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博客新闻评论的特征及功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靠多媒体传播的优势,博客新闻评论展示出与以往任何一种新闻评论都有所不同的特征,如自主性、交互性、公共性、时效性和真实性.博客新闻评论继承和突破了传统新闻评论,并将新闻评论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将网络中的人气及信息资源重新整合,构建出新的网络舆论场.博客新闻评论的健康发展有赖于相关法规的完善、博客网站的积极引导,以及博客们对传统新闻评论的学习借鉴,网络自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的增强.  相似文献   

2.
由于博客自身的独特魅力以及它所寄生的母体--互联网的大众传播性.在不长的时间里博客得以蓬勃发展起来.记者博客的出现与发展是博客创造的传播奇迹之一.记者博客融合了博客与传统媒体的优点,具有三大传播优势:拓展记者获取新闻信息的渠道;通过互动,将信息的"叠加"效应和媒体的"放大"效应有效地结合;与媒体联动,提高和放大新闻的传播效应.记者博客欲承担传统媒体延伸的责任并得以良性发展,必须注意以下问题:一是记者应将开设博客看作是本职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二是确保博客新闻内容的真实性;三是力求与读者有效互动,努力凸显其个性.  相似文献   

3.
博客作为网络时代个人书写的新工具,一方面继承了传统日记的个人叙事特征,另一方面凭借网络平台和"超链接"等技术手段具备了公共叙事功能。从个人叙事到公共叙事的转变让博客成为不同于传统媒体的"自媒体",它不仅拓宽了信息传播渠道,更为大众提供了实现话语权的新途径和个体社会交流的深层空间。  相似文献   

4.
微博在我国的传播现状及传播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博是一种非正式的迷你型博客,它整合了互联网的传播优势,是博客与即时传播信息结合的一种新型的互联网传播现象.2007年微博在我国兴起,它以其多样化的发布方式,快捷、广泛的即时交流特点,迎合了现代人碎片化生活背景下的心理交流需求,加上写作门槛的降低,强化了网民的参与度,使其在我国发展迅速.2010年以来,它已成为个人的广播站、企业的"营销利器"、新闻单位获取新闻线索和新闻发布的平台.微博传播改变了媒介生态,大大缩小了信息传播的时空界限,将新媒体传播效能更大化,深化了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网络传播的内涵,其自主传播个性日益明显.  相似文献   

5.
在博客和微博盛行的传播环境里,信息共享、互动传播、接近“零时差”的时效性,以及多媒体传播技术,是新兴媒体强大竞争力的重要支撑.面对新兴传播技术在提升媒体传播实力方面的优势,传统报纸应该更加注重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信息内容.本文将集中就报纸如何实现信息内容的“浅阅读”为研究重点,以期探讨适合现代大众阅读习惯的新闻采写和编辑方式,提高报纸质量,提升报纸的综合实力.  相似文献   

6.
新闻博客: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博客作为博客的一种形式,已经成为一种全新的信息传播的载体,具有传统载体不可比拟的特点和优势,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在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在网络普及的高校,若能用好新闻博客这种新载体,将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和时效性。  相似文献   

7.
论博客现象对“把关人”理论的挑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博客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交流方式,自1998年出现至今,已经得到了迅猛地发展.博客传播模式具有"传受合一"及信息传播的广泛性和随意性等传播特征,这些特征决定了其对传统的"把关人"理论的挑战.面对这种挑战,应该积极寻求应对措施,让博客这种新的交流方式得到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深圳最美女孩""最美宝宝"等"最美"假新闻的传播,不仅陪葬了媒体的公信力,而且给社会带来巨大的危害。这类假新闻可归为伪善新闻,并对伪善新闻进行简单定义,指出其传播产生的影响,不仅扰乱了信息社会的秩序而且使媒体自身丧失了立身之本。分析了伪善新闻产生的原因:媒体商业利益的驱使、新闻从业者职业道德的缺失以及受众的新闻素养较低。并提出专业媒体应从严把新闻生产环节、涵化社会公共理性、提升受众新闻素养三个方面来防治伪善新闻的传播,从而更好地弘扬社会正气,传播社会正能量。  相似文献   

9.
博客诞生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从起初的个人日记作用已经发展为新闻传播的载体,由于博客自身所具有的突发性、参与性、开放性等特点,在新闻传播中,传统媒体正日益受到挑战.但又由于博客公信力、导向力不足的缺陷,博客不可能取代传统媒体和新闻组织.它所能做的,是给传统媒体提供有价值的补充,并且促使其进行积极的变革.  相似文献   

10.
博客“热”的“冷”思考 ——对新闻博客的传播学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被称为“博客元年”,博客及其所代表的传播现象引起了新闻传播理论界的关注。对这一新的传播现象需要科学、理性和冷静的分析:博客既是个人传播的工具也是社会舆论阵地;新闻博客的自发性、自主性和随意性使它不可能取代大众传媒;公民记者和公民新闻有利于调动公民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和管理的积极性,是对大众传媒的补充,但需要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让新闻传播的专业性和专属性受到巨大冲击与挑战,令新闻传播的公共性在信息传播的社会化中得以凸显。对新闻报道而言,"观点"作为主观性意见和个体性认知,不仅以话语的姿态呈现于事实的逻辑表达中,也同时以一种选择性策略投射出社情民意,从而聚合成公民新闻和公共新闻的信息处理方式,它具体表现为媒体报道中的新闻观点化和观点新闻化取径。作为对媒介生态变迁的顺应,这样的报道取径可以概称为"作为新闻的观点"的话语生产与媒体话语实践。在此过程中,新闻传播的社会属性、社交活力得到充分释放,媒体与社会通过新闻生产的对话可能亦得到增进。以此媒体话语参与公共传播的社会表达实践来观照当下的观点新闻及意见生产,本文认为:新闻报道的范式转型将是媒介、技术、人文交互整合与调适之结晶,也是其形塑的媒体话语走向深度智识、助力心智和谐的重构公共理性的责任所在及能动回应。  相似文献   

12.
随着媒介产业日趋激烈的竞争,媒体为抢夺新闻资源“买新闻”,“新闻线人”为获取利益而“卖新闻”。如何正确对待媒体环境中这两种现象,规范新闻市场,是我们需要研究的,也是急需解决的。  相似文献   

13.
新闻、新闻策划和新闻报道策划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它们有本质的区别,新闻报道是可以策划的,而新闻是不能策划的。策划的所谓新闻,其实不是新闻,而是广告活动或公共关系活动;新闻炒作与新闻策划又完全不同,新闻炒作属于新闻报道策划。新闻报道策划有它必要性和可行性的特点及注重传播技巧的内涵。  相似文献   

14.
《人力资本》2008,(12):6-6
这个时候,职场人士人人自危,所以“178家企业大裁员名单”成了被转发次数最多的邮件。对于众多的工薪职场人来说,赖以生存糊口的职位和薪水,在这封邮件面前显得如此危机四伏。而金融危机已经不只是一则爆炸性新闻,而演变成了一枚威胁自己生计的“炸弹”,随时可能会在自己身边炸响。“裁员名单”仅仅是最具威慑力的“坏信息”之一,时时进入耳中的那些道听途说的降薪、裁员消息,似乎都有当事人浸满血泪的现场感。于是。职场人做能做的,就是解除脆弱的心防,来相信那些看上去离谱的裁员数据和降薪幅度,  相似文献   

15.
《人力资本》2008,(9):6-6
“大手大脚,上身偏长,身高1.87米臂展却有2.01米.条状肌肉减阻力,超级滑行过10米,血液与乳酸基本‘绝缘’——只相当于其他顶尖高手的三分之一到一半。”这是为游泳而生的身体——游泳天才菲尔普斯的身体数据,同时证明遭遇到这个泳坛“外星人”的游泳运动员,除了叹为观止,更多就是壮志难酬的遗憾,所以会有评论家说,“和天才一个时代的悲哀”。  相似文献   

16.
《人力资本》2008,(8):6-6
《杜拉拉升职记》《圈子圈套》《输赢》等“职场秘笈”类的小说持续走俏图书市场,这些书的主力读者自然是职场人,或者说,是那些想更好生存于职场的人。在阅读此类小说的过程中,职场人都会产生强烈的“代入感”。因为,这些类小说中的主人公一般出身“草根”.进入职场都是从底层做起,职业生涯都是在自己不断努力、争取,  相似文献   

17.
《人力资本》2008,(7):6-6
工资指导线在各地陆续出台,这个指导线历来被认为是政府对企业工资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措施、指导企业工资适度增长的一种手段。但每年各地都会出台的工资指导线.对于个人更像是“空中楼阁”。对于利润增长乏力的中小企业没有多少实际意义不说,对于工资涨幅远远大于平均水平的国有垄断企业,显然更没有任何约束力。  相似文献   

18.
新闻     
《人力资本》2008,(6):6-6
向地震灾区捐款允许税前扣除;各类职业资格将集中清理;北京公积金缴存比例调整为12%;一季度城镇职工工资增18.3%;京《工伤保险条例》将实施  相似文献   

19.
新闻     
《人力资本》2008,(5):6-6
北京5月1日起办公室为禁烟区;内地私企人工涨幅成世界之最;广州将实施工资倍增计划;沈阳养老险账户可以异地转移;跨国公司存在歧视中国员工现象。  相似文献   

20.
《人力资本》2008,(10):8-8
对于后奥运时代的一派乐观,依然难以摆脱国民对于经济下滑的忧虑。种种迹象表明,中国经济迎来了最为困难的年景。就宏观面而言,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最大的困难在于经济下行的风险,经济增长下滑的迹象主要集中在出口下降、中小企业生存困境、房地产市场趋冷等方面。正反两方面的信息疲劳轰炸,莫衷一是的经济学家或者经济观察家的言论,如果没有良好的评判力,那就索性抛在一边。大势反而不可怕,真正的危机往往“风起于青萍之末”。众多雇主迫于年景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