历,谈谈对校长工作的一些认识和领悟:爱并快乐地工作着校长是什么?是家长,是孩子王,是榜样,是领头羊……社会给予了校长许许多多美丽的"称呼"和"光环"。但无形中给校长带来了压力。有一位市长曾说:"挑选一位  相似文献   

2.
路琰 《山西老年》2010,(12):28-29
今年9月,被称作中国民法泰斗的江平出版了自传《沉浮与荣枯》,新书发布会上,台上台下坐满了来自政法界的知名人士,其中半数是他的学生。在法律界,提起中国政法大学的"老校长",大家就知道是说江平。其实江平只在1988到1990担任了两年的校长,但20年过去了,这个称呼一直未变,简单的"校长"二字,是人们对这位中国民法泰斗的  相似文献   

3.
从历时的角度考察女子配偶称呼语,"夫、丈夫、良人、郎君、夫君、官人、相公、老公、男人"."夫"是出现得最早的女子配偶称呼语.南宋时的杂剧中出现了"丈夫"作为女子配偶称呼语用法,从此"夫"与"丈夫"开始了竞争.明代口语中"丈夫"完全战胜了"夫"."良人"是出现得最早的配偶称呼语之一,最早的是出现在<诗经>中,但它使用频率不高,唐诗是"良人"出现频率最高的文献,它的使用范围主要限于诗歌."郎君"在唐代出现了女子配偶称呼语的用法."夫君"到唐代可以用来称呼女子配偶.宋代"官人"才有了女子配偶面称称呼语的功能.作为"丈夫"意义的"老公",最早出现在南宋.中古时期,"相公"成为妻子对丈夫的敬称,主要出现在戏曲作品中.作为女子配偶称呼语的"男人",最早是在<红楼梦>中查到.从历史演变加上近10年间<人民日报>中使用的女子配偶称呼语使用情况,把历时考察与共时考察结合起来,又可总结出六条规律.女子配偶称呼语的历时演变一方面反映这一类词在语言系统中功能配置的演变,同时也折射出夫妻之间相互关系的时代变迁.  相似文献   

4.
明代白话短篇小说多以"朝奉"称呼徽商,这一对商人的称呼在其他地域是极少见的,体现了徽州商人特殊的文化心理,也是徽州文化延伸的一个标志.  相似文献   

5.
正"你是一个完整的校长吗?"这是最近在苏州市实验小学挂职培训中资深的全国名校长徐天中抛给我们的一个互动话题。见多了用"睿智的、创新的、个性的"字眼来修饰"校长",压根都没有想过前面还可以加"完整"这样的词语。随着互动的展开,我们发现校长该有的课程权旁落、财权受制约、人事权几乎没有。从权力的内容上来看,校长似乎真的只是名义上的,实质上并不完整的一个校长。当然,权力内容的大小受制于体制上的问题、行政的问题,校长很难一时加  相似文献   

6.
早期中国的记者被称为"访员"、"访事人,"19世纪后半期,上海的报刊均称记者为"访员"。1905年郑贯公已经使用了"记者"这一称呼。从"政论报刊时期"到"新闻消息报刊时期"的过渡,是"访员"成为"记者"的新闻业界背景。从"访员"到"记者"称呼的变化,反映了中国社会对记者职业认识水平的变化和这个职业社会地位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在现代汉语亲属称谓系统中,有时对同一辈分的亲属关系却用不同的称谓方式,如:称呼妻子的哥哥为"大兄哥",称呼妻子的弟弟就是"小舅子";称呼比自己年长的同辈为"哥哥",称呼比自己年幼的同辈就是"兄弟"等。也就是说,在称谓中尽量避免使用"弟弟"等表示比自己年幼的称谓词,而采用其他的称谓方式。作者对这些称谓词的历时变化进行了考察,发现这一现象的存在与我国传统文化中"从尊称谓"的习俗有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8.
对当前高校官位称呼语的流行性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高校官位称呼语接受和使用的自愿度有限,认同的反应性不好."老师"或"教授"等称呼语才是真正通用或流行的高校称呼语.  相似文献   

9.
作为语言系统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称呼显示了说话人和受话人的社会关系及距离远近,与一个民族的社会关系法则及文化系统息息相关.沿用"权势"和"同等"原则,对英汉人称代词、姓名、头衔及亲属称谓等称呼形式进行对比研究,发现英语中称呼受"同等"关系影响较大,"权势"原则是中国人选择称呼的主导原则.跨文化交际的有效进行依赖于对情境...  相似文献   

10.
正勒紧校长的"裤带",除了怒,是时候该做些什么了!始作俑者未必是陈在鹏,然而的确是他引发媒体对校长性侵学生事件在短时间内的集中曝光。毋庸置疑,当事人罪该万死。然而,一夜之间,所有的校长抬不起头了。校长性侵孩子,全社会都骂校长,同时感觉所有校长都坏了。这就是中国,一片谩骂,没有思考,没有针对,乌云滚滚。有帖子恶搞"校长":"晚上陪朋友吃  相似文献   

11.
"东蒙古"、"东部蒙古"的称呼是蒙古政治统治集团分裂的产物,"东蒙"一词的出现是"东蒙古"一词经历历史演变的结果,"东部内蒙古"是近代日本"侵略内蒙古东部地区的代名词","蒙东"是内蒙古东部的简称,是实施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东北三省与内蒙古东部五盟市实行地区间合作的产物。这几种意思相近却又不同的称呼见证着东部地区蒙古族曲折发展的历史脚步,体现着时代的变迁。  相似文献   

12.
正"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这句在中国教育界耳熟能详的格言,虽然过于简单地将"好校长"与"好学校"划了等号,但我们从中能够体会到校长在学校发展中的重要性。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说过:"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想评论一个学校,先要评论他的校长。"然而,在临访之前,记者能查找到的  相似文献   

13.
正三山五园是北京西郊海淀一带清朝皇家园林的总称,通常认为主要包括圆明园、畅春园、万寿山颐和园、玉泉山静明园、香山静宜园。过去,"三山五园"只是一种俗称,也称"五园三山",历史上,早在150多年以前就有这个称呼了。直到2012年6月,才在北京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里正式写入"三山五园历史文化景区",这是在市委市政府层面的正式文件中第一次以"三山五园"取代了以往"西郊清代皇家园林"等称呼,这是人们对三山五园认识不断深化的标志。  相似文献   

14.
延风诗廊     
《中华魂》2005,(4)
这称呼平凡而伟大光荣而神圣这称呼既属于卓越的领导者也属于普通的老百姓青年因这称呼而开始成熟老年因这称呼而永远年轻百姓因这称呼而无私无畏冲锋在前公仆因这称呼而全心全意奋斗终身人民在你心目中永远是主人事业在你攀登中从来没有顶峰宗旨在你心目中高于一切信念在你攀登中更加坚定权力是你披荆斩棘的一把利斧理想是你开拓进取的一盏明灯追求是你实践誓言的不懈努力奉献是你回报母亲的无限忠诚这称呼只要心脏跳动就永远是一面旗帜这称呼纵然躯体成灰也永远活在人民心中南湖起碇浪千寻,八十春秋满目新。大坝平添三峡美,神舟欲探九天深…  相似文献   

15.
正一个好校长就意味着一个好学校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一个好校长就意味着一个好学校。"可见,办好一所学校,校长是关键。泰州市海陵学校创建不到三年,在海陵老百姓的心中树立起一个崭新形象,这其中凝聚了朱存扣校长很多心血。存扣不仅是一位合格校长,更是一位好校长。从事教育教  相似文献   

16.
文章分析了合肥工业大学以网上"校长信箱"为主要渠道的信访工作对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意义,以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明确提出"校长信箱"工作以校长办公室作为学校综合职能部门这一平台,充分发挥"校长信箱"的服务、督办和决策功能,为建设和谐校园做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7.
前段时间,北京大学周其凤校长回乡为90岁老母庆生日时跪拜的消息成为各大媒体关注的焦点。而近日在两岸四地大学校长论坛上,担任主持人的周其凤校长,在接受香港城市大学前校长张信刚赠书之后,他也回赠其一张CD,称:"这是我为妈妈新写的一首歌,叫《妈妈的油茶果》。"是啊,周校长为母庆生时跪拜说愧,被一些人指为作秀,这回他给妈妈写歌不知会不会再次被指作秀。周校长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现在是笑也不行,哭也不  相似文献   

18.
高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此课题研究历时十年(1991-2001).建国50多年来,我国高校领导体制历经演变.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国家举办的高等学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这是党和国家加强对高等学校的领导、保证社会主义大学办学方向的根本制度.正确认识、准确把握"党委领导"的内涵及其实现机制和"校长负责"的内涵及其运行机制,是高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关键所在.高校要在实践中进一步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相似文献   

19.
大学校长的教师理念及其对治校实践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大学校长的"教师理念",即大学校长对教师的基本看法和认识。无论校长的这些看法或认识是感性还是理性的,都会带入他们所有关于教师的治校实践中,影响到大学教师的选聘、构成及其作用的发挥,继而影响到大学的教育质量和成败。在大学校长的教师理念中,"灵魂论"、"大师论"、"兼容并包"这几种典型的校长教师理念,对校长的治校实践影响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三个方面对"四川"这一历史地名的渊源进行了文化解读,即"四川"作为文化地域称呼的来源、"四川"作为经济管理区域称呼的来源、"四川"作为四条江的简称的来源。文章认为,"四川"作为行政区划的得名,与四条江无关,而是同唐代将剑南道简称为"蜀川",宋代将川峡四路简称为"四川"、"两川"有关。文章还对"巴蜀"的历史概念进行了文化解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