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城市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走向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我国要在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以及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必须加快城市化步伐。而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特别是农村人口占绝对比重的发展中国家,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选择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城市化发展道路,对中国目前乃至未来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将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论推进农村城市化的制度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推进农村城市化 ,关键在于构建有利于推进加快农村城市化发展的新体制和新机制。一要改革城市户籍管理制度 ,就业制度和城市行政管理制度 ;二要逐步建立和完善政府投入与社会投入相结合的资金保障机制和融资体制 ,实现城市建设投资主体多元化  相似文献   

3.
论建设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我国整个社会保障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市场体制改革的深入,农村传统的保障模式已失去其经济基础而陷入瘫痪状态.在现阶段,加快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减少社会不平等,实现国民经济的城市化.  相似文献   

4.
关于中国城市化道路理论的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之所以长期选择走农村城市化道路,是因为在城市化理论研究和政府决策中,接受了小城镇化理论、对"大城市病"和中国国情与城市化道路的相互关系的片面认识等理论和观念。要加快我国城市化进程,必须在对支撑我国城市化道路的理论进行反思的前提下,实现由农村城市化道路向以大中城市为主、城市与城镇并举的世界一般城市化推进模式转变。  相似文献   

5.
试论我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13亿人口中有近六成的农村人口,如此庞大的人口转移将是世界城市化进程中的一大难题。纵观我国城市化的历史,曾步入“严格控制大城市发展”的误区,计划手段多过市场调控,种种原因造成了我国现有城市化水平的低下。要加快我国的城市化步伐,必须使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发挥各自的优势,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为农村转移更多的剩余劳动力,加快城市化进程,从而实现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通过阐述作为农村城市化主体的农民城市化的问题,笔者指出了当前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强调农村要实现城市化必须完成农民自身的城市化,即农民在文化、职业、生活方式三个方面必须完成转变.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农村城市化过程中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真正的农村城市化.  相似文献   

7.
城市化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源之一。当前, 城市化的加快推进也给我国农村的建设和 发展带来一系列问题, 文章深入论证了城市化与农村地区开发建设之间的关系, 认为只有继续加强农业基础地位, 加快农村经济振兴与社会进步, 才能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并从农村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农业现代化、农村非 农产业发展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推进乡村建设和发展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8.
城市化的核心是解决农村人口转移、增加农民收入、实现产业聚集和实现农业现代化,小城镇建设是加快推进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必然选择.然而,山西从人口和产业聚集以及财政收入、经济基础、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都不支持全面城市化,而县城作为一个县政治、经济、文化、服务的中心,是城镇人口主要聚集地和产业流向地,已具备了一定的发展基础,符合"增长极"理论的发展要求,县级城市化是山西城市化长期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9.
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可持续发展关系密切并拥有基本一致的目标。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对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作用巨大且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促进农民思想观念的转变,增强经营、科技意识;推进农业生产的专业化进程,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提高农业的优质化、商品化、市场化水平;增强农业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能力;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和推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提高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0.
城乡一体化是人类从农业文明转向工业文明、从传统社会转向现代社会的必经之路,有利于扩展现代文明、推进城市化和农村发展。在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过程中要避免两个误区:避免"以城市工业扩展为中心"论对城市化发展空间的限制作用;避免"以保障农村发展为本位"论对现代化发展动力的消解作用。城市和农村是城乡一体化的两个支撑点,片面强调任何一方都会肢解城乡一体化的完整含义。因此,要促进城乡互补发展,从城乡一体化中寻求可持续发展动力;通过有效的公共服务,从城乡一体化中寻求稳定和谐的环境。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三农”问题成为时代的焦点,加快城市化进程显得尤为急切与必要。在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城市化对我国新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以及实现城乡协调发展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发展城乡一体化是我国目前一个重大的发展决策,而"新村庄"建设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前提和基础,也是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首要路径,因此已经受到国家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但"新村庄建设"不等同于"新农村建设",更不能仅仅看作是"村容村貌"的改造,而是要坚持以人为本,以适合人居为宗旨,并要在"村庄"自有特色的基础上,以城镇的生产生活水平为指向,走一条"城镇化"发展的道路,也即"新村庄的城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3.
日本农村“三化同步”的经验及其启示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既是各自独立的发展过程,又是相伴相随、交织在一起的发展过程。三者之间的不协调发展会影响整个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日本1961年制定《农业基本法》,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成功地解决了三者之间的不协调问题,缩小了农工间不平衡发展和城乡差距。日本经验证明,建立健全农村"三化同步"的支持体系,就能够实现农村的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进行,并且加快整个国民经济的协调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4.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建设新农村的必然要求和结果,我国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就是农业人口逐步向非农业转移的过程。协调农村经济发展是解决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一项重大决策创新。加入WTO后,我省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形势更加严峻。因此,我们必须在城乡协调发展的思路下,坚持农村城市化、农村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农民知识化、农民转移组织化等“五化”联动,促进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为建设新农村起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鉴于我国特有社会经济体制下出现的“三农”问题,从城市化深刻内涵出发理解城乡关系,深谙新农村建设与城市化发展的逻辑关系和内在联系,将成为破解目前新农村建设实践中所出现“僵局”的关键点。通过对城市化进程不同阶段城乡功能演进中农村发展特征的分析,在我国城市化发展现阶段新农村建设与日本、韩国乡村发展的对比研究中,探究我国新农村建设发展的新契机,提出:以建立在区域差异性基础上的城市化水平为轴线,在划分区域功能分工中延续城市功能建设新农村,最终达到城乡一体化的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6.
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城镇化发展道路,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途径。在实践过程中,如何正确理解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进程的关系,如何开展城镇化农民和留守土地农民的安居乐业问题,如何正确认识新农村建设的城镇化道路问题,如何对待和处理由城镇化产生的中小企业的问题,均值得关注和思考。能否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些问题,对我国新农村建设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浙江省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村旅游只有健康有序的发展才能真正实现美丽乡村建设,这就迫切需要乡村旅游转型升级。乡村旅游产业升级是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它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经验,并丰富了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内涵。浙江省乡村旅游升级存在本土文化挖掘不深、缺乏品牌文化,产品雷同、开发程度不深,乡村旅游营销方式落后等问题。浙江省乡村旅游产业升级发展应该做到:突出乡村旅游的品牌形象;深入挖掘乡村文化,做好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旅游;立足乡土,打造精品活动项目;拓宽乡村旅游资源的保护模式;升级乡村旅游营销模式。  相似文献   

18.
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对农村区域内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都产生积极的影响,特别是可以推动农村向城市化发展,解决农村长期发展过程中的深层次矛盾.  相似文献   

19.
城镇化过程中农村人口的持续外流导致了以农村空心化、农业边缘化和农民老龄化为代表的“新三农”问题的出现。部分对“新三农”问题发展前景持悲观态度的学者认为未来农村将消逝、农业将衰落和农民将消失,对发展前景持乐观态度的学者则认为城镇化为“新三农”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机遇,未来我国新农村建设将提速,农业将转型升级,新型职业农民也将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城镇化给我国“新三农”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历史机遇,同时也使其面临巨大的现实挑战。重构农村居民主体、农业生产主体和农民养老主体是事关当前“新三农”问题治理成败的关键性政策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