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回首中国一百多年的现代化历程,中国社会已经经历了两次较大的文化转型,这两次文化转型都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并且为当前的文化转型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我们当前文化转型的核心任务就是最大可能地促进已经批判可用的现代性因素的生成与发育,以可持续发展的、信息时代的现代化的新要求,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去选择、转化工业文明的种种规范,有效地建构起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文化形态。这将意味着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文化的双重超越。  相似文献   

2.
在现代化进程中,面对他者文化的界域拓展与自我文化的梯度落差,在西方文明的强势辐射、中国文明的对接滞后与普世文明的认同偏离的境遇裹挟中,中国文化表征出某种焦虑的心理状态.基于全球化这一公共性实践与反思的时代视野,站在历史与现实的维度上,揆诸历史单一维度的乏力应对、全盘西化的盲从应对与中国本位的固守应对三个维度的举措,前瞻多元维度的协作应对、中西对接的交互应对与中国文化的超越应对是当代中国文化焦虑的应然路径.  相似文献   

3.
当代中国文化乡愁的历史生成与现实消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种海峰 《天府新论》2008,(4):114-118
在我国民族文化的深层心理结构里,始终隐约萦绕着一种愈益浓烈的、被称为"文化乡愁"的历史焦虑情绪,其负面效应已初见端倪.这种文化乡愁本质上导源于现代性的流动性、多变性、快速化、物理距离的终结,以及全球化、"景观社会"或"拟像"世界的形成等现代性后果;而中国文化语境的特殊性更使得其被赋予了悲壮性的使命.以健康、理性的文化心态去面对当前的文化冲突,是走出文化乡愁情结、重整中华文化气象,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4.
当代中国文化认同危机的出现是多方面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更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透过近现代以来中国文化发展历程的梳理,可以清晰地了解我国文化建设的得失,系统地把握文化认同问题的成因,对中国当前的文化认同危机采取更具现实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女性的自我意识,是指女性将自身作为主体同外部客观世界区分开来并关联起来的一种意识,是女性对自己的属性、个性、状态、活动的自我认识、自我体验,以及对自己的活动和行为进行自我评价、自我调节、自我控制的认识、情感和意志的过程。中国女性的自我意识,在几千年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男性中心社会里,在历代以儒家道德为主体的文化氛围中,一步步被扭曲、被淹没,这种扭曲和淹没,至今仍是妇女解放,以及社会进步的羁绊。为着健康的女性自我意识的重建,有必要对它被扭曲、被淹没的根源作一历史的、文化的探究。  相似文献   

6.
陈方刘 《天府新论》2008,4(2):117-119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根源在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有很多相通之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是马克思主义学说在中国发展的内在要求,又符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需要,同时,在20世纪初,中国人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也与当时的特殊的文化背景有关.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历史上,曾发生了很多次大大小小的民族战争。作为历史上一种必然的政治现象,民族战争既有一般战争的特点,又有其特殊性。本文试图首先对民族战争予以界定,然后探讨民族战争发生的根源和直接原因,最后分析一下民族战争的若干特点。一、民族战争含义的界定对民族战争的界定,历来有分歧。有的学者看得宽泛一些,有的则主张有一些附加的条件。笔者认为,对民族战争的界定,主要应考察参与战争的社会群体的民族属性。有的同志主张对民族战争的界定不仅要考虑战争主体的民族属性,还要考虑该民族政权中汉族上层人士参与的程度,与其他民族混居的情况以及战争的目的,认为具有民族色彩的战争不一定就  相似文献   

8.
WTO自成立以来,效果令人失望。各国的贸易壁垒和贸易磨擦只是换了新的形式,而且一如既往地愈演愈烈。由于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基础中的稀缺性假设没有区分欲望和能力这两个概念,致使自由贸易理论无法揭示和弥补国际贸易体制的内在缺陷。WTO困境的根源在于生产过剩,而生产过剩的根源在于消费能力稀缺。为了争夺消费能力这种稀缺资源,国与国之间才会产生在现有体制下无法消除的贸易磨擦。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在党的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曾指出:“面对很不安宁的世界,面对艰巨繁重的任务,全党同志一定要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清醒地看到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带来的严峻挑战,清醒地看到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风险,倍加顾全大局,倍加珍视团结,倍加维护稳定。”当今世界,霸权主义和恐怖主义势力猖獗,他们在争夺经济资源、抢占战略位置、干涉别国内政等方面不择手段,使我们的世界持续不断地动荡。由海啸等自然灾害造成的重大损失也迫使我们重新思考人类的安全。这些人为的和自然的因素给我们带来的不安,使我们想起“有备无患”的意义,想起“忧患意识…  相似文献   

10.
李鹏程 《文史哲》2004,1(2):19-24
大都市的文化建设分为四个大的"文化域",即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信息文化。大都市物质文化的重心是物质多样性和物质流动及其载体的运作效率。大都市制度建设有重要意义,信用制度有奠基性,契约论的当代作用和社会保障系统对大都市现代化文明有标志性,中国大都市制度建设在文化理念和文化精神的起步上是不可或缺的。在大都市建设中,应该注意城市经济符号化和体验化的发展趋势,物质文化与信息文化在城市的当前存在中的相互涵化、转变和一体同构的趋势,以及当代大都市大系统危机的紧迫性。大都市精神文化分为形象、知识、美感和娱乐等方面。  相似文献   

11.
中国乡村自治的历史根源、现实问题与前景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乡村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体制建构不断完善。但是在广大农村地区民主政治的发展并不平衡.有些地方由于宗族势力的强大,乡村精英的软弱,乡、村、组几级管理体制的不协调.以及人才流通机制的僵化等原因.很大程度上影响和限制了当地乡村民主政治的发展。本文力图以新的眼光分析历史上宗族势力、乡绅阶层和保甲制度在维系中国历史上乡村自治上曾发生过的重要作用,并提出在当今新的历史条件下善于利用历史资源中某些积极因素,兴利除弊,用以促进乡村民主政治的健康发展。完善当前乡村自治的路径应该包括:限制和削弱乡村宗族势力、保护和发挥乡村精英阶层的作用、政府善治并逐步还权于社会,实现真正的乡村自治。  相似文献   

12.
论当代中国的文化批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批评在当代中国的出现,既来自于文艺学与美学学科知识更新的要求,更源于整个社会文化环境的深刻变化。中国本土社会与文化现实的挑战,无疑是文化批评历史性出场的根本性原因。文化批评是文学批评的内部成员,它与审美批评具有不同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旨趣。它们可以相互补偿,却没有高下之别。文化批评不是审美批评,也不同于庸俗社会学批评。就文化批评与文学自主性的关系而言,文学的自主性可以从两个不同的层面上来加以理解:一个是制度建构的层面,一个是观念与方法的层面。作为现代性制度建构的文学场的自主性和作为文学观念与文学批评方法的自主性理论并不存在必然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3.
论当代中国的文化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最重要课题是彻底清除传统社会主义的种种文化观念,从根本上铲除封建残余的现代寓所。当代中国文化转型的实质确切地说是由传统社会主义文化形态向现代社会主义文化形态的转型。而当代中国文化转型的根本价值尺度只应该是工业文明的技术理性与人本精神  相似文献   

14.
当代中国的主流文化,毫无疑问,是以马列主义为思想导向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发展中的文化。这个主流文化,主要由作为意识形态的政治文化、日益繁荣的社会文化、体系建构中的高雅文化构成。  相似文献   

15.
历史唯物主义与当代社会历史现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理论同当前社会历史现实的关系问题,应当成为当今时代深化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理论研究特别的着力点。马克思学说具有强烈的实践本性,历史唯物主义是一种革命的和实践的社会历史理论,它不仅致力于揭示人类社会历史运动的一般性规律,更注重在直面社会历史现实中彰显自己的创造力和价值。今天的人类社会历史现实同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社会历史理论的时代相比,在内在结构、运行方式、发展内涵和问题困境方面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要求历史唯物主义自觉地完善、丰富或者转换自己的研究视角、研究方式和理论范式,以更加积极有效地面对和应对今天的社会历史现实。在社会现实的内在结构和运行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的语境中,如果不以多样化的微观解读和微观叙事来补充完善历史唯物主义的宏观理论范式,那么,这一社会理论就很难同今天的社会现实建立起真实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余建华 《社会科学》2004,(10):24-31
本文从文明结合部的视角考察南斯拉夫民族问题形成的地缘、历史、民族、宗教和文化基础 ,指出 :到 16世纪 ,在南斯拉夫各民族同中有异的基础上 ,整个南斯拉夫已分裂为西欧天主教文明、斯拉夫东正教文明和土耳其伊斯兰文明三大块 ,形成南斯拉夫各民族分野与交融同时并存、交错重叠的状态。这种民族文化错综复杂的状态 ,铸就了南斯拉夫根深蒂固、盘根错节的民族宗教冲突。由此 ,文明断层带构成南斯拉夫民族问题长期存在的内在文化根源。  相似文献   

17.
2004年是中国和法国建交40周年。双方商定,2003年10月至2004年7月,中国在法国举办文化年,2004年秋季至2005年7月,法国在中国举办文化年。中法两国是世界上重要的文化大国,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都十分重视保护、弘扬民族文化和维护文化主权。作为东西文化的代表,中法两国主张开展不同文明间的对话和进行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合作。中法互办文化年有利于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有利于东西方文化相互学习,共同发展,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受中国文化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委托,我刊主编余悦研究员担任在巴黎举办的“中国茶文化展”的策划人,并于2003年11月至1月作为中国茶艺表演团负责人之一率团赴法国巴黎、里昂表演,获得巨大成功。在巴黎期间,余悦研究员与全法中国学者学生联合会(UniondesChercheursetdesEtudiantschinoisenFrance,UCECF)进行了交流,增进了了解。现特将由全法中国学者学生联合会主办的《巴黎学人(EtudesàParis)》提供的综述《当代法国学者论中国文化》刊载,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8.
论司法能动主义在中国的现实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庄毅 《兰州学刊》2006,3(8):198-199,40
本文旨在探讨司法能动主义在中国的四个现实基础。笔者认为,“执法为民”的理念是政治现实基础;司法权威的塑造是文化现实基础;社会转型和乡土社会是社会现实基础;我国法院本身具有公共政策的制定功能是法制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19.
新中国成立后30多年,宗教慈善事业一直处于衰熄状态,究其原因主要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慈善的批判性阐述,在理解与认识上存在着不全面性.中国共产党“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论述,肯定了宗教有着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共同基础.在“适应论”的理论指导之下,宗教慈善形成了有系统、有组织、多元化的发展格局,同时,促进社会信任、积聚社会资本这一当代宗教慈善的重要功能也逐渐显现出来.2012年,《关于鼓励和规范宗教界从事公益慈善活动的意见》的出台为当代宗教在慈善领域服务社会,从而在全社会促进社会信任、积聚社会资本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20.
“社会建设明显加强”是党中央提出的今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建设中国特色公共生活是加强我国社会建设中的具有核心意义的问题域,是一个具有较强理论和现实意义的新课题.文章立足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变迁,探讨了国家与社会的高度重叠、国家与社会的有限分化、国家与社会的良性互动中的公共生活组织化、私域化和有机化的历史进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