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是我国经济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它关系到经济体制改革的成败,是经济体制改革是否获得成功的标志。我国现有国营大中型企业13000多家,占全国独立核算工业企业总数的3.2%,但其固定资产原值占67.5%,工业净产值占58.4%,产品销售收入占56.4%,实现利税占68.2%,上交国家的利税占60%以上。国营大中型企业分布在关系国计民  相似文献   

2.
增强国有企业活力,特别是增强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活力,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然而,自提出这个问题并着手城市企业的体制改革以来,近十年了,国有企业的活力并没有得到普遍的和有效的增强。特别是许多国有大中型企业活力不足,有活力的企业全国平均约占20%,半活半不活的占50%,不活的企业占3%。如果从盈亏情况看,明亏企业占1/3,暗亏的占1/3。国有企业经济效益低,后劲乏力,适应市场经济和国家宏观调控的能力弱,存在种种困  相似文献   

3.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证明,增强企业特别是国营大中型企业的活力,始终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围绕这个中心环节,相应地进行宏观调控体系、流通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等配套改革,我们就能逐步建立起适应国际市场运行所要求的经济实体。据1991年统计,我国有40多万个独立核算的国有企业,其中有大中型企业11,540个,仅占全国工业企业总数2.5%,但拥有的固定资产却占66.4%。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  相似文献   

4.
国营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是国家财政的主要来源。去年,中央工作会议指出,搞活大中型企业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政治问题。搞活企业这篇文章,我们已做了十多年。先是在建立和健全经济责任制上着手,继而普遍推行两权分离,扩大企业自  相似文献   

5.
一、企业经济责任制及建立企业经济责任制的必要性 1981年开始,全国范围内的工业企业普遍推行了“经济责任制”,1984年随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起步、深化和发展,按照两权分离的原则,围绕着搞活企业,特别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中型企业这一中心任务,以承包经营责任制为代表的各种形式的经营责任制在全国范围内迅速推广开来,并取得了可喜成绩。到1989年底,全国90%以上的预算内工业企业,95%以上的大中型企业实行了承包制。但是,由于改革事业,特别是  相似文献   

6.
一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小型工业企业中,出现丁一种使企业具有活力而又效益显著的租赁经营方式。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小型工业企业出租给集体或个人经营,是以社会主义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为前提,采取租赁形式,并从法律上确定租赁双方的责、权、利关系,它是在国家宏观经济指导下的一种新型的社会主义经营方式。它是在1984年6月从沈阳市汽车工业公司开始的。沈阳汽车工业公司先后将所属的十五家全民和集体所有制小型工业企业实行个人租赁经营。这些小型企业,1985年的工业总产值比上一年增长66.6%,实现利润增长201%,上缴利税增长177%。武汉市现在也有几十家国营小型工业企业实行租赁经营,最早的两家是武汉化工机械厂和武汉低压灯  相似文献   

7.
1 为了解决利润留成制度存在的问题,1983年1月1日国务院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利改税(或以税代利),把国有企业向国家上缴利润改为按照国家规定的税种及税率缴纳税金,税后利润完全归企业支配。利改税的目的在于通过税收形式规范国家同国有企业的分配关系。利改税是分两步走的。第一步利改税从1983年6月1日起实行,其基本内容是,大中型国有企业实行利税并存,首先根据实现利润缴纳55%的所得税,企业纳税后的利润,一部分上缴给国家,一部分按国家核定的留利水平留给企业。上缴给国家的部分,根据企业的不同情况,分别采取递增包干上缴、固定比例上缴、缴纳调节税及定额包干上缴四种形式。企业税后利润的核定,原则上是以1982年的数据为准,一定三年不变(1983—1985年)。对有盈利的国有小企业,根据实现利润,按原八级超额累进税率缴纳所得税,税后由企业自负盈亏,国家不再拨款。从1984年10月1日起实行第二步利改税,其基本内容是,将国有大中型企业上缴给国家的财政收入分别按11种税种向国家缴税,税率为55%。余利超过1983年留利部分的企业征收调节税。实行利政税,是要给企业创造一个平等的竞争环境,同时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实行的结果,成绩是应该肯定的,它用法规形式把国家同国有企业之间的分配关系固定下来,使国有企业的主体地位得到进一步确认。但是,由于对税后利润较多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开征一户一率的调节税,形成了新的“鞭打快牛”的现  相似文献   

8.
国有大中型企业购买技术商品评价方法研究谭如江科技的飞速发展并向生产力迅速转化是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基本特征。当前综合实力的竞争,实质上就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工业发达国家的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所占比重增长很快,从本世纪初的5%~20%,发展到50年代、...  相似文献   

9.
<正> 近几年来,由于广泛推行企业承包制,对企业经营机制改革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但实践也表明,承包制确实存在着不少严重问题,除了大中型企业还没有真正搞活、效益没有明显提高、政企没有彻底分开以外,承包制还存在着妨碍政府对经济实行宏观调控的问题。表现是:第一,基数递增的承包方式,实行倒累进上缴税利制。超过承包额以后,企业收入越高,上缴财政比例越低。这不仅使财政收入低于工业增长速度,财政也无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由于解放思想,拨乱反正,我国城市集体所有制工业有了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据统计,1978年全国集体工业企业总数,占工业企业总数的四分之三,它的职工占全国工业职工总数的三分之一,它的总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五分之一。在轻工业系统中,1977年全国集体企业总数,占企业总数的88%,职工占73%,总产值占53%。在重庆市,1979年集体工业企业个数,占全市工业企业总数的79.61%,职工占24.23%,总产值占27.79%。这些情况说明,城市集体工业是统一的社会主义经济结构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生活中已显示出它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国营大中型企业缺乏活力,已成为我国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中的一大难题。搞活大中型企业,尤其是搞活国营大中型工业企业,不仅仅是为了缓解国家财政的困难,更重要的是为了解决我国经济运行中一系列深层矛盾,推进经济运行方式的全面转轨,为实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高效率的发展,实现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奠定可靠的微观基础。  相似文献   

12.
改革几年来,国营大中型企业的活力的确比过去增强了,各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为国家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由于多年积累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近几年出现的一些新情况的影响,企业仍然不能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甚至有些企业日子越来越不好过,面临停工半停工的边缘。其主要表现:一是流动资金严重短缺,高额负债经营使企业包袱越背越重。据统计,1988年山西省地方预算内工业企业流动资金占用额为671286.3万元,比1983年增长91.8%,而同期自有流动资金仅增长1.4%,银行贷款则增长172.2%,企业自有流动资金占全部流动资金比重下降到20%,银行贷款则增加到70%,银行贷款急剧增加,导致企业支付利息增加,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增强企业活力,特别是国营大中型企业的活力,早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就提出来了。特别是在十二届三中全会所作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在于增强大中型企业,特别是全民所有制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活力。1988年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从法律上确定了  相似文献   

14.
“工业王国”上海,素凭管理优势争雄天下。1989年,全国管理最高水平的45家一级企业“龙虎榜”上。上海就有16家,占了三分之一强。 到了1994年,上海市有关部门对本市工业系统主要行业的24户大中型国有企业(其中13户为本市转换机制改革的重点企业),就贯彻落实《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的情况作了调查,结果发现,占被调查总数37.5%的企业普遍存在轻视  相似文献   

15.
一、技术装备“老化”,制约着经济的发展辽宁大中型企业大部分是在“一五”时期改造与建设的。从“一五”时期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长达二十多年的时间,基本上没有进行改造。虽然“六五”和“七五”期间,筹集了500多亿的资金用于大中型企业的技术改造,但是现在,技术装备属于三、四十年代水平的占30%,五、六十年代水平的占60%,七十年代及以上水平的只占10%,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仅占7.2%,比全国平均水平低5.7个百分点,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设备占18.3%,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6.
到1992年止,湖南拥有独立核算工业企业2.03万个,职工245.19万人,工业总产值790.5亿元,企业个数、职工人数、工业总产值分别居全国第8、12和13位。在列入国家统计的54种主要工业产品中,产量居全国前15位的,有40种产品约占74%,其中水泥、平板玻璃、硫酸、烧碱、农用比肥、化学农药、电石、交流电机、内燃机、铁合金、原煤、家用电冰箱、卷烟、机制纸板等19种产品,产量居全国前10位。从工业总量规模看,湖南在全国水平居中,但企业规模普遍偏小,达到或基本达到规模经济要求的企业太少,503家大中型企业平均规模要比全国低10%。从品种看,湖南主要是资源型的初、次级产品和建材、农药等,没有竞争型产品,更没有外向型竞争产品。从行业看,各行各业门类齐全,但没有能够真正带动全行业发展的骨干企业和拳头产品,形成不了行业优势及特色。因此,湖南的整个工业,就象一辆车速只有每小时30公里又没有刹车的汽车,奔跑在高速公路上快不了,停不住。  相似文献   

17.
搞活大中型企业是当前乃至整个“八五”期间我国经济理论工作者和实际经济部门、以及全国人民的一项重要课题。按照最近中央工作会议的精神,搞活大中型企业一是改善企业外部环境(中央提出了12条政策);二是实现企业经营机制的转变(中央提出了8条措施)。本文拟就工业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税负现状的考察,从企业外部环境方面探讨工业税负过重的原因,并从外因对内因影响的角度,研究工业税负过重对企业经营行为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改变工业税负过重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18.
进一步完善企业集团管理体制蔡小于近几年来,我国企业集团有了较大的发展。据统计,在我国38万户工业企业中,国有工业企业有7万多户,其中国有大中型企业只有147万户,这些为数不多的大中型企业却占国民经济的很大比重。全国600家最大的工业企业,绝大多数是...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步步深入,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进展有了较大的突破。国家财政相应制定了一系列对策,为企业改革、增强活力提供了宽松的环境。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和骨干,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导力量。不断增强大中型企业的活力,对搞活整个经济全局,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如何进一步增强大中型企业的活力,保持这种活力的持久性,正是我们当前深化改革,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大经济课题。所谓企业活力,就是指企业本身具有一种蓬勃兴旺的生命力。具体地说,就是企业的生存能力、竞争能力、发展能力和应变能力。这种生命力是以企业内部变化为根据,外部变化为条件,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可见,增强大中型企业的活力,国家财政政策应把增强其活力的基点,放在强化企业内部改革上,放在企业内部经营  相似文献   

20.
高技术产业是国家科技创新的排头兵,也是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前沿阵地,尤其是高技术产业中的大中型工业企业。大中型工业企业具有较强的规模优势、雄厚的资本实力和优质的人才储备,不仅可以提供高技术产业进行研究与试验发展(R&D)所必备的资金和人才资源,更可以将科研成果大规模地投入到生产实践之中。笔者分析了中国高科技产业大中型工业企业R&D活动的投入产出情况,运用DEA模型进行R&D效率评价,给出提高中国高科技产业大中型工业企业R&D效率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